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京绣的名称及其针法技艺中,存在着概念混淆、模糊等问题,导致人们对京绣的概念及其针法技艺存在一定的疑问。文章从京绣历史、类型、文化含义三方面展开研究,力求厘清和完善京绣相关概念,剖析京绣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绣品品类与针法技艺的关系。运用田野考察、比较分析、实物与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京绣的针法技艺特征,探究京绣不同类型绣品的针法应用规律,补充和细化京绣的研究数据。京绣针法技艺具有宫廷绣的复杂特征,京绣民间绣针法则呈现简便化特征,在剧装绣中融合了宫廷绣的艺术特征,简化了过于繁复的针法技艺;京绣配饰的针法是清代刺绣工艺的集中体现,多样精致。
关键词:
京绣;针法技艺;针法类型;中国刺绣;宫廷绣;剧装绣;民间绣;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TS935.13;J523.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2)02012109
引用頁码: 021301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2.02.015(篇序)
收稿日期: 20201111;
修回日期: 20211228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TB019)
作者简介: 沈飞(1980),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服饰文化与设计的研究。
京绣与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一起,被称为“燕京八绝”,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之精华。京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精湛的技艺与丰富的人文精神价值,更具有融入时代发展、文化产业与现代需求而转化为文化资源与生产力的巨大潜在价值,对技艺的深入剖析,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奠定坚实根基。
地方志与历史学类文献为本文中有关京绣文化与类型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如清代徐珂[1]的《清稗类钞》、池泽汇等[2]的《北平市工商业概况》、吴廷燮[3]的《北京市志稿》、陈宗蕃[4]的《燕都丛考》等文献,记录了清末及民国时期北京人的衣食住行与流行风尚,包括对京绣等北京手工艺的研究,记载了京绣为宫廷绣制服饰、满足清宫廷使用者需求,并记录了在宫廷绣衰落后,京绣随京剧在北京地区的繁荣而继续发展的历史。中国刺绣史类的文献、针法技艺类文献及京绣专门类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翔实和丰富的背景资料,如以孙佩兰[5]的《中国刺绣史》、林锡旦[6]的《中国传统刺绣》为代表的中国刺绣史类的文献,以及以丁佩[7]的《绣谱》、沈寿等[8]的《雪宧绣谱》为代表的针法技艺类文献等。近几年与京绣相关的研究有洪涛等[9]的著作《京绣》,全面介绍了京绣的历史、特点、分类、工序及针法;赵静[10]梳理京绣历程,阐述其工艺特色,分析其艺术价值和现状。同时,本研究借助文学、文化学、社会学、地方志、历史学等文献,将京绣置入中国刺绣发展历程的坐标轴中,观察其文化、艺术与技艺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其特征。本研究的学术意义为:第一,梳理京绣历史发展脉络,界定京绣时间与空间及其刺绣类型,厘清和完善京绣相关概念;第二,研究京绣的针法技艺,包括针法类型、艺术风格、图案纹样的形式语言与针法工艺的关系;第三,将京绣与其他绣种进行比较分析,并置入中国刺绣体系中进行研究,揭示京绣针法技艺特征。
