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艳(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三中学)
近年来,各类新兴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工具逐渐进入初中语文课堂,在为语文教学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复杂化、烦琐化的发展态势,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逐渐加重,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也相应地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研究语文课堂如何做好“减法”已刻不容缓。本文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初中语文做好“减法”的有效路径,以期能够为一线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在为各级中小学校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倒逼学校与教师开始反思与审视自身教育服务能力,如何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已成为横亘在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语文学科作为一名基础性、实用性学科,本应秉持简单、实用、高效的教学原则,但近年来由于各类新兴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不断出现,反而导致不少教师出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问题,掉入追求形式化、复杂化的教学泥淖之中,加重了自身与学生的负担。因此,研究如何在语文课堂做好“减法”,既是保证“双减”政策平稳落地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课堂高效化、精简化的有效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应当精读、细读教材,让自身在思想层面能够贴近课文作者,走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深度把握课文意图要旨与重点,然后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精准确立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多而杂,面面俱到,又面面不到。
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研读课文,我们发现,本篇文章可教学的知识点、情感点、能力训练点很多,如层次清晰的精美布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对比的写法、比喻拟人的修辞、精美的语言、朗读训练等等,如果我们都列为教学目标,必然造成课堂教学没有重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个教学目标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学时间长而效率低。因此,我们要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以上众多的教学点进行精选和整合,最终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及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朗读训练。这样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精简,为课堂教学逐个突破、各个夯实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学生更为有效地吸收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就目前各地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安排来看,课前预习的普遍开展方式如下:
(1)常规预习: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主要内容、课文旁批。
(2)专项预习:针对记叙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情节、人物关系、主要内容;针对说明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所提及事物的主要特征、层次关系、所用方法及流程;针对议论文,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主分论点、论据、论证方式;针对文言文,学生则须结合相应工具,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这样的预习开展方式虽然从框架上看较为清晰、明确,但却过于模式化、刻板化,导致学生往往都是“按图索骥”,既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预习阶段的工作量。
基于此,本文认为课前预习做“减法”,可按照以下思路对预习环节进行优化与调整:
(1)建立预习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结合班级内学生认知水平与知识储备,为学生建立更具差异化、个性化的预习目标。
(2)传授预习方法:课前预习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传统的预习模式过于模式化,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当授学生以“渔”:首先,教师应当将预习环节搬至课堂之中,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自主、高效地开展预习;在学生完全掌握高效预习方法后,教师再将预习挪至课前,让学生自行开展预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删减了预习环节过于呆板的程序、流程,将预习的自主性交还于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课前预习环节的自主性与自由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与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兴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工具逐渐进入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在为语文教学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极易导致教学内容的复杂化、烦琐化,导致学生学习任务的无谓增加。笔者在参与多次优秀教师公开课后发现,不少优秀教师的教学流程都较为“简约”,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均留给了学生自主阅读与领悟,侧重于对于学习方法的教授、疑难问题的解答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的把控。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工作,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精简性、高效性,避免掉入为创新而创新或生硬照搬“优秀”教学设计的误区。
以人教版九年级《香菱学诗》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参考以下流程:
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开展对于课文生字、词的学习,并自行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初步了解《香菱学诗》以及《红楼梦》的背景知识。
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将教学流程精简为以下四个步骤:(1)引导学生梳理香菱的整个学诗过程,明确故事框架;(2)引导学生自行寻找作者对于诗词创作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说明;(3)引导学生挖掘香菱能够成功创作诗词的主要原因;(4)鼓励学生谈谈学习课文后的启示与想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方式,能够有效地精简教学流程、缩短教学时间,并提升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认知。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而言,课堂中的问题引导环节至关重要,但过多的问题则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割裂以及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下降,因此,如何精简课堂提问,同样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认为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入“主问题”的提问模式,从而达到精简问题、提升效率的效果,并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主动学习意识。
以《藤野先生》一课为例,教师可创设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待学生通读全文后,教师可提问如下:“同学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以‘我’在日本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为主要线索开展的,那么整个交流与沟通过程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呢?请你进行概况,并加以说明。”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已阅读的内容进行再回忆与梳理。
问题2:在学生完成问题1后,教师可提问如下:“这篇文章所提及的藤野先生对于‘我’的帮助,都是一些诸如关爱学生、批注笔记等小事,但为什么‘我’却对藤野先生如此怀念呢?”在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为学生讲解文章所处的时代下中日两国、日俄两国的历史背景,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阐释,从而让学生能够明确藤野先生“超越狭隘的民族偏见”才是“我”一直怀念的根本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意图及要旨。
问题3:在学生对文章主旨建立了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之后,教师可提问如下:“‘我’这么尊敬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放弃学医,反而不顾一切地回到中国了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本文的“暗线”,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与认知。
问题4:在学生理解鲁迅归国的原因之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课文的第一段到第三段所写的内容与藤野先生基本无关,那么是不是无意义的文段呢?如果不是,鲁迅先生是想表达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
通过上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去大量不必要的“琐碎”的问题,精简教学流程,强化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提问方式,也能够将课堂交还于学生,彰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积极性、有效性,进而构建起一个更为有效、更为简约的语文课堂;对于教师而言,这种“主问题”式的提问方式,能够帮助教师立于课文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清晰地把握课文主线与要旨,从而更加高效、简洁地开展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逐步落地,语文学科如何实现提质减负增效已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们的首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教师应秉持实用性、高效性的课堂构建思路,以生为本,不断精简教学目标、课前预习、教学设计、课堂提问等教学环节,并持续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构建起精简化、高效化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