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交媒体上青少年的“自我虚构”心理
——以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思想为理论基础

2022-02-14 09:48何雨婷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弗洛姆虚构社交

何雨婷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1730)

“逃避自由”是德裔美籍哲学家、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个人的个性化是力量不断增长、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丧失与他人间原始共同性,使人与世界脱离一体化,不得不面对无尽孤独的过程。本文将以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思想为理论基础,寻求社交媒体上“自我虚构”心理的哲学、心理学渊源,其所论“自我虚构”与文学创作中的“自我虚构”有一定的相似性。文学上的“自我虚构”是介于自我书写与虚构创作之间,突破虚构与真实间限制,将主观与客观二者结合的文学创作方式,而本文所论的“自我虚构”概念将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从文学领域拓展至社交网络带来的交际场域,让各个使用者在社交媒体上从自身形象、生活等多方面对自身进行虚构或偏向性呈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的结合正逐步重构着青少年群体的交际网络,改写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交媒体使得使用者与其受众间可随时进行沟通交流、信息分享,从而让受众基于使用者展示内容而对其加以价值判断成为可能。使用者也因此拥有了“自我虚构”,即个性化、多重化塑造自我身份的可能与自由。

一、“逃避自由”的机械趋同

弗洛姆的思想批判吸收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通常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姆论述的“自由”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自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自由是指在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下,人们由自身社会关系的奴隶变成自身社会关系的主人,掌握自我命运,能够自由发展的情况。自由的社会就是由获得自由发展的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社会;自由的人就是在自由的社会中并通过自由社会获得自由发展的人[1]334。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自由”概念更接近于弗洛姆所指的“积极的自由”状态。

在《逃避自由》中,弗洛姆认为,“自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生发而来,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都极为重要。人类自孕育之初便与世界融为一体、密不可分,随着自身力量的增长及“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思想的觉醒,人不得不面对自己“孑然一身”的局面,走上“个体化”之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个体化进程逐步加剧,使得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由人依赖自然转向人对自然的超越和掌控。在超越、掌控自然的进程中,人们逐步摆脱与自然间生而有之的“始发纽带”的束缚,获得对自然、对自身命运的极大控制权。权力的获得,使人的自由大增,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加深的不安与孤独。与拥有压倒性力量的世界相比,人显得无比渺小。同自然相融一体状态的脱离,使人直观地面临无力感与孤独感的冲击。个体化意识的觉醒,使人逐步获得自由,也丧失了对自然与世界匿名权威的天然依赖,丧失了对自然的归属感及由自然带来的安全感,因而倍感压力,愈发孤独,陷入无尽的空虚与痛苦中。从社会心理机制和个人心理机制来看,自由度越高,个性化发展越突出,孤独感也就越强,自由与孤独是一对呈现出正向相关关系的概念。

要克服孤独带来的痛楚,有两条路径。其一是确立一种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拥抱自由,用创造性劳动和爱,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外在世界的统一,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使人在世界中既获得自由,又不囿于孤独。其二是消极地逃避自由,臣服于孤独,放弃自身的完整与力量,消解个体个性,寻求新的“权威”力量,从而复归到有“依靠”的状态,以获取归属感与安全感。这一路径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极权主义——受虐狂与虐待狂共生。受虐狂心理选择将自由给个人带来的负担消除,将自身的控制权交予他人。反之,虐待狂心理主要体现在以统治他人的方式来增加自身的力量。二者间彼此依存的羁绊使得虐待狂从中受到“限制”与“束缚”,从而降低自由度,获得安全感,得以实现对自由的逃避。二是以攻击性和毁灭性为表现的破坏欲,通过摧毁一切威胁,增强自身力量,从而达到缓和自己内心孤独的目的。三是本文最为关注的一种表现形式——舍己的自动适应性,即机械趋同的心理。自由的代价是失去安全感,为了克服孤独感与无力感带来的痛苦,个人放弃了自身个性化发展的冲动,选择将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部的世界中,消除自身与社会的差异。孤独带来的机械趋同既不利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不利于社会破旧立新的发展。

