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胡凌燕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1]。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著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以中国经典展现中国智慧,用中国故事讲述中国经验,既准确诠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又赋予传统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闪耀着高度文化自信的思想光芒。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一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其用典过程既是探索治国之道的过程,也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过程,这无疑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典范。
古典名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3]。习近平用典就是对此最好的注解,体现出鲜明特征和独特风格,展现了总书记精湛的语言艺术魅力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
习近平用典具有鲜明的广度。他引用的古代典籍既包涵诸子百家的经典名句,也有不少诗词歌赋和民间谚语,其中尤以苏轼的名诗佳句居多,东坡先生终身奉行以民为本,倡导廉政,这与习近平的执政理念和亲民情怀高度契合。习近平所引典籍上至远古时代,下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时间跨度很长。譬如,他曾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引用《尚书·说命》中的“虑善以动,动惟厥时”[4],以此强调国共两党领导人和两岸同胞,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台海和平成果,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他还引用毛泽东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号召全党要坚定“四个自信”,告诫大家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勇于迎难而上。看过《习近平用典》的人都知道,该书共涵盖敬民篇、立德篇、任贤篇等13个篇章,但这也只是对习近平用典的部分遴选,远不能囊括其全部用典。习近平引用的典籍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等不同层面,遍及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
习近平用典意蕴深厚,让人总能从中体味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比玄妙和博大精深。他曾多次引用“足寒伤心,民寒伤国”[5],以此强调人民对国家的重要性,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他还引用“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6],用以强调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要与时俱进,顺应发展趋势,尤其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开拓创新,学习新思想,提升新境界,才能更好地应对时代之变。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创新,主动适应新形势,革故鼎新才能够攻坚克难。习近平曾经引用南宋诗人吕本中的名句“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7],以此强调党员干部要注重修养官德,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概言之,习近平用典总是意境悠远、意蕴深厚,其深邃的思想与鲜活的表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习近平用典数量至今尚无一个完整精确的统计,但从已发行的两辑《习近平用典》来看,共收录283条典故,这也只是遴选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使用多、影响大、最能体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经典名句,并没有涵盖其全部用典。习近平担任地方领导期间,就在各种讲话和论著中多次引用古代典籍,据不完全统计,所引用的典籍名句多达300余处。党的十八大以来,直至2018年底,习近平在讲话、贺信、文章中引用古典名句多达1300余处,其中有880多句是无重复引用。此后,《中国习观》整理了习近平2019年全年的用典合集,此间他在讲话、会谈、文章中共计用典29处,用典34句,均为不重复引用。截至2019年底,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引用古典名句不少于1600处,即使除去重复引用也有1100句左右。总的说来,习近平用典的确是量多面宽,数不胜数。
习近平用典方法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常提常新。譬如,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8],借此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归属和精神根源,要发挥文化的作用,激励和鼓舞海峡两岸人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塑造中华民族灵魂,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此外,习近平不仅对经典名句活学活用,还会赋予它们现代意义,用以启发当代人。“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9]。习近平在此引用杜牧的诗句“隔江犹唱后庭花”,是为了呼吁当代文艺工作者,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总之,习近平对古典名句的巧妙化用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做出了示范。
习近平用典始终秉持因时而变、推陈出新,使之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他曾引用王阳明的名句“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10],以此呼吁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只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总体目标有机联结起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11],该经典名句出自东汉思想家王符的《潜夫论·释难》。习近平借此典故引喻在未来发展道路上,中国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要知难而进,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综上不难看出,习近平用典因势而变、因时而新,对一系列言简义丰的典籍名句巧妙引用,不仅彰显出他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对古典名句的精彩化用浸透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习近平在其一系列著述中对古典名句巧妙化用,或是直接引用,直抒胸臆;或是承其意,继承其中的主旨意蕴,凸显其当代价值;或是承其形,借用其原有表达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中华文化,传播了中国文明。习近平用典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加快了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矢志不移地践行初心使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彰显民族特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身体力行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习近平用典的过程既是彰显民族特色的过程,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譬如,习近平多次引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12],以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胸怀天下人民的崇高追求,同时也表明大同思想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秉承的重要理念。“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13]是出自战国时期墨子的名句,习近平曾引用该句以强调在网络空间要加强国际沟通合作、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构建起更合理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是各国摩拳擦掌的战场,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这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在网络空间治理上的立场和原则,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治国智慧和民族特色,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上不难看出,习近平多次把古典名句、经典诗句等与当今时代话语体系相结合,既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给予传统文化新的当代内涵和现实意蕴。习近平对古典名句的灵活化用,大大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是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雄辩印证。同时,习近平对古典名句的巧妙化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专家学者以及各方媒体的关注,有学者专门就其引用的名句作了深入注解,也有媒体对此进行积极的宣传报道,这些无疑使经典名句的传播渠道得到极大的拓宽,由此打开了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新高度和新途径,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由此奠定了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如“智”“信”“诚”“仁”“义”“忠”等思想以及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扶正扬善等一系列传统美德。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著中常有提及。