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 黄吉鸿 评析| 罗树庚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
师:这篇课文写于1921 年,有些语言的表达和现在不一样,我们来看一下。(出示: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师:大家请看,“其间”应该怎么说?
生:中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师:不要出现“间”字。
生:其中有一个……
师:不要出现“其”字,有点难。当然,你们都是懂了这个词语意思的。
生:里面。
师:好,她说“里面”是只解释了“间”的意思,“其”呢?
生:那里。
师:“其”就是——
生:“这”或者是“那”。
师:“其间”连起来就是——
生:那里。
师:对,或者“这里”,马上批注,或者通俗一点,“那里头”。还有一句。(出示:2.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师:“仿佛”,现在怎么说?
生:相仿。
师:可以。
生:差不多。
师:鼓掌!我们把“差不多”送到句子里读读,替换一下。
生:他和我差不多年纪……
师:对,就是差不多的意思。下一句。(出示:3.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
师:“月亮地下”,鲁迅实际上想表达的是——
生:底下。
师:真厉害!“月亮底下”,你把它送进去,给大家读一遍。
生: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
师:读得好听!最后一句,大家请看。(出示:4.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师:先看“他”字,现在表示事物的是什么tā?
生:宝盖头的它。
师:“如许”就是——
生:许多。
师:他已经理解了,但还不是最好的。
生:如此。
生:些许。
师:还有答案吗?注意,解释一个词语,最好不要重复词语的任何字。
生:很多。
师:“很多”的意思,“海边有很多的、许多的贝壳”。大家看,联系“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一句,“很多、许多”还可以说成什么?
生:这么多。
生:这么些。
师:太好了!我们把“这么多”“这么些”送进去读。
生:海边有这么多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评析:《故乡》创作于1921年,鲁迅先生虽然用的是白话文,但因为当时白话文正处于初兴阶段,因此那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依然会有个别文言文的痕迹。另外,100 年前的白话文与我们现在的白话文,也是有区别的。黄老师抓住文中非常典型的“其间”“仿佛”“如许”等词,让学生说一说“用我们现在的话该怎么说”,让学生换一换、说一说,唤醒学生的对比意识,启动学生的比较思维方式,为后面对比着学进行预热。】
师:现在我们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课后第二题已经告诉我们一些了。打开课文,谁来读?
生:课文写了月下看瓜刺猹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师:你故意读错了一个字,大家听出来了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kān 瓜”。
师:很好。现在你来给大家读一遍。
(生正确地读句子)
师:非常好!你们这么优秀,我再提高要求。大家看,“初次相识时的闰土”,我们可以提炼一个关键词,叫什么?
生:相识。
师:好!(板书:相识)你能不能再提炼几个关键词,也是两个字的。打开课文,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提炼。
(生默读课文,提炼关键词。)
师:有人举手了,开始交流。
生:相处。
师:多么了不起!鼓掌!(板书:相处)
生:分别。
师:也可以说成——
生:分离。
师:“分离”不太好,再想一想。
生:相离。
师:可以是可以,但容易误理解为那个吃的“香梨”了。
(生大笑)
生:别离。
师:就用你的!(板书:别离)课文第1 自然段也提炼出一个关键词,先自己读一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来说。这是在我的——
生:记忆里。
师:掌声!(板书:记忆)或者我们可以说是对闰土的——
生:回忆。
师:现在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板书)课文主要写了“我”——
生:记忆中的闰土。
师:“我”和他——
生:相识,相处。
师:最后——
生:别离的故事。
师:这是课文的另一种概括方法,比较简洁。大家再看这里,这四块内容当中,哪一块最重要?
生:相处。
师:对。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是写相处的?知道的举手。
生:我觉得是第6~17 自然段。
师:第6 自然段我同意,但第17 自然段我觉得还不对。大家有意见吗?第18 自然段是不是写相处的?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
(生齐读第18 自然段)
师:算不算?
