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洁,王欣捷
(内蒙古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成就,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在当前环境形势下,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环保节能、低碳发展等问题。对于我国环境问题,重污染行业是重中之重,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走绿色发展之路刻不容缓。因此,重污染行业需要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保证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重污染行业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财务绩效不受影响,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对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进行政府补助,以此来激励企业积极进行环境保护。但在企业实际经营中,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可以达到促进的效果;政府补助是否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绩效,能否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这些都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从现有文献来看,很少有文献将这三者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大多为其中两者关系的研究。对于政府补助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学者多从不同行业进行研究,政府补助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绩效[1-2],但陈维等(2015)[3]认为受政治关联的影响,政府补助对财务绩效产生负向影响,且政府补助效率会越来越低。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一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助缓解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压力,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两者关系为正向激励作用[4-5];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助并不是越多越好,两者的关系存在门槛值[6-7]。目前,相关研究结果还未得到统一,文献侧重于两者关系的研究,而政府补助、绿色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三者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证。
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是无偿的财务资金,能够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了财务绩效。除此之外,政府补助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政府对企业进行补助也可以看出对该行业发展的重视、对相关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这种消息的传出,可以更有效地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具有良好发展的消息,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还可以扩大市场的需求,这些都会使得财务绩效提高。Tundis等(2017)[8]以意大利特伦蒂诺省酒店业的数据为样本,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会促进企业的绩效。朱云杰等(2021)[9]对50家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能显著提高企业财务绩效和未来一期的销售额。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政府补助对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H1)。
关于政府补助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学者们大多从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两个方面研究。从线性影响角度来看,波特假说认为政府适当的外在干预可以促进企业开展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而提高生产力。长期来看,还可以抵消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活动而支出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也会更加积极地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受信号传递作用的影响,获得政府补助的企业会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也会促使企业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Lu等(2021)[10]将政府补助划分为直接补助和间接补助,研究发现直接补助对企业绿色创新投入的影响更大,而间接补助比企业绿色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大。Lee和Cin(2010)[11]、杨芷和李亚杰(2021)[12]通过对国内外不同行业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政府补助会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从非线性影响角度来看,由于政府与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政府无法监督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后的具体使用情况,当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强度超过某一阈值后,可能会减少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或者将补助用于其他项目,导致企业整体的绿色研发投入减少。王飞航和郭笑言(2021)[13]从区域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政府补助强度不断增加,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为边际效率递减,政府补助的最优区间为小于第一个门槛值。张志强等(2020)[14]发现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是非线性的,其影响随着政府补贴金额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当政府补助强度超过门槛值后,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可能会减弱。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正向促进作用(H2a);
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H2b)。
目前,关于政府补助、绿色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为其中两两关系的研究。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使企业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利好都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政府补助通过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使得企业的财务绩效得以提高。田蔚(2020)[15]对制造业研究发现,政府补助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研发投入具有稳定的中介作用,占比约25%。郑继兴和赵笛(2020)[16]以新能源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对于重污染行业,绿色技术创新在政府补助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还需进行研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绿色技术创新在政府补助和财务绩效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H3)。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15年—2020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根据环保部(现生态环境部)对于重污染行业的界定,参考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将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这16个行业界定为重污染行业,结合证监会2012版行业分类指引,筛选出相应的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将样本企业根据以下标准进行筛选:剔除ST、*ST类上市公司;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通过以上的筛选,最终获得537家上市公司,共3 222个观测值。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等,运用软件STATA 16.0进行统计分析,为了减少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的连续变量在1%和99%的水平上进行Winsorize缩尾处理。
2.2.1 解释变量。政府补助(SUB):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17]。由于政府补助的金额较大,本文将政府补助的金额取自然对数来衡量政府补助强度。
2.2.2 被解释变量。财务绩效(ROE)是企业战略及实施是否正在为最终的经营业绩作出贡献的一个衡量。关于企业财务绩效的衡量主要有两类指标:一类是市场指标,例如托宾Q值、股票报酬率、股票市值、EVA 等;另一类是会计指标,例如ROE、ROA、ROS、EPS等。本文选取会计指标中的净资产收益率来表示财务绩效,更为直观。
2.2.3 中介变量。绿色技术创新(GTI):属于技术创新的一种,一般将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绿色技术创新。本文的绿色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采用颜青和殷宝庆(2020)[18]提到的绿色研发投入。绿色研发投入是指研发投入中与环境保护、绿色产品研发、绿色技术研发等方面相关的投入,由于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监管越来越严,绿色研发投入必然是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的,所以绿色研发投入的金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水平。为消除数据异方差的影响,将绿色研发投入取自然对数来衡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2.2.4 门槛变量。政府补助强度(sub):本文参考杨晓妹等(2021)[19]的测量方法,将政府补助金额除以营业收入来衡量政府补助强度。政府补助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可以消除企业规模大小等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政府补助的强度。