本研究以理论研究与实际考察相结合为基础,运用田野考察、比较分析、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并交叉渗透历史、文化、设计等学科。对京绣文物与实物标本的收集与测量来源于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家的藏品。考察与调研地点不限于北京、河北地区的京绣生产基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所在地,还包括苏州、杭州、成都、潮州等地区的主要绣种和少数民族刺绣文化的考察,希望通过多类型绣种的比较探究京绣针法技艺特征。
1 京绣的起源
京绣作为北京地区绣种形成于清初。清朝初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私营纺织等手工业商品生产在明代基础上大规模发展起来,刺绣工艺出现了苏、粤、蜀、湘等地方产品,刺绣的用途在社会生活中日趋扩大,民间家庭中的刺绣业因之格外兴盛,成为商品生产的后盾和补充。全国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刺绣派系,苏绣、广绣、蜀绣、湘绣被称“四大名绣”,此外还有京绣、顾绣、鲁绣等。
清朝同光年间为京绣的兴盛时期。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同、光间,首推京绣,有五彩、平金、拉索、打子之别。五彩尤精,一切花卉、山水、禽兽、鱼虫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西人亦极赞之……”京绣的兴盛并非偶然,清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自元明两朝开始,手工业发展在全国已具有重要地位。清代的北京手工艺从生产水平到生产规模全面发展,形成一个发展高峰期。以景泰蓝、宫毯、玉器、雕漆、京绣等工艺品为代表的具有京味艺术与文化特征的手工艺品逐渐发展成熟。
京绣的兴盛时期是北京手工艺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清政府官办制造机构“江南三织造”的衰落时期。清代道光二十四、二十五年(公元1844—1845年)江宁局和苏州局的产量呈缩减和停顿的状态,这个时期是京绣成熟阶段;19世纪50—60年代江南三织造遭遇来自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规模不比从前,而此时步入同治年间的京绣已逐渐兴起;光绪三十年(公元1850年),清政府以物力艰难为由,裁撤江宁织造局,标志着清代官办手工业的衰落,这个时期京绣已经在北京市场发展成熟并兴盛。
京绣的兴盛时值清末同光年间,是清王朝的衰落期,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地域决定了京绣这种官办手工业的命运。本研究认为,京绣建立在中国已有的成熟刺绣体系之上,这个刺绣体系以江南三织造和苏绣为主导,是为清朝宫廷服务的皇家刺绣体系;京绣为宫廷服务的性质塑造了京绣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征,宫廷绣是京绣的核心。
2 京绣品类
京绣文化的孕育、生发、形成、衍进与发展,建立在北京文化的土壤与根脉之中。京绣的文化特征、艺术形式与针法技艺,随特定地域历史文脉的大背景而形成、发展与演变。通过挖掘京绣与北京地域、京城帝都历史、上层建筑的皇家宫廷文化、礼乐制度文化,以及与缙绅文化、市井文化、戏剧文化、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城市格局等社会文化的关系,可知京绣与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等地方绣种的不同之处。
