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苗苗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辽宁大连 116000
急性胸痛是一种急症,具有突发性特殊,若病情严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导致胸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外伤、气胸、心绞痛等均可导致胸痛的发生[1]。急性胸痛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因此,需要尽早识别导致患者急性胸痛的原因,并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2]。急诊预检分诊是指根据患者的主诉,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缓解,安排救治程序,旨在让患者可以快速达到救治的目的[3]。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可提高患者病情判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发生,可提高工作效率。为探究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用于急性胸痛患者中的效果,现对94 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分析。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7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3月至8月收治的47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28 例,女19 例;年龄21~80 岁,平均(48.68±6.17)岁;病程6~21 h,平均(14.68±2.74)h;疼痛程度:轻度17 例,中度22 例,重度8 例。研究组中,男30 例,女17 例;年龄22~84 岁,平均(48.71±6.15)岁;病程7~22 h,平均(14.72±2.71)h;疼痛程度:轻度20 例,中度21 例,重度6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与本研究的护理人员共10 名,其中女8 名,男2 名;文化程度:大专2 名,本科及以上8 名。纳入标准:①年龄≥21 岁;②发病后24 h 内就诊;③以胸痛为主要症状,且为急性发作。排除标准:①沟通障碍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③特殊女性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对照组患者主要凭经验分诊,即分诊人员通过询问患者病史、临床体征、症状、对患者病情程度、疾病类型进行评估,并进行分诊预见。
研究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即通过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病情、评估患者综合情况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按照专科分诊治疗,具体如下。
1.2.1 成立分诊小组 为保证护理人员分诊的准确性、有效性,在实施优化急诊预检分诊前,对小组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直到所有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分诊工作,在培训期间,采取的培训方式包括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专人授课等等。
1.2.2 急诊预检分诊流程 对于院外患者,在接到患者急诊电话后,需要在2 min 内完成出诊任务,并快速与现场人员取得联系,掌握患者的病情,便于对患者尽快进行评估,到达现场后需要尽快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吸氧、输液等,并即可送至医院救治;对于入院接待的患者,需要由专人维护患者秩序,并为患者提供诊治地点,稳定患者、患者家属情绪。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主诉:在接待患者时,要热情,准确记录患者主诉内容,并诱导患者、患者家属详细倾诉患者的症状、原因、持续时间等,掌握患者既往病史,便于准确判断病情程度;②观察:通过听、看、查等多种方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等,倾听患者呼吸情况,探查患者体温及血管充盈程度,掌握患者的疼痛部位、程度等,对患者机体情况有基础的认知;③评估:结合患者的主诉及观察结果,对患者的病情有基础的评估,并作出初步的判断,时间在2~3 min内;④分诊安排: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对于存在生命危险的患者,需要开通绿色通道,并制定紧急的救治方案,例如监测患者心电变化、开放静脉通道、做好镇痛等;对于无生命危险的患者,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并安排其等待就诊,在等待期间,需要持续监测患者情况,防止病情发生新的变化。
①分诊时间:从分诊人员接到患者至患者完成相关检查的时间。②急救时间:从患者进入救治室至救治完成的时间。③评估患者满意度,应用自制量表(百分制)进行调查评估,Cronbach′s α 为0.82,根据评分分为3 个等级,>90 分为十分满意,60~90 分为尚可,<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尚可)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n(%)]
研究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及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及急救时间的比较(min,±s)
表2 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及急救时间的比较(min,±s)
组别 例数 分诊评估时间 急救时间对照组研究组t 值P 值47 47 3.26±1.01 1.86±0.22 9.285<0.001 27.62±6.11 24.39±5.46 2.702 0.008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急诊科患者多具有病情严重、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因此,对于病情严重者尽快送至就诊救治对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5-6]。急诊预检分诊是判断患者病情的基础,能否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诊断、快速鉴别,降低漏诊、误诊发生,对患者赢得救治时间,挽救患者生命祈祷不容忽视的作用[7-8]。因此,选取科学、有效、快速的急诊预检分诊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极为关键。
以往临床多以接诊者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分诊,无明确的分诊标准、分诊工具,导致该方法漏诊、误诊率高,造成很多非急诊患者被误诊为需要急诊就诊,进而浪费了急诊医疗资源,影响患者病情的诊断及救治[9-10]。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完成评估,让病情严重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有效治疗,从而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11-12]。相关研究指出,对急诊预检分诊流程进行优化,可以将患者病情程度作为依据,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优先其就诊,病情次之者,可安排其在特定区域等候就诊,便于可以第一时间让病情危重患者接受救治,为其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3-15]。吕君等[16]研究中以150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对象,结果显示,应用优化急诊分诊患者,其分诊评估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急诊服务模式,表明对传统急诊模式予以优化,可以提高急诊效率,提高患者治疗康复效益,推广应用价值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及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报道具有一致性,再次证实了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的开展的有效性。冯雪连等[17]研究指出,相比传统急诊预检分诊,优化就诊预检分诊,可以缩短患者分诊挂号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利于提升分诊有效率,成效显著。吴明[18]对158 例患者为对象,79 例开展传统预检分诊流程为对照组,79 例开展优化预检分诊流程为研究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诊准确率、分诊及时率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优化预检分诊流程的开展,可以提高分诊效果,患者对其满意度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与上述报道一致性高,再次表明对于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的开展,大部分患者对其认可度高。
分析其原因,优化急诊预检分诊,可以让护理更有根据,能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盲目性,从而提高了分诊的准确性,缩短了分诊时间、急救时间,可让病情严重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这一结果说明优化预检分诊用于急性胸痛患者中,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可缩短分诊及急救时间,而时间对严重疾病患者就是其生命,为患者赢得宝贵时间让患者生命多了一分希望,因此,缩短时间,对提高救治率起到重要意义,可见,优化急诊预检分诊的高效性。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应用优化急诊预检分诊,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程度,对其诊室进行合理分配,从而能避免患者排长队,可减轻患者排队的急躁,利于改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次研究受到时间限制,样本量限制等,未直接对患者按照红区、黄区、绿区及濒危患者Ⅰ类、危重患者Ⅱ类、急诊患者Ⅲ类、非急诊患者Ⅳ(简称三区四类)进行划分,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按照上述分类方法对患者进行分诊,对优化急诊预检分诊的有效性、科学性、预见性等再次探析,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在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中,实施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可缩短评估、急救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可以广泛用于临床分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