2.2.5 控制变量。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从3个角度选取控制变量,从企业的财务特征角度选取固定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和成长性;从公司治理角度选取股权集中度和产权性质;从企业异质性角度选取行业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所有变量及其说明见表1。
表1 变量及其说明
2.3.1 回归模型。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政府补助、绿色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三者的关系,分析政府补助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否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这一路径实现,绿色技术创新在政府补助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本文中介检验参考温忠麟等(2004)[20]的方法,建立以下模型,依次检验模型回归系数。
ROE=α0+α1SUB+Σδ1Controls+IND
+YEAR+ε1
(1)
GTI=β0+β1SUB+Σδ2Controls+IND
+YEAR+ε2
(2)
ROE=γ0+γ1SUB+γ2GTI+Σδ3Controls
+IND+YEAR+ε3
(3)
以上3个模型分别对应前文提出的三个假设,模型一用于检验政府补助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模型二用于检验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模型三用于检验政府补助、绿色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合前两个模型构成了温忠麟等(2004)提出的逐步检验法,用于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在政府补助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2.3.2 门槛模型。关于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的检验,本文借鉴Hansen(1999)[21]提出的门槛模型,并参考张志强等(2020)[14]门槛检验模型,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政府补助作为解释变量、政府补助强度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了以下多门槛模型:
GTIit=μi+αiControl+β1SUB·I(sub≤γ1)
+β2SUB·I(γ1 +β3SUB·I(γn (4) GTI表示绿色技术创新;SUB表示政府补助;sub表示政府补助强度;Controls表示控制变量;γ表示特定的门槛值;I(·)表示指示性函数;μi反映企业的个体效应;εit服从独立同分布;β1、β2、β3分别表示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系数,该系数的显著性和正负方向表示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门槛效应的显著性及正负向的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所有变量的情况,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等。从表2中可以看出政府补助的最小值为13.310,最大值为20.250,差值接近2倍,说明不同的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差异较大。政府补助的均值为16.770,中位数为16.730,均值大于中位数,说明在研究的样本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较高。绿色技术创新的最小值为14.330,最大值为21.400,说明样本企业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差距较大。股权集中度的最小值为9.310,最大值为73.060,标准差为13.740,样本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分布分散,差距较大,均值为33.660,接近1/2,表明在我国重污染企业中的股权集中度比较高,企业大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权。其余各变量的标准差均小于1,维持了比较好的正态分布。 表2 描述性统计 多重共线性会使回归中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为保证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准确有效,本文在回归分析之前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由表3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6,相关系数普遍较低,大部分的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表3 变量相关性分析 3.3.1 回归分析。模型一至模型三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回归结果可知,政府补助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014,即政府补助每增加1单位,财务绩效提高0.014个单位,验证了假设H1。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61,政府补助可以推动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验证了假设H2a。 表4 回归结果 2.括号内为t统计值。 政府补助可以减轻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而增加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本,提高企业面对风险的能力,避免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等情况,保障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资金,提高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引导外部资金流向企业,这些都促使企业财务绩效得以提高。模型三结合模型一和模型二为温忠麟等(2004)提出的逐步检验法验证中介效应,根据回归结果可知,绿色技术创新在政府补助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H3。 3.3.2 门槛效应分析。在研究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时,首先要对门槛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并由此确定门槛个数及门槛值。本文采用门槛效应自抽样法(Bootstrap)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通过了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显著性检验,三重门槛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门槛值分别为0.113 8和0.419 1。 根据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门槛回归结果(见表6)可知,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双重门槛值。当政府补助强度小于0.113 8时,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关系数为0.369,政府补助的促进作用在这一区间内最强,说明政府补助在这一区间内发挥了良好的“杠杆作用”。当政府补助强度超过0.113 8小于0.419 1时,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起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减弱,相关系数下降到0.335;当政府补助强度超过0.419 1时,政府补助的促进作用继续减弱,相关系数为0.313。由此可知,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减,所以两者关系为非线性的促进关系,假设H2b得到验证。随着政府补助强度的增加,企业寻租行为开始增多,挤出了原本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使得企业整体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减少,最终使得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减。 表5 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表6 门槛效应回归结果 为使本文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选取新的标准衡量绿色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并带入上述模型进行检验。由于企业的总资产会对企业的绿色研发投入产生影响,本文参考王俊等(2021)[22]的衡量方法,将绿色研发投入除以总资产,使用这一绝对量来衡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除此之外,还将财务绩效的衡量指标替换为主营业务收益率,以此来验证上述结果的稳健性。最终得到的回归结果与之前的结论无本质区别,由此可得,本文的回归结果是稳健的,可以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 笔者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于重污染行业,政府补助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绿色技术创新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了部分的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并不是持续的,而是存在双重门槛值的,随着政府补助强度的增加,政府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减。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有以下建议:①政府补助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应发挥杠杆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指引方向。但在企业实际的应用中,政府补助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度的政府补助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政府应使政府补助位于合理的区间内,以达到最好的促进效果。政府还应加强对补助的管控,对补助进行跟踪管理,严格监督企业按规定执行政府补助的资金,防止企业发生寻租行为,使政府补助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还要从其他角度管理企业,激励企业可以积极自发开展绿色技术创新。②企业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监督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使政府补助充分发挥作用,合理有效的使用有限的政府补助。除此之外,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政府对于重污染行业的补助是为了更好的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此来提高财务绩效,避免使企业对政府补助产生依赖。企业应增强自身实力来缓解绿色技术创新中的资金压力,不能只依靠政府补助来缓解。企业需努力克服经营中的困难,这样我国才能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3.2 相关性分析
3.3 结果分析
3.4 稳健性检验
4 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