京绣在清朝时期北京都城所形成的城市格局与文化板块的基础上形成并兴盛。从宫廷文化、贵族文化、官府文化、精英文化、雅士文化、市井文化到民族文化,从帝后妃嫔、皇亲国戚、文武官员、文人雅士、豪绅商贾、工匠艺人到市井百姓的社会各个阶层,从日常起居、庆典礼仪、婚丧嫁娶、娱乐休闲、民风习俗到消费需求等各个层面,都对京绣文化的形成、塑造、演变产生了内聚外化与精神物化的深刻影响。
北京的城市格局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板块,这些文化板块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消费需求,從而构成了京绣的三种不同需求品类。一是供皇家宫廷御用的京绣品类“宫廷绣”;二是供普罗大众使用的京绣品类“民间绣”;三是为戏曲服饰专用的京绣品类“剧装绣”。北京城市格局与文化板块是清代北京文化的重要特征,并塑造着京绣三种类别的消费群体、等级制度、礼仪规范、文化内涵与工艺技艺。宫廷绣、剧装绣与民间绣是京绣文化的三种类型,分别源于北京的宫廷文化、京剧戏剧文化与庶民文化。
京绣中的宫廷绣具有庄严繁缛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礼服、吉服等官服体系的官定制式品类中,其服饰的穿戴规则、刺绣图案的构图与造型、题材与样式、色彩与搭配方式,需要严格遵循固定的式样要求,体现了“分贵贱、别等威”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特征,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礼制意义。蟒袍、补服、氅衣、衬衣是京绣宫廷绣的常见品类(图1)。京绣中的民间绣是宫廷绣与剧装绣的基础,不仅为二者提供刺绣生产技术,在民国时期宫廷绣没落之后依然延续使用部分宫廷题材纹样、吉祥寓意与艺术风格。神袍、绣袄、绣裙、绣鞋、童装、家居庆贺绣品、婚嫁礼服、婚丧仪仗是民间京绣的主要品类(图2)。京绣中的剧装绣在京剧的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的剧装中大量使用,刺绣被应用在蟒、帔、褶、靠、衣等从礼服到常服、从便服到戎服几乎每一种剧装品类中,并且大量沿用了宫廷绣的主题和纹样(图3)。此外,京绣配饰是在宫廷及民间生活中的常见刺绣品类,主要包含荷包、褡裢、扇套、烟荷包、眼镜袋、靴掖等(图4)。
3 京绣针法类型与技艺
本研究首先根据京绣针法表现的图案构成形态将京绣常用针法进行分类,并剖析代表性针法技艺特征。其次,选取120件来自首都博物馆与收藏家的京绣宫廷绣、剧装绣、民间绣与配饰类绣品实物进行数据测量,以探究京绣不同类型绣品的针法应用规律。
3.1 针法分类
从京绣针法构成的图案造型视角分析,可将京绣常用针法分为三类。
1) 表现“点”的针法有打籽、钉珠。打籽也可聚集成面,钉珠多用来点缀局部。
2) 表现“线”的针法有滚针、切针、接针、摽针、盘金、锁绣、拉锁子,后三种针法也可汇聚成面。
3) 表现“面”的针法有齐针、抢针、套针、钉绫、帘绣、戳纱。
3.2 京绣针法解析
3.2.1 表现“点”与“线”的针法
1) 锁绣与拉锁子。锁绣是中国刺绣中历史悠久的针法,京绣中常见锁绣应用于配饰小件。另有拉锁子针法与之不同,拉锁子针法同时使用两条绣线绣制,一条线在绣地之上盘绕,另一条钉线用来固定这条绣线。在拉锁子针法中,绣地之上除使用丝线外,也会用到捻金线,两条绣线可采用不同色彩。拉锁子针法细腻、结实耐磨,但耗时费力(图5(a))。京绣中的拉锁子多用于小件绣品(图5(b)(c)),如荷包、靴掖、眼镜盒、扇套等。
2) 滚针、切针与摽针。滚针是表现曲线的针法,由短线错落连接,可形成任意旋转蜿蜒的线条(图6(a)),在宫廷绣品中大量应用,用于表现蝴蝶弯曲的触须,龙头部的眼睛、胡须、眉毛、鬃毛等(图6(b))。切针与摽针属于辅助针法,针迹细小,在民间、剧装与配饰类绣品中都较少使用,在京绣宫廷绣品的百蝶氅衣中大量使用,表现图案块面的基础上丰富了图案的装饰细节。