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5]的确,中国拥有悠久而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瑰宝,这是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之源,也是凝聚中华儿女勠力同心的根本力量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其蕴藏的仁爱、民本思想,有教无类思想,力戒奢华思想,以德立人思想等,都对当今治国理政有着很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曾引用《易经》中的“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来强调要重视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不断提升民众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程度,使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再铸新辉煌。习近平对经典名句的灵活化用,有力地继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使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闪耀着时代光芒,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也是把古人治理智慧应用于当代治国理政实践的具体案例。习近平用典无疑会激发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了解和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用典还能够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文明的精华,让各国人民更深入了解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一些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频频曝光于大众视野,诚信缺失、权钱交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光靠法律手段只能治标,唯有把自觉自省与法治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治本。个人的自觉自省从何而来?那就需要“以文化人”,用知识和智慧去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以此提高人们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水准。习近平用典就很好地发挥了文化育人功能,通过高频率、大范围用典,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普通大众所熟知和重视,通过学习和研究典故,能够让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培育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譬如,习近平在其文章中多次引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16],该名句出自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洪范传》,在此主要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德为先、锤炼党性,真正做到爱民如子、敦本务实、清正廉洁。他还引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勉励青少年,鼓励他们向榜样学习,在学习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习近平所引用的经典佳句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效地发挥了文化育人功能,有力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我国社会兴起的“经典诵读活动”“戏曲进校园”“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活动”等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起到了文化育人的功效,对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了重要影响。
习近平用典,树立起一面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旗帜,唤醒了全体中国人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精神命脉的意识。全体中华儿女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自觉地意识到,从历史到现实直至未来,我们都不能抛弃共有的思想文化基因,都要竭尽全力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中国力量。
习近平用典汲取了“仁”“义”“孝”“诚”等传统价值观念的精髓,他所引用的“仁者爱人”“民惟邦本”等儒家经典,与当今时代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紧密呼应,使得传统价值观得以在当今时代继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着当代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悟会和践行。习近平曾引用《管子》一书中提到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7],强调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此外,习近平还对在更广范围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希望,作出了擘画。古人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没有道德规范不能兴旺,一个人没有德行则难成大事,治理国家需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准则。当今世界,核心价值观在根本上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诉求,彰显出一个社会基本的是非评判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社会大力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集中概括出当代亿万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引经据典,借助其中蕴含的古代智慧,分析、化解了许多现实问题,这是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生动体现,也为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习近平对典故的精妙运用、灵活化用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典故中所传递出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再续辉煌的核心要素和基础,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蕴含了古人先贤无穷的智慧,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治理智慧在当今国家治理中仍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习近平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把古人智慧转化为当代中国的治国方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8]是战国时期荀子在《荀子·天论》中对天人关系的阐释,在荀子看来,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习近平曾引用此典故,一方面阐明我国传统生态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万物并育”崇高理念,彰显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对古典名句的巧妙化用,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和崇高理想,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别具一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内外千千万万民众知悉并折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习近平率先垂范深入学习古文经典,对古典名句巧妙化用,向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把中国治理智慧和治理方案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逐渐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习近平用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实践样板,为探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具体路向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重要遵循。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3]。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跟上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出更多与当今时代相符、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先进文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取得新成效,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要义并发挥其当代价值;就必须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搞清楚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明确留存什么,摒弃什么。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传统文化中可以保留下来的那部分内容,也要因时制宜地同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相匹配,使之进行契合时代要求的转化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当代价值。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种节目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譬如,《大国文化》通过答题竞赛方式展现出来,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答题竞赛,而是邀请明星参与其中,这在更大范围内吸引了收视人群,达到了传播国学的目的;《国家宝藏》通过对文物的讲述,让更多观众了解到文物背后隐含的故事和历史,不但唤醒了大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而且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物背后所承载的社会文明。《上新了·故宫》不仅使普通大众通晓故宫的珍贵宝藏,还传播了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创产品,深受大众喜爱。这一系列节目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既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达到创新传统文化的效果。
