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中的群众路线

2022-02-15 15:09潘可武余俊雯
关键词:影视戏剧艺术

潘可武,余俊雯

(1.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4;2.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戏剧影视,尤其是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与通俗艺术,以影像作为传播文本成为全世界人民流通的精神食粮。中国戏剧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戏曲曲种(地方戏)和具有世界水平的戏剧产业;中国电影拥有全球最多的电影银幕和世界第二的年度票房收入;中国广播、电视及网络节目拥有全球第一的内容产量和播出量。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戏剧影视这一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戏剧影视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将价值导向、舆论引导功能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国从戏剧影视大国走向强国的重要动力。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修订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戏剧与影视学”正式提升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辖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二级学科,影视艺术教育格局蔚然大观。尽管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各自都拥有丰富悠久的发展历史,但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尚属年轻,仍处于学科构建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教育体系的深入融合,影视艺术教育的功能与特色日益彰显,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全媒体技术的赋能下,推动人类文明加速前进,也促使人类不断开始审视自身。在此浪潮中,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育发展成为新时代的新命题。

有关教育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里的“思政课”并非单纯地指向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是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以正确的思政理念灵活贯穿所有课程,形成双向联动。“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承载着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更有义务、责任将课程思政内化为教学根本,也更有优势将思政教育外行到具体的学科教育实践中去,尤其在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更应该将群众路线作为学科发展创新的根基,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世界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方法;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价值取向,使之成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目的以及力量源泉。

一、作为一种世界观: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内涵

世界观决定了人们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和判断准则,以一种朴素的哲学形态蕴藏于人们的潜意识中,影响着对世界的认知。我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唯物史观引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学科建设发展的研究导向。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发展群众路线,既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的价值导向,在人民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都蕴含着深刻内涵。

(一)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人民性内涵

“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日益稳固,“人民群众”正式作为政治主体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作为一个政治的、历史的范畴,“人民”主体建构的内涵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得到修正与完善。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农兵,以“工农兵”这一具有红色文化记忆的符号正面回答了“文艺为了谁的问题,将人民主体界定为当时处于特殊时期的工农兵”。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写到:“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4]人民主体被拓展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意即除最重要的“工农兵主体”外,还包含“知识分子”“女性”“青年”等各类主体人群,不断构建多元化的文艺主体。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5]这里的“人民”是如今最广泛意义上的人民群众,无阶级之分、圈层之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

厘清“人民”定义,正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服务于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建设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其建设立场也始终围绕着“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而展开。

“源于人民”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戏剧影视艺术源于人民生活,一切文艺活动都需要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这是戏剧影视存在发展的根源和根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创建正是源于有志于从事该领域的人民群众,渴望通过专业的学科体系学习获取相关知识内容,从而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经验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影视作品,并将作品中的表现主体对准普罗大众,使得人民的所思所想成为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源泉。“源于人民”这一论断准确阐明了以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贯穿引领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人民性根基和立场,有利于戏剧影视作品的传播与创新。

“为了人民”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基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戏剧影视艺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者、教育者、创作者都需要坚定为人民发声、为时代放歌的光荣使命,让人民真正成为戏剧影视艺术作品的关注主体、表现主体和受益主体。

“属于人民”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无论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教育对象,还是戏剧影视艺术作品的接受者,都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一方面通过专业学习培养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一方面通过戏剧影视艺术作品的传播实现审美接受,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功能,履行鉴赏、评判的审美权力,从而更好地反哺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育以及文艺作品的建设与生产。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三者紧密交融、互为支撑,精准回答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政治内涵,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

(二)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性内涵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对群众路线的坚持正是体现了历时继承性与共时发展性相统一的历史性内涵。

从戏剧影视学的发展史看,一个时代的戏剧影视学总会受到前一时代的影响。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历史继承性,是指在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任何时代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话语创作的创新与发展都基于以往的戏剧影视学遗产为基础,必然受到业已形成的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惯例和传统的影响,始终处于与以往戏剧影视学传统的历史联系之中。即新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与旧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之间普遍存在着批判接受的纵向承传关系。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历史继承性,是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也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创新的重要表现之一。

