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本的解读技巧

2022-02-14 09:40陈欣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义分析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陈欣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材中,小说教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典型的社会环境、深刻的主题思想等,阅读这些名篇佳作,学生不仅能增长见闻,还能提高文学素养。但现如今,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学生阅读兴趣低、难理解作者旨意的现象。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莫泊桑《乡村故事》为例,试从语义分析、情境教学两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学作品的研读,激发他们研读作品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说阅读 语义分析 情境教学

小说文本是文学作品教材中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化知为识、化识为能的桥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优质名篇,这些作品富于浓厚的时代气息、典型的社会环境、深刻的主题思想、奇特的艺术构思、巧妙精绝的语言。阅读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其文学素养,还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但在如今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学生对小说阅读兴趣有余,理解不足的教学低效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作为扎根基层的教师,我尝试着从语义分析、情境创设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探究作者旨意,力求学生读懂读透文本。

一.析词解义读懂文本

小说文本具有人物形象多样、故事情节复杂、叙事环境典型、主题立意深刻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凭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很难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在阅读小说时总是流于关注表面的故事情节,读后只能勉强粗浅地概括小说内容,这远远偏离了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目标。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教学的语言分析,在引领学生研读小说文本时,要极力培养学生“透过表层的意思,把握它的深层内涵,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1]的阅读意识。

首先,在分析小说语言时,我们要让学生养成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分析习惯,遇到艰涩难懂或者用意不详的语句,要把它同文章的主题、背景及作者的思想联系起来。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乡村故事》开篇,就多次写道“并肩而立”“每家都有”“同时成家”“同时生儿育女”这样具有“相同”含义的词汇。初读这篇文章,学生容易忽略这细些微之处,然而把首段放置到整篇文本中细细比对考量,蒂瓦施夫妇与瓦兰夫妇在“卖孩子”问题上截然不同的做法,使得这两户境况几乎一样糟糕的人家后来的生活是天壤之别,他们的孩子对待“亲情”的态度也截然相反。再联系文章“探讨人性、伦理、亲情”的主题后,就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只有在“相同”的境遇中才能突出“不同”的做法、由“不同”的做法导致了两家人“不同”的生存处境、造就了两个孩子“不同”的人生,才更能从中突显底层人民在金钱面前所受的折辱,让人深感这些“小人物”命运的悲哀。

其次,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可形成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把握词义,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一个词语的意义丰富,在不同的语气下可能形成不同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联系上下文,从语言链中结合语境来理解。贫穷的蒂瓦施夫人在面对德·于贝尔夫妇提出的相同建议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态度。

“她喘了口气,又说:‘我们没有孩子,家里只有我丈夫和我……我们想把他带走……你们同意吗?’”

在这段话中,德·于贝尔夫人吞吞吐吐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委婉地征求对方的意见,可见她作为女性,能够理解骨肉分离的痛楚,但为了满足自己“收养孩子”“拥有亲情”的执拗想法,她迟疑地询问着。蒂瓦施夫人仅用三个“不”——“不,不行,绝对不行”坚决地拒绝了她的提议。德·于贝尔先生继而提出了“他将是我们的继承人”“他将享有同等的继承权”“每月定期给你们一百法郎”等优越的交换条件,并说道“你们听明白了吗?”正是这一反问句让蒂瓦施夫人勃然大怒,愤恨地斥责“向一位母亲买她的孩子”是“无耻”的要求。因为与陈述语句形成的语境不同,德·于贝尔先生并不是在询问对方“是否明白”,在他的言语背后隐藏着他自信满满的心态,他坚信这样有利的条件没有人会不同意,见微知著,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金钱考验着人性与亲情,这也为故事发展的藤蔓埋下了种子。

此外,还要注意分析小说中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所、对象、話题、使用语言者流露的思想感情。[2]德·于贝尔夫妇在蒂瓦施夫人那儿碰壁后来到了瓦兰夫妇家中,他们表明了来意并再次陈述了自己的建议。与德·于贝尔夫人这个渴望拥有孩子的女人不同,瓦兰夫妇并不太关心孩子的未来。

“于是因焦急不安而浑身发抖的德·于贝尔太太开始跟他们谈孩子的未来,他的幸福,他将给他们带来的财富。”

“农夫问道:‘这一千二百法郎的年金要在公证人面前立约吗?’”

