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才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在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定向师范生是乡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能否适应乡村教育环境并融入乡村基础教育、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服务乡村基础教育,这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成败。为了了解定向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实习的融入以及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笔者对参与“农村顶岗实习支教”的定向师范生进行了“职前教学能力调查”和“适应融入”两个主题的问卷调查。
为准确了解定向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实习现状,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为乡村基础教育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人才,课题组通过“问卷星”编制了《定向师范生职前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定向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实习适应融入现状调查》两个问卷调查表并实施了长达5个月的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秋季和2022年春季顶岗支教实习生。
2.调查内容
农村顶岗支教时是否跨学科实习、是否同时上多门课程课、能否适应实习学校的环境、能否融入实习学校、自己的职前教学能力能否应对课堂教学、在实习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否得到了指导老师的有效指导、希望实习学校及师范院校提供哪些帮助等。问卷题型由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和填空题组成,多选题和填空题是开放式的,允许答题者从不同维度选择或者填写适合自己的答案。
本次调查,从2022年2月30日起至2022年7月30日止,一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5份,有效回收卷为百分之98.75%。有效问卷中男生181名,女生1004名;语文教育师范生186名,数学教育师范生201名,英语教育师范生203名,小学教育师范生341名,学前教育师范生254名。
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个别统计分析和总体统计分析,在比较分析异同的基础上得出一致性结论。现选取10个主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39.3%的定向师范生上1~2门课,课时在12节以下;36.3%的定向师范生上3~4门课,课时在13~15节;24.4%的定向师范生上5门课及以上。基于上述数据发现;定向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实习期间任教的课程多,课务重。
调查数据显示; 只有18.65%的师范生能适应实习学校跨学科的教学,62.7%的师范生表示比较吃力,18.6%的师范生感觉适应不了。上述统计数据反映出农村教育要求师范生必须是一专多能,这就要求定向师范生必须UGS协同培养(是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三方共同培养教师的一种模式)。
统计数据表明;61.66%的师范生能融入实习学校,35.46%的师范生基本上能融入,2.88%的师范生不能。上述统计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定向师范生由于回到生源地顶岗实习,适应融入情况较为理想。
调查结果显示;25.57%的师范生的职前教学能力能应对课堂教学,56.76%的师范生的职前教学能力基本上能应对课堂教学,15.51%的师范生不能,2.16%的师范生没有填写此栏。从问卷统计结果看;面对跨学科、多学科的顶岗支教实习,定向师范生的压力极大,其职前教学能力尚不足,较难应对课堂教学。
基于定向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实习过程中跨学科、多学科比较普遍,此题为多选题。据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困难;28.05%的师范生指出“得到的外部关心少”; 55.41%的师范生说“备课依赖网络及教参”;33.92%的师范生说“课堂管理很难”;56.76%的师范生提到“学生与预想不一致”; 45.41%的师范生说“收入低,支出高”;16.92%的师范生则“不适应农村的语言、生活习惯、习俗”。由此可见,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有教育教学方面的,有学生管理方面的。困难的原因有多学科实习造成的,也有师范生自己课堂管理不善导致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提及物质条件及顶岗待遇困扰了他们。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师范院校之间加强沟通,通力合作,也需要师范生克服困难加强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技能。
统计数据显示;44.59%的师范生提及“不会处理师生关系”;32.16%的师范生指出“不会处理与指导老师的关系”;48.11%的师范生“不知道如何处理同事关系”;39.62%的师范生“不知道怎么与领导打交道”;41.76%的师范生“不知如何拒绝不合理的要求”。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定向师范生都不大会处理人际关系,包括与学生关系、与同事关系、与指导老师关系、与领导关系等方面,其中如何拒绝实习学校领导、老师不合理的要求尤其要引起师范院校的重视,并要妥善、及时地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实习学校沟通,做好疏通、协调工作,解决定向师范生的合理要求。
有效而专业的指导对师范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59.46%的师范生得到了老师的指导,但效果一般且不专业;37.03%%的师范生指出其指导老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经验;还有3.51%的师范生基本上没有得到老师的指导。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实习学校和师范院校虽然遵循教育部的相关政策,但落实不到位。
本题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填写。从问卷结果统计看;一半以上的师范生希望实习学校能就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展开岗前培训;八成左右的师范生提到希望实习学校能根据实习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班主任管理与课堂教学进行扎实的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绝大多数师范生都希望顶岗前先随指导老师跟班学习一段时间,待适应后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顶岗实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师范生希望得到实习学校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并按计划实行,这也反映出实习学校岗前培训针对性不强的事实。
本题为完全开放性的题目,由学生自主填写。从统计看,绝大多数师范生都希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能关爱实习生,保障实习顶岗支教期间的合法权益。这既说明顶岗实习学校可能在一定程度存在着侵犯实习生合法权益的现象,也反映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实习师范生的关心不够。