生:算。
师:当然算,这是写相处时候的感觉啊!现在,我们重点来研究第6~18 自然段。请大家默读这部分内容,完成四字小标题的提炼。一共四件事,可以批注在课文中,等会儿我们交流。
(生默读、批注)
师:好,现在开始交流。一个人说一个标题。
生:第一件是“雪地捕鸟”。
师:有没有觉得自己的标题比他厉害的?没有了,那你写在黑板上,(生板书)第二件呢?
生:海边拾贝。
师:好,上来,写在边上。第三件呢?
生:瓜地刺猹。
师:我估计这一回会有人举手,“瓜地刺猹”,大白天的吗?
生:月下刺猹。
师:反应很快,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时候。而且是有月亮的晚上,非常诗意。“月下刺猹”,谁敢挑战?
生:月地刺猹。
师:“月地”肯定不合适。
生:我指的是“月下的田地”。
师:这容易造成误解,还是“月下”好。
生:月夜刺猹。
师:“月夜刺猹”和“月下刺猹”并列冠军,谁还想挑战啊?
生:月下看瓜。
师:大家比较一下,“月下看瓜”好还是“月下刺猹”好?
生:刺猹。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主要写了刺猹的事情。
师:主要写闰土能刺猹,他是多么——
生:厉害。
师:或者说是——
生:勇敢。
师:所以还是“月下刺猹”好,你来写。第四件呢?
生:看跳鱼儿。
师:很清楚了。你来写。同学们看着黑板上这几个标题,先自己连起来说说,再同桌互相讲一遍。
(生自练、互说)
师:好,我们看黑板。“相处”这部分主要写了“我”和闰土相处的时候,他给“我”讲了——
生:雪地捕鸟。
师:大声点。生:雪地捕鸟。师:讲了——生:海边拾贝。师:讲了——生:月下刺猹。师:还讲了——生:看跳鱼儿。
【评析:黄老师的课纵横捭阖,又细腻细致。这在他处理“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与“提炼四字小标题”两个环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分别”“分离”“相离”到“别离”,从“瓜地刺猹”“月地刺猹”“月下看瓜”到“月下刺猹”,黄老师引导着、启发着学生反复推敲,不断拿捏概括的准确性、精准度。听黄老师和学生反复推敲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贾岛与韩愈在斟酌、推敲“僧敲月下门”的情形。“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言是需要在反复比较、玩味中才能体会到妥帖的。小学生的语感是在言语推敲、反复实践中才能获得的。这两个反复斟酌的环节实在是太妙了。】
师:大家从内容上读懂了第6~18 自然段,那么,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请看。(出示:细读课文第6~18 自然段,你会发现鲁迅先生的一些写作秘密。)
师:究竟有什么样的写作秘密呢?期待大家的发现。
(生默读课文)
生:有详有略。
师:说来听听,什么详写?什么略写?
生:详写“雪地捕鸟”和“月下刺猹”。
师:“雪地捕鸟”“月下刺猹”这两件事详写,另外两件事略写。鼓掌!这个同学很了不起,发现有详有略。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运用了很多语言描写。
师:语言描写就是大量写了人物之间的——
生:对话。
师:继续思考,对话之间有什么秘密吗?
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生:都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写出这几件事情的。
师:这个我们都知道的,不算秘密。
生:语言比较精练。
师:谁的语言?
生:鲁迅。
师:同桌合作,一个读“我”的话,一个读闰土的话。读了他们的对话后,你一定会有重大发现。
(生互读)
师:好!谁发现了?
生:“我”的话很少,闰土的话很多。
师:掌声送给他!这就是重大发现,发现一个人说的话多,另一个人说的话少。(板书:多少)为什么闰土的话写得这么多?“我”的话写得这么少?