“农妇仔细地想了想,又说:‘这孩子过几年就能干活了。得给我们每月一百二十法郎。’”

两家人围绕“买卖孩子”的话题展开了交谈,瓦兰夫妇在生存困境面前舍弃了亲情,他们不仅没有像蒂瓦施夫妇那样声嘶力竭地拒绝,而且还费尽心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再次,赏析优美词句是初中语文阅读常见的题型,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提点学生借助修辞手法来领会语句的含义及作用,学会掌握语言的感情色彩来理解本义。《乡村故事》中仅有两处修辞描写,一处是“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两家的主妇都要把她们的娃娃们集合在一起喂菜汤,就像看鹅人把鹅群赶拢一样。”作者把“孩子们”比喻成“鹅”,读来趣味性十足,既写出了孩子的数量多秩序混乱,又点明了两家经济上的穷困不堪,可谓是生动形象。另一处则是“买卖达成”后,“年轻太太喜气洋洋地抱走了哇哇大哭的小孩子,仿佛是从店里拿走一件心爱的小玩意儿。”同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比喻成了“小玩意儿”。从于贝尔太太的视角出发,她如愿以偿的“买”到了孩子,收获了亲情,对她而言这个孩子就像是“一件心爱的小玩意儿”,她经历了焦灼不安后得到,自是“喜气洋洋”。而被当作物品卖出的小孩子,被迫割裂了与生父母的亲缘关系,只得“哇哇大哭”。这两种情绪的渲染对比,如果正值少年学生们能细致品味,又怎能不为之动怀了。

二.创设情境读透文本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说教学应重视学生对小说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的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是通过营造和创设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知识性和思辨性特点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情境教学应用于小说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感受小说叙事环境,促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小说主题并获得积极的小说情感体验。

在小说作品的研读中,“因为作品文本最初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作者把自己的观念、意识注入了作品。因而,追踪作者的原初意义,就称为解读的第一步”[3]。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入境”才能与之契合,这也是理解文章的必经之路。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情境创设的依据,是以唤醒情感为要求,融情于境;以文本为中心,披文入境;以学生为主体,引生入境。具体的教学策略有问题情境导入,深入探究文本;运用直观情境,丰富教学方式;创设课堂情境,加强课堂互动;设置表演情境,提高角色认知。

《乡村故事》这篇小说的主题深刻,作者在文中多次揭露现实、拷问人性,学生们由于社会经验不丰富、情感不细腻,极大可能會略过一些细节,也就难以读懂文章原本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创建问题来引领他们阅读。在让·瓦兰被于贝尔夫妇带走后,蒂瓦施大妈便没休止地羞辱瓦兰一家,甚至总夸耀似的抱着未被自己卖出的儿子夏洛,含沙射影地说些不堪入耳的话。学生阅读到这些情节时,大多流于表层,只能读出蒂瓦施大妈痛恨买卖孩子的愤怒。这时就需要教师提出问题“蒂瓦施大妈此时的心情特别复杂,她除了瞧不上瓦兰夫妇卖孩子的行径,但看到瓦兰一家不断改善的生活条件,她心里甚是______,也许她内心也______当年做出的决定,于是她不断辱骂瓦兰夫妇,借此抚平自己内心的愤懑。”通过这样的问答,学生不难探知蒂瓦施大妈气愤、悔恨、嫉妒的复杂心理。故事的高潮部分,夏洛埋怨父母当年作了愚蠢的决定“居然让他们抱走了瓦兰家的孩子!”相比较蒂瓦施大妈的固执,他的父亲却是“沉默不语”,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夏洛父亲被儿子问责时可能有哪些心理活动”。教师此时要放心让学生去想去写,因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把自己主观的认识,注入到文章中去,构成文章意义的一部分。小说的最后夏洛在与父母发生一场激烈的争辩后消失在黑夜中,望着夏洛渐行渐远的背影,学生们也在思考“当初蒂瓦施父母的决定是正确的么?”“如果‘我’是夏洛,看到让·瓦兰衣锦还乡,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了?”初中的学生是活力四射的,他们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教师可以在把控好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先带领学生阅读小说篇章中的对话内容,再由学生分小组品读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情感态度,最后再创设表演情境,给学生大胆展示的机会,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对小说人物、主题的理解认知,与此同时,我相信他们的创造力也会让老师们大为震惊的。

可见,情境教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寓教于境,进而提高学生对小说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们不仅需要提升自身情境教学的素养,还要摒弃“灌输式”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徐林祥,张中原:《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第35页.

[2]徐林祥,张中原:《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第35页.

[3]王相文,韩雪屏,王松泉:《语文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56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市中学)

猜你喜欢
语义分析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基于交叉配血的多账户识别模型研究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探讨
基于LDA模型的95598热点业务工单挖掘分析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多义动词“あげる”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