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前楼小学 郑建平
前楼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2013年,学校有学生712人,教师37人,其中年过五旬的教师有30人。学校在编领导干部,教导主任53岁,安全办主任56岁,总务主任48岁,教师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尤为欠缺,不愿说、不会说、不能说的现象特别突出。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确立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长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善思考、说得好、做得更好”的校训,并把“说得好”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以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让学生喜欢说,让校园开遍文明礼仪之花
我们从看似简单的师生互致问候做起,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学生问候师长要面带微笑,看着对方的眼睛,声音甜美,要用普通话。刚开始学生做得很好,仅仅过了两周,便有学生见到老师不理不睬。通过观察与学生座谈才发现问题出在教师身上,学生跟教师问候时,部分教师没有回应,学生感觉被冷落,久而久之就不愿跟教师打招呼了。找出了问题的所在,我们要求教师对待学生的问候必须要面带微笑,用慈祥的目光看着学生并报以热情的回应。学校领导更要以身作则,每天早上站在校门口面带微笑,迎接、问候师生的到来。微笑是最好的教育语言,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自信,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在文明礼貌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产生了交流表达的欲望,见了师长主动问好,同学之间礼貌用语多了,脏话少了,学校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和谐、友好。现在,只要你走进我们的校园,就会被热情的问候所包围。“老师好!”“同学好!”文明的语言温暖着所有师生的心田。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就是特色。学生文明行为的转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家长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进步,社会看到了学校的变化。
舞台一:借助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在全校师生、驻校家长面前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敢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周一升旗仪式由学生自行组织,班级轮流,学生轮换。我们学校有16个班级,每个学期每个班轮一次,每一次有六名学生参加升旗仪式。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在上小学阶段基本上都会获得一次在升旗仪式上展示自我的机会,老师、孩子、家长都非常珍惜。不少班级在开学初就把轮换的人员定好了,护旗手、升旗手、主持人、演讲人分工明确,老师、家长齐心协力帮助孩子精心准备。每次升旗仪式上学生的演讲,都能博得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掌声,这既是对演讲学生的肯定,又是对演讲学生的鼓励。同时,周一也是我们学校的家长开放日。参加升旗仪式孩子的家长会作为代表参与学校的全部活动,包括参加升旗仪式见证孩子的成长,与领导一起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座谈,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等。这样,每个同学在小学阶段都有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家长都有到学校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的经历,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学校的距离,实现了家校共育的目标。
舞台二:广泛开展课前演讲,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我们把上午第一节课上课前十分钟作为训练演讲的固定时间,每次有三名同学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渗透学科知识,可以涉及国内大事,也可以是名人轶事、风土人情、家乡信息、生活常识、学校快讯等。演讲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介绍式、讲解式、表演式、吟诵式等。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一开始,学校对各个年级的要求是:一、二年级古诗背诵,三、四年级精彩文章诵读,五、六年级即兴演讲。对待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尤其对后进生,只要他们说好一句话,或者能表述好一个问题,就及时给予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演讲的快乐。
经过十多年的坚持,现在的学生从一入学就得到锻炼,等学生到高年级,他们的演讲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此,在这项活动开展两三年以后,我们提高了要求:每个学期开始,学校教导处统一制定出每个周的演讲主题,分发到各个班级,让学生对照主题进行演讲,演讲期间,教导处组织领导进行巡视,监督活动开展情况。
十分钟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而学生是主角,是演讲者,是演员。虽是短短的几分钟,但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他们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舞台三:以家长会、班队会、社团活动和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和提高自我的机会。传统节日是培养、锻炼学生的良好时机。每到传统节日,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大的活动。例如,利用清明节,我们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革命英雄知多少”演讲比赛;利用国庆节,开展颂祖国演讲比赛;借助世园会,我们举行“喜迎世园会,我做文明小使者”的宣传活动……通过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自下而上的比赛,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参与其中、表达自我的快乐。