共时性体现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性。戏剧与影视学通过生动形象的影像艺术作品系统地、全面地反映当下时代以及时代的变迁,而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人民,任何新时代下的学科建设都不是简单地反映时代好坏,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启与人民的对话,建立新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与时代形象。

共时发展性要求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社会发展要求相统一。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深受社会生态发展的影响,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对象正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戏剧影视学来反映,并为之服务,这就要求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建设必然要坚持群众路线,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摄像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6]戏剧影视学在经历了与文学、政治分家后,在汲取了西方戏剧影视学的有益成果后,逐步开始向党的特色理论引领贯穿下的中国特色戏剧影视学发展。

历时与共时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分为纵向的历史继承性和横向联系两大方面,但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纵横交错的,既有内部的横向的共时发展性,也有纵向的历史继承性。如索绪尔所说:“共时和历时是有独立性的又是互相依赖的,这好比把树干加以横切和纵切后所看到的情景一样,它们是一个依赖于另一个的;纵的切口表明植物构成的纤维本身,而横的切口是纤维组织的个别的平面;但是第二个切口与第一个切口不同在纵的切口面上要发现纤维之间的某些关系是不可能的。”[7]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革新创造,一个时代的戏剧影视学才具有不同于以往时代的独特性,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下的文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8]。这就体现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需要从其纵横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继承与革新,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

(三)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审美性内涵

戏剧影视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因其独特的视听表达语言体系,突破时空壁垒之优势,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审美门槛,也更加贴合人民“喜闻乐见”的审美特征。“喜闻”代表喜欢“听”,诉诸听觉;“乐见”意味乐意“看”,诉诸视觉。作为综合视听艺术的戏剧影视学,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影视艺术作品,让受众作为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的凝神观照中持续地、自主地激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趣味,并通过听觉、视觉感官享受获取到审美愉悦和精神陶冶,实现完整的正向输出。因此,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必须坚定群众路线,以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触达人民生活日常,培养向善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性,克服粗鄙、启迪心智、彰显国韵,扛起传播文明、传承文化的大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显于表象的美丽之物还是藏于内里的美好愿望,都能被人类与生俱来的审美力所感知,并且随着审美意识的高度发展逐渐形成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的审美原则,渗透在日常观感中,确立为审美理想。审美理想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理想,具有特殊的形象逻辑和抽象性,需要借助于能够透射其意的载体才可将其“具象化”,变成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模样。因此,以戏剧、电影、电视为媒介来反映现实日常,正是对大众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同时,审美理想一经确立,便对当下时代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起着能动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具体的表征形象,“大团圆”式审美经验便是其中的高度凝练。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以儒家伦理为典范,讲究“以善求美”。论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为什么韶乐比武乐获得了孔子更高的评价?正是因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何谓道德要求?乃符合伦理,符合“礼”之规范。“孔子的这个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9]因此,中国人在戏剧影视作品审美接受时,与西方对于悲剧审美的阈值不同,更青睐于大团圆式的圆满结局。被处斩冤死的窦娥,在其死后实现三桩誓愿,终得平反昭雪;梁山伯与祝英台尽管殉情已死,但还能羽化成蝶,实现双宿双飞;杜丽娘遭遇现实之困无法追求向往的爱情,导致郁郁而终,却还魂而生,与心爱之人终成眷属。这些流芳百世的中国古典戏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悲惨的情节之外创造性地开辟出惩恶扬善的“团圆”式结尾,满足受众相信因果轮回的心理补偿机制,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通过二次形象创造、羽化升天等形式实现假定性团圆,其背后揭示出中国百姓自古以来朴素的善恶观,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和和美美”的审美理想和伦理道德。“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10]实现对现世苦难的超越、对缺憾人生的圆满弥补,刻画出中国悲剧特有的意境论。

“悲剧是人类激情、行动及其后果的一面放大镜,一切都在其中变得更宏大。”[11]而团圆式的结尾,使得喧闹之后回归祥和,以合乎情理的善意体验进行叙事,营造温暖圆满的审美范式,是中国戏剧影视美学与伦理学相融合的突出特色,以朴素的人生智慧解读作品本质,以善求美,化善为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蕴。

