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地区某繁育牛场常见疾病的统计与分析

2022-02-14 09:06买占海卢亚宾李建龙王菊梅
草食家畜 2022年1期
关键词:牛场犊牛内科

买占海,卢亚宾,李建龙,王菊梅,况 玲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随着我国各地对养殖业的重视,我国牛存栏总头数逐年增加,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建立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繁育牛场,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由于繁育牛场不同于其他牛场的牛群结构和养殖方式,单独对繁育牛场进行疾病的统计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养殖模式慢慢从原有的传统养殖转变为现代化养殖。相比于传统畜牧业,现代畜牧业具有规模化的养殖体系,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产业化的经营理念以及社会化的服务准则[1]。动物养殖数量大、养殖密度大等是规模化养殖场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旦发生某类疫病,在对养殖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影响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因此疫病的防控已成为影响牛、羊规模化养殖的一大关键性问题[2]。本文拟对繁育牛场常见疾病进行统计并为来年繁育场预防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

本研究繁育牛场核心养殖区位于察布查尔县境内,与察布查尔县市政府直线距离10 km左右。场内实行自繁自养,只有2个品种的牛,分别为德系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其中安格斯牛仅有235头,于2019年7月底全部卖出,牛场牛只剩西门塔尔牛。故本次分析不统计安格斯牛。

统计开始时场内存栏量为安格斯235头,西门塔尔牛4 838头。统计结束时场内存栏量为安格斯0头,西门塔尔5 912头。

1.2 繁育场牛只存栏情况(见表1)

表1 繁育场牛只存栏情况统计表头

1.3 统计方法

本次统计中,采取普查的方法,样本数据足够多,只针对新疆某牛场一个地区统计,可能存在地域性偏差,但对这一地区具有代表性,可为此地区来年的疫病防控提供预防方向。病例按照国际疾病ICD-10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分为外科病、内科病、产科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不同疾病根据动物临床症状,发病特点进行诊断,传染病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运用Excel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由于病情较为分散,样本数量很多,部分数据来自于驻场兽医诊断统计,受限于统计人和当地驻场兽医的知识水平,不排除统计数据的偏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科疾病统计结果

该繁育牛场主要的内科疾病为腹泻、感冒、瘤胃臌气、肺炎,发病数及淘汰数如表2所示。其中,淘汰指牛只失去生产性能,包括死亡和没有生产性能等情况。

表2 内科疾病统计结果

图1 各类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和淘汰率结果

由图1可知,腹泻是整个内科病中发病率及淘汰率最高的,分别占76%和46%,且表2可知夏季高发,冬季明显较少;肺炎发病率次之,占内科病发病率的16%;由表2可知,在2019年8月,肺炎的发病率为41%(67/164)、淘汰率为2%,远高于其他月份;而瘤胃臌气和感冒发病率和淘汰率均较小。

2.2 外科疾病统计结果

该牛场主要的外科疾病为蹄叶炎和角膜炎,发病数及淘汰数如表3所示。其中,淘汰指牛只失去生产性能,包括死亡和没有生产性能等情况。

表3 外科疾病统计结果 头

由表3可知,在这8个月里,没有因为外伤疾病淘汰的牛,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牛群的活动范围被限定,不易产生外伤;圈养的牛品种为德系西门塔尔牛,性情比较温和,不易打架斗殴,故牛场无因外伤而淘汰的牛。

2.3 产科疾病统计结果

该牛场主要的产科疾病为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发病数及淘汰数如表4所示。其中,淘汰指牛只失去生产性能,包括死亡和没有生产性能等情况。

表4 产科疾病统计结果

2.4 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结果

该牛场防疫程序相对较全面,在调查统计期间,多次进行疫苗防疫,定期全场进行消毒等工作,科学合理的疫病防控机制,有效的阻止了疫情在场区内的传播,统计期间未发生明显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和造成牛场经济损失的寄生虫病。传染病免疫程序见表5,寄生虫驱虫程序见表6。

表5 繁育牛场疫病免疫程序

表6 繁育场驱虫程序

3 讨 论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牛场数量的增多,饲养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导致不同牛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同。集约化的繁育牛场的主要职责是为其他的集约化牛场提供抵抗力强,生长速度快,产奶率高的犊牛。由于犊牛相对于成年牛抵抗力较差,在所有的养殖场中,犊牛的健康成为重中之重,而繁育场主要经济来源为犊牛,提高犊牛的成活率,繁育场才有经济效益。