绝大多数实习生都希望师范院校老师多去看望他们,多与教育局及实习学校协调,切实保障实习生的合法权益。这说明师范院校与实习生联系不够紧密,应当引起师范院校的高度重视。
综合本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农村顶岗实习支教中师范生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提升或完善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定向师范生的全科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5.43%的定向师范生跨学科实习,48.52%的定向师范生实习时兼任多门课程。一般而言,定向师范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需要具备能上小学所有课程的全科素养,能够承担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等班主任工作。可见,部分定向师范生的综合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定向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待提升
调查问卷结果反馈;相当多的定向师范生课务负担重又是跨学科、多学科实习,导致备课时过度依赖网络资源及教参、教材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组织实施单调、教学评价枯燥乏味等现象非常普遍。由此体现出定向师范生面临着教学技能有待提升的客观事实。
1.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有待增强
本调查问卷显示,68.86%的定向师范生希望切实落实指导老师有效而专业的指导。由此可见,师范院校和支教实习学校都为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配备了实习指导教师,但由于学校课务重等原因,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实好双导师制。
2.实习前指导中应增强教师职业技能实训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生在师范院校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实习期间要实践的重点内容。本次调查问卷显示;定向师范生希望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时间、增强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效性,83.69%的定向师范生希望师范院校能够在岗前培训中增加课堂教学组织及管理的指导,86.91%的定向师范生希望师范院校实践指导能够贴近小学教学实际。这些调查结果均反映出定向师范生要求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实用性与实践性的要求。
上述调查问卷中主要从定向师范生自身的要求出发,对其农村顶岗支教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顶岗支教实习作为一种协同育人模式,重点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班主任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强调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的协同配合。为了保障顶岗实习支教的效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高师院校应完善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建立UGS协同培养机制
考虑到定向师范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需要具备能上小学所有课程的全科素养,能够承担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等班主任工作。所以其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都具有特殊性。加之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现代教学设施薄弱,所以还要求其具有教育情怀。这就要求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为“UGS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2.高师院校应建立健全顶岗实习支教制度
师范院校应建立健全顶岗支教实习制度,综合考虑实习前的培训、实习过程中的巡视指导、实习结束后的评价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以保障定向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效果。
制度是各项活动的保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保障定向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协调高师院校与区域内的中小学之间的关系,协同建设定向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基地。
顶岗支教实习学校应高度重视定向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实施“青蓝结对”工程以老带新,加强对定向师范生的指导,全面提高师范生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1.提高认识,积极对待
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模式之一,师范生应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加强实习后的反思总结。
2.锤炼自身教学技能
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师范生应多参加试讲、说课、教学设计等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比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应主动参加教研活动,丰富认识。
3.加强与指导老师沟通
实习生应该主动加强与师范院校实习指导老师及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这样,既能及时解决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又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顶岗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与社会教育资源协同育人的一种典型模式,是一项跨部门、跨区域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协同和联动。师范院校要建立与完善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的相关制度,抓实定向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夯实实习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锤炼其教育教学技能;密切联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顶岗支教实习学校,关心爱护定向师范生。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好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关系,保障定向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实习学校要改善定向师范生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切实担负起指导职责,促进定向师范生的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