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刘升平 陈奕宣 岳慧丽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99)
蜂产业是关乎人类健康的甜蜜产业,我国是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出口大国,蜂产业发展对保障人类健康、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本次调研的目的旨在初步了解2020 年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挖掘产业痛点,寻找推动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本次调研包括蜂业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蜜源植物信息、品牌培育及市场销售情况、蜂产品加工情况、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对当地政府/协会等行业管理机构的评价共六个方面。本次调研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农业农村信息速调平台以线上方式进行,共收集问卷4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489 份。
本调研结论基于对1489 份蜂农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1)地区分布。样本调查者所在地区分布情况:覆盖全国大多数蜂业省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2)多数被调查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年轻化,从业时间短,可能存在养蜂经验不足。年龄结构上,40 岁以下占比86.7%,以30~40 岁最多;40~50 岁占19.7%,50 岁以上仅占3.5%。说明了大多数养殖人员年龄结构趋向于年轻化。养蜂年限上,以5年以下为主,占比43.59%;5~9 年占比39.69%,10 年以上占比仅为16.7%,说明被调查农户中,过半数蜂农年龄结构年轻化,同时也存在养蜂经验不足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养蜂经营收益。
(1)半数以上的蜂农养蜂目的为销售兼顾个人消费。54.8%的人养蜂目的既自己消费也用于销售,仅用作销售的占30%,15.2%的为无盈利目的性经营,说明半数以上蜂农同时拥有生产养殖和消费的需求。
(2)养殖劳动力投入方面,66.5%以2~3 人为主。投入2 人占比34.7%,3 人占比31.8%,4 人以上占比24.6%,说明养蜂劳动力投入普遍较少。
(3)养殖规模大多数为小规模经营。养殖规模50 箱以下为主,占77.6%,50~100 箱占15.8%,100箱以上占比仅为7.6%,可见大多数蜂农养殖规模较小。
(4)蜂产品产量以250kg 以下为主,产能偏低。产 量 在250kg 以 下 占45.1%,250~500kg 占17.86%;500~1500kg 占22.16%,1500kg 以 上仅 占14.71%,结合本次调查养殖规模多数在50 箱以下,说明蜂产品产量和单产水平偏低;同去年相比是否增产方面,45.7%的蜂农认为与去年持平,42.1%认为增产,12.2%认为减产,说明被调研农户中,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蜂农经营收益影响相较于2020 年有所减轻[1]。
(5)年经营收入上,45.7%在3 万元以下。养蜂年平均经营收入1 万元以下占18.5%,1~3 万元占27.2%,3~5 万占19.2%,5 万以上仅占25.5%,说明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蜂农养蜂收益普遍偏低。
(6)蜜源植物种类以油菜为主。蜜源植物种类较多的是油菜,占比42.18%,其次是刺槐、枣花、荆条,分别占比36.94%、11.82%、3.43%,其他少数蜜源植物为鸭掌木、荔枝、椴树、橘柑、枇杷、菩提树等占比2.89%。
(7)放蜂方式上以本地和周边市县为主。68.7%的蜂农主要在本地和周边市内各县放蜂,31.3%认为除了本地和周边,只要有好蜜源的地方都会去放蜂,说明有三分之一的蜂农有远途转地放蜂需求。
(8)经营模式上半数蜂农以独自经营为主。独自经营形式占52%,以家庭农场方式经营占4%,剩余38%以独自经营(自产自销),加入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多种形式混合经营,说明大多数蜂农仍采用传统的经营方式,有三分之一的蜂农开始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养蜂。
(9)在经营蜂场面临的困难方面,技术问题、资金、销售、设备和人工等问题仍然是经营者最大的困难。按照投票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技术、资金、营销方法、设备、人工、销售渠道、好的经营理念、品牌包装,可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蜂产业链仍存在较多的发展痛点,制约蜂产业发展。
(10)割蜜时间选择上,大多数生产者会坚持到蜂蜜成熟后割蜜。86.4%的蜂农会坚持到蜂蜜成熟割蜜,其中6.9%的蜂农表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等成熟才割蜜,6.8%认为有时为了抢花期,不会等蜜成熟就割蜜,说明大多数蜂农们比较重视割蜜时间对蜂蜜质量的影响,较少提前割蜜。
(11)在明年是否愿意继续养殖蜜蜂方面,三分之二以上的蜂农有意扩大规模继续养殖。75.08%表示愿意继续养殖并扩大规模,23.04%认为愿意保持现有规模继续养殖,仅1.88%表示打算缩小规模。可见大多数生产者对目前的经营情况比较满意并愿意继续从事蜜蜂养殖产业。
蜂产品生产加工操作规范上,大部分生产者会遵守一定的标准流程操作。其中44.9%按照国家标准操作,23.7%按行业标准操作,22.8%会按照自定标准执行,仅8.7%没有任何标准随意生产,说明大多数蜂农具备一定的标准化生产意识。
(1)在销售产品类型上,半数以上蜂农销售3种以上产品。可看出62%以上的经营者同时销售3种以上的蜂产品,17.66%同时销售2 种蜂产品,仅17.8% 只销售蜂蜜或其他蜂产品中的一种,说明近三分之二的蜂农注重产品类型的多元化。
(2)销售渠道上,大多数蜂农采用多种营销策略销售产品。按照销售渠道使用率从高到低的渠道分别为:自己零散销售、通过微信朋友圈、通过自己的零售店销售、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通过抖音直销带货、大量卖给销售公司,可见目前蜂产品销售仍以自销为主。其中仅24.4%的人仍然靠自己零散销售或靠自己的零售店销售,大多数都通过多种渠道同时销售,并且积极采用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各种线上销售渠道。可见,经营者们已经开始重视通过线上营销手段提升销量,但是仍面临组织化程度低、营销人才缺乏等问题[2]。
