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红外热像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对背俞穴位置古今差异的研究

2022-02-14 02:53齐晓琪王世东宋姗姗曹慧颖杨浩田张馨月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定位点俞穴棘突

齐晓琪,李 瑞,王世东△,宋姗姗,李 莉,曹慧颖,杨浩田,张馨月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背俞穴是膀胱经穴位,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其相关记载最早见于《灵枢·背腧》。现代研究表明,背俞穴为五脏六腑在背部的神经反射点,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应到背俞穴上,刺激背俞穴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和治疗作用[1]。因此,背俞穴十分重要,在临床较常用,对治疗各种疾病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临床应用背俞穴,准确定位是极为关键的一点,而通过对经典医籍的研读,笔者可以发现,很多古籍中对背俞穴定位的记载并不一致,与目前的标准化定位也不相同。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穴位具有一定的生物物理特性,在热学特性方面,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可以探测穴位体表温度,与非穴位相比,穴位处温度要高0.5~1 ℃[1]。同时,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可以检测体表组织点的血流情况,有研究证实,穴位区的皮肤血流灌注量要高于非穴位[2-6]。因此,通过测量穴位的温度以及血流情况可以很好地检测出更适宜的穴位点。

本课题搜集整理了古今背俞穴定位方式,选定3种进行试验研究,采用红外热像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检测各定位点的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并进行针刺前后的对比,将数据统计分析,希望对背俞穴定位进行考辨,通过试验的方法来检测这些定位方式的有效性,也对毫针刺激与不刺激穴位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针刺对穴位特性的影响。

1 古今背俞穴定位方式

定位准确是应用腧穴治疗疾病起效的关键,但笔者发现在不同的古籍中对背俞穴定位的记载存在差异,与目前国家标准中背俞穴的标准化定位也不相同。因此,笔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梳理相关研究动态,希望对背俞穴定位进行考辨,现将主要的定位观点归纳为如下几类[7-8]。

1.1 背俞穴标准化定位

根据《经络腧穴学》教材与国家标准[9-10],背俞穴的定位为: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厥阴俞在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心俞在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胆俞在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胃俞在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三焦俞在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大肠俞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小肠俞横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膀胱俞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

1.2 背俞穴在纵向定位上的分歧

在目前的标准化定位中,背俞穴位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而在《灵枢·背腧》中关于背俞穴定位的记载为:“肺俞在三椎之傍,心俞在五椎之傍……”。《千金要方·卷十·伤寒发黄》对肺俞穴定位的记载为:“从大椎数第三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其余亦如是。《医学入门》中肺俞穴定位为:“三节外一寸半。”以上文献中所记载的背俞穴均在脊椎旁开,而非标准化定位中所言的脊椎下旁开。

1.3 背俞穴在横向定位上的分歧

1.3.1 后正中线旁开2寸说 《素问·血气形志》曰:“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柱,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所用的方法是用一根8寸和一根4寸的草组成等边三角形来量取背俞穴,表明背俞穴应在后正中线旁开2寸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8寸原为9.5寸,《灵枢·骨度》曰:“两乳之间,广九寸半。”至后世才改为8寸,《类经图翼·卷八·经络·足厥阴肝经》云:“寸法以胸前两乳间横折八寸约取之。”《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经穴发明·取穴尺寸图说》曰:“对乳间横折作八寸。”《针方六集》记载:“上直两乳,挟任脉两旁各四寸。”

同理,《类经图翼》和《医宗金鉴》中也将背俞穴记载为后正中线旁开2寸。《类经图翼·刺灸心法要诀·膀胱经分寸歌》曰:“从风门行三椎下,去脊中各二寸”;《类经图翼·卷七·经络·足太阳膀胱经》云:“大杼、风门引肺俞……中膂、白环各二行,去脊中间二寸许”。《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穴位·背部》曰:“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十四穴: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中膂俞 白环俞(上俱夹脊,去中行二寸)。”

1.3.2 椎骨外侧缘旁开1.5寸说 《医学入门》中肺俞穴定位为“三节外一寸半”,其余背俞穴的定位也都是使用“×节外一寸半”的句式来记载的。《医心方》引《扁鹊针灸经》曰:“诸输(即背俞穴)侠脊左右各一寸半或一寸二分。”这里的“脊”字在《说文解字》一书中的解释为“背吕”,而“背吕”一词,颜师古将其注为“脊骨”[7],所以这里所载的背俞穴应为脊骨旁开1.5寸或1.2寸,也就是椎骨外侧缘1.5寸或1.2寸。本说法与上文后正中线旁开2寸说大致相同,棘突宽1寸,折半为半寸,故椎骨外侧缘旁开1.5寸即为后正中线旁开2寸。

1.3.3 后正中线旁开1.3寸说 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曰:“治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间寸灸之。”《千金要方·卷十九·补肾》云:“治五脏虚劳,小腹弦急胀热方:灸肾俞五十壮,老少损之。若虚冷可至百壮,横三间寸灸之。”这里所说的“横三间寸”,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灸例》中注为:“凡<经>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也就是把3个直径为三分的艾柱分别放在两侧背俞穴及两背俞穴连线中点处,这样每两个艾柱间的间隔为1寸,如果按照艾柱中心正位于背俞穴上来计量,《千金要方》中所取的背俞穴距后正中线为1.3寸。又如《医心方·卷二·诸家取背输法》引《黄帝九卷》曰:“还约<金腾灸经>曰:脏腑十二输,经连经,法从大椎直穷骨中折度去其半,乃取余半四折之,输;从肝点名凡脏腑输皆侠脊相去二寸半。”也表明背俞穴应为后正中线旁开1.25寸,约合1.3寸。

