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宏,顾 军,沈新莲,左文霞,刘常波,徐 鹏,李 伟,周培士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3.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4.涟水县高沟镇农业农村局)
为更好地传承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先生的为农情怀和奉献精神,2020年,江苏省农科院启动了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遴选亚夫科技特派员、建设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实施亚夫科技服务项目。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是江苏省农科院与地方农科所联动,与地方政府部门协同,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整合江苏省农科院骨干力量建立的科技服务工作站,意在探索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相统一、专职推广与兼职服务相结合、科研院所与推广部门相协同的推广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发挥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2021年年初,江苏省农科院首个专职特派员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涟水县高沟工作站成立,该工作站认真践行奋斗、为民、创新的亚夫精神,通过推进酿酒高粱本地化种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成绩斐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涟水县高沟镇农业以种植普通的小麦和水稻为主,效益较低。而镇上知名酒企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年需酿酒高粱5万吨,计需10余万亩地种植,尽管本地是优质农作物主产区与丰产区,但由于存在品种、种植技术及管理的障碍,酿酒高粱本地化种植一直未获得成功,多年来该酒企所需高粱要靠到外省采购,路途远、价格高。尽管酿酒高粱本地化种植存在很多难题,但涟水县高沟工作站还是意识到发展酿酒高粱产业是个补全产业链、强镇富民的好项目,为此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为了确保种植成功,高沟工作站负责人先后赴安徽、四川、贵州、山西、辽宁等高粱主产区进行调研,了解酿酒高粱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习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品牌酒企推进酿酒原料本地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优良耕作条件与人文环境,确定在本地发展酿酒高粱产业将是一个增效、增收、有亮点的特色产业。为此,多次与酒企、政府相关部门对接,撰写产业发展报告,阐明酿酒高粱本地化种植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作用。在获得相关人员的理解、支持后,2021年酿酒高粱种植本地化项目开始启动。自此,高沟亚夫科技服务有了定位与方向。
高沟工作站引进酿酒高粱品种资源80余份,进行本土化试种、示范与展示,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高粱品种;建立数亩适合高粱栽培的亚夫试验田,总结形成了从整地、播种、定苗、施肥、虫草害防治、收获等一整套绿色、高效、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高沟工作站与各参与方协调,建立起“企业+农业公司+科技服务(亚夫工作站)+种植户”的高效合作运作模式。其中,企业订单收购高粱,确定收购规模、质量标准与价格,与村控农业公司(或者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合同;村控农业公司负责高粱生产的组织与牵头实施等,并与种植户签订合作种植协议,种植户生产的原粮交给农业公司,农业公司负责统一验收、收储后销售给企业,收取少量的管理组织费用作为村集体收入;亚夫工作站负责产业发展规划、相关单位内外的协调、提供种植品种与栽培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进行相关项目的申报、协助销售等;种植户负责种植高粱,收益来源于粮食收益及相关补贴等。这种合作共赢模式的实施,既保障了酒企优质酿酒原料的供应,也提高了村民与村集体收入。
尽管有了高粱种植订单,但是种植户们还是有所担心:高粱在本地没有种植过,没有往年的参考经验,种植风险较大;酒企要求高粱按照绿色标准栽培才能优价收购,栽培技术能否达标。此外,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除了少数规模种植户,基本以老人、妇女、缺技术而致贫的困难群众为主,种植思想与技术较为落后。
对此,高沟工作站给每个种植户建立了技术服务卡,服务卡上注明不同地块类型、管理技术节点,实时记录技术服务内容、效果。对每个种植户的生产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咨询与反馈,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生产动态,做到技术服务一个不能落、技术措施全到位。为了确保高粱达到优质收购标准,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种植户前茬秸秆全量还田,增施有机肥,采取物理与生物方法防治虫害等。种植关键时期及时进行培训指导,已举办播种、施肥、化控、生防、全程机械化等科技培训16期,受训人员800余人次;现场指导种植户350余人次,发放高粱种植明白纸600多份,开展科技对接活动6次,培育乡土人才或农技员10名。