切针,也称刺针、倒针。《雪宦绣谱》中记载此针法“针迹须细如鱼子,俗谓一芝麻三针乃为上品”。切针的针距短且密,针针相连,长短一致,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单元针迹呈粒状,相连成为线条,在京绣中多用于装饰外围边缘(图7(b)(c))。在切针针法基础上,发展出摽针,两色线条结合缠绕,多用于描绘京绣蝴蝶的触须、腿脚等部位。先绣出线条,再用另外一色绣线沿着每一个针迹缠绕,最终出现蝴蝶触须两条线加捻的视觉效果,如图8所示。
3) 盘金与平金。盘金也称圈金,用钉金线的方式勾勒出图案的轮廓线条。用钉金的方式填充满图案时,即平金,是用来表现“面”的造型。钉金银刺绣装饰在宫廷服饰中大量应用,形成了浓郁的京绣宫廷绣风格,也影响京绣剧装绣与民间绣的艺术风格。京绣平金在大件的服装和小件的佩饰中都有应用,可用来表现大至龙凤、小至花卉瓜果等图案。京绣中盘金可以作为轮廓勾勒图案,或作为整体块面的填充;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绒绣、堆绫等针法相结合。传统钉金银线的钉线用红色钉金线,用白色钉银线;但是京绣的平金发展出多种配色可用不同颜色的钉线钉金银线,呈现出具有丰富色相的金属光泽质感。平金也可以通过控制金线之间的疏密距离,来实现不同效果的肌理质感和光泽度(图9)。
3.2.2 表现“面”的针法
京绣表现“面”的针法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点”汇聚成面,如打籽、戳纱。戳纱类针法以纱类面料做绣底,用各色丝线或散绒丝按纱眼有规律地戳纳成图案,可分为“纳锦”和“纳纱”两类。一般把满地戳纳成几何纹的称为“纳锦”,把留有纱地的称为“纳纱”。戳纱的每针绣线只压住一个纱眼,因此也称“打点”。正是这些“点”组合成图案的“面”(图10)。
第二类是以“线”汇聚成面,如齐针、抢针、套针、钉金等。齐针,也称“平针”“直针”,是刺绣基本针法之一,按照图案轮廓用直线条将图案绣满。齐针在京绣中应用极为广泛,花卉植物、文字、人物等需要平铺色块的部分,都可用齐针来实现。齐针的线迹排列可分为“横缠”“直缠”与“斜缠”。在表现山、石、垂直方向生长的果实,以及垂直方向构图需要时,多用“直缠”;在表现藤蔓、枝叶等有蜿蜒曲折运动生长态势的物体时,则多采用“斜缠”。此外,斜缠还较多应用于行楷字体(图11)。抢针,也被称作“戗针”,通常用来表现需要分层绣制、表现层次结构和色彩渐变的部分。抢针由多层齐针组合而成,根据图案造型将其分层绣制。层与层之间无参差穿插针迹,每层的色彩层次清晰,能够形成由浅至深或由深至浅的逐层过渡,富装饰性。抢针分为正抢、反抢两种针法,正抢多用于绣制大花瓣和宽叶。反抢针法绣制每一批图案的顺序与正抢相反,是由内向外绣制。反抢针法的图案边缘比正抢更富有立体感。在京绣中多用于绣制花瓣与蝴蝶翅膀等(图12)。
第三类是将“面”直接钉缝在绣地之上,如钉绫、帘绣。这两种针法是京绣民间刺绣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京绣民间技艺和智慧的体现。
钉绫,或称堆绫,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出版的张华璂[11]所著《刺绣术》中称“摘绫”,是中国传统工艺针法。“摘绫法如近日之摘棉,以甚薄之绫,摘成花朵之类而另以线缀于绣片之上……假如作梅花一枝,其枝干用平金或他法绣而以绫摘成花朵,以线缀之,其花蕊心则仍用针另行绣出。”绫片有素绫、绢等材质,在其上加以彩绘退晕渲染,色彩呈现层次感与立体感。堆绫的特点如下:第一,以绫代绣。绫片已经形成了面,而非由一针一线的刺绣的点或线组合而成面,因此提高了刺绣效率,刺绣工艺更加便于掌握。第二,绫片非常适合表现圆润丰满、有一定面积的图案形态,忽略过于烦琐细小的装饰。第三,呈现朴实的民间风格和地域特色。第四,钉绫与盘金等针法巧妙结合,弥补钉绫细节不足之处(图13)。
帘绣,是京绣具有代表性的针法之一,在清末民初时期应用,之后较少使用,且在其他绣种中很少见到。将双股捻合的丝线按照图案造型和颜色搭配需求进行排列,实际上就是用线填充图案,以绣线的排列组合成面。排列的绣线由另外一根钉线来固定,这根钉线从排列好的丝线横截面穿过,再钉缝于绣地之上。钉线与绣线的角度呈90°垂直,一次可钉一排6~10根绣线不等。如图14所示,红色标注的地方即针线穿过整排绣线固定的位置。帘绣仅用绣线排列的方式就能够完成色彩的渐变,这类型的渐变通常模仿堆绫中对绫子染色的自然退晕效果,呈现出柔和层次感。