生:写出闰土的见多识广和“我”的什么都不知道。
师:这么写是为了——
生:反衬。
师:非常好!反衬,也可以说是——
生:对比。
师:可以,我们就用对比吧,(板书:对比)这是作者写作的第一个秘密。不急,我们合作读,老师读“我”的话,你们读闰土的话,大家看屏幕。闰土的话中有一个标点符号反复出现,和“我”的话中的标点符号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闰土的话里有一个标点符号反复出现,是什么?
生:省略号。
师:马上圈出所有的省略号,几处?
生:四处。
师:“我”的语言里面,都是什么号?
生:问号。
师:圈出来。为什么闰土的话里面反复出现省略号,而“我”的话里面反复出现问号?
生:我认为省略号的反复是为了凸显闰土的见多识广,而问号是为了突出“我”的无知。
师:很好!你继续补充。
生:我觉得问号是为了反衬闰土的见多识广。
师:省略号是反衬“我”的——
生:无知。
师:所以,也是采用一种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也是在对比。现在我们再来读这些对话,“闰土”的话女生读,“我”的话男生读,开始。
(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对话部分)
师:我们已经发现大文豪鲁迅先生写作的最大秘密——对比手法,(指黑板)分别是——
生:“多”跟“少”,省略号和问号。
师:作者在文中还有一处隐藏的对比,不知道你们能否发现。请快速默读第6~18 自然段。
(生默读,但没有人举手。)
师:第6~18 自然段除了写对话之外,还写了什么?找出来,发现了就举手,第三大秘密就在这里。
(生继续思考、寻找)
师:有人已经发现了,除了写对话之外,作者还大量写了什么?
生:动作描写。
师:不对。
生:心理描写。
师:正确。都在哪几个自然段呢?赶快找出来。
生:是第13、16、18 自然段。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几段文字,大家请看屏幕。
生:(读)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师:接着读。
生:(读)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师:还有一段最典型的心理活动,一起读。
生:(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心理想法、心理感受。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三段文字当中有一类同样意思的关键词语反复出现,你能圈出几个?
(生思考并圈关键词语)
师:有一类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关键词语反复出现,不停出现,多次出现,一圈出来你就知道了。这就是对比着写的第三个秘密。现在开始交流。
生:不知道。
师:按顺序来,第一个词语应该是——
生:并不知道。
师:对,大家圈出来。第二个关键词是——
生: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师:“也没有知道”,还是不知道吧!圈出来。第三个还在这一自然段里,也是讲他不知道的。
生:无端的觉得。
师:无端就是——
生:没有根据。
师:对!虽然说是“觉得”,但实际上也是不知道的。圈一圈。已经三个了,继续,第四个是——
生:素不知道。
师:好!素不知道,“素”就是——
生:从来没有。
师:去掉两个字。
生:从来。
师:批注,“素”就是从来,或者说是——
生:向来。
师:素不知道就是从来不知道,向来不知道,强调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第四个,第五个呢?
生:单知道。
师:就是——
生:只知道。
师:知道得还是很少。第六个呢?
生:所不知道。
师:圈出来。第七个——
生:他们不知道。
师:明白了吧?现在我们来看看找到的这些词语,大家看着屏幕。
(出示):
那时并不知道
现在也没有知道
无端的觉得
素不知道
先前单知道
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
他们不知道
师:“我”那时——
生: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
师:便是现在也——
生:没有知道。
师:只是——
生: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师:“我”——
生: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师: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
生: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师: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生: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他们不知道一些事。
生: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指板书)闰土是无所——
生:不知。
师:但是“我”和“我”往常的朋友都——
生:一无所知。
生:见识有限。
生:孤陋寡闻。
(师板书:一无所知)
师:如果把“我”和往常的朋友作一个比喻,你会想到哪一个成语呢?
