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际学生辅导员可运用的趋同化管理路径探索*

2022-02-14 04:34:16樊清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趋同化留学生辅导员

戎 娜 樊清华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0)

我国来华留学事业正式启动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来华留学事业蓬勃发展,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2010年,为推动来华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教育部印发了《留学中国计划》。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牵头制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推动教育开放、人文交流、文化融合和国际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制定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2018年,为提高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正式出台。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革、我国外部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的特殊背景下正式印发,宣示了我国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坚定决心,以及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坚强信心。

近年来,来华留学工作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变得更加复杂,角色意义变得更加重要。本文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探索国际学生辅导员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的工作路径,旨在实现对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目的,提升教师工作效率,真正达到育人效果。

一、国际学生辅导员定义

2017年,《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其中第四章校园管理第二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了解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及时做好信息咨询、文体活动等方面服务工作[1]。《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方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职责划分更加广泛和细致,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定义应进一步明晰。

国际学生辅导员和中国学生辅导员同属辅导员队伍,应具备作为辅导员的职责共性。2017年,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义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2]。”对照中国学生辅导员的定义,结合《办法》指明的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方向,考虑国际学生文化背景、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国际学生辅导员可定义为:国际学生辅导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日常事务的管理者、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努力成为来华留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着力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

二、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重要性及现状

近年来,来华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因时而动,进行了教学、管理、咨询等方面一系列的调整和创新,任务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荣。

邱洋海2020年对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89所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中,仅有48所采取了趋同化管理模式,且其中93.75%的高校目前采用的是趋同化程度较低的半趋同化管理模式[3]。这就意味着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依然处于较为特殊化和孤岛化的阶段,学生的招生、教学、日常管理、学籍管理和毕业等全流程事宜均由国际处或者国际教育学院承担。这种较为隔绝的管理模式使得来华留学生的特殊性不断被强化,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更加繁杂,时间被大量琐事占据,专职工作无法做精做细,对来华留学生的“服务”大于“管理”。这不仅不利于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培养独立人格,也会加大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且工作成效并不明显。近年来,来华留学生纳入属地和学校统一管理工作之中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国际学生辅导员对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模式应当尽快树立起来。

三、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趋同化管理路径探索

1.理论背景

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了“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工作总则;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推进中外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4]。国际学生辅导员在趋同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新形势的工作要求,探索具体的工作路径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趋同化”并不相当于“等同化”。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趋同化并不意味着等同化,既要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也要看到国际学生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存在的差异,以合理、公平、审慎为原则,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国情文化,尽快融入学校和社会[5]。”基于以上观点,国际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对象为来华留学生,对其进行教育培养时,要明确其特点,考虑到群体差异性,比如宗教信仰、教育背景、语言文化、交际背景,以此为前提,探索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趋同化理念下的具体工作原则和方法,到达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国际学生的育人目的。

2.趋同化管理路径探索

(1)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引领。思想动态把握、道德观念塑造和价值观念引领是国际学生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华留学生求学期间同样是处于青年成长的重要阶段,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当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立人之本。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方式尤为重要。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用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国际学生辅导员可以选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组织活动进行体验;可以选取优秀的中国故事,用生动的案例和看得见的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国际学生辅导员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过程中,逐渐引导来华留学生了解接纳中国的价值观,适应中华文化,帮助减弱其文化休克现象,实现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趋同,为日后学习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

国际学生辅导员可以选取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和榜样人物进行分享,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的集体观念和价值体系,有助于来华留学生理解我国的政策法规,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打下思想基础。

(2)日常事务管理。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纪律管理、生活帮助和活动组织,较为琐粹和重复,是占用国际学生辅导员时间最多的一部分工作。入学之初,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借鉴中国学生“开学第一课”模式,加强入学教育,进行中国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宣讲,安全知识教育,例如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教育,避免任何形式的安全隐患。