4 京绣针法运用规律
京绣中的宫廷绣品、剧装绣品、民间绣品与配饰绣品对以上针法有不同运用方式,本研究对实物进行了针法数据测量(表1),通过分析可发现京绣不同类型绣品的针法应用规律。
第一,齐针是京绣几种类别使用的主要针法,这是由京绣的图案风格与造型特征决定的,即强调和体现图案的块面与整体特征。其中,京剧剧装运用到的齐针针法占其品类针法的76%,宫廷服装运用到的齐针针法比例为70%,民间服装的齐针运用占其比例为60%。
第二,在宫廷、民间与剧装品类中都大量使用钉金针法,平金多于盘金,偏重用金线填充整个图案面积。京剧剧装运用钉金针法的比例最高,其中仅平金就占70%,盘金占50%;
宫廷服装运用钉金,包括平金与盘金,占其针法比例的72%;配饰钉金比例占66%;民间服装钉金的比例占58%。
第三,在表现面的针法中,钉绫在民间服饰中运用较多,运用比例为25%,在宫廷与剧装品类中较少应用。
第四,表现线条的针法如滚针、切针、摽针、扎针,在宫廷服饰中运用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50%、33%、33%、33%,这些针法用来描绘动植物图案的造型细节,凸显精湛刺绣工艺。
针法组合方面,宫廷绣品的针法类型丰富,在一件服装上综合使用齐针、正抢、反抢、平金、打籽、滚针、切针、摽针、扎针等多种针法技艺,表现包含点、线、面在内的丰富且精致的图案,例如用正抢与反抢针法表现花瓣的层次、蝴蝶翅膀的层次,富有细腻的浮雕质感;拉锁子、打籽、戳纱等耗时费力的针法可用于衣身大面积刺绣。京绣民间服装刺绣中常用针法组合方式为:衣身部位多用齐针;挽袖部位常见钉绫与盘金组合、帘绣与盘金组合、仅用钉绫或仅用帘绣。打籽、钉珠等仅作为点缀针法出现在民间绣当中。京绣配饰的针法是清代刺绣工艺的集中体现,针法多样且精致。配饰类绣品的针法组合方式为:平金与打籽组合;平金与齐针组合;锁绣与盘金组合;拉锁子与打籽、盘金及亮片组合;全部使用平金或拉锁子或锁绣。京绣中的剧装类绣品的针法被简化,因舞台表演与观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过于精细的针法工艺在台下不仅不宜观察清楚,也耗费过多制作成本。因此,京剧剧装绣大量使用齐针、平金与盘金三种组合针法,主要运用绒绣以齐针针法为主、钉金以盘金和平金针法,以及圈金绒绣以齐针填充色块,外轮廓钉金。日常服装的针法比剧装精致和多樣化,宫廷服装与配饰小件的针法比剧装绣和民间绣的针法更为丰富、工艺更为精美。本研究对京绣的三大类别——宫廷绣、民间绣与剧装绣的艺术特征及针法技艺进行了比较(表2)。
5 结 论
首先,京绣针法传承了宫廷刺绣的复杂特征,这个特征体现为京绣品擅长使用费时费力的高难度针法,如拉锁子、反抢等针法,以及多重针法的组合使用,这类针法多用于京绣宫廷绣与配饰品类。其次,京绣针法兼具民间刺绣的简易性和简便化特征,体现在京绣民间绣品类对堆绫、帘绣等针法的大量应用,这类针法工艺较为简便,适合普罗大众制作并使用。受宫廷绣中大量用金的影响,这些民间绣针法常与钉金、盘金组合,充分体现了京绣源于宫廷文化、服务皇家宫廷的特质。此外,京绣中的剧装绣则融合了宫廷绣的艺术特征与民间绣的针法技艺,形成了可以雅俗共赏的刺绣类别,能够同时服务于社会各阶层。在宫廷绣与民间绣皆衰落后,剧装绣凭借国粹京剧而得以延续。京绣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工艺价值,京绣针法技艺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保护工作,也是活态传承与活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的根基。
《絲绸》官网下载
中国知网下载
参考文献:
[1]徐珂. 清稗类钞[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XU Ke. Qing Bai Lei Chao[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0.