(3)在品牌认证方面,大多数经营者拥有认证。有69.5%的拥有1种以上认证,29.1%的人无任何认证。可见多数经营者们已经意识到蜂产品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并通过开展产品认证注重加强品牌建设。
(1)三分之二的人采用了一定的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在是否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方面,77.4%的人表示会使用一定的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仅22.6%的蜂农表示没有采用任何信息化手段。
(2)信息化管理需求方面,98.5%的人愿意投资引入信息化手段管理蜂场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其中79.2%的用户表示非常愿意使用信息化手段节本增效,18.3%表示一般愿意,不太愿意以及不愿意采用的仅占3.3%,说明蜂农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3)96.6%的人表示愿意购买智能蜂箱产品提高管理效率。其中78.1%的人购买意愿强烈;仅3.3%的用户不愿意付费购买使用。可见,经营者们已经明显意识到信息化手段的必要性,愿意在信息化生产方面投资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1)当地合作社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在对当地合作社的看法方面,认为当地合作社经营较好、多数盈利的占24.32%,14.12%的蜂农认为合作社就是充当中间商获取政府补贴,6.76%的用户认为合作社几乎不盈利,无法发挥带动农户的作用。可见,蜂产业合作社运营机制仍处于初期阶段,与部分养蜂大省的合作社运营效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3]。
(2)希望政府加强专家指导或培训、协助拓宽销售渠道的需求较为迫切。在希望政府增加扶持的领域方面,按照投票次数从高到底,专家提供技术培训或指导位居首位,其次是希望帮助寻找销售渠道和市场,第三位是提供资金支持,第四位是提供管理营销电商等方面的培训及电商平台,最后是提供蜜蜂支持,可见科技对蜂产业的支撑存在不足,蜂农们对养蜂技术和销售渠道的需求更为迫切。
作为绿色、无污染、关乎人类健康的“空中产业”,蜂产业符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在蜂产品出口利润下降、产品品质面临技术与市场双重压力背景下[4],亟待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推进我国蜂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发现蜂农存在养蜂经验不足(本次调研年轻从业人员较多与老年从业人员对手机填写调研问卷参与度较低有关)、缺乏养蜂先进技术、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尤其对专业技术培训和市场营销渠道等专业技能需求迫切,为此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各级管理或服务机构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以及蜂农等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从业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蜂产业经营水平和效率,助力蜂农创收致富。
调研发现蜂农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收益低下,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养蜂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技术不足,难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智慧养蜂是现代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5],因此,一要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及其他农业科研机构的专业支撑作用,加大对蜂产业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攻关落地,积极推动智慧蜂业发展;二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统筹资源加大对蜂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力度;三是健全蜂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从科技成果转化、金融贷款、蜂具补贴、保险政策、质量控制、品牌培育、市场监管、税收补贴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降低经营成本,全面提升蜂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经营水平。
针对蜂农存在的养蜂技术、市场营销、转地放蜂等知识与信息需求,建议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机构、科研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行业主体角色,共同搭建全面、丰富、专业、权威的蜂产业知识与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从蜜蜂养殖到产品销售全流程提供技术与资讯服务,一方面助力提升蜂农专业水平和素养,另一方面加强蜂产品供需有效对接,提升经营收益。例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蜂农转地放蜂对路障信息的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智能农业技术研究室研发了“蜂群转运路障通”产品为蜂农及时提供路障交通信息[6],助力提高转地放蜂效率,节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