二、作为一种方法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

具体到方法论中,需要通过下沉和落地实现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群众路线。主要围绕教育培养和作品创作两大路径而展开,其中,教育培养又细分为面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的专业学科培养和面向社会大众的戏剧影视艺术通识教育。

(一)影视艺术课程思政建设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代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育、智育、美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无论是古老悠久的戏剧戏曲,还是年轻时尚的电影电视,都在当下时代以其形象生动的视听震撼散发出神秘气息,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名片享誉全球,其电影产业不仅是美国经济的中流砥柱,还担负着对外输出美国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透过影像内容润物细无声般渗透、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性等各个领域或深或浅地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心智仍在发展中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充满着诱惑力与复杂性。因此,影视艺术教育更要注重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深刻认识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三个关键问题,激发影视艺术与人文素养、思政教育的叠加效应,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中深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拒绝枯燥说教式的规章制度宣读,在每一句戏词、每一帧画面里透彻体会与领悟伟大的时代精神和正确的思想认知。

教师是高校戏剧影视学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规范高校教师的意识形态,从育人根源上将思政理念深入人心,以师德师风作为考察教师水平和能力的首要标准,建立长期有效的课程思政管理机制,确保以优秀的师资力量培养优秀的戏剧影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发自内心地拥护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资深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协会“学人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朱羽君就是其中的典范,其从事电视新闻摄影、电视画面研究等课程教学工作长达半个世纪,其电视教学生涯几乎与中国电视发展事业同步成长。作为最早一批中国电视人才培育者,朱羽君始终贯彻落实“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教员从不脱离实践”的教学理念,首次提出“用电视手段进行电视教学”的创新手段。1983年,朱羽君带领学生拍摄制作了18集《摄影艺术讲座》教学片,随后于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国激起了热烈反响,不仅快速普及了摄影艺术,还为众多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专业学习机会。此后又根据20世纪90年代ENG(电子新闻采访摄影,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摄像时代的新特点,完成了18集《电视摄像艺术》教学片的拍摄,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的教学实践。成功创举的背后离不开朱羽君对人才培养的正面引导和对任教专业清醒透彻、保持追问式的本质认知,深刻挖掘电视媒介本身属性,处理好技术与艺术、思维观念、电视制作之间的关系,创新发展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电视教学相结合,达到课堂传播与电视再传播的有效升级裂变。

时代在发展,教学方式与理念也在不断进步。20世纪80年代,朱羽君“用电视手段进行电视教学”的创举将原本只属于小众精英的专业教学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转化为具有人民普惠式特征的大众教育,使得更多人受益,用实践证明了教育不等于学校教育,课堂也不仅有学校课堂,“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拓展。

当前,科技力量的渗透改变了高等教育固有的形态和结构,新媒体能量的爆发不断促进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内部建设的更新与整合。移动媒体的便利性延伸了传播的到达率,同时社交软件、直播软件的普及拓展了媒介教学空间,戏剧影视学与媒体平台的教学资源互通程度愈加紧密。“微课”“慕课”“直播教学”等一系列多元教学方式拓展了传统教学模式路径,未来还将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学习特征制定个性化、阶梯化学习方案。戏剧影视学学科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方位、多手段地形成教育培养的连贯性与贯通性,全面提高教育培养质量,但都需要紧紧围绕课程思政的理念意识,坚定为党育才、为国育才。

(二)加强戏剧影视艺术通识教育

戏剧影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特有的艺术创作手法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扇美丽的窗,但究其本质,其绚烂的影像世界是由梦境包裹着的意识形态碎片构成,承载着国家权力机器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因此,加强戏剧影视艺术通识教育,拓展戏剧影视艺术公共性实践,正确认知戏剧影视,提高媒介素养,是当代社会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当务之急。