消极的自我舍弃通过臣服于外界,放弃自身力量与自我完整,来摆脱自由以及自由带来的孤独。这类行为和思想企图必然带有臣服特征,臣服的结果是物极必反:既加剧了我们的不安全感,又制造了敌视与叛逆情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理性至上”奉为圭臬,用自身的“理性”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求控制自然,获得权力感。人们害怕选择,因为选择给予的自由会带来未知的责任与风险;人们恐惧个性,因为个性化在带来自由的同时,也会造成差异与不同,带来孤独与挑战。人的价值开始由其选择性所呈现出的形象而得到虚假的自我确认。大众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人的物化,使得人沉湎于虚构的自我中,不断地跟风,不断地趋同。虚拟构设的自我形象一层一层地消解着人的个性。人们的个性在所呈现出的图景里不断地趋同,最终走向与预期设想相反的方向。在光鲜亮丽的社交媒体背后,仍是平凡普通的个体,幻想着以欺骗性符号来标榜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二、在“逃避自由”思想中为“自我虚构”心理求解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思想在当下并未过时,其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社交媒体中“自我虚构”现象的哲学、心理学角度。2017年一则名为《虚假的你》的社会讽刺视频短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2]。清晨,一位女士在精心打扮后躺回床上,随后拍摄照片发布到网络,营造出一副自己清晨醒来便是如此“精致”的画面。一名男士从汽车中走出,戴着骑行帽摆拍,并配上“30千米骑行完成”的文字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塑造出自己热爱运动的形象。随后,视频中一众主角都以不同的形式,虚假地营造出与自身不符的精致生活面貌,并将之拍摄下来,发布到网络。社交媒体犹如一个舞台,使用者即是表演者,社交媒体的使用便是一场演出的展开。相应的,使用者发布信息的受众便是这场演出的观众。视频的多位主角习惯于在网络上对自身本来的生活状态加以修饰,或只予以部分性呈现,从而在他人眼中塑造出自己所希望展示的面貌。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常给自己设立一定的“人设”,为自己贴上不同的“标签”,无意或有意地通过偏向性的自我信息发布,对外界将自身的形象塑造成自身理想中的,或是自己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这便是当今社会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虚构”现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新增4 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3]。在科技急速发展、信息大量流动的当下,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世界紧密联系状态的分离,即“个体化”进程的加快。当前,人的“个体意识”苏醒时所面对的信息量远超弗洛姆所处的时代,人面对世界的渺小无力感也更甚于从前,孤独感所带来的冲击也更为强烈。当下社会网络资源的庞杂性、接触信息的轻易性、资本的逐利性多方面共同作用,促生了青少年群体浮躁又渴求认同的特征。青少年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的经历、学识、认知等的不足导致他们大多数人三观暂未塑形。面对强大的外部世界,个体的人想要觅得内心的安宁,选择了机械趋同的方式。不管是被迫抑或是主动,人们纷纷舍弃自己、隐入人群,追寻社会所赋予的“更好”的道路,从而达到逃避自由、寻求依靠与共同性、消解孤独、获得依赖与安全感的目的。

那么何为“更好”的理想生活呢?弗洛姆认为:“我们的思想、感觉、愿望的内容不真是我们自己的,而是从外部灌输给我们的。”[4]126何为“正确”?如何区分“好坏”?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达,人的孤独感越强。对传统阶级固化状况的脱离,使得人必须面对流动的、充满挑战性与不确定性的新社会。在对宗教改革时期自由的论述中,弗洛姆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囿于稳固不变的传统社会地位,阶级开始流动,金钱成了人最大的等价物,比起传统的出身门第,金钱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一如当年,如今资本的逐利性质依然对人们的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浮躁的社会倾向于以拥有财富的多寡来作为评判他人的标准,以他人的追随与认可度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在这种思想的潜移默化下,对自身“理想形象”的追求,是个体为达到期待的有声望的社会地位,或接近社会价值神圣中心的地位,努力维持自身表演前台的行为[5]98。

