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春 刘萍
摘 要 线上教学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现有的线上教学研究成果对理论课程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但对实训课程的指导价值不大,因为实训课具有更需要学生动手、更需要现场环境等特点。以观赏植物类实训课程为例,就在线教学的教学资源、授课平台、对话互动、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线上教学资源类型单一、缺少课堂氛围和互动、实践体验感不佳、缺少适合实训课程的在线教学平台等问题,并提出提升其在线教学效果的建议:发掘在线教学的优点,丰富和优化实训课的教学资源;优化植物类课程的线上实训教学模式;灵活使用多种在线教学平台;构建植物类实训课在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打造学习社区,营造集體学习的氛围。
关键词 在线教学;实训课程;观赏植物类;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1.030
线上教学,是指借助互联网资源和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来实现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爆发并绵延不绝,常态化防控疫情已经成为共识[1]。在这个背景下,全国所有的大中小学校广泛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针对在线教学的研究也大量涌现[2-4]。目前很多教学研究成果对理论课程有通用的指导意义,但对实训课的指导价值不大。因为实训课具有明显不同于理论课的特点,比如更需要学生动手、更需要现场环境等[5]。此外,各个专业实训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所需要的设备和场所差异也非常大,这就给实训课的在线教学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以观赏植物类的实训课程为例,针对实训课的特点,就在线教学的教学资源、授课形式、对话互动、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植物类实训课的线上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 植物类实训课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训课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根据实验、设计和生产任务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做结合,以学生自我学习和操作为主,从而获得感性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6],其核心在于通过实践体验来实现能力。植物类课程的实训课主要内容包括观赏植物认知识别、观赏植物栽培、观赏植物种植设计等项目,一大特点是户外教学所占的比例很大。通过近两年不同教学模式(全线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以及师生问卷调查结果,归纳出植物类实训课程的线上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线上教学资源类型单一,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调查结果表明,85%以上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资源非常全面,但学习效果不如线下教学。因为线上教学资源大多是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视频、PPT和图片,跟现场教学相比,学生透过屏幕学习的沉浸感和体验感较差。
1.2 缺少实训材料和实训场所的支撑,实践体验感不佳
线下教学一般有适合的实训场所。以植物识别课程为例,实训项目大多在植物种类丰富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开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接触植物,通过“看、摸、嗅”等方式多方位掌握植物特征。而在线教学只能在电脑或手机屏幕前“看”,对植物的认识就比较片面抽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 缺少课堂氛围和互动,导致教学节奏机械、学习专注力下降
学生通常都是独自一人在家参与线上学习,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高达90%的学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被各种原因打断过,如家人打扰、接听电话、周围环境噪音等;而且,在线教学的时长也有显著影响,学习时间过长,受干扰的可能性越大。在线教学缺乏线下课堂环境的约束,没有仪式感,很难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这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力。
此外,教师在视频录制及直播教学过程中,缺乏面对面的观察和眼神交流,无法实时感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节奏比较机械单一,不能灵活调整。
1.4 缺少适合实训课程的在线教学平台
目前在线教学平台种类繁多,常用的有超星泛雅、MOOC、智慧树、钉钉、腾讯课堂等,每个平台有不同的架构,有的适合直播把控课堂氛围,有的适合存储教学资源,有的评价体系比较多元,各有所长,但均未考虑实训课需要实操这一特点,缺少仿真实操平台。
2 提升植物类实训课在线教学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2.1 发掘在线教学的优点,丰富和优化实训课的教学资源
目前植物类实训课的教学资源多是教师讲授的教学视频、PPT和图片,类型比较单一,需要丰富和优化。
线上教学视频的非即时性,既是缺点也是优点。缺点显而易见,无法提供实时互动的学习环境,实践体验差;优点则在于线上的教学资源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完整体现植物发芽时、开花时、结果时、落叶时等不同时期的所有状貌。植物是有季相变化的,现场教学时无法同时看到四季的不同特征,但是教学视频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难点。针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分别拍摄多个视频作为素材,后期剪辑拼接后即可完整体现植物的所有特征。