[2]池泽汇, 娄学熙, 陈问咸. 北平市工商业概况[M]. 北京: 北平市社会局, 1932.
CHI Zehui, LOU Xuexi, CHEN Wenxia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eking’s Industry and Commerce[M]. Beijing: Peking Social Department, 1932.
[3]吴廷燮. 北京市志稿[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8.
WU Tingxie. Beijing Chronicles[M]. Beijing: Beijing Yanshan Publishing House, 1998.
[4]陈宗蕃. 燕都丛考[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1.
CHEN Zongfan. Studies on Yanjing[M]. Beijing: Beiji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1.
[5]孙佩兰. 中国刺绣史[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7.
SUN Peilan. History of China’s Embroidery[M]. Beijing: Beijing Library Press, 2007.
[6]林锡旦. 中国传统刺绣[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LI Xidan. Chinese Traditional Embroidery[M]. Beiji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5.
[7]丁佩. 绣谱[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DING Pei. Principles of Embroidery[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2.
[8]沈寿, 张謇. 雪宧绣谱[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0.
SHEN Shou, ZHANG Jian. The Principles and Stitching of Chinese Embroidery[M].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ing House, 2010.
[9]洪涛, 冯韵明, 孙颖. 京绣[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4.
HONG Tao, FENG Yunming, SUN Ying. Beijing Embroidery[M]. Beijing: Xueyuan Publishing House, 2014.
[10]赵静. 京绣历史及现状研究[D]. 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07.
ZHAO Jing. Study on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 of Beijing Embroidery[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2007.
[11]张华璂, 李许频韵. 刺绣术[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48.
ZHANG Huaji, LI-XU Pinyun. Embroidery Technique[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48.
Abstract:
There exit conceptual confusion and fuzziness problems in the name of Beijing embroidery and its stitch techniques, resulting in people’s doubts about the concept of Beijing embroidery and its stitch techniques. By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eijing embroidery, this study defines the time and space of Beijing embroidery and its types, hoping to clarify and improve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Beijing embroidery. Secondl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artistic style, categories and stitch techniques of Beijing embroider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itch techniques of Beijing embroidery, and explores the stitch technique application laws of different types of Beijing embroidery, hoping to supplement and refine the research data of Beijing embroidery.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use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field investig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image analysis, and cross-penetrating studies of history, culture, design and other discipline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conclusions: 1) Beijing embroidery was formed and flour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urban pattern and cultural sector established in the capital of Beijing in the Qing Dynasty. Court embroidery, costume embroidery and folk embroidery are three types of Beijing embroidery culture, which are derived from Qing Dynasty court culture, Beijing opera culture and folk culture, respectively. 2) Beijing embroidery stitch techniques inherit the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court embroidery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fact that Beijing embroidery is good at using time-consuming and difficult stitches, such as Lasuozi and Fanqiang stitch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stitches. This kind of stitch technique is mostly used in court embroidery and accessories of Beijing embroidery. 3) Beijing embroidery has simple and convenient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embroidery,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Duiling, Lian embroidery and other stitches in the categories of Beijing embroidery folk embroidery. This kind of stitching process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age by the general public. Influenced by the large amount of gold used in court embroidery, these folk embroidery stitches are often combined with Dingjin and Panjin stitches, fully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Beijing embroidery originates from court culture and serves the royal court. 4) Beijing embroidery costume embroidery combin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urt embroidery with the stitch techniques of folk embroidery, forming an embroidery category that suits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After the decline of court embroidery and folk embroidery, costume embroidery continued with the national quintessence of Peking Opera.
Taking Beijing embroidery as both an art and a skill, as well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this paper conducts analysis,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eijing embroidery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umanistic spiri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titch techniques. Beijing embroidery,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ill retains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culture. Its exquisite skills, craft culture and aesthetic value still maintain rich heritage and potential innovative value tension in the quantitative change of the market.
Key words:
Beijing embroidery; stitch technique; stitch types; Chinese embroidery; court embroidery; costume embroidery; folk embroide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