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昀佃
摘要:本文运用音乐学理论,分析2021年春晚中岳云鹏演唱的歌曲《最亲的人》的形式与内容。这是对《最亲的人》进行全景式的辨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音乐学分析 《最亲的人》 流行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2-0094-03
一首曲子的诞生不会是突然的,也不是偶然的,作曲者们先是拥有过去的音乐知识积累,然后运用自己拥有的能力,通过记录自己涌现的旋律灵感,生产出作品,在音乐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中寻找到各自的立足点和平衡点,这是他们在感性和理性合力下的成果,体现着个人创作的习惯性和阶段性特征。鉴于此本文对发行于2021年2的呈现出纯粹明晰的音乐意向的歌曲《最亲的人》进行分析,本文研究的是2021年春晚岳云鹏演唱的版本。
一、《最亲的人》的本体分析
乐思作为主题陈述最为重要的部分,从时间的概念来分析,节奏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从空间概念来分析,和声走向的变化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因对以上各部分的分析不同,不同的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自身知识储备、研究方式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常常导致形成“以偏概全”或者“钻牛角尖”等完全不同的结论,但无论如何总是要尽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创作者们的角度,从主观与客观的立场去探讨乐曲中出现的材料,了解创作者们想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等。
不难发现,国内音乐作品的题目有下面几种类型,有的是给一个地名,有的是一样物体的名称,有的是动词,有的平铺直叙的写了什么的队歌或舞曲,有的富有描述性、表达情思或者意蕴。可想而知,《最亲的人》这个标题就不是随便一想,它的作用是让观众能够理解创作者们要表达的主旨,这四个文字可以帮助听众了解到创作者们心中的所思所想。
该文分析的版本就是徐一鸣作曲的B大调的《最亲的人》。《最亲的人》是一首短小的流行歌曲,从曲式结构来看是极有特点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并列单三部曲式”。
(一)主题及音乐发展分析
音乐作品的主题是把创作者所接触的深厚文化与具体表现形式结合起来,集中提炼出来的内容,是具有重要意义和生命力的音乐信念,是全曲的中心概念,由人心而生,是作者经过再三思考和理解后的阐释表达。音乐作品主题的规模可长可短,长的有乐句,小至简短的动机。一首作品,不会只是简单的主题陈述,创作者们必然会如烹饪一般对原材料进行清洗、筛选、加工、调味、装饰。主题这个概念是抽象的。主题是一个明确的形象,具有各种变形发展的能力,主题变形后它们的作用与主题形成对比,这样主题和变形后的发展通过对立去肯定主题。主题是创作者们独有的创作构思,是包含多种综合元素的丰富思想,那么推动力就是矛盾。
这首曲子引子9小節,从音乐材料上看,引子分为两个部分,前5小节是音乐主题的预示,后4小节是引入,代表着主导主题的开门见山。A段是作曲家构思音乐主题的初步呈现,同时兼具推进的内在动力性和浪漫旋律的优美感,有两个乐句,在和声的配置上,第一乐句是在B大调的Ⅱ上结束,第二乐句出现变化,在B大调的I级上完满终止结束,这个完满终止是非常关键的。
从内容来看,该乐句也是全曲最突出的部分,通过音乐表达了热爱生活,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具体细节就是对山路、白云蓝天、人间的爱意,是热情肯定的,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B乐段可以看出c、c1是同头变尾的发展,是一种对比,音乐趋向高潮。后面的再现B段和B1段也如出一撤,26小节到33小节是歌曲的连接部分。
A1段是A段的变奏发展,a2句的变奏再现,首尾与a1句相同,只是内部有些音做了微调,发展中引入新意。
如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C乐段是冲突,开头的变奏程度稍大一些。最后一个乐句作为音乐作品的结束,恰恰证明了其具有收束型陈述的特征,构成乐曲平衡与稳定的统一。综上所述,该曲的整体结构为并列单三部曲式。
全曲的主题核心,如图:
这个主题中从A音到C音上的一个上三度进行,能够帮助主题材料的展开和渲染音乐情感。a1乐句的结尾引入了色彩对比,主题简明,变奏手法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创作的重要特征。
织体的设计风格会暗示不同的音乐风格,这首曲子开头织体形态特征是宽松的,所以先是宽广温柔的感觉,到高潮部分织体变得密集了,给人的感觉就是热烈幸福,充满活力和激情,它们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高潮部分表达出了勃勃生机,吸引了听众们。
(二)和声分析
音乐是一门富有人文精神的艺术,其能够很轻松的引发出人们内心潜在的感情,并且引发听众对乐曲内容和哲思有深刻的印象,然后再有沉浸其中的乐趣与想象。音乐中的流行音乐指的是那些结构不庞大、内容接地气、情感由衷,然后能被大众所接受、传唱和欣赏的,是风靡一时的甚至几十年经久不衰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歌有着独特的魅力,岳云鹏在春晚小品上演唱这首歌的意图是借“最亲的人”来表达对人间的深切情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充分彰显了流行歌曲的特点。