由于大部分来华留学生来中国之前没有汉语基础,来到陌生的语言环境很难正常沟通交流,因此大部分行动都需要国际学生辅导员帮助其实现,使得辅导员工作量加大。因此,国际学生辅导员可以根据往届经验,制定生活指南,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班级管理和学业管理。由于学生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问题,目前国际学生辅导员对其的服务远大于管理,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也会无形间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借鉴中国学生管理经验,国际学生辅导员可以选拔优秀学生,指导成立学生干部组织,讨论制定班级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职能,协助辅导员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的精神。

国际学生辅导员应重视学业督导和学风建设工作。来华留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然而在跨文化环境下的学习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惰性。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优秀学生榜样分享、奖学金激励和学情预警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班级学风。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线上教学模式兴起对学生自我管理和主动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加强线上学习督导,定时召开线上班会,加强与境内外学生的联系,时刻提醒学生停课不停学,规范作息,珍惜时间。

(4)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国际学生辅导员是与留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群体,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更应该是学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来华留学生跨越千里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语言不通,文化不同,规则不明,初来乍到之时难免产生文化休克现象和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况下,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对学生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判,敏感甄别并主动提供帮助,引导来华留学生自我健康发展。国际学生辅导员应主动对接学院和学校,为来华留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同时,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在来华留学生纳入全校心理健康工作后,参与设计一套适用于来华留学生的测评表,帮助学生得到更加准确有效的结果。

(5)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来华留学生求学期间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来到中国的目的除了体验中华文化、拓展国际视野之外,重要的目的是学习专业技能,获得一技之长。大部分留学生来华学习之前,虽然对新环境陌生,但是充满向往,想要毕业后在中国发展。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尽早进行关于在中国就业的政策讲解工作,明确就业要求帮助来华留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方向,做好学业规划。

(6)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及处理。刘洪超说,辅导员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职责,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消防员”“安全员”,因此,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是体现高校辅导员岗位不可或缺性的一项能力。对于国际学生辅导员来说,危机事件处理涉及外事领域,可能牵扯多个方面,这是一项重要且敏感的工作。一旦处理不当,便可能造成外事问题。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国际学生辅导员既要有政治敏锐性,遵守外事纪律,考虑来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宗教等特殊性,又要时刻牢记趋同化管理的方向,保证来华留学生身在中国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原则,违法乱纪同样要接受处罚处分。基于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学校和国际学生辅导员要为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做好预案,形成工作方法,并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针对风险点多加防范。

(7)个人能力提升。国际学生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可以分为基本素养、专业能力和专用能力。基本素养主要可分为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业务素养、心理素养、创新素养等。国际学生辅导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角色定位,关注时事政治,时刻为国家战略服务;要有良好的品格,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创新意识,时刻向来华留学生展示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国家形象,不断提高个人素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的国际青年人才。

辅导员专业技能是工作职责的内涵要求。提高专业技能,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可划分为教育、管理、服务和研究四方面,为了保证职能的实现,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外事交往能力等基本能力,思想引导能力、服务育人能力、心理建设能力等情感能力以及领导能力、创新研究能力等管理能力。国际学生辅导员可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职业能力培训和比赛,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辅导员的专用技能是工作职责的外延要求。在合格完成工作内容,达到工作目标的情况下,提升工作效率和个人能力。国际学生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提高个人学历水平,丰富实践经验,考取相关职业资质,比如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等等。当前的外部环境给来华留学事业带来了冲击,也带了线上学习的发展机遇。国际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对象分布在国内国外,因此要提升个人数字化办公能力,运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学习在线教学与督导技能,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变革。

猜你喜欢
趋同化留学生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制度环境视角下高校基金会趋同化影响研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趋同是否正在发生?——欧盟公司治理趋同化研究
东南法学(2015年2期)2015-06-05 12:21:35
寻求合法性:我国大学趋同化机制解析
高教探索(2012年1期)2012-04-29 00:44:03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中国火炬(2009年10期)2009-10-17 0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