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状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我国在全球有机磷农药的生产量及应用量均占第一位[1],因此,极易导致农村地区出现有机磷中毒的情况,农村地区的医疗设备和医疗环境较差,易延误疾病的有效诊治,增加抢救难度,临床病死率较高[2]。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临床采用抗胆碱类无法抑制MODS进展[3]。目前关于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仍是急诊科的工作重点与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究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AST、ICAM-1、PCT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78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25~60岁,平均(42.50±4.82)岁;依据《内科学》[4]中分级标准:轻度20例,中度11例,重度8例;药物种类:敌敌畏11例,氧乐果9例,倍硫磷7例,磷胺4例,乐果7例,甲胺磷1例;发病时间0.7~3.7 h,平均(1.58±0.18)h。对照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23~59岁,平均(42.19±4.88)岁;分级:轻度22例,中度9例,重度8例;药物种类:敌敌畏13例,氧乐果8例,倍硫磷6例,磷胺5例,乐果6例,甲胺磷1例;发病时间0.5~3.9 h,平均(1.63±0.20)h。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标准 患者存在有机磷接触史,入院后检测发现呼出气存在大蒜味,出现瞳孔缩小、多汗及轻微(严重)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患者年龄>16岁;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存在恶性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者;合并心肺疾病、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及免疫缺陷等严重疾病者;患者年龄<18岁;对实验中应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史者;存在肠梗阻、肠内大量息肉等肠道病变者;中途拒绝临床治疗或院内治疗期间再次服毒者。
1.4 方法 所有患者应用常规治疗,首先行反复洗胃,至胃内胃液呈清亮;根据病情选择足量解毒药物,纠正机体内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合理治疗心律失常、脑水肿及低钾血症等并发症。对照组接受血液灌流治疗,于入院后3 h内接受血液灌流(血液灌流机,广州市佰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首先评估病情和重度情况,观察患者凝血状态,选择股静脉建立临时血管通路,仪器血流量调至150~200 ml/min,总时间为2 h,根据评估选择灌流次数,一般为1~3次。实验组予以血液灌流联合乌司他丁,血液灌流技术应用同对照组,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428,规格:每支10万IU)20万IU+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每天2次,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4 d。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结果、2 d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总住院时间、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①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评价疗效,显效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相关指标恢复发病前的正常水平;有效为症状显著好转,实验室指标趋于正常水平;无效为未达上述指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评价全部治疗结束后APACHEⅡ评分,总分71分,评分越高表明病情越重。并统计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及总住院时间。③血清炎症因子检测:抽取两组次日8:00的左肘静脉血标本5 ml,获得血清后置于冰箱内待检。采取全自动致病菌仪(北京百润伯龙有限公司)检测血清PCT;采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ST水平;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CAM-1水平。④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反跳现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心律失常。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36/39),高于对照组的69.23%(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APACHEⅡ评分、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APACHEⅡ评分、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APACHEⅡ评分、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注:APACHEⅡ,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
?
2.3 两组血清AST、ICAM-1、PCT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AST、ICAM-1、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ST、ICAM-1、PCT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ST、ICAM-1、PCT水平比较(±s)
注: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CT,降钙素原;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存在反跳现象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对照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反跳现象3例,心律失常4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23)。
有机磷中毒是国内农药主要中毒类型[5],且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有机磷农药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机体,并经血液及淋巴循环分布全身,其能与胆碱酯酶相结合,致使胆碱酯酶失活,无法水解机体内的乙酰胆碱并堆积于机体内,从而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出现中毒反应[5]。中毒后皮肤症状较少,患者首先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多汗及视物模糊等症状,服药后几分钟即存在严重中毒反应,救治不及时常会由于呼吸衰竭导致死亡[6]。农药中毒后会诱发机体内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机体免疫机制也会激活,导致机体内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大量炎症介质分泌,产生严重炎症反应。上述炎症因子会导致细胞结构及功能变化,诱发大量细胞死亡,多种脏器功能损伤,进而诱发炎症加重,并产生持续的恶性循环,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及患者死亡[7]。中毒患者一般采取血流灌注治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将机体内血液引流至存在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功能较高的灌流器内,去除血液内有机磷毒素从而产生血液净化作用。虽然其能有效缓解中毒症状,但同时也会导致肝肾功能受损[8]。乌司他丁是一种具有抑制多种生物蛋白酶活性功效的蛋白酶抑制剂[9],对有机磷中毒中产生的溶酶体酶、心肌抑制因子等产生抑制作用[10],对重要内脏器官具有保护性,此外在临床应用还能下调黏附分子水平,通过下调炎症反应,改善循环状态,降低对肺组织的损害和肺水肿发生率,保护机体中器官[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临床治疗及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与血液灌流的联合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AST、ICAM-1及PCT水平,调节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密切相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