充分利用社团、活动课、家长会和班队会等,让学生自行组织,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校召开的高年级家长会,就是在班主任老师指导下由学生主持召开的。学生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形式多样:既有班干部介绍班级情况,又有学生向父母说句心里话,表达自己的心声;既有个人演讲,又有集体表演……学生通过家长会这个平台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学生的演讲情真意切,家长的赞叹不绝于耳,班主任的喜悦溢于言表。变换一种方式,一个普通的家长会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得到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家长们真切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老师们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舞台四:说“学校里的故事”,培养学生观察和沟通的能力。与人交流,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一次好的交流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提升。为引导、鼓励学生回家与父母沟通交流,我们统一设置“学校里的故事交流表",作为每晚的重要作业之一,放学后由学生带给家长。他们把白天学校发生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可以说学校里的趣闻异事,也可以说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后,认真填写表格,家长签字并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班级进行一周一总结。每日的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了解学校。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坚持“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一理念,让家长始终陪伴着孩子成长,见证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富有内涵的人。书是我们一生的朋友,爱上读书终身受益。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有话可说,说有内涵”,前楼小学积极探索,逐渐形成“135”读书模式,即:建立“一本阅读存折”、确定阅读目标、固定“早中晚”三个时间进行每天1小时阅读储存、搭建“5个平台”进行阅读成果展示评价。让农村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生。
前楼小学为每位同学建立一本“阅读存折”,用来储存和记录学生读书收获。存折里详细列出小学6个年级每个学期需要背诵的古诗、必读与推荐阅读的书目。学生每学期要读完存折中的必读书目,再从推荐书目中选择2~3本进行阅读。每月认证记录,每学期总结评比。存折中还留出自读空页,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看过但不在推荐目录中的书。学生手持存折,一点一滴地阅读存储,让阅读变得清晰而有动力。
在书目的配备上,学校根据阅读存折中的书目,并结合各年级语文老师的建议,为每个班级有选择地配备了相同的1~2本书籍,同一年级交换阅读,不同年级循环使用。学生同读一本好书,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带动所有学生有效进行阅读。
为了让阅读浸入到学生的生活点滴,前楼小学从早中晚三个时间各拿出20分钟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阅读时长达到1小时。
(1)晨诵:每天早晨上课前20分钟进行晨读,保证学生充足的晨诵时间。不少家长因为早晨要赶着上班,就把孩子早早地送到了学校。孩子提前到校怎么办?把学生关在校门之外不让进?这样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于是,我们召开全体教师会,征求教师意见,让早到的孩子进入教室大声地朗读,老师们对此也非常赞同。由语文教师前一天晚上放学前确定好朗读的内容,朗读内容涉及到国学经典、名家名篇以及优美的作文片段等等。在我们巡视中发现学生早读的前几分钟,往往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几分钟后,就显出一副倦怠的样子,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于是,我们就考虑到晨诵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比如朗读竞赛、学生领读、跟录音读、让学生自选喜欢的内容读、集体评议等,通过这些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使清晨的校园增添了许多生机。走读学生早晨一到校便会根据老师前一天提前布置的任务进行朗读。坐校车的同学则会利用在校车上的时间背诵古诗或分享自己读过的小故事,让校车成为流动的书屋。
(2)午读:每天中午12:30-12:50师生共读20分钟,各班级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读书的具体页数。学生先静静地阅读,读完后进行读书交流,采取“读书沙龙”的形式同桌间或小组内大声自由交流读书收获或感悟。班级内经常会见到学生为一个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而争论的“面红耳赤”。
(3)暮省:每天晚上至少保证20分钟的读书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学校发出亲子共读倡议,学生根据家庭情况选择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根据本地学生家长的情况,学校把亲子共读的方法及形式发给各位家长,家长与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如低年级选择“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我给爸爸(妈妈)讲故事”,中高年级选择“我和爸爸(妈妈)同读一本书”、“我和爸爸(妈妈)谈感受”等,一部分留守儿童则把读到的故事讲给爷爷奶奶听。为督促学生晚间积极阅读并保证阅读效果,各班级利用微信群进行读书交流,老师针对学生的交流适时作出点评,鼓励孩子们的热情,坚定他们的读书信念。
我们开展了“让书香飘满校园”系列活动。在班里设立图书角和读书专栏,引导孩子阅读,给学生以读书方法的指导,并定期开展“读书之星”“读书达人”评选活动。每个学期,我们都为每个学生设计了两张表格,一张是本学期“我读过的书”,另一张是“我背过的古诗”,学生随时填写,记录自己的读书历程。学校主道的墙壁上设有“读书达人树”“背诗达人树”,学生看过五本书、背过50首诗,就将自己的姓名写在树叶上,贴到“达人树”上。超过20本书、背过100首诗就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写到果实上,贴到“达人树”上,以此来激发学生读书、背古诗的兴趣。
我校大约有400多名学生乘坐校车,每天在校车上的时间超过40分钟。我们和校车班的导护和师傅们协商,利用这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本学期我们要求学生背诵《弟子规》,到现在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背诵。
“让书香飘满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掀起了师生读书的热潮,还带动了许多家长自觉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以前家长带孩子外出不是买吃的就是买穿的,现在带孩子到书店成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必做的事情。读书好、好读书的现象在我们学校已经蔚然成风。
为指导学生说得好,做得更好,我们发动教师开发了与校训相适应的《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好习惯伴我成长》两本校本教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现在,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前楼小学的师生。
为学生营造“说”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说”的氛围内迅速成长是我们的目标。以上只是我们初步的思考与探索,我们行走在大路上,且走且进步。从2013年推行这一活动,到目前,我们已经坚持了9年。9年来,学生的进步非常明显。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停下探索的脚步,学校必将成为“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家长满意”的理想家园,学校的每一天也必将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