以上3种对背俞穴横向定位的分歧观点中,后正中线旁开2寸说与椎骨外侧缘旁开1.5寸说大致相同,而后正中线旁开1.3寸说很少被提及,故笔者确定以下3种定位方式进行研究:①标准化定位: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②以《灵枢·背腧》为代表的定位方法:棘突旁,后正中线旁开1.5寸;③以《医学入门》为代表的定位方法:棘突下,棘突外侧缘旁开1.5寸。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内选取健康成年人50例,需满足以下纳入标准:①年龄18~25周岁;②身高要求男生≥170 cm,女生≥160 cm;BMI要求男生17.9~23.9,女生17.2~23.9;③志愿者30 d内未服用过药物;④志愿者30 d内未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从中随机抽取30例进行针刺操作。

2.2 试验流程

设定室内温度(26±2)℃,相对湿度(50±10)%进行试验数据的采集。从志愿者胸部、腰部和骶部的背俞穴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穴位(胸部:肺俞、厥阴、心俞、肝俞、胆俞、脾俞及胃俞;腰部:三焦俞、肾俞、大肠俞;骶部:小肠俞及膀胱俞),本试验抽取结果为:脾俞、肾俞和小肠俞。50位志愿者静卧休息10 min,随后均采用红外热像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两种方法测量其左侧背俞穴的3个定位点,记录温度及血流灌注量的数据。红外热像仪检测方法:用留有1 cm2面积的隔温板遮盖受试者检测点周围皮肤,隔温板与受试者不接触,随后进行测量。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检测方法:PSI 预热,控制PSI 扫描头对准待测部位,记录各检测区域血流图,用 PIMSoft 血流仪成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11]。

随后随机抽取30名志愿者进行毫针刺激,在3 h洗脱期后,对其左侧脾俞、肾俞和小肠俞的3个定位点分别进行针刺,选用毫针规格为中研太和牌0.30 mm×25 mm,直刺0.5寸(12.5 mm),得气后留针25~30 min,取针后立即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同上。见图1。

2.3 统计学处理

3 数据分析

3.1 脾俞、肾俞和小肠俞不同定位点温度比较

对50名志愿者针刺前各穴各定位点的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脾俞、肾俞和小肠俞不同定位点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脾俞、肾俞和小肠俞不同定位点温度比较

3.2 脾俞、肾俞和小肠俞不同定位点血流灌注量比较

对50名志愿者针刺前各穴各定位点的血流灌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脾俞、小肠俞不同定位点的血流灌注量没有明显差异,而肾俞3号定位点的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1、2号定位点(P=0.015<0.05)。见表2。

表2 脾俞、肾俞和小肠俞不同定位点血流灌注量比较

3.3 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前后温度比较

对30名志愿者各穴同一定位点在针刺前后的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后的温度明显高于针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见表3。

表3 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前后温度比较

3.4 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前后血流灌注量比较

对30名志愿者各穴同一定位点在针刺前后的血流灌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后的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针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见表4。

表4 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前后血流灌注量比较

4 讨论

在对脾俞、肾俞和小肠俞不同定位点的比较中,脾俞、肾俞和小肠俞不同定位点的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俞、小肠俞不同定位点的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是:穴位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范围,称为“穴区”,穴区的具体大小目前尚未有明确定义[1],本试验所取的3个定位点距离过近,可能均处于背俞穴的穴区内,因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肾俞3号定位点的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1、2号定位点(P=0.015<0.05),可能与人体皮下血管的分布有关,腰动脉自脊柱向外分布时,逐渐浅出,3号定位点处的动脉距离体表最近,故检测时血流灌注量最高。同时,红外热像仪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两种仪器的仪器精密度也会对本试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在对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前后的比较中,脾俞、肾俞和小肠俞同一定位点针刺后的温度及血流灌注量均明显高于针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可能原因有:①针刺刺激神经,会引起局部肌肉收缩,其能量来自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导致针刺点温度升高。同时,肌肉收缩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也可使针刺点温度升高。②针刺穴位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微循环途径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轴索反射,分泌出一种“针刺物质”,从而使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周期性的收缩和扩张,毛细血管滤出液增多,“针刺物质”会随着这些组织液一起运动,并在毛细血管密集的穴位处获得加速,而致微循环血流量增加[2]。同时,血流量增加也可使局部温度升高。③针刺可激发人体经气,促进气血流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针灸大成》曰:“宁失其时,勿失其气。”都指出了“气”的重要性。针灸就是通过调节经气来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和调和阴阳,最终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12]。

本课题虽然未能给出一个更有效的背俞穴定位方式,但关于穴位定位的方向仍值得研究。目前在临床上所使用的取穴方法有很多,并不局限于标准化定位,但其取穴多数并不严格,只是模糊定位,如果可以用更精确的实验手段证明某种定位方式的有效性,相信会为临床取穴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由于本课题加入了针刺组的对照,笔者可以知道针刺可有效提高穴位的温度及血流灌注量,为进一步解释针刺发挥作用的原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定位点俞穴棘突
棘突记忆合金内固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NSGA-Ⅱ及BP神经网络的引擎盖外板定位点优化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室内移动目标RSSI定位算法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数独小游戏
拔罐治疗脂肪肝
搓腰
——壮肾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多站超视距定位虚假定位点剔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