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伟
(高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川宜宾 64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持续气流受限所致,可引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一旦急性发作,可加重上述症状,并诱发呼吸衰竭(RF)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1-2]。目前,临床对于COPD 并RF 多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机械通气支持,在病情稳定拔除气管插管后,再通过其他辅助方式进行序贯治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为一种新型辅助通气方式,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等特点,不仅可为患者提供高流量氧气吸入,迅速减轻缺氧性损伤,稳定其病情,还可通过对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处理,提高通气舒适性[3]。但COPD 病程持续过程中患者呼吸肌肌力会降低,使呼吸功能减退,而单纯通气治疗在提高肺功能方面的效果欠佳。呼吸训练是临床常用的肺康复技术,能够通过指导患者正确建立呼吸模式,增强其呼吸肌肌力及耐力,且训练简单易行[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88 例COPD 合并RF 患者为对象,分析HFNC 联合呼吸训练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88 例COPD 合并RF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8 例;年龄45~72 岁,平均年龄(56.89±5.12)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35±0.47)年;急性加重时间1~7 d,平均急性加重时间(3.41±0.45)d;吸烟情况:29 例吸烟,15 例未吸烟;体质量指数(BMI)18~28 kg/m2,平均BMI(24.14±1.39)kg/m2;文化程度:13 例高中及以上,31 例初中及以下。观察组男28 例,女16 例;年龄47~73 岁,平均年龄(56.94±5.16)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4.38±0.49)年;急性加重时间1~7 d,平均急性加重时间(3.43±0.48)d;吸烟情况:30例吸烟,14 例未吸烟;BMI 18~28 kg/m2,平均BMI(24.18±1.42)kg/m2;文化程度:12 例高中及以上,32例初中及以下。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COPD 的相关诊断标准[5];伴有Ⅱ型呼吸衰竭;需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肝肾衰竭;合并支气管哮喘等;存在恶性肿瘤。
两组均接受抗感染、祛痰、扩张支气管、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由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同步间歇性强制通气(SIMV)模式逐步过渡至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吸入氧浓度及压力水平,均采用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拔除气管标准。
对照组拔管后采用HFNC 治疗。具体如下:选用AIRVO2经鼻高流量吸氧仪(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国械注进2017546326),初始温度设置为37℃,流量30~60 L/min,吸入氧浓度30%,相对湿度100%,每天通气8 h。待患者无呼吸窘迫,氧合指数300 以上,症状稳定超过24 h 后,即可停止辅助通气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具体如下:(1)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取坐位或立位,左手置于前胸,右手置于上腹部,经鼻缓慢吸气及呼气,放松膈肌组织,吸气3~5 s,屏气1 s,再呼气3~5 s,每次训练15 min,2 次/d。(2)缩唇训练。指导患者经鼻吸气、经口呼气,需保持节律进行,吸/呼时间比为1∶2,尽量使气体全部呼出,15~25 次/d。(3)呼吸操训练。为患者讲解呼吸操训练要领,确保其熟练掌握,并发放呼吸操视频,规范日常练习动作,20 min/次,2 次/d。
呼吸训练持续开展2 周。
(1)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比较两组咳嗽、呼吸困难、咳痰、胸闷缓解时间。(2)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采用S-980AⅢ型肺功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川械注准20142210112)测定患者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 秒率(FEV1/FVC)。(3)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采用MB-3100-D型血气分析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沪械注准20132401935)测定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OI)。(4)慢阻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采用CAT 评分评价患者病情,量表共8 项,每项0~5 分,总计40 分,得分越低越好。(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采用SGRQ 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100 分,得分越低越好。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性别、文化程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及胸闷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对比[(),d]
表1 两组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对比[(),d]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EFR、FEV1、FVC、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aO2、OI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表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CAT、SGRQ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AT、SGRQ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CAT 评分及SGRQ 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CAT 评分及SGRQ 评分对比[(),分]
COPD 的病因复杂,临床认为在吸烟、遗传、肺发育不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可使气道产生慢性炎症反应,造成炎性物质大量渗出,引起气道黏膜水肿,导致气道阻塞,形成气流受限[6-7]。COPD 患者在感染等因素刺激下,可加重气流受限程度,其肺内气体难以呼出,大量残留于呼气末肺泡内,形成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使CO2在肺内大量蓄积,导致气体交换功能障碍,进而诱发RF。COPD 合并RF 可引起机体缺氧性损伤,造成体内代谢紊乱,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导致多器官组织缺氧性损伤,甚至威胁生命,故及时开展机械通气治疗,并在病情稳定后采用辅助通气序贯治疗尤为重要。
HFNC 是新一代的辅助通气技术,可为患者提供恒定的高流量气体,加快CO2排出,并可产生气道正压,维持肺泡开放,以增强气体交换能力,改善机体氧合功能[8-9]。同时,该通气模式下还可对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处理,使之更符合生理呼吸状态,可减轻对气道黏膜的刺激,提高通气舒适性。但单纯通气治疗对于纠正COPD 引起的呼吸肌疲劳效果欠佳,仍会影响肺功能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及胸闷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EFR、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OI均高于对照组,CAT、SGRQ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FNC 联合呼吸训练可提高COPD 并RF 的疗效,加快患者肺功能恢复,纠正血气分析异常,促进症状及体征消失,改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呼吸训练是一种针对呼吸功能开展的训练技术,通过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可增加其膈肌运动范围,降低呼吸做功;缩唇呼吸则有助于延长呼气时间,使气道内压力升高,避免气道过早塌陷。患者在持久训练过程中可逐渐建立正常呼吸模式,并提高呼吸肌肌力及耐力,增强呼吸肌抗疲劳能力,从而改善通气功能[10]。呼吸操锻炼是在呼吸训练基础上开展的双上肢训练,可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呼吸状态配合运动,减轻呼气后肺泡残余量,降低肺泡扩张程度,并提高氧输送能力,促进肺血气交换,进一步促进肺功能康复。在HFNC 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一方面能够迅速缓解机体缺氧状态,另一方面可从根本上解决呼吸异常状态,并提高呼吸肌功能,以长期稳定患者病情,降低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综上所述,HFNC 联合呼吸训练可纠正COPD 并RF 患者的血气异常,减轻肺功能损害,促进症状及体征消退,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