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自读课文跳板,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2022-02-14 07:19:39周金红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第二中学
成功密码 2022年4期
关键词:阿长细节课文

◎周金红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第二中学)

小时候,学唱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梦想成真,憧憬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担任班主任工作24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7年。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自豪,也没有“丛中笑”的轻松。时代在发展,新时期不断给予我们每一个教师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教师唯有铭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学得扎实,学得愉快,而教师又能不断成长,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新教材使用的培训,我认识到了课题研究可以让我的困惑在实践研究中得到有效解决。根据农村初中自读课文教学现状,我参与了自读课文与核心素养提高的课题研究,在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中,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如果把学生核心素养比作桃子的话,那自读课文就是好的跳板,学生巧借自读课文,摘到核心素养大仙桃,能力将获得很大的提升。

在参加新教材使用培训之前,我认为自读课文是可讲不可讲的课文,精读课文才是重中之重。培训后,我将新旧教材中自读课文编排进行对比,我发现新教材自读课文留给了教师和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虽没有布置习题,但为了让师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编者安排了阅读提示。这使我犹如找到了自读课文教学的指南针,教学自读课文不再天马行空,也不再面面俱到,紧扣阅读提示分析课文特点,根据旁批回答问题,圈点勾画学做批注,这样最简便操作的教学方法,让自读课文区别于精读课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样的自读课文教学就达不到真正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年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对自读课文教学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实验开展很有意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整理,我初步得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为自读课文找家园——单元导读

每篇自读课文都不是一座孤岛。通过各级教研室专家培训,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学习到了自读课文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单元目标,自读课文在整个单元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单元设计的自读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借助精读课文掌握的阅读方法更主动、更自如地实现学习目标。比如《回忆鲁迅先生》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话题是人物。通过单元导语的学习,我们明白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感悟人物的精神,而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体会人物精神的一个捷径,那么本文就是一篇绝佳的范文,通过文中传神的细节描写体会鲁迅的精神特点,从生活中的小事挖掘人物的精神。全班同学共同研读关于鲁迅的笑以及鲁迅走路的片段,抓细节悟精神做批注,触类旁通,找自己喜欢的片段赏析,汇报交流,最终不仅从一个个片段的细节描写中赏析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而伟大的鲁迅,而且积累了好词佳句,学习了细节描写这一塑造人物的写作技巧。孩子们在教师的引领下畅游自读课文的海洋,学做批注,学习从细节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精神,学习如何观察人物,如何抓住人物特点,如何通过细节刻画人物从而体现人物精神,在赏析中品味萧红独特、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孩子们全神贯注阅读时,兴致勃勃提笔写作时,自信分享朗读时,倾听后对同学报以掌声时,自发在课后阅读《呼兰河传》以及《鲁迅全集》时,我知道这样的自读课文教学有力促成了单元目标的实现,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悄然播撒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二、为自读课文找好师傅——精读课文

娃娃学走路要由扶到放。学生自读课文学习也是如此,循序渐进。精读课文的精讲精练就是扶,自读课文的自主阅读就是放。对于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能够自读,除了要借助单元导语及本课的阅读提示,还要让其掌握好方法,在每个单元的自读课文学习之前,精读课文这个“师傅”责无旁贷。自读课文《台阶》前面,新教材安排了《阿长与山海经》和《老王》这两篇精读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先抑后扬,重点记叙了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一事,传神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在读者心中,一个确实有着伟大神力的阿长从书中站立起来了,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的意义非凡,让“我”的童年更加美好而完整,成为“我”走上艺术之路的启蒙者。文中结尾对阿长的称呼变为了“长妈妈”这一细节更加突出了阿长的善良,对“我”的爱以及“我”对阿长的敬意。当然,前文中对阿长睡相及阿长说人长短的细节刻画,阿长祈求祝福的惶急的语言、神情、动作描写,无不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个粗俗的、让人不大佩服的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而《老王》一文中,作者对老王在死前送香油鸡蛋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写,老王的直僵僵的,向前伸出手,这不就是僵尸吗?但作者没有直接说出,只是用描述性的语言,尽量呈现老王当时的模样、神态、动作以及对话,而读者感同身受。尤其老王包鸡蛋那块“灰不灰蓝不蓝方格子破布”令人唏嘘,课文引导学生不断从细节中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旨,学习写作方法。前面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为《台阶》一文的自主学习做好了充足的铺垫,在教学《台阶》时,学生心中有了两个师傅带路,小试牛刀,纷纷从关键词句,从不同的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形象,感受主题,读写迁移,学得非常轻松、非常快乐。自读课文给了学生一个平台,供学生练习阅读方法,展示阅读效果,正所谓“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三、为自读课文找好朋友——比较阅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目标,那么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为自读课文找好朋友,寻找相关阅读材料让孩子们进行比较阅读,在阅读实践中促进学生成长。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自主阅读《核舟记》,归纳写法,总结收获。本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古代微雕艺术的好奇心,为此老师为同学们找到《核舟记》的朋友《核工记》。学生利用注释和掌握的疏通文义的方法疏通《核工记》,相同点是两个作品都是微雕艺术作品中的珍品,体积小,物品多,人物神态动作细腻逼真,主题构思巧妙,课文结构突出重点,层次井然。在《核舟记》中写核舟记的物品是五个人、八扇窗、六个器具名、三十四个字。《核工记》当中是七个人、九个器皿、七处景。人物神态动作细腻逼真,但是都省略量词。《核舟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核工记》的主题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魏学洢赞“明有奇巧人”,宋起凤赞“技艺灵怪矣哉”而和公祭赞叹是“纳须弥于芥子”。这两篇文章可谓是描写微雕艺术作品的珍品。像这样找自读课文的“好朋友”学以致用,不单单巩固运用课文的知识,学会自主阅读,更把学生引领到爱读书、读好书的康庄大道。

四、为自读课文找鸡胸肉——重点句段

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及课文重点,又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还要在语文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如果面面俱到,一篇课文平均用力则一事无成,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鸡,那么老师就要找准鸡胸肉,让学生吃得有营养,长得健康。比如教学自读课文《安塞腰鼓》,我找了一块鸡胸肉;“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为什么呢,因为本单元导语明确了在单元学习中学习品味语言,阅读提示提示了要领略文中的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妙用及短句的特点,在单元写作中也有对这段文字的仿写,因此在教学中,这块鸡胸肉营养最丰富,必须好好烹饪、美美享受。为此,教师设计了把这段文字变一变,通过比较朗读感受语言的修辞之美、句式之美,“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烁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通过比较朗读,学生发现了短句之美以及修辞之美。把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这样极为有利地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如果把句子写成长句,就没有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短句简洁有力,句式整齐,通过进一步朗读品味这组句子,感悟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刚健雄浑之美,然后试着模仿这种句式,使用修辞反复、比喻、排比,看看表达的效果如何。

学无止境,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尤其是自读课文的自主性学习。但不管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我们都不能偏离教学总目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不能简单地为了考试而学,也不能为了课题而教,为了促使学生终身发展,教师更要终身学习,所以在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再次出发,与时俱进,让孩子们的跳板更多一些,更好一些, 跳得更高一些,摘得更多的仙桃。※

猜你喜欢
阿长细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高铁阿长过生日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儿童大世界(2019年4期)2019-11-26 14:54:29
阿长买《山海经》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细节取胜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