生:井底之蛙。
【评析:为了突出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鲁迅先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描写。“我”话少,闰土话多;写闰土语言用了许多省略号,写“我”的语言用了许多问号。为了进一步突出“我”犹如井底之蛙,课文还写了“我”的多段心理活动。这些语言表达的秘密,不仅被黄老师洞悉,而且他还十分巧妙地让学生在品读中去自主发现。歌德说:“内容人人可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学语文,重点就是要习得语言表达的密妙。黄老师对用教材“教语文”的火候把握得非常高明、精到。】
师:现在请看黑板。到现在为止,我们发现作者在写作上最大的秘密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指板书)第一方面——
生:把闰土的话写得多,把“我”的话写得少。
师:是对比。第二方面——
生:闰土的话里面反复出现省略号,表示还说了很多。而“我”的话里只出现问号,表示很无知。
师:又在对比。还有第三个方面——
生:作者在描写自己心理活动的时候,反复强调自己的不知道。
师:通过对比,写出我的——生:一无所知。
师:反衬出闰土的——
生:无所不知。
师:是啊!闰土心里装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而我呢,却像——
生:井底之蛙很无知。
师:对比就是这篇文章写作的最大秘密。鲁迅先生写得真是极其精彩!你们读他文章的时候,一定要用心、仔细。课后读读课文的其他内容,还可以去读读《故乡》原文,你们定然会发现更多的精彩和秘密。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课至尾声,如水到渠成。“对比”的魅力,在黄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如醍醐灌顶。简单的课堂小结与回顾,好似“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虽已下课,却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总评】
一、幽默风趣一如既往
听黄吉鸿老师上课,我和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幽默风趣、好听好玩。课堂上的黄老师就像小品舞台上的冯巩,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带着几分洒脱。他之所以要这样,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营造一方身心可以放松、思想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谈到闰土和“我”分离时,一名学生用“相离”进行概括,黄老师风趣地说:“可以是可以,但容易误理解为那个吃的‘香梨’。”学生哈哈大笑。幽默的话语,机智的点拨,学生马上想到用更精准的“别离”来替代。这样的例子,在黄老师的课堂上随处可见,不胜枚举。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幽默风趣的背后是语言的鲜活、思维的敏捷、积淀的厚实,更是师生向未知掘进的幸福旅程的基础。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中一个单程旅行,不可重来。如果做老师的每天都板着个脸,言语如嚼蜡,可想而知,这个旅程会多么无趣无聊。黄老师上课,老师洒脱,学生放松。这是他有别于其他老师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他一贯的教学风格。
二、语文味道对比品尝
世界上本无美丑,对比就产生了;世界上本无长短,对比就出现了。对比是阅读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策略。黄老师整节课把对比这一策略用到了极致。从“对比白话文与现代文的语言表达”“比较语言表达的精准”到“对比中发现写作的秘密”,自始至终,黄老师都在“用对比品尝文字的味道”,进而领着学生品味文学、文化的味道。说老实话,《少年闰土》我也教过多遍,但在听黄老师这节课之前,我还真没注意到鲁迅先生写作的秘密——“我”话少,闰土话多;闰土的语言中大量使用了省略号,“我”的语言里用了许多问号。更没有想过“我”心理活动也是为了衬托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听完黄老师的课,我深深被其折服。
三、价值取舍见仁见智
几年以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谈论课文的教学价值问题。语文课为什么难上,因为构成教材的一篇篇课文既有原生价值,又有教学价值。文章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可以称之为原生价值或者信息价值。它具有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消遣价值等等。一旦被编入语文教材,成为课文,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即它又具有“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这是它的教学价值。文章原生价值是显性的,教学价值是隐性的。由于一篇文章既有原生价值,又有教学价值,有时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还不止一个。正因为如此,语文课不好上。
《少年闰土》一文被编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黄老师在执教时,似乎没有过多关注编者对本文的“教学价值”定位,把“感受对比的表达秘密”作为教学价值取向。细究之后,是很有道理的。第一,这篇文章教学价值很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做出取舍;第二,与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相比,这篇课文比较浅显,不需要借助相关资料,六年级的学生也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想必,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的考量,黄老师才把本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发现表达秘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