高沟工作站还帮助农业公司申报省高粱示范与绿色基地,申请农资补助数十万元;争取到省级扶持资金700万元,用于引进高粱烘干设备与建设仓储用房。2022年,县财政按照每亩100元的补贴标准对高粱种植户进行补贴,还将高粱种植纳入政策性保险范畴。
农业农村部、省市县等领导先后到高粱种植基地考察,《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科技日报》《江苏农业科技报》、江苏卫视、淮安电视台等媒体10余次报道涟水县高沟工作站科技服务的事迹。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引起了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重视,淮安市政府与涟水县政府将酿酒高粱产业列入全国农业科技先行县重点推进产业、乡村振兴重点打造产业,酿酒高粱本地化种植采购也被纳入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工作。
2021年为高沟镇酿酒高粱本地化种植开始启动之年,种植面积为1330亩,涉及3个村,种植面积少于10亩的种植户有25户,计55亩;有5户是种植大户。2022年种植面积为2.2万亩,涉及20个村,种植面积少于10亩的种植户有97户,规模种植户45户。酿酒高粱本地化种植不仅为酒企提供了优质的酿酒原料,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种植户与村集体的收入。
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地种植高粱质检显示:容重792g/L、不完善粒0.8%、带壳率0.6%,单宁0.9%、淀粉64%,各理化指标均满足QJ/JSY018.20-2021高粱一级标准,适合酿造A级以上优质白酒。
2021年,没有土地租金的种植户高粱亩产平均808斤,亩纯收入1378元,较常规水稻增收687元;有土地租金的规模种植户高粱亩产平均728斤,亩纯收入626元,较常规水稻增收335元。2022年,没有土地租金的种植户高粱亩产平均966斤,亩纯收入1685元,较常规水稻增收994元;有土地租金的规模种植户高粱亩产平均903斤,亩纯收入974元,较常规水稻增收683元。高粱种植村的村集体收入平均年增收8万元。
高沟工作站科技服务还辐射到周边地区,灌南县汤沟镇、泗洪县双沟镇、宿城区中扬镇等地也开始通过订单种植高粱,为当地酒企建立酿酒原料基地,2022年带动400多种植户种植高粱;淮安白马湖农旅公司还将高粱种植地打造成重要的农旅基地,多方位、多渠道增收致富。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赵亚夫先生在戴庄村示范种植有机高粱,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整村推进、生态兴农的新路。
近年来,为解决品牌质量支撑问题、提升核心品系竞争力、保障原料质量,国内名酒企业如茅台、五粮液等纷纷涉足酿酒高粱种植产业。例如,茅台集团建立了近75万亩的有机高粱生产基地,收购价为每公斤9.2~10.4元;五粮液集团建立了30万亩糯红高粱基地,收购价为每公斤5~6元。另外,泸州老窖、汾酒、西凤酒、河套酒等知名白酒企业也在当地建有专用高粱生产基地,以解决优质高粱原料的保障问题。酿酒高粱本地化种植是酿酒产业发展方向。江苏省是我国白酒酿造大省,年产白酒6.9亿升以上,在全国排名第二,年需高粱100多万吨。然而酿酒高粱主要是异地采购,少量为当地生产。江苏省高粱种植自然条件适宜,增产潜力大,为酿酒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沟镇种植酿酒高粱满足当地产镇融合、先导镇村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符合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酿酒原料本地化种植战略规划。淮安市、涟水县政府与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从政策扶持、项目申报、财政补贴、宣传引导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作为小宗作物的高粱用途较小,种植户最为关心的是高粱的价格问题,因而在高粱种植之前,高沟工作站主动对接酒企,确定高粱订单收购的种植面积,解决销路问题;同时承诺优质优价,签订收购合同。2021年、2022年收购价格比异地收购价格每公斤高出1.4元,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提高了效益,调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高粱生产管理关键时期,高沟工作站不仅及时培训、现场指导,还手把手、面对面教给种植户播种、施肥、绿色防控、农机使用、收割要求等技术,并以线上线下介绍、提问、互动、讨论、解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信息服务与技术指导,做到实用、实效。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高沟工作站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解决或者技术解答,成了种植户的贴心人、护航人。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涟水县高沟工作站亚夫科技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当地形成了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后亚夫科技服务也将进一步做强做实,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坚持服务宗旨,在打造科技服务新模式上下功夫;坚持为农核心,在促进科技富民增效上下功夫,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