我国影视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仅有北京电影学院一所专业电影教育高校。20世纪80年代随着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下发,高校影视教育陆续开启。1998年,教高司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提出,加快推进了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进程。进入21世纪后,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全面推动了高校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发展态势,近乎每所高校都开设有影视教育相关课程,一时间数量激增,看似教育计划得到全面覆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当前并未统一规范课程标准,各高校仍处于自我摸索的阶段,彼此之间存在课程理念偏差、教学内容随意、影视文化培养缺乏贯穿等问题,其本身的人文内涵没有得到专业、准确的拓展指引,戏剧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与良好的传承形态。

对此,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教学培养工作,将戏剧戏曲课程、影视课程纳入美育教育范畴内,不仅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更需将教育下沉至中小学群体。2018年,教育部和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将影视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少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形成阶梯匹配式通识教育体系。同时,利用戏曲频道、电影频道等社会公共资源,将优秀戏剧影视作品与校园德育、美育、志育课程充分结合,强化“育”淡化“教”,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成立校园戏剧教育联盟、影视教育基地等机构组织,艺术工作者专赴中小学现场教学戏剧戏曲课程,让孩子们亲自走进剧场观摩演出、学习并表演体验,充分发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性,锻炼孩子们的审美情操与深度思考能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自觉的文化认知来判断世界杂糅文化的复杂与迷惑。另一方面需要戏剧影视从业者提高思想意识与业务能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进大众喜闻乐见的影像内容中,广泛播撒艺术的种子,增强青少年的文化归属感与自豪感。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社会性的影视艺术通识教育。从国家原始构成主体来看,中国是农民社会,乡村文化建设追溯已久,早在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就论述过“文字下乡”,“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12]。诚然,文字下乡困难重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为13%,还有约87%的人没接受过高等教育”[13]。城市化建设至今,仍有“87%”如此庞大的数字横亘在教育面前,如何扭转偏差,让那87%的人更好地享受到文明与文化迫在眉睫。为了弥补文字“走样”的缺憾,寻求一种门槛更低,更被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极其重要,因此,国家大力推广电影下乡,以其形象、逼真的可感性发挥其强烈、隐蔽的共情优势充盈乡村人民生活。

“电影下乡是国家力量嵌入基层社会的一种方式,实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挥着国家社会互动的纽带作用”[14],是中国乡土文化建设的特有方式。1950年国家启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政府有计划地放映大量红色革命影片,同时扩大农村放映队规模,在夜色降临中,用一台放映机和发电机拉开露天电影院的帷幕。至此,一个自上而下具有普惠式特征的行为动作为农村开辟出全新的文化空间与公共空间,并赋予特殊的仪式性与沉浸感。早期的电影下乡带有鲜明的政治宣教色彩,通过带领乡民集体观看指定的电影作品,传达政府最新政策。人民群众高涨的参与感在一次次电影放映中得到充分释放,其植根于乡土人情社会里的集体意识不断在这种公开的文化氛围建设中增强牢固,形成基层社会与国家意识形态间的强烈凝聚力。为持续保障电影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文件,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列为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农村精神文化面貌焕然一新。江苏谷里影剧院每年开展50多场次的惠民电影放映活动,涵盖经典爱国主义题材、商业题材等多种类型影片,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未来还将根据群众心声,定期同步排播最新院线影片。电影下乡逐步转向为惠民工程,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服务色彩和公益色彩,彰显了我国对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关照,同时在传播实践中跨圈层普及了戏剧影视学文化。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下沉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移动短视频作为影像表达、传播的新形式深受农村群体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农村用户在“短、平、快”趣味影像的沉浸中延伸出对传统戏剧影视文化的浓厚兴趣,开始主动了解经典戏剧、电影等艺术瑰宝,并结合生活日常进行模仿、再创作,“昔日沉默的农村群体被赋予话语权,迅速登上互联网文化舞台,成为内容生产主力军中的新成员,为互联网文化传播增添新的话语体系,进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使处于鲜少流动的乡村生活得以通过影像实践被更多人看见,而每一个人也将成为互联网的使用者、表达者、受益者甚至内容生产者”[15],在看见与欣赏中推动戏剧影视文化艺术传播。作为一门综合了艺术与媒介、理论与实践、人之主体性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学问,学科创新必然伴随着媒介的发展、技术的驱动和市场的影响。大学与社会间的边界逐渐消弭,知识的习得不再单纯限于教育从事者,而是集合了市场、公众、前沿等多方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再生产的实践生态圈里反复进行尝试与实验,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网络教育等超越课堂教育的多维角度体验知识的正确性和验证性,获取思维方式的合理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科兴趣的多元性和可行性,尤其是“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建设缩小了城乡之间原本巨大的信息鸿沟,多媒体渠道的信息获取将戏剧影视文化充分下沉至乡土空间,让普惠教育触达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共享优质资源,碰撞思维火花,触碰经验边界,收获自身成长。

