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亚军 李康华 李强
(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200;2.中交瑞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149)
随着建筑业转型升级与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工程总承包模式(EPC) 在项目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EPC工程总承包是指总承包方承担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的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工程建设,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进行综合控制与管理。相比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成本管理贯穿于EPC项目建设全过程,因此,从各个阶段分析影响EPC项目的成本控制因素成为提升EPC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
徐丽丽等[1]提出,在EPC项目中,设计环节决定了90%的项目总造价,并通过研究提出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五阶段策略。臧晗等[2]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组织、经济、技术和合同4个方面建立了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在供应商选取、采购环节的衔接方面,徐莉丽[3]建立了项目采购阶段成本控制预警系统。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面,大多数学者从施工成本控制体系构建、完善企业定额、成本预算编制、合同管理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4-5]。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侧重于EPC项目某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研究,并没有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探讨EPC项目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基于此,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视角,以某房建EPC项目为例,分析EPC项目设计、施工和采购各阶段的成本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以期为EPC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本文以某房建EPC项目为例。该项目占地面积 54 293.33m2,总建筑面积139 734.16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08 235.33m2,地下总建筑面积31 498.83m2,主要包括13栋13层住宅楼、1栋3层党建楼和1层地下车库(含人防)以及配套的小区内景观绿化、市政管网等。其中,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党建楼为框架结构。住宅总户数为987户,机动车停车位共987辆。合同工期24个月(2年),合同金额34 589.62万元。该项目由建筑施工企业和设计院组成联合体承建,施工企业为牵头方。
建筑施工企业牵头的EPC项目,由于与设计方沟通不充分、参与度较低,在设计阶段存在成本控制滞后的问题。通过对EPC项目的相关研究发现,在设计阶段对工程成本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有行业技术要求、设计方能力水平、施工单位参与度和成本控制奖惩机制。
2.1.1 行业技术要求
国家规范和行业规定是项目建设成本的硬性要求。例如,房建项目的建筑高度、容积率、光照、车位比例、绿色节能设计等要求是决定项目基本造价的基础。除了国家和行业规范,地方要求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据项目所在地规定进行调整。
2.1.2 设计方能力水平
设计方能力水平是EPC项目成本的直接影响因素,尤其是设计方各专业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和默契度,以及设计方的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多方案比选阶段,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能够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充分分析,从而提供更经济的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案。即使进入施工阶段,也能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提出设计变更,不仅能够控制工程造价,而且能够节约工期。同时,专业水平较高的工程造价人员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对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进行精确计算,避免疏漏。在该EPC项目中,设计方在审图过程中经过测算,将地下室柱网由原来的8m×8m改为8m×4m,虽然增加了柱子数量,但是增加了停车位面积,减小了柱、梁截面积,从总体上节约了混凝土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
2.1.3 施工单位参与度
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限额设计,要求在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注重图样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在满足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小化。总承包方通过同类型项目类比和测算,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此外,总承包方成立了EPC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组,由项目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第三方咨询机构各方人员构成。在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成本控制人员全程参与图样审核,协助设计人员优化方案,大大节约了项目成本。EPC项目成本管控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EPC项目成本管控组织架构
2.1.4 成本控制奖惩机制
在设计合同中,总承包方设置了奖惩机制。在满足限额设计标准的前提下,设计方若能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如根据市场价格代换材料或提供施工意见和方法,则能获得额外收益。这样极大地调动了设计人员的成本管控积极性,从而使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贯穿于整个项目全过程。
2.2.1 供应商的选取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材料和设备成本在工程项目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0%[6]。因此,供应商的价格、实力、信用等对项目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在开展EPC项目的过程中,一是通过完善的供货商服务平台,进行工程基本耗材(如钢筋、混凝土、砌块、电缆等)的多家比选;二是成立询价小组,定期收集项目所在地材料价格信息,不断更新价格信息库。此外,在项目前期开展材料实地考察,以保证施工材料及时进场。
2.2.2 采购计划的合理性
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不仅能够保证施工阶段各项工序的有效衔接,而且能够保证材料的有序领用,从而极大地节约工程成本。该项目的物资部通过施工图预算,对工程材料、半成品及设备总量进行汇总,并根据材料进场计划编制初步采购计划。通过对供应商选用、订货频率和折扣进行综合分析,制订了经济合理的采购方案。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物资部通过分阶段调整采购计划,以应对材料价格的波动,保证施工进度,从而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2.2.3 主材运输和保管措施
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和保管不当都会造成材料浪费。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材料损耗,一是在保证材料质量和价格的前提下,优先选用距离较近的供货商;二是对不同材料、设备的装卸方法进行规范,并要求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减少二次搬运;三是建立完善的材料保管制度和限额领料制度,并责任到人,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成本最小化。
2.3.1 施工方案的先进性和可实施性
施工方案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员、物资、进度、施工步骤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部署,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连续性和可实施性。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在EPC项目施工过程中,经验丰富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方案中采用了新工艺、新设备,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例如,混凝土施工主要采用泵送,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减少了劳动力使用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保证了施工质量。
2.3.2 进度、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进度、质量和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费用。例如,因质量不达标而导致返工,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有可能延误工期。在进度保证措施方面,总承包方制定了组织保障、管理保障、经济保障和资源保障措施等。例如,在组织保障层面,明确了施工进度目标,包括总工期目标、阶段目标、分部分项工程目标、月(周) 进度目标、相关资源的配置目标,通过可控的目标分解,保障整个项目按期完工。在质量保障方面,基于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过程保证和物资保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按照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做好事前控制和预防,实施过程落实“三检”制,并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在安全保障方面,编制了工程全周期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清单,按照危险作业清单库中的危险作业等级明细,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尤其在基坑支护、模板作业、起重吊装及安拆、脚手架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施工用电、临时消防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控制措施。通过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全方位保障,有效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2.3.3 成本目标、成本计划和成本核算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成本控制的核心是对成本目标和成本计划进行对比分析,避免产生偏差。在EPC项目的设计阶段,应根据成本测算和目标利润形成成本目标。在施工阶段,应根据成本目标制订不同的成本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计划标准,并进行周期性的成本考核,尤其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需要进行严格审核和控制。为避免成本超支,该项目要求每一关键节点都要绘制工程进度曲线,根据工程进度核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及时纠偏。
基于上述分析,归纳出EPC项目成本影响因素,如图2所示。
图2 EPC项目成本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EPC项目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各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由建筑施工企业牵头的EPC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在设计阶段,施工企业应加强在设计环节的参与度,及时协助设计方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有效节约项目成本;在采购阶段,应更加重视供应商的选取、及时根据施工进度和市场价格发展调整采购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应将成本控制的理念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