黄志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而体育课程就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运动的意识,因此,体育课程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学习状态,还能让他们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小学生在学习和运动过程中身体所能承受的压力,并结合一些教学游戏,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更加轻松快乐地学习体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小学体育教育旨在通过教师的合理教学和训练,启蒙学生锻炼身体意识,增强身体素质,强化纪律和规范意识。田径教学训练作为小学体育的重要课程,是教师实践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革新、创新体育教学的重要阵地,但其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仍存在着部分问题尚待改善。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当今小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游戏的开展现状,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策略,希望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现代教育界已经把体育田径训练作为广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作为体育锻炼的基础项目,因其场地需求低、活动量可控、训练效果好,在各阶段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简便的可操作性,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并结合实际教学不断改进优化的教学重点。体育课程教学及体育项目训练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学生体质,培养集体和竞争等社会意识。但在小学体育实际教学中,尤其是体力、耐力、技巧并重的田径训练课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锻炼不持久、动作不规范、规则不明晰的情况,加之现代学生家庭的过度保护,学生普遍体质不强,很难达到既定教学目标。针对上述部分问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改善策略以及教学设计。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田径游戏的必要性
体育游戏本身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快速学习知识,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田径游戏教学是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结合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锻炼、在快乐中成长。
1.1 田径游戏具有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论是哪一门学科,教师在进行课堂游戏设计时都不能忽视游戏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游戏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对小学生而言,好玩的游戏能给他们带来较佳的学习体验,在这种好玩的游戏感染下,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更加专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器材,或者是一些小故事来创设情境,然后在游戏过程中加入一些锻炼的任务。如教师在教学生跑步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围着操场跑,那么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无聊,甚至还会在日后的锻炼中对跑步产生抵触情绪。但是如果教师将田径游戏加入到跑步训练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有趣的情境中,还能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热情。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组代表不同的动物,然后每一组每一次派一位学生参与比赛。这种参与感是学生在普通的跑步训练中无法获得的,也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学生的体育素养才会得到真正提高。
1.2 田径游戏具有教育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田径游戏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体育课堂的,因此,教师设置的田径游戏除了有趣之外,还要包含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完全是独立的个体,在班级中他们都属于一个有共同特质的群体。教师在掌握这一特征后,要按照统一的规则安排练习任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竞爭与合作中完成体育训练,还能让他们在交往与合作中形成体育精神。
田径游戏具有的教育性是其他教学活动无法比拟的。在田径游戏中,学生能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样能够促进个体的发展。学生在游戏中表达的情感是更加丰富的,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田径游戏的教育性,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让自己的发展更加全面。
1.3 体育游戏具有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生在思想上尚不成熟,但其身体发育却是十分迅速的。这也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成长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在适量的运动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田径游戏活动中,学生需要按照游戏的规则参与游戏活动,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生也能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更要求学生能够在户外的课堂上积极参与。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骨骼生长,还能帮助学生调节消化系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他们日常学习的压力,有利于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田径游戏的策略
2.1 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保证安全第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地注重课堂的互动,而忽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真正目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田径游戏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技能。同时,教师也应保障学生在训练中的健康安全。
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教师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游戏。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田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类似“老鹰捉小鸡”或者是更简单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简单易懂,还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田径游戏活动,但是在开展这些游戏活动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形式的游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游戏的热情,同时还能通过游戏让学生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2.2 合理设置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和游戏目标时,既要考虑教学的真正目的,又要考虑教学效果以及游戏能够给课堂带来的氛围。如在开展游戏“丢手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圈并坐下,安排一名学生做丢手绢的人。游戏正式开始时,所有学生一起唱一首歌,“丢手绢”的学生可以将手绢丢在任意一名学生的身后。这名学生发觉之后就去追原先丢手绢的学生,如果追到了,那就是这位被丢手绢的学生赢,如果没有追到,那么就是原先丢手绢的学生赢。这种游戏不仅能让大家都参与到游戏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奔跑之后坐下休息。为了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味性,教师可以让那些输的学生接受相应的惩罚,如表演一个节目等。