(三)加快戏剧影视作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影视作品,其关键在创新。时代发展步履不停,创新驱动持续更新。2014年,党和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媒体融合的贯彻落实与社会思潮对媒介的观念与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艺术形态之间的融合之势促使其边界发生漂移,催生出互动剧、VR电影、微综艺、竖屏短剧、游戏直播等一大批全新的艺术形态,从而使传统的戏剧与影视艺术形态的外延与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构成新的审美特质。古老悠久的京剧艺术,近年来主动拥抱互联网文化,跨界融合音乐、脱口秀、喜剧、表演等多种娱乐元素,借助网络电台、电视综艺、网络综艺、社交直播等融媒体平台打造中国戏剧艺术新生态,重新闪耀国粹之光。备受争议的中国主旋律电影在审美升级中迎来跨越式发展,逐步转向“小人物大制作、主流价值观多元化呈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新主流大片。一度严重依赖国外模式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家广电总局对原创节目政策的提倡下,渐入本土化实践探索佳境。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骨的原创精品节目模式漂洋过海,成功实现海外输出、推广。

以央视为首的《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谢谢了,我的家》用文化内核引领中国精神、用中国故事彰显中国风韵,为海外观众送上温润雅致的文化洗礼;省级卫视、网络媒体精心制作的《声入人心》《声临其境》《我就是演员》《跨界歌王》《明日之子》《这就是灌篮》等原创节目或与海外公司签署模式销售协议,或惊艳亮相法国戛纳电视节,以其丰富的节目类型、新颖的创作角度,覆盖多维垂直领域,巧妙融合跨界元素,颇受海外市场欢迎。既实现了文化输出,又彰显了我国日益强劲的原创实力,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益探索。

总结我国一系列优秀原创节目的实践经验发现,或许可以大胆尝试“破小众为大众”的创新路径,将“小众”艺术形态巧妙组合为易于接受的“大众”传播形式,抑或独辟蹊径,沿着“分众”人群深入挖掘用户喜好,直击需求痛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爆款节目《声入人心》《声临其境》正是“小众”变“大众”的成功典范,原本“冷门”“小众”的音乐剧、配音艺术在编导们的叠加创意中,融合释放出令“大众”喜闻乐见却又别开生面的精彩与魅力。随着当代观众审美情趣的提升,影视艺术工作者“唯有对世界范围内节目趋势进行整体研判,对当下社会热点痛点进行创意化表达”[16],利用影像艺术的优势,深入人民群众生活肌理,“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社会现实生活,捕捉最富时代特征的场景、画面和形象,对历史与现实给以严峻的审视和哲理的思辨”[17],将一个个艺术符号具象化、故事化、情感化,紧密贴合时代前进,倾听人民心声,保持创新源泉。

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引领原则

戏剧与影视学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世界观的存在、方法论的指导,还是一种价值取向的引领,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的技术作为引领原则,凸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中的群众路线。

(一)以意识形态引领戏剧影视学群众路线建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对意识形态的形式作出过描述:“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18]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同样是意识对社会客观存在的反映,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代表了国家的利益。因此,文艺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不仅是对我国社会存在的反应,同时也是对我国人民意志的表现。

