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文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黑山初级中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和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也随之提高。传统的意象绘画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极为美丽的意境,使人能够通过意境绘画来欣赏和感受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已具备了一定的主体性,因而可以深入地开展艺术教学。意象绘画是一种摆脱客观事物束缚的绘画艺术,它能提高初中生的艺术修养,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并为其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毕竟,良好的审美观能促进学生的多维思考,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对传统意象绘画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意象绘画教学的几点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一点建议和帮助。
中国传统绘画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意象绘画,可以使绘画空间不脱离客观存在的事物空间形态,而且也不局限于现实空间的表现形态。中国文人在面对自然物象时,采取的是物象与情感交织相融以后,转化成脑海中主观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并不是对物象进行直接的模仿和创作。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要集聚情感,不随意添加任何浮夸的修饰。因此,意象绘画同样也突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化特征。
随着素质教育在初中教学课程中的不断深入,可以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传统意象绘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传统意象绘画中的特殊美,对绘画手法和作品进行反思研究,在这种解构分析中感受到艺术的核心素养,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情景交融的山水画”这节课程内容时,教师需要重点对美术艺术的门类以及该门类所代表的绘画作品进行全面的讲解。与此同时,也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出美术的相关分类,比如绘画、工艺、雕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美术作品或是材料进行了解。在融入传统意象绘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出传统的山水画,让学生观察山水画的灵动意象。
在初中意象绘画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注意运用“重意轻形”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传统的意象绘画在反映生活和表达事物上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其创作的根本特征就是不重视形象的真实性和具体性,重点在于对现实图像的高度概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的创作。一般而言,传统的意象注重形式,强调意蕴,强调形体,这就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和鉴赏力,同时提高自己的画技。比如,以亭台、水榭、假山、树木为背景,教师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通过对事物的深刻、细致的观察,让学生了解风景背后的意境,从而把风景的信息凝聚在自己的脑海里,再加入主观的思想和情感,即把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再通过艺术的处理而使之在纸上显现出来。这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能从具体事物中进行升华,从而完成意象绘画的创作。
传统意象绘画是一门优秀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它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它具有多种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传统的意象绘画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艺术素养。对意象绘画来说,最重要的且必须具备的就是要有意象,因为它是一种意象的绘画,它的内部意象的表现,已经超越了它本来的含义。与素描、水粉、工笔画相比,传统意象绘画更侧重于内涵层面的东西,是学生在画中表达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初中生在美学情感上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认识上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声、光、形、影于一体的优点,是一种动态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如中国意象画鼻祖、国画大家马延志的《旭日》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播放这些比较有名的传统意象画作,让学生在观看这些作品时,感受到大师的创作意图。因为,模仿同样是创造的根本,学生们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和临摹,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意象绘画能力。
在初中美术传统意象绘画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使学生既能展示自己,又能给他们一个沟通的机会。如将学生分组并给每位学生一张传统的意象绘画,让他们在小组里进行观察,并将他们的观点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能对对方的艺术观念和看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帮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不同的学习团体进行交叉学习,以丰富学生的鉴赏水平。引导每一组同学从作品的内涵和主题出发,通过交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美术教育中,传统的意象画有着独特的地位。近年来,它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多样化,在艺术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情景融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初中生的美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情”,指的是学生感情中的“情”,“景”是看到的“自然”。毕竟,艺术创作离不开真实的现实生活,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加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只有立足于真实的自然和社会,以实际事物为基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同时,在美术的核心内涵和表达内涵上也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初中生要在意象绘画上取得更高的成就,除了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把它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初中生的整体艺术修养。
比如,要让学生在创作出一幅以“新年”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就要深入现实生活,收集丰富的素材,提高自己的画技。快过年时,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到繁华的商场里感受“年”的氛围,让他们在心里留下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等他们回了教室,就可以在心里回想起“年”这个词,然后引导他们把对“年”的看法、期待,甚至是自己的一些主观想法,添加进画作中,以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一部意象绘画作品。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意象绘画的核心要素是绘画作品背后的意境和绘画作者自身真实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所以,教师需要根据绘画的意象内容为中心内容,不断让学生研析绘画作品中的思想意识,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作品审美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走进现代艺术”时,可以发现一些作品突破了现有的艺术形式,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绘画创作,形成了现代艺术。所以,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以欣赏和感悟美术作品为主,积极地把生活中的细微观察融入绘画创作中,将自己的创作提高到新的阶段层次,鼓励学生把自己对于美术作品最强烈的感受体现在画作中。
综上所述,意象绘画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对初中美术课堂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优化美术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完善和创新教学方式。并且,也要教导学生要把握美术学习中传统意象绘画的主要内涵,提高对绘画作品的认知程度,以及有效提升美术核心要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等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