这样的田径游戏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玩,也可以在课间活动时玩,不仅能够让学生加强户外锻炼,还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长此以往,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导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在新课改中,就有专家提出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不能一味地将时间用在示范动作上,而是应将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这样才算是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选择自己的课堂呈现形式,还能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让教师在课堂上把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上,而不是示范动作上。
田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育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在田径游戏的设计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在课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能懂得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在课堂上受伤。
2.4 兴趣化、游戏化,激发学生田径兴趣
在传统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一般采取“讲解-示范-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训练兴趣,也不能够有效传达田径训练要点,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此时教师可以将游戏与田径训练进行灵活整合改善现状。
教学设计:
以田径训练中的铅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个不同的活动小组,安排学生作为小组长,每组领取四种体育教具乒乓球、网球、沙包、垒球。让学生分区域进行自主田径游戏,投掷上述四种教具,展开交流,看看哪种教具可以投的比较远,为什么?再由教师讲解投掷结果(投掷距离、可控性)与空气阻力和投掷物本身条件之间的关系,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讲解铅球的特性,铅球训练的规则、铅球的投掷要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此先进行体育游戏,再开展讲解,可以有效优化学生对训练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授课实效。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游戏强化铅球投掷教学效果,比如:投掷沙包或者垒球锻炼身体协调能力、投掷飞镖强化观察能力、预判能力,进行手指操游戏锻炼指尖力量等,这样进行田径教学更易长时间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兴趣,以优化动作要领掌握、投掷角度分析和整体动作的协调。
2.5 竞技化、竞争化,强化对抗训练效果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展示心理需求,古板化、模式化的基础田径训练(长跑、短跑、耐力跑等)很难吸引他们长时间坚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应付了事,丧失对田径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可以选择在田径训练中融入竞技性和对抗性的强化训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展示意识,提升田径训练效果。
教学设计:
以跑步训练为例,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把既定训练目标进行拆分,把一段时间的田径训练课程进行整合,交替进行长跑、短跑、耐力跑、冲刺跑的训练,维持学生新鲜感;在实际教学训练中,可以根据操场大小进行分区,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安排小组长进行管理,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组内“赛跑”,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欲,再结合“组间接力赛跑”的形式,通过竞技比赛的方式选出本节田径训练课发挥最好的组别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进行跑步训练,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竞技体育意识,了解田径比赛规则,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精神,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同时,学生在自我展示中获得鼓励,可以对其训练产生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推动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2.6 科学化、个性化,合理规划田径课程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他们活泼好动但耐力不足,边界和规则意识尚在完善阶段。作为体育教师,就需要正视这些特点,分阶段、个性化地为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科学规划和安排,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结合校园场地情况,科学规划多种田径课程。
教学设计:
(1)低年级小学生田径训练:
该阶段学生身体素质尚弱,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在田径训练中可以以基础动作和田径姿势规范为主,教导学生如何摆臂、踏步、跑步、跳跃、调整呼吸,结合小范围的身体活动和基础体操,为日后的体育训练打好基础。
(2)中年级小学生田径训练:
该阶段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田径训练能力,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交替进行短跑、跳远训练,注意观察男女学生不同的身体负荷,在有效锻炼的同时避免超过运动能力。
(3)高年级小学生田径训练:
该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处于黄金时期,可以进行耐力跑、冲刺跑、规范化立定跳远、三级跳远项目的练习,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发掘有体育特长和兴趣的学生进行个性化专项训练。
總之,田径训练是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保持学生主动性和好奇心,规范田径运动动作,培养规律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追求,这就需要教师们关注课堂实践,积极发现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多样化措施加以解决,让小学体育课变成学生强健体魄、增强综合素养的上佳场所。小学体育教师在田径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注重游戏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原则,要保证学生在游戏中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这种较好的氛围下参与田径游戏,不仅能培养自身的运动意识,还能增强自身的体育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曲子镇金村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