3.1 内科病的防控

本次对新疆某繁育牛场常见疾病的统计中可以发现,腹泻发病率为76%,是整个繁育牛场中淘汰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多数腹泻牛只为新生牛犊。新生犊牛腹泻是断奶前犊牛最严重的疾病,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由于犊牛要经过初乳饲喂到正常乳饲喂和饲料饲草饲喂三个阶段,在这些阶段由于有些人为原因导致初乳饲喂不及时,或正常乳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引起犊牛腹泻,造成损失,建议养殖场初乳饲喂时专人专喂,并及时做好记录,正常乳饲喂时使用饲喂机自动加温控制温度,科学更换饲草饲料,防止犊牛应激性腹泻。肺炎的发病率和淘汰率居第二,牛肺炎作为牛群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4]。由表2可知,在2019年8月,肺炎的发病数和淘汰数远高于其他月份,主要是该繁育牛场受本地牛结节病疫情影响,圈舍号为B10的牛群(平均月龄为7月龄)在2019年8月10日打完布鲁氏杆菌活疫苗后于同年8月15日注射山羊痘疫苗预防牛结节病,仅相隔4 d,于是在2019年8月16日,圈舍号为B10的牛群大量高烧,因大部分人力还在给其他牛群注射山羊痘疫苗,未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导致许多牛病情恶化,使牛群肺炎的发病率和淘汰率增高。除8月份受到疫情影响,其他月份也均有发生,往往都是由于饲养员和兽医在日常未观察到位,导致感冒发烧的牛形成肺炎。同样需要养殖场的相关人员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在内科疾病中,发病率最低的是瘤胃臌气占1%,死淘率为7%,表明瘤胃臌气在规模化繁育牛场中极少发生,产生原因往往是吃了过量的发酵饲草,例如露水草、带霜草等引起的[5]。由于该牛场牛只采食的草料定时定量投喂,发生瘤胃臌气的可能性很小。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将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合理搭配,并使用全自动化的搅拌机使配方料能进入牛胃中,能大大减少牛发生瘤胃臌气的情况。

感冒的发病率为7%,淘汰数占内科死亡数的7%。感冒的高峰期在冬季,一般情况下,牛感冒通常是牛在寒冷的冬季感染风寒引起的[6]。由于规模化繁育牛场的规范饲养,室内外有良好的通风以及温度的控制,感冒的发病率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对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小。

内科疾病发病头数较多,但是致死率较少为1.48%,反映了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只要及时发现,并对症治疗,普通的内科疾病都能很好的解决,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淘汰。

综合来看,对腹泻的预防已迫在眉睫,实际的临床生产中饲养者应该经常对犊牛群进行观察,争取及时发现患病犊牛,然后尽快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7]。除了对发病牛只进行治疗以外,还需要对其进行隔离,能够有效抑制腹泻症状蔓延,进而降低腹泻治疗难度及治疗成本[8]。肺炎是新生犊牛养殖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具有高发性、突然性,发病原因十分复杂[9]。牛肺炎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其是春秋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且多变,该病有更高的发生几率[10]。需要管理者加强重视。

3.2 外科病与产科病的防控

蹄叶炎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同样很高,这两类病主要跟环境卫生有关,新疆早晚温差较大,在夜间,早晨和傍晚较寒冷,圈舍内地面被冻住,较为坚硬,牛在这种地上奔跑或者产犊,极易划伤蹄部或污染阴部,待到中午气温回升,地面冰雪化开,全是泥地,污染伤口,细菌滋生,造成蹄叶炎和子宫内膜炎[11]。建议以后繁育场能多配几台铲车,及时清理圈舍内的粪便等污秽物,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设置干净的卧床,运动场和卧床最好能铺设干净的麦草,这样能有效减少蹄叶炎和子宫内膜炎患病的几率。在养殖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高产奶牛,要确保饲养管理的科学合理性[12]。

牛外伤性角膜炎是因异物损伤角膜所致,如饲料芒刺、沙粒等进入牛的眼内[13]。在规模化养殖场中,牛的饲料都经过搅拌和发酵,不会存在特别尖锐的部分刺伤牛眼部,能有效降低牛角膜炎的发生。

由表4可知,每月均有子宫内膜炎病例的产生,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是牛场常见病,近几年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经产母牛[14]。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发生在产后,奶牛分娩和助产时产道受损,胎衣不下、子宫脱落、流产、子宫复旧不全,子宫感染等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15]。预防子宫内膜炎,主要需要提供干净舒适的产房,防止产犊时感染,还需要配种人员技术熟练以及输精枪的洁净等。

乳房炎是奶牛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对奶牛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对奶牛乳房炎进行有效的控制已经成为奶牛生产中的重点课题之一[16]。繁育场由于有许多的产后母牛,平时畜舍的卫生太差,不注意清洁,挤奶前后没有对乳头进行清洁消毒,挤奶设备不定期的清洁,都会造成奶牛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使奶牛失去生产性能。

4 结 论

在新疆某繁育牛场的各类疾病中,腹泻发病易在夏季发生;蹄叶炎、感冒和肺炎易在冬季发生。应在相应季节对这些疾病进行预防。该牛场未发生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归功于该牛场科学的有计划的注射相应疫苗并且定期进行驱虫。

猜你喜欢
牛场犊牛内科
怎么给初生犊牛补充营养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小型牛场在犊牛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