一是要坚持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对戏剧与影视学群众路线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精神支柱。中国戏剧影视艺术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的发展休戚与共。坚持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引领戏剧与影视学群众路线的发展,要确保戏剧影视艺术作品的内容与人民紧密相连,以生动形象的艺术方式表现人民在社会中的真实面貌,体现人民的意志,鼓舞人民在奋斗中前进。它要求戏剧影视艺术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灵感,挖掘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真、善、美的闪光点,记录人民与时代的本质,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这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从内部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以更凝练、更本质、更深刻的形式刻画了中国的形象,从内部为树立民族认同感提供了沃土,避免了以歪曲事实和片面认知为例的途径对中国形象的抹黑,从根本上促进了民族对于自身文化、自身社会结构与发展的认同感。在这种基础上,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才能从外部回答世界的疑问,使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在世界发出更洪亮的中国声音。

二是要坚持以有力的政策法规引领戏剧与影视学群众路线,从实践层面对具体内容作出规范和要求,通过国家政策的出台与行业规范的实施为戏剧影视艺术本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沃土。近年来陆续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都指出了文艺发展的整体方向与要求。与此同时,戏剧影视行业颁布的行规也试图从节目的创作生产机制、影视企业经营、行业管理等各维度重新建立一个合理的行业准则。2021年8月以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网信办、文旅部接连颁发《关于开展文娱领路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工作者教育管理和道德建设的通知》《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约文件,严厉剔除影视行业中的不文明、不健康、不正确行为观念,确保从上到下积极践行清朗行动,还影视艺术市场澄净之美。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顺应了民声民意,以强制性的监管手段肃清文艺创作、传播与接受的环境,提高戏剧影视艺术制作的水准,时刻审视着人民在戏剧影视审美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认同模糊、发展失衡、感知放纵、过度自我等问题与危机,从而及时纠偏,确保以正确的意识形态引领戏剧影视学群众路线的建设发展。

(二)以文化引领戏剧影视学群众路线建设

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特点。文化既是一种浓缩了时代与民族特征的社会内容,也是一种能给予人类发展以宝贵借鉴意义的社会手段。文化的发展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将文化注入戏剧影视学群众路线创新的灵魂,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坚持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引领戏剧与影视学群众路线。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曾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树木的生长离不开根系的稳固,水流的源远流长离不开源泉的疏通。它指出了戏剧影视艺术与戏剧影视学教育在创新发展中的两层要素。第一,立足于树木的根基,即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根本;第二,利用合理的途径对自身做出适应发展的改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底蕴,它宏观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气质、风骨,也细致地包含了这片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独有的风貌和精神。这些文化构成了民族生长的沃土,也是戏剧影视知识体系创新的灵魂和来源。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根本的创新是以文化引领戏剧与影视学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的关键步骤。它呼应了坚定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倡导,同时为建立文化认同铺设了路径。“传统是文化中最具特色、最重要、最普遍、最具生命力的内容,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19]在创作上,引领戏剧影视艺术在充分认识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艺术的疏通与有机改造,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艺术形态,焕发出崭新的光彩。在传播上,引领戏剧影视艺术将中国声音传入国际社会,扩大国家间的文化认同,从而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以技术引领戏剧影视学群众路线建设

技术是戏剧影视艺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观众在艺术欣赏中对真实感的期待、对审美体验的丰富要求以及对于自由移动的向往为戏剧影视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们对于真实感的诉求促使技术不断与时俱进,在从二维时空到多维立体时空的真实艺术表现上不断努力,使得艺术形态、内容的创新服务于人的需求,在承载社会功能的同时给予观众美感和心灵的沉淀。以早期的电视制作为例,在磁带录像技术引入电视制作前,中国电视节目主要以演播室实况直播和现场(剧场)实况转播两种方式呈现。这两种方式都要求电视工作者在制作与传输的流程上一气呵成,以摄影机的丰富变化对素材进行艺术化改造。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就是典型的演播室布景实况直播的模式。由于客观技术的限制,摄像师需要通过自身的移动完成特写、近景、全景等景别的变化,将记录下的演员表演实时传输给观众。这一时期电视剧的形式“更接近舞台剧而不是电影”[20]。磁带录像技术的诞生满足了人们对于电视表现“真实感”的需求,推动了电视艺术形态的创新。电视的发展由此出发,从模拟信号时代转向数字信号时代。