“自我虚构”表面上看似是部分群体对“理想自身”的偏向呈现,人们塑造出的“自己”似乎是自身意识中想要成为的模样,是发源于自身内心的“原创愿望”。但实际上,他们以为发自于心的“理想自身”,却是社会对“理想状态”的定义。“许多人坚信,只要外在的权力不公开强迫自己做某事,那么他们的决定就是他们自己做出的,如果他们想要某种东西的话,那也是自己的愿望。”[4]132弗洛姆认为,人性是受政治条件影响的,现代社会“人人都似乎摆脱了外在权威的束缚,可以自由地选择,自由地决定,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但那个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而是被普遍常识和匿名权威所控制和主宰的自我,实际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思考和判断”[6]。人们认为自己构设的“自我”是人内心所希望达到的状态,认为这种“愿望”“期待”“倾向”是源于自身的,是自己发自于心的“原创”想法。然而,这一切的想法与倾向实际上是“社会给予的”。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常受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价值观逐步趋同。价值观的趋同并非单纯是一桩坏事,若对其加以合理引导,让社会价值观趋向真善美的正确方向其实是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然而,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社会对好坏的定义、对价值的评定从以真善美为佳,转变为了以金钱等消费符号为标准。人们的思想、感觉和愿望受到干扰,那些真实的想法被人们无意识地隐藏起来。“伪活动取代思想、感觉和愿望的原始活动,最终导致伪自我取代原始自我。”[4]135寻求趋同的心理,使得青少年让那些根本不属于自己的自我取代了原始的自我,他们外在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感觉和愿望并非自我的真实表达,而是受社会影响,由社会加诸于其身的“伪思想”“伪感觉”“伪愿望”。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点赞、评论的互动形式,满足了青少年为逃避自由与孤独而追求赞同、找寻共性的心理。青少年们将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所获得的点赞视为其自身观点得到了认同,通过获得认同感,融入相应的有共同观点的集体中,排解掉自身的孤独感。为了获得更多的认同,他们选择用社会赋予的价值观行事,将自身虚构成为社会认同的“理想状态”,如虚构自身的精致生活等。以往,对个人身份、品性等的判断多通过长期持续的交往、相处获得。如今,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微博、小红书、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所呈现的内容,快速直观地对他人加以价值判断。那么,这样的价值判断是准确的吗?诚然,有时社交媒体所呈现的内容确属自我的一部分,但通过选择性发表后,他人所看到的只是发布者希望他人看到的虚构出来的“自己”。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总是偏向性地展现自己希望呈现出的某个特质,或者美化性地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朋友圈”中的理想中的个人。

在形形色色的思想浪潮中,正步入人生价值观形塑阶段的青少年对“理想”与“好”的价值评定是迷茫的。他们接受社会授予他们的“好坏观”,抑或是受到明星的影响,从而追求他人所倡导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否则会忧心是否会因为“不同”,因为“个性”而被排除于群体之外,从而丧失归属感与安全感,产生难以忍受的孤独。他们迫切地寻求“共识”,希望通过采取与世无争的方式来磨灭掉自己的个性,走上社会定义的“好”的状态,通过“自我虚构”,消极地将自己置身于茫茫的共性之中,以与周围趋同的方式来消解自己与世界的矛盾。他们用思想、行为的模式化来弥补个性带来的差异,放弃自我源于内心的“原创”选择,用同样的言语为自己武装上如同动物皮毛一样的“保护色”,通过他人对自身的赞同与认可,来确证自身的价值。然而人本身是多样的,是充满个性的,人的价值并非由他人所定义,人们不必也不应该用社会加诸于个人的“伪自我”来扮演那个“被期望扮演的角色”。人的价值真正存在于追求自身的理想中,并通过对梦想的追逐与实现,达成对自我、对社会的贡献。“自我虚构”是放弃独立思考,选择从众的行为。机械性的趋同,是对青少年创造力与思考力的损害,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有着极大影响。要脱离迷茫与孤独,我们不应走上逃避自由的道路,应用爱与生产劳动来积极拥抱自由,用根源于心的力量和创造力重塑人与世界间的关系,确立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辨清一切“伪思想”“伪潮流”“伪感觉”与“伪愿望”。

三、消除“自我虚构”心理的引导策略

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信息传递面的拓宽与思想文化传播的快速发展。与大量涌入的信息流相比,三观尚未塑形完成的青少年显得无比渺小,面对庞杂的信息更是难以招架。与此同时,快节奏的生活也使得青少年的心理趋于轻浮、急躁。想要青少年摆脱“自我虚构”心理,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社会文化:净化思想,以主流价值观凝聚共识、引领思潮