此外,先进的拍摄设备可以从不同的视界拍摄植物,如无人机可以从高处拍摄植物的树形、投影效果;微距相机可以高清放大植物的细节特征,这些视界是人类肉眼不易观察到的。
这类视频在拍摄时应以植物镜头为主,弱化或删除教师讲解镜头,更符合植物类实训课的教学要求,丰富和优化了原有的教学视频。
2.2 优化植物类课程的线上实训教学模式
目前植物类线上实训教学主要采用直播课、录播课、自主学习+提问等教学模式,跟理论课教学模式基本没有区别。这些教学模式都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更加多元化发展,以提升学生积极性。
以植物认知项目为例,可以采用观看教学视频+自拍植物视频交流的形式。首先,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其次,让学生看完后自行寻找其中一种植物进行拍摄讲解,并制作成视频上传;最后,集中观看并讨论学生们拍摄的视频,筛选出拍摄最佳的前五名学生进行奖励。在该模式中,让学生拍摄讲解是一个亮点,这一流程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教学做”中的“做”。学生在寻找、拍摄的过程中必然能更深入地掌握植物特征;此外视频交流也起到了集中复习的效果。植物栽培项目亦可类推,如让学生观看播种实操视频后,自行完成播种操作并拍摄视频上传交流。
植物种植设计类项目,则建议采用同步实操的教学模式。教师直播演示设计流程,每一步结束时,都让学生上传完成情况,达到实时检查的目的,从而弥补了线上教学互动性差的问题。
2.3 灵活使用多种在线教学平台
各种教学平台都有签到、回答问题、直播等基础功能,但其各有所长。使用者应该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平台的优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例如,腾讯会议网速流畅,且所有成员均可以自由切换主视角、分享屏幕,非常适合直播和在线交流,互动体验感较好。学习通和MOOC更适合用来发布教学资源和作业,可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学资源库,还可自行完成学情统计和成绩统计,比较适合课前任务布置和课后作业发布。但现有的教学平台都没有考虑到实训课的特点,应开辟适宜的仿真教学模块以更好地服务实训课教学,是在线教学平台后续发展应该重视的一个努力方向。
2.4 构建植物类实训课在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实训课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也应做相应调整,不能照搬线下教学评价方法。调整方向主要有两方面:1)注重对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考核,包括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讨论等。得益于教学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统计功能,学生出勤、观看时长、参与讨论的情况可以用数据直观表示,系统自动换算为成绩,有利于教师做出客观评价。调整后,回答问题、讨论、随堂测验的分数比重增加至15%,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数比重增加至10%。2)注重过程评价。调整后,平时作业(包括拍摄的视频)成绩所占的比重为35%,相应的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则下降至40%。3)作业及考核的内容多元化。作业类型在原有的设计类、植物标本识别类、植物调查类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拍摄作业。
2.5 打造学习社区,营造集体学习的氛围
互动是教学中一直强调的主题之一,也是线上教学的一大难题。互动不仅仅依靠实时对话,还依靠环境。营造集体学习的氛围是促进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方法是打造互动式学习社区。目前的学习社区主要有QQ或者微信班级群。班级群虽然可以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但QQ和微信毕竟只是即时通讯软件,不能系统地整理互动内容,也不能回放,作为学习社区其功能还不够全面。超星学习通里的讨论区,虽发布的问题及回答均可以保留,但缺少实时对话,学生使用率较低。如何构建一个既可实时互动又可事后编辑整理讨论过程的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考虑的方向。
3 结语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教师变成了主播,教学形式的剧变让教师倍感压力,但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教师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掘在线教学的优点,分析在线教学的困难并思考解决的途径,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翔.疫情下高校“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4):75-77.
[2] 曾丽雯.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教学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高校的调查[J].高教探索,2020(7):85-91.
[3] 沈宏兴,郝大魁,江婧婧.“停课不停学”时期在线教学实践与疫后在线教学改革的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5):11-18.
[4] 陈建文.疫情防控期间“离散数学”课程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8):1-4.
[5] 张巧,刘文娟,王彦志,等.机电、电气自动化专业疫情期间在线网课实训课程的讲授方法[J].湖北农机化,2020(14):100-101.
[6] 李波,沈红,姚霞,等.疫情条件下工科类实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生态系统建设实践[J].安徽化工,2021,47(5):137-138.
收稿日期:2021-10-05
基金项目:扬州市职业大学校级教改课题(2020JG18)。
作者簡介:赵迎春(1982—),女,江苏东台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E-mail: 424091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