整个作品为单一调性,通过合理合逻辑的连接,在B大调上陈述乐思。该曲的前奏和声进行比较简洁,前奏的和声进行为:V—V—V—Ⅱ—Ⅱ—Ⅱ—V—I。A段和声进行是I—I—V—Ⅱ—Ⅱ—Ⅱ—V—I。较有特点的是和声色彩与材料对比相结合的部分,在对比部分B乐段的第18小节,旋律片段使用了全曲唯一的和弦,配置为VⅢIⅢⅡⅡVI。在对比部分的C乐段的第50小节,我们可以听出音乐的色彩变得暗淡了一些,这样处理就能够在色彩上与A段主题形成对比,能够营造出文字无法直接描述出来的感受和氛围,这样的主题能够使内心产生多彩的情感体验。
(三)歌词分析
音乐和美术不一样,虽然同属艺术类别,但美术可以直观地再现现实世界中有的物体;《最亲的人》是通过歌词清晰并且有逻辑地表述复杂感情的情感。
文字是作者表达音乐内容的载体,里面有作者的艺术创造和梦想幻想。文字和音乐互相辅助,能帮助音乐表达模糊时确定立场,光是音乐只能给人模糊的大概,光是文字缺少氛围和环境。
爱是什么呢,是人类独有的情绪体验,是喜欢的量变到达了质变的程度,我们可以发现,各种艺术中最常出现的主体,就是有关情爱的内容。情爱也分多种,例如: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等等,亲友之间的感情更是成为文艺创作中的经典母体。亲情不可以量化分析,但总归有回忆、现实和期盼三个阶段。该曲共九句歌词,表达的是希望一直陪伴最亲的人的感情,展示的内涵是亲情,它创造得形象就是我们身边的亲人。
该曲中门前的小树明喻自己和孩子们,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挑战比喻成风雨,表现了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成长到可以为家人遮风挡雨的存在,例如“花开山岗那个红艳艳,绿水青山不问是何年,离家的日子又到了冬天。谢谢我最亲的人挂牵。门前的小树已成年,阻挡着风雨来得突然,家中的爸妈皱纹呈现,翻过岁月陪您到永远”,这里面的“花开山岗那个红艳艳”这句歌词可以看出作词者的老家是在山上;“绿水青山不问是何年”可以看出作词者想要抒发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情;“离家的日子又到了冬天”这句歌词的材料用到了冬天,冬天的万物凋零与前面的花开遍山岗形成鲜明对比;“谢谢我最亲的人挂牵”这句歌词体现的是人类在生活中对亲人的感恩;“门前的小树已成年”是诗意地用小树成年类比自己成年,表现对父母的敬爱亲近之情,表达对父母的爱。乐谱中的标题和诗意的文字是想从不同的领域达到音乐意境的完美。
二、作品的舞台艺术实践
(一)作品舞台实践中的他人体验
《最亲的人》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是大众音乐文化成熟的一个标志。演唱者要对乐曲的内容进行理解研究,谱面上的内容虽然已经固定了,但是演唱者还有很多可以发挥自己技术能力情感的空间。岳云鹏在歌曲演唱中演绎出了流行音乐的洒脱与随意性,他会演唱时将一些音的发声做一点延迟,乐句前、乐句后衔接的部分用呼吸做一个舒缓,有一种戏剧化的张力感,会让观众很有亲切感,非常舒服。
(二)作品舞台实践中的自我体验
共性与个性,是世间万物固有的、不可分割的本性。笔者看到《最亲的人》这首乐曲时,首先进行思考,然后把研究和演唱后所理解的表現出来,能够发现他人的演唱和自己的演唱有着共性和个性。在多次欣赏他人演唱的《最亲的人》后,笔者有以下感悟:首先演唱者要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再加入自己独有的艺术处理,最终诠释出符合主题但是又有特色的演唱方式,创造出感人的音效。具体来说,在《最亲的人》演唱中,气息的稳定输出非常重要,然后是咬字清晰,字正腔圆的配合,才能唱出想要的效果。凸显出过春节时中华民族的热闹气氛,“感谢着人间爱传承了千万年,亲邻好友笑开颜,梦里梦外喜悦春光暖”唱的时候的语气要传达出一种幸福开心,需要把这种语气感唱出来。还有中间的长音“远……”“爱……”这几个字都需要加深情感,可以夸张一点,展现出作品的重点。
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本体和了解演唱有关的所有历史的、不可更改的、共享的、他者的资料信息,这是演唱阐释是否优秀的前提。《最亲的人》将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用音乐表达音乐之外的强烈倾向,是对亲情的表达,讲述了人在面对和亲人间的聚散离合、生老病死时所产生的七情六欲和人生百态,这个时候内心就会有强烈或淡淡的情感想要表达发泄。音乐就是一种可以正当发泄的途径。
《最亲的人》这首歌曲介入现实,是可以传达给观众,并且和观众进行交流的,涉及北方特有的风土人情等情感体悟,有朴实朴素的表达情感,是在探索和表达人类本质所拥有的最真挚的情感,也就是亲情,所以才能引发共鸣,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吴丹青.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初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0(17):26-30.
[2]叶佳亮.中国“虚实”理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旅行岁月》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
[3]沈小晶.音乐会视角中《一杯美酒》的音乐学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张小勇.让流行音乐走入高师声乐课堂[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9):92-93.
[5]吴锦美.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方式[J].学术探索,2012(07):159-160.
[6]张晓伟.如何提高大学校园中对流行音乐的审美与疏导[J].小说评论,2012(S1):319-321.
[7]李文殊.流行音乐中的古典音乐反哺现象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0):162-163.
[8]李英卓.重审大学生音乐欣赏课——从流行音乐入手联系严肃音乐[J].大众文艺,2012(07):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