人们对影像审美的丰富体验推动了屏幕的革命。“电视图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观赏方式。观看电视图像需要的是一种‘震撼’式的体验。”[21]这种对电视审美体验的需求是影视艺术日新月异的内驱力之一。电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3D到AR、VR……科学技术的进步驱动着电视艺术形态的创新,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也反过来对电视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电视审美体验的丰富首先体现为电视艺术利用媒介技术产生的“惊颤”效果。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认为“艺术品由一个迷人的视觉现象或震慑人的音乐作品变成了一枚射出的子弹;它击中了观赏者,由此艺术品就具有了触觉特质”[22]。这种官能上的惊颤最初被本雅明用于区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间的特质。现代艺术以其新奇震撼的声画体验冲击着欣赏者的身体器官,使欣赏者在凝神贯注时因强烈和过度的震惊而形成心理上的断裂空间。在电视艺术利用摄像机模仿还原现实的阶段,微距镜、显微镜头、航摄等摄影科学技术在电视中的应用拓宽了画面呈现的方式,以逼真的视觉冲击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以微距镜头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的专题片《话说运河》中,记录蚕吃桑叶的长焦镜头成为人们观察入微的“眼睛”。蚕吃桑叶时的蠕动,桑叶在空气中的颤动等平日容易被肉眼忽视的平凡景象都以大特写的方式进入观众的眼帘。微距镜头的引入放大了自然的纹理,使平淡无奇的自然风光在屏幕中绽放出别具一格并令人为之震颤的光彩,令观众在接近现实真实的层面收获了异于常态的新奇体验。这一方面反映了摄影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宽了事物在屏幕中表现的广度,丰富了电视画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反映了技术对于人类视觉的延展,暗示了审美进入新阶段的观众继续对电视艺术形态的创新发出新的呼唤。

人们对时空突破的向往驱动了艺术形态的发展。在传统艺术阶段,人们创作与欣赏艺术的方式受到媒介的限制。戏剧在剧院表演,绘画在美术馆展出,音乐在音乐厅演奏,观众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亲身参与艺术欣赏活动。在光电技术促成电影的诞生后,人们利用摄像机将动态的影像保存在胶片上,并通过放映设备进行可移动的多次重复放映。这一技术的发明使得影像留存具备了“穿越时空”的魔力,观众在影院不仅能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场次的挑选,同时还能欣赏发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影视作品。电影的发展,蕴含了人类在艺术中不断突破时空局限的努力,是其利用技术进步实现自由移动的表现之一。

对真实感的期待、对丰富审美体验的需求以及对于自由移动的向往构成了戏剧影视艺术进步的内驱力,技术是激活并不断焕发这种内驱力的重要桥梁。也正因为如此,技术成为戏剧影视艺术形态创新的驱动,使人们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诉求与欲望,进而转向戏剧影视艺术样态的推陈出新。

四、结语

毋庸置疑,中国在崛起,世界正在看中国,看什么、如何看、站在哪里看都将紧密关联国家形象与利益。作为国家形象展示和文化实力构成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贯穿落实群众路线既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最终落脚点,这关系到中华民族和十四亿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从表面上看,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但其背后蕴涵着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社会背景、文化心理等内容,需要加以正确的引领与深刻的分析。“70年来的历史说明,无论戏剧影视发展的开放度如何,国家意识形态始终是一个主导性的因素,中国文化传统的制约性不可失缺,而大众化就是坚定地为人民服务。”[23]作为一门建设人、引领人、完善人,同时由人创作的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民,离不开群众,坚定群众路线就是坚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艺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既要强化学科专业性,又要提升影视艺术普及性,拓宽媒介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让戏剧与影视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凝聚民心、贴近民心、诠释民心,始终在群众路线中建设与完善。戏剧与影视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为突出的实践性,其学科体系建设既来自实践的总结升华,又服务反哺于影视创作,承担着美育之重任,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抓手,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是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影视戏剧艺术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纸的艺术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戏剧类
影视风起
影视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