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由此迈向了“富起来”的新征程。然而,随着时代潮流涌入的,除了与日俱增的市场机遇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5人是社会的人,是受社会影响、由社会塑造出来的人。人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其生活与成长的社会痕迹。互联网的发展为各类社会思潮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之一——青少年群体正步入人生价值观的形塑阶段,由于其明辨是非能力的不足,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更易对该群体产生影响。

基于此,以主流价值观引领思潮的发展刻不容缓。政府部门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党的领导下引领主流文化正能量的弘扬,以微博、微信、小红书等青少年广泛接触、使用的新媒体为媒介,通过动画、短视频等多样化、快捷化的传播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消除资本逐利逻辑的消极影响,引导青少年明晰“自我虚构”心理的负面影响。坚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掘主流文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同时,政府应更为审慎地对待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以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优化互联网内容质量,避免网络文化同质化,避免不当思想的广泛传播。

(二)学校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指明青少年价值观发展方向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恰当的思想对其的负面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不容小觑。我国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建设历程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道阻且长。现如今诸多价值观念仍受资本金钱至上风向的影响,导致人的价值符号化,即价值观由金钱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务之急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育入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方向。

各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化、生动化、个性化。摆脱教条化理论授课,用当下时事热点等增强学生代入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利用有过“自我虚构”心理的同学的亲身分享,使同龄人更有同理心,引导青少年自我反思,以更生动鲜活的方式灵活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牢筑学生思想堡垒。除了在课堂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高校还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融入家庭,家校结合,多线并行,通过家访、家庭问卷调研等方式,深挖青少年“自我虚构”现象存在的内因,更为全面地探索消除该现象的办法,对症下药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策略。通过班会、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主流文化教育与宣传,对崇尚物质、盲目从众、忽视精神世界与个性发展的不良风气进行批判,引导青少年正视“自我虚构”现象的危害,自省“自我虚构”的深层原因,强化青少年的创新意识与独立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避免盲目跟风、追求浮华的错误导向。

(三)个人心理:青少年应自我审视,树立正确的三观

青少年群体是当今中国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的主力群体之一。社交媒体中违心或不经思考从众的发表、虚假精致生活的营造等“自我虚构”现象在青少年中屡见不鲜。究其根本,是青少年群体对人生价值观的错误认知导致的。“在一个群体共同的基本经历和生活方式作用的结果下,发展起来的该群体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4]186青少年个体虽有不同,但整个青少年群体所经历的时代大背景却有着许多共性,这些共性塑造了青少年群体一定程度上相似的面貌。受到消费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认知从精神领域更多地转向经济领域,以经济价值确证自身存在意义的观念深入人心。自身的观点和追求正确与否及事物合理与否,不再是客观的理性判断,而是从他人的肯定与赞同中得到确证的。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8]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少年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前途;青少年群体对世界的看法与观点则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首先,青少年应该牢筑思想堡垒,明晰正确的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身,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在触及“自我虚构”现象时,青少年还要增强辨识能力,坚持自主判断与辩证思考,不迷信权威,不机械趋同,抵制腐朽思想,避免理想信念的虚浮化。一个理想的社会发展应该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与精神财富极大发展的社会,是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青少年要明确自身价值并非由他人或他物决定,人的价值应该在于自身发展、自我实现,应该在于对理想的追求,在于追求理想的同时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在认清自我、明确理想的情况下,摆脱“自我虚构”的心理困境,走向积极自由的发展状态。

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对青少年思想的正确引领是事关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网络上青少年“自我虚构”现象屡见不鲜,这正是社会主流思想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个人心理建设有待进步的表现。值得明确的是,青少年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展示自身风貌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为逃避自由、消解孤独而选择机械趋同、自我舍弃的错误方式对自身进行虚构,单借外界对自身价值进行判断的行为则是应该批判的。青少年应该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独立的思考判断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侵袭,从而明辨是非,明晰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弗洛姆虚构社交
走过独木桥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虚构
虚构的钥匙
社交距离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不乐多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