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蕴着丰足的做人真谛和哲理,对于治国理政以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譬如,王阳明倡导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在实际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举止,告诫人们要做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经久流传的与人为善、竭诚相待的思想,对于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关相处之道的思想,如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和而不同等,可以为人与人之间提供相处之道,也可以为国家间的对外交往提供有益启示;法家提倡的革故鼎新、锐意改革思想,既可以为企业家提供经营智慧,又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等等,不一而足。故而新时代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不仅要在传承方式方法上积极推陈出新,还应在内容上增添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的因子,努力发现和挖掘有益于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始终紧跟时代脉搏,不断与时俱进。在做好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同时,还应使之与当代先进文化水乳相融,进一步开掘和诠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使其更具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文化力量。
习近平用典还突出表现在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这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既凝聚着杰出人物的创造,也饱含着人民群众的贡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既需要专家学者们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也需要广大群众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首要的就是不能让传统文化束之高阁、曲高和寡,而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文化归根结底是大众的文化,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又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得以传播、发展和创新,最终服务于人民大众。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应该拘泥于少数学者或研究机构去推动,也不应该困囿于部分学校教育提供的传统文化课程,而是应当立足于国家全局和战略高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格局和氛围,使传统文化不断贴近群众、走进群众,为人民大众所熟知和认同,并作为民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言行举止,进而实现传统文化大众化发展。另外,大部分普通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往往是晦涩难懂的,因此人们一般不会去接触它,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习近平用典通过现代语言表达方式,对传统经典名句进行贴合实际的阐释和独创性灵活化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两创”,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大众化发展。要实现传统文化大众化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使之最大程度地被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喜爱,要根据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结合时代特征对广博丰富的传统文化进行通俗易懂的随文释义和讲解说明,采用民众易于接受和吸收的方式,讲述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当前学习强国、微博、知乎等网络平台层出不穷,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走进大众,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大众化发展,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作出了有益尝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使其顺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应当在表达形式上勇于创新。要坚持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统一,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现代表现形式,使其在当今时代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一方面,要充分把当代科技发展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视觉效果、传播方式上勇于创新。传统文化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元素相融通,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表达形式。譬如,某地方卫视在2021年春节推出《唐宫夜宴》节目、元宵节推出《芙蓉池》节目、清明节推出《折扇书生》节目、端午节推出水下舞蹈《祈》、七夕晚会以《龙门金刚》作为开场舞等,这一系列明显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在拍摄方式和视觉效果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深玄妙。此外,2018年,在北京展出的《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影像技术使得观众沉浸式地体验到了12世纪的中国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2019年,在天津展览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使得流失海外上百年的壁画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得以重现。诸如此类,都是把现代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因子有机结合的生动案例,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赞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要在文化载体上大胆创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开辟新思路。譬如,近年来较受大众喜爱的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以及当今社会上一些依据一定历史文化所打造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兴起,已经成为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新兴载体,这些新载体通过一种现代形式把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展现出来,使人民大众在现实中感悟到传统文化精华,从而助力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离不开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在全球化背景下,如果我们选择走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老路,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唯有以合作开放的姿态,勇于打开国门,敢于挹取和研习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在应对传统文化发展方面,毛泽东曾提出要坚持“古今中外法”原则,也就是说,要做到古代和现代的融合,中国与外国的会通。习近平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一观点,强调既立足本国实际,又面向世界,理性对待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异同,将不同文化联系起来并促进相互之间的融合。其实不同国家的文化之间并非完全对立和冲突的,是可以做到交流互鉴、融通共存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故流入中国的外来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大都能够逐步走向中国化,最终融汇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发展,就应当勇于吸收国外文化合理的、有益的成分。世界各国文化都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和合理因素,我们在“扬弃”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科学鉴别、合理吸收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各种文化间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更无排斥和取代之说,对待世界各国的多彩文化,要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有选择地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利用,但是要坚决反对盲目崇外和全盘接收。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有批判地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把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于文化交往中,努力推动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和融合发展,为加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