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颖
(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 南昌 330200)
手外伤为临床手外科常见损伤,可累及皮肤、肌腱肌肉、皮下软组织、指甲及骨关节等部位。若不及时对软组织缺损进行有效修复,会影响手部外形恢复及手部功能,甚至导致永久性运动功能障碍[1~2]。临床当前对于手外伤组织缺损多以手术治疗作为首选,如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等,能对创面进行有效清洁,促使伤口闭合,并对畸形实施矫正,修复受损组织,皮瓣成活率较高。有研究指出[3~4]给予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能加速创伤愈合,但修复面积较大,术后患肢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不利于微循环恢复,甚至导致生皮瓣组织肿胀及坏死等不良现象,影响整体疗效与预后。穿支皮瓣是以管径较小且较细皮肤穿支血管实施供血的岛状皮瓣,开展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可加速患者手部感知功能恢复,具有创伤小、设计灵活等特点,为当前显微外科和皮瓣外科新发展[5~6]。本研究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南昌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72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5.39±4.72)岁;身高154~181 cm,平均身高(171.33±4.59)cm;体质量44.3~88.7 kg,平均体质量(69.78±8.65)kg;受伤原因:压砸伤12例,切割伤8例,撕脱伤6例,绞伤1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41~89 cm2,平均面积(69.94±9.56)cm2。研究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5.63±7.58)岁;身高156~180 cm,平均身高(170.95±4.88)cm;体质量44.9~88.1 kg,平均体质量(69.94±8.17)kg;受伤原因:压砸伤14例,切割伤7例,撕脱伤7例,绞伤8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9~90 cm2,平均面积(69.27±10.13)cm2。纳入标准:均经临床检查明确为手外伤组织缺损,存在皮瓣修复术治疗指征;精神状态较好,无恶心呕吐及口渴症状,认知及意识正常;无上肢或手部骨折;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术前筛查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感染性疾病、精神疾患、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和其他创伤者;伴有恶性肿瘤、肝肾疾病者;伴有肢体或关节病理性疾病者。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K202006)。
1.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均接受基础清创治疗,即清除缺损处坏死组织和污染组织,后游离创面血管,并给予止血干预,对患者手部组织缺损的面积及形态进行分析,后对供区皮瓣实施准确设计。(1)对照组接受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首先按手部组织缺损所处位置,评估伤损严重程度,决定腹部皮瓣具体切除部位,参考创伤面积,要求皮瓣面积应扩大10%左右,于修复期间需保证皮瓣组织面朝上,通过坡形法对皮瓣边缘及远端实施有效修剪,并对2~3 mm皮下脂肪及分布的血管网予以保留,直到修复手术结束,提供负压引流。(2)研究组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术前通过彩超筛查仔细观察患者手部组织缺损面积及位置,评估病情程度,选取髌骨外上缘与髂前上棘中间内侧设计切口,完整外翻皮肤筋膜,于股前外侧合理选取一处标准血管,待深筋膜浅层适当切开后,完整分离皮瓣,后将切取的皮瓣完全覆盖于手部组织缺损处,于显微镜下对缺损的皮瓣组织实施缝合与修复,术后予以抗凝、止痛、抗炎或抗痉挛等基础治疗,同时对皮瓣血循环实施严密监测。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皮瓣修复效果:术后3个月参考《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7]实施评估。优: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至正常,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活动度均正常,皮瓣与正常皮肤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良: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改善显著,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活动度显示正常,但皮瓣轻度臃肿;中:术后手部外观和功能有所改善,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活动虽能自理但受限,皮瓣相比周围皮肤存在较大差异;差:未达到上述标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炎症介质:在术前及术后7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10 min离心处理(转速2 500r/min),留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相关要求执行操作。(3)手功能: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通过Michigan手功能评价量表(MHQ)[8]评估,涉及疼痛、整体手部功能、外观、活动、自我满意度5项内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手功能恢复越好。(4)临床指标:涉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皮瓣撕脱、感染、皮瓣肿胀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皮瓣修复效果对比 研究组皮瓣修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瓣修复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TNF-α、IL-8及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TNF-α、IL-8及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ml,±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ml,±s)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P<0.05。
?
2.3 两组手术前后MHQ评分对比 两组术前MH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MHQ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MHQ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手术前后MHQ评分对比(分,±s)
?
2.4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d,±s)
表4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d,±s)
?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较对照组(22.2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手外伤组织缺损属创伤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早诊治,可导致伤口感染等不良事件,加重病情,影响患者手部活动及日常生活。既往临床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多选择直接植皮方式,虽能改善病情,但治疗后易发生皮片挛缩等情况,不利于手功能恢复及预后。随着临床深入手外伤组织缺损研究发现,给予患者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均能对缺损皮肤软组织进行有效修复,促进手功能康复,减少术后手畸形发生,从而维持良好的手部外观与功能。
有研究指出[9~11]随着临床不断普及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胸腹部皮肤的延展性和细腻程度较差,并存在无掌指横纹、色素沉着等问题,修复后易产生皮瓣臃肿、外观性能差和机体无感觉等不良现象,再次整形风险较高,在手外伤组织缺损治疗中存在一定局限性。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选择的皮瓣管径较粗,血管或蒂长相关解剖变异可能小,且皮瓣所支配的血管方便定位和精准分型,加之可携带2条及以上穿支,确保皮瓣血供充足[12~13]。同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的可切取面积相对较大,便于修复较大创面,加之供区位置较为隐匿,能改善手术操作对皮肤外表美观性产生的影响,并于切取皮瓣时能对股外侧皮神经进行切取,参照患者具体情况对配有股外侧皮神经相关感觉皮瓣进行准确制备,加速手感觉功能恢复[14~15]。本研究给予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发现研究组皮瓣修复优良率[83.33%(30/36)]较对照组[61.11%(22/36)]更高,提示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对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组织缺损中起到的修复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于术前,术后7 d两组血清TNF-α、IL-8及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对比于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MHQ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研究组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这提示相比较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能够更好地减轻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手功能康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小,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炎症反应,并可降低创面周围的水肿程度,使创面间物质交换增强,便于创面分泌物及时排出,破坏细菌的生存环境,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加速创面愈合,有利于手部外形、功能等尽早恢复。由于穿支皮瓣的血管蒂较长,直径较粗,便于缺损区域血管吻合,加之解剖股外侧皮神经,修剪筋膜下分布的脂肪组织,促使薄皮瓣形成,能直接缝合和闭合处理供区,从而无须植皮治疗,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2/36)]较对照组[22.22%(8/36)]更低,提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安全性更高,患者易接受。但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少,术后未开展长期随访,可能对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后期仍需完善研究设计,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综上所述,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加速创面愈合,促进患者手功能改善,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可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