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卢徐赟
1.通过朗读,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借助注释及已有文言的基础,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凭借语言,展开想象,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情。
理解知音内涵,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序:穿越千古话“知音”
1.出示排行榜1:钟子期=“锺子期”?(关注本已被简化了的“锺”)
2.出示排行榜2:为什么是“太山”?(生看微课,了解泰山文化。)
【设计意图:揣度《伯牙鼓琴》,文本含有文化元素“锺”“太山”,聚焦这些独特的文字,引领学生踏上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
1.关注“鼓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弹琴)。
2.随即追问:不再弹琴,文中叫——(不复鼓琴)。
如果再次为人弹琴,文中叫——(复为鼓琴)。
1.了解伯牙和锺子期。
2.产生质疑:他们社会地位相差如此之大,怎能成为好友?
1.巧用符号,学读带语气词的句子。
出示句子: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解决“善哉”拓展。
(2)聚焦虚词“乎”,朗读中感受虚词的韵味和节奏。(出示“连音符号⌒”,师范读,生再读。)
(3)迁移朗读相似句: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根据意思,读对易错的长句。
出示句子: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结合注释明确断句: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小结:根据意思判断读音和停顿,是学习的好方法。
1.根据节奏,师生齐读《伯牙鼓琴》。
2.指名读无标点的《伯牙鼓琴》。
1.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子期是伯牙知音的句子。
2.反馈呈现: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 结合注释说意思。(关注:“方”和“少选”)
4.学习“志在流水”。(听古琴片段,想象“汤汤乎若流水”画面并朗读。)
5.学习“志在太山”。(听古琴片段,想象“巍巍兮若太山”画面并朗读。)
6.模仿练说。
(1)伯牙的琴声还可表现什么?子期会怎样赞叹?(练习:志在______。善哉乎鼓琴,______。)
(2)小结:无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这就是“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1.引导质疑:为什么独写“太山”“流水”?
2.反馈呈现。
(1)关键词:古琴曲。
(2)关键词:山水。
拓展内容: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3)关键词:志。
理清“志在太山”就是像太山一样巍峨屹立在人间的志向;“志在流水”就是像江河一样心胸宽广、坦荡的胸怀。
(4)关键词:子之心与吾心同。
明白子期懂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志向、情怀。
引读:孤独的伯牙,他的琴声只有遇到子期, 才会得到——(“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难怪伯牙这样说:“子之心与吾心同。”
3.说话训练:当寂寞的伯牙遇上善听的子期,无论弹什么,无论寄托着怎样的志向和情怀,子期都能“得之”时,欣喜的伯牙又会怎样感慨?
4.师生配合读文。
5.小结:你对知音有什么新的认识?(预设:和志向、胸怀有关。)
【设计意图:从文本的角度看,伯牙“得遇知音”的心路历程是“留白”处理;从伯牙的角度看,“得遇知音”的情绪已到顶点;从课堂的角度看,狂喜和激动,会与“子期死”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更能震撼人心。】
1.两人当下约定,第二年中秋,就在这老地方见面。然而,当伯牙如约而至时,却听到了这样的噩耗: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引导质疑: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1)依据课文回答。(关键词:知音不再、绝弦)
(2)补充拓展资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3)引读:
锺子期死,当伯牙鼓琴志在太山,世上再无人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世上再无人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子期死,世上又多了孤独的伯牙,所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积累提及伯牙、锺子期传说的诗句。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世无锺子期,谁知心所属。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2.再次引导质疑:他们不一定都是古琴演奏家,他们的朋友也不一定都擅长听音,为什么以此自喻?(预设:“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知音”范围已经不断地扩大。)
(配乐齐读篆体《伯牙鼓琴》)艺术让生命美好,破琴为生命致敬,让我们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怀着对伯牙子期的敬意,怀着对知音的向往,将故事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