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番茄栽培管理技术

2022-02-11 10:16:47王秀梅栾晓萍东港市新兴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辽宁丹东8300东港市马家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丹东839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30期

王秀梅,栾晓萍(.东港市新兴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8300;.东港市马家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839)

智能温室是由遮阳、温控、通风、补光、喷灌、苗床等多个系统构成的,能够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温室。智能温室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节省人工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因此智能温室技术在农业种植方面得到大力推广。番茄是常见的一种蔬菜,而番茄栽培多在温室大棚之中。所以,可以使用智能温室进行番茄栽培,从而进一步提升番茄的栽培品质和产量。在智能温室中栽培番茄,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栽培管理,才能保证番茄的栽培质量。

1 定植技术

栽培番茄可以采用支架式、槽式和袋式等定植技术。在对番茄进行定植前,要对定植设施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在确定定植技术的具体方式并完成消毒后,要对培养基质进行处理,通常会选用椰糠作为培养基质。采用支架式定植技术,需要提前将椰糠条整齐地排列在栽培槽中,然后在椰糠条每间隔25 cm 开十字定植口并插入滴箭。椰糠条要清洗干净,可采用清水滴灌冲洗,也可以采用缓冲液冲灌清洗的方式。椰糠条清洗干净后,需要滴灌营养液,要确保椰糠条被完全浇透。椰糠条不能持续使用,每使用2 次以上便需要清洗消毒一次。使用支架式定植,还需要保证培育环境温度的适宜,温度过低时需进行加温。

如果采用槽式和袋式定植技术,在处理椰糠时,需先用清水将椰糠砖泡软发胀后,再进行清洗处理。槽式定植技术要将粗、细椰糠按1:4 比例混匀后填入栽培槽,然后在上面铺设滴灌系统。而使用袋式定植技术时,处理好椰糠后,需要将椰糠与珍珠岩按3:1 比例拌匀并装入栽培袋中,栽培袋每间隔20 cm 开定植口并插入滴箭。定植时要根据季节气候选择的定植幼苗,定植幼苗要长势良好,且无病虫害。可提前增加幼苗的光照和通风,以提高其抗逆能力。定植后的第1 天只滴灌清水,第2 天则需要滴灌营养液。为了确保幼苗成活,定植的前3 天需要使用遮阳网遮光,幼苗成活后可逐步增加光照。

2 水肥管理技术

智能温室在栽培番茄的过程中,水肥管理是保证番茄植株获得充足营养物质的关键。做好番茄栽培的水肥管理,首先要配制好营养液。营养液以A B 肥混合液作为母液,其中A 肥以氮、磷、钾等多量元素为主,可使用高氮高钾肥和平衡肥,而B 肥则以番茄所需的微量元素为主。其次要控制水肥的EC 值和pH 值。

EC 值不宜过高,以避免植株根尖干枯或变褐。根据番茄栽种方式的不同,营养液的EC 值调控也有所不同。例如,袋式栽培的定植初期,营养液的EC 值可保持2.0 ms/em 左右水平,然后随着植株生长而增加浓度,开花期为2.5 ms/em 左右,坐果期为2.8 ms/em 左右,成熟时则在3.0 ms/em 左右。营养液的pH 值需要控制在5.5~6.5。如果pH 值超过6.5 则会影响到番茄吸收铁、镁、铜、锌等元素,而pH 值低于5.5 则会影响番茄吸收氮磷钾等元素。

水肥的流量也是智能温室进行水肥管理的一项内容。以支架式和袋式栽培为例,营养液通过滴箭供给番茄植株,选用的滴箭其流量一般为33 ml/min。在不同的天气和发育阶段,番茄所需的营养液供应量是不同的。例如,幼苗期每株每天需要300~400 ml 营养液,开花坐果期每株每天则需要600~800 ml 营养液。阴雨天可以选择不供应营养液,或者供应量减半。使用槽式栽培的番茄,其幼苗期每株每天需要100~200 ml营养液,开花坐果期每株每天需要300~600 ml 营养液。

3 光照控制技术

充足的光照有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智能温室中栽培番茄,必须控制好光照条件。智能温室栽培番茄需要将光照强度保持在30000~70000 lx。在光照较弱的冬春季,需要增加光照强度,可以采用补光措施进行补光,也可以使温室玻璃或棚膜保持干净清洁,以保证其透光率。而在光照强度较强的夏季,则需要使用遮阳网、喷雾等措施来降温遮光,以防止光照强度过强。

智能温室所使用的补光设备以LED 灯为主,由于可见红光与可见蓝光对植株生产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对番茄植株照射红蓝光,其比例为3:1。番茄植株每天的日照时间不宜低于8小时,若日照不足8 小时,则需要进行补充光照。智能温室要合理地控制补光时间,补光时间不宜过长。根据相关的补光试验,补光时间在3 到6 小时之间,能够有效地促进番茄的生长,而光照总时间超过14 小时后,会对番茄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 温湿度控制技术

4.1 温度控制技术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番茄对生长环境的温度要求为18.3~32.2℃,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气温的要求各不相同。气温为22℃时,有利于番茄叶片的生长,气温为15~25℃时则有利于番茄坐果。如果气温高于30℃,降低番茄的同化作用。如果气温超过35℃,则容易造成番茄落花落果,或者果实发育不良。如果气温低于15℃,则不利于番茄授粉受精,也容易造成落花落果。如果气温低于10℃,此时的番茄植株会停止生长。因此,夏季栽培番茄要注意高温影响,做好通风降温,而冬季栽培则要注意保温保暖。

4.2 湿度控制技术

将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水平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如果湿度低于50%水平,不利于花粉萌,而湿度超过90%,则影响花粉释放,且容易导致番茄病虫害。在温室栽培中,要做好湿度控制,一旦湿度较大要立即进行通风或开启内循环来降低空气湿度。

5 病虫害防治技术

智能温室栽培番茄同样无法完全避免病虫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减少病虫害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智能温室栽培下,可使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生物农药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防治主要使用农药在病虫害的初期进行喷施。例如,可以使用蜡蚧轮枝菌、多杀菌素、球孢白僵菌防治粉虱类害虫;使用矿物油、浏阳霉素、藜芦碱防治螨类害虫剂。

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一些物理设施进行防治。例如,悬挂粘虫板可捕捉害虫;设置缓冲间,在入口、通风口安装防虫网,可防止害虫侵入温室;悬挂杀虫灯可以诱杀害虫;定期释放臭氧可以有效杀菌。

6 结语

提高番茄的栽培质量有利于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同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番茄。在控制作物的栽培质量方面,智能温室拥有较大的优势。因此,相关农户要科学使用智能温室技术,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实现番茄栽培的精细化管理,从而保证番茄的栽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