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钰蕾,石 蔚
(山东理工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单一的知识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的教学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因此,情景教学已成为当下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是建立在启发式教学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学记》中曾记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法和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情境、问题、假设、推论、验证等都强调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如今,情景教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构建学生适应和喜欢的场景。它可以是景象画面,比如自然风景或人文风景;也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入情景之中,学生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并能根据情景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教材所包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
情景教学既要求教师在创设情景时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又要做到在情景的创设中,给学生一种直观性的感知,并丰富生活情景,使学生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融入进来,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来表达的情感艺术,音乐学科是一种集综合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审美教育学科。音乐情景教学的运用,可以发挥音乐学科优势。
音乐情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结合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相关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音乐情景的创设类型多种多样,具体可以细分为游戏、问题、语言、多媒体、表演及故事情景。这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音乐课堂体验。
在音乐课堂中,老师进行情景教学的创设时,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音乐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对教学中的音乐内容、音乐形式和音乐所描绘的形象或景象产生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魅力与美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化的形象,与小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发小学生丰富情感的场景,并能把小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音乐教学活动。
瑞士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长达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许多新鲜事物和知识很难达到良好的理解程度,经常出现精力不集中、对知识“茫然不解”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能有效地帮助老师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使学生沉浸在欢乐中,主动学习,既动手又动脑,同时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音乐情景教学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儿童的认知是逐渐发展和建构起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选择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情景的创设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可能还带有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音乐情景创设时,我们应该多以音乐游戏的方式或借助真实可感的实物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从具体运算阶段逐渐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思维也具有灵活性和可逆性,我们可以适当采用设疑情景或语言描述情景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小学的音乐情景教学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教学情景,给学生直观性的冲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采用情景教学法,以小学生熟悉的情景和生活经历为载体,以音乐渲染情景,以活动(游戏)导入情景,用语言描绘情景,以实物、实景展现情景,以问题构筑情景等将学生带入相应的音乐情景中,使音乐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学生与音乐课堂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景带情,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领略音乐的魅力,激发小学生的热爱之情。
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在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景中,感受生动、和谐的氛围,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引起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具有真实性、情感性和趣味性,是提升小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重要法宝。在情景教学的课堂里,学生既能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实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提升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实效,也能提高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还可以丰富学生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这是培养高知识型人才的需要,更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类型多种多样,这里主要以创设游戏感受情景、提出问题激发情景、讲述背景故事进入情景、通过表演展现情景四种方式分析情景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等,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方法来创设情景。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因此游戏情景教学是常见的情景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形式导入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合理穿插简单好玩的小游戏,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体会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准确地理解音乐。
比如,在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四课“可爱的动物”主题中有《动物说话》《咏鹅》《快乐的小熊猫》等歌唱和欣赏的教学内容,小学生对小动物有喜爱之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种小动物的图片,带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走进动物园,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形象或发出动物的叫声。在熟悉各种动物的叫声之后,课堂中展开“学说话”的游戏。老师播放带有小动物字眼的歌曲,大家根据歌曲中唱到的动物,发出小动物说话的声音。学生准备就绪后,老师可以播放音乐,当音乐中唱到鸭子部分时,学生就发出“嘎嘎”的声音,当音乐中唱到小鸡部分时,学生就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游戏结束后,老师及时评价,给予学生鼓励。
学生通过游戏情景教学,既感受到了音乐的音律,学会演唱歌曲,也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在游戏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做到在“乐中学”“学中乐”,既符合小孩子的天性,又能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达到新课标寓教于乐的要求。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合理设置问题,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四季的歌”主题中有《雪花飞舞》《四季童趣》的欣赏和歌唱课。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采用谜语“有个伙伴真奇怪,每年忙着转不完,转得大地变新颜,转得人们换新衣”导入,聪明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提示引导,回答出“四季”,老师接着问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分别说一说喜欢的季节是怎样的,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激烈谈论,使其对四季的变化产生好奇,然后教师借势引入本节课学习的歌曲《四季童趣》。
教师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点燃了学生对问题求知的渴望,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教学过程愉悦而顺利。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爱听趣味故事是调动这一阶段学生积极性的较好方法之一。教师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故事的过程中设计符合教材的背景音乐,引入音乐内容,学生充分融入故事与音乐相互交织的情景中,展开故事情景教学。
比如,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跳起舞”主题中有《小红帽》的歌唱课。在教学中,教师询问学生“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展开讨论,然后运用多媒体动画或丰富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小红帽》的故事,在故事讲解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会更集中,由此引出作曲家给勇敢的小红帽创作了一首歌曲,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也学习小红帽的机智勇敢、不怕困难、善恶分明的优良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
故事情景教学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致的重要方法之一,绘声绘色、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势必会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提高其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故事情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音乐与表演密不可分,音乐表演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喜爱音乐、创新表演都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喜欢表现的特征,创设各种各样的表演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创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比如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冬雪”主题中有《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堆雪人》《乘雪橇》等歌唱和欣赏课。《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这首歌曲把人与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讲述了雪花对各种冬眠的小动物想说的话,带他们进入冬眠,等待春风姑娘的到来。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教师可以邀请一位学生来扮演雪花,一位学生扮演春风姑娘,其余学生装扮成小青蛙、小刺猬等,还可以加入雪人等冬日形象,学生戴上头饰,表演出歌词所表达的情感。用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同时让学生增加兴趣,体会雪花飘入梦乡的甜美梦境,将整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在表演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表演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音乐实践,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持续学习音乐的动力,践行《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景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使学生紧跟教师的引导,调动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和逻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思维、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乐观态度等,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堂中特别是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利用动画、游戏、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景,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起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不仅需要教授学生音乐的基础知识,使其感受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还要在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思维的迁移等多种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其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创设故事情景,以生动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一个类似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教师有目的地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质疑一步步获得答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可以创设游戏情景,在游戏情景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从接受型被动学习转向探索音乐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专注、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这给老师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要保证高效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关键。所以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在氛围的烘托下,自主模仿、学习、探究,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愉快的神情、亲切的微笑、有趣的动作和鼓励的眼神,时时刻刻都在感染着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美启发调动学生内心的美感,用动人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勤于动脑、乐于动口、喜于动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音乐情景教学中,探究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教学实践,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以即兴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不论是在齐唱、合唱课还是在齐奏、合奏课的教学中,学生既要顾及自己的演唱、演奏,也要兼顾同伴的演唱或演奏。在合奏实践活动中,每个声部为了一起奏出悦耳的篇章,需要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磨合,当遇到困难时,要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教师再帮助指导,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乐器之间的合作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在演奏中,学生能够明白多种乐器、多个声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产生如此悦耳动听的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音乐知识,提高与同学之间的默契度,还能感受通过合作收获的巨大力量,全面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体验感受音乐,掌握新知识。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小学音乐课堂是灵活生动的、是美的课堂。教师能用适合学生的、学生喜欢的图画、游戏、故事、语言等与音乐相结合,创设出多种情景,并将音乐知识融汇其中,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音乐殿堂里畅游,以情带声,情景交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