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登格日勒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400)
羊养殖在牧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一方面可以保障牧区牧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是牧民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在牧区,通常采取牧区草场放牧养殖的方式,羊主要采食牧草,活动量较大,因此羊肉品质相对较高,肉质更加鲜美,因此广受消费者的喜欢。在牧区,由于羊群规模较大且接触野生动物的几率较大,因此极易感染病原发病。羊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牧区羊养殖业健康发展以及牧民人身安全的人畜共患病,对牧区羊养殖经济可造成严重影响。牧区羊通常采取自然交配、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因此母羊的繁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而布病可造成母羊不育、流产、发情异常等,公羊性欲下降、精子质量降低,由此导致交配失败或妊娠失败,导致产羔率、羔羊存活率降低,从而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部分患病羊还可出现跛行、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其他病原发病等,严重影响羊的生产性能,造成羊淘汰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从而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由于布病对羊群和牧民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布病是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疾病之一[1]。本文对羊布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方法进行综述,根据牧区羊养殖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牧区羊群布病的防控建议,以希望为牧民在羊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羊布病的病原为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有关羊种布鲁氏菌最早的报道见于19 世纪末的英国,在1953 年从绵羊体内发现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羊主要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有时牛种、绵羊附睾种也可感染羊发病。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鞭毛和荚膜,不会运动,该菌在体外培养时生长较为缓慢,培养周期为5~30d 不等[2]。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但对日光、化学消毒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较为敏感。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10~10min 布鲁氏菌即可死亡,在70℃的条件下10min 菌株死亡,但在粪便中布鲁氏菌可存活8~25d,土壤中布鲁氏菌存活2~25d,在牛奶或羊奶中布鲁氏菌可存活3~15d,在病死的家畜脏器中可生存4 个月左右。常用的消毒药物,如1%~3%的石炭酸溶液、2%甲醛溶液、3%漂白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将布鲁氏菌杀死。四环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也可杀死布鲁氏菌或抑制其生长。
布鲁氏菌是一种可感染多种动物物种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原,该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绵羊、山羊、牛、骆驼等动物可长期携带布鲁氏菌,而对人类感染布鲁氏菌主要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尤其是长期接触羊、牛、猪的畜牧兽医工作者是布病的易感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的羊可通过乳汁、粪便、尿液或阴道分泌物排出大量布鲁氏菌污染草场、羊舍、饲料饮水等,使得布鲁氏菌进一步扩散。当患病的母羊出现流产症状时大量布鲁氏菌可随流产胎儿、胎衣和阴道分泌物一同排泄出,是含有布鲁氏菌的最危险的传染源。布鲁氏菌可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或眼结膜感染养殖,易感羊只可通过摄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等,或通过与病羊自然交配、直接接触病羊的流产胎儿、胎衣或阴道产物等感染。此外,吸血性昆虫叮咬病羊后可携带布鲁氏菌,当其再次叮咬其他健康羊只后可导致布鲁氏菌的传播。牧民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羊、给病羊接生、疫苗接种操作不当、屠宰病羊或给病羊挤奶等多种途径感染布鲁氏菌。
羊感染布鲁氏菌后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可存在差异,主要与感染的菌株、感染羊的免疫水平、羊群的饲养管理水平以及疫苗接种情况有关[3]。部分羊在感染后可在半个月内发病,但也可能在感染后的一至数年不发病,甚至还可能存在终生感染不发病的羊。感染后发病的羊通常为性成熟的成年公羊和母羊,低日龄的羊对布鲁氏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4]。母羊感染布鲁氏菌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流产,主要发生于母羊妊娠后期,流产前母羊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随后会阴部和乳房肿大,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物,之后母羊出现流产症状,流产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常伴有胎衣不下、阴道流出红褐色液体、子宫炎等症状。在临床症状消退后患病羊仍可长时间带菌,成为传染源污染圈舍和草场。公羊感染布鲁氏菌后经常会出现睾丸炎,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变硬,随病情时间增长睾丸萎缩,丧失交配能力。其他羊只还可出现关节炎、腱鞘炎、滑液囊炎等,导致病羊跛行。此外,眼结膜炎也是羊布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剖检病羊可见子宫内有灰黄色胶冻样渗出物,绒毛膜坏死且覆有黄色坏死物,流产胎儿病变主要为败血症,可见多器官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患病公羊睾丸肿大明显,睾丸、附睾部位可有脓肿。
在诊断羊群中是否存在患布病的羊首先应观察患病羊的临床诊状,是否出现母羊流产等症状,且与其他可导致母羊流产的疾病进行区分,如衣原体、弯曲杆菌等[5]。此外,发病羊羊群是否流行布病、周边羊群是否流行布病、患病羊是否与其他染病羊接触也是帮助临床诊断的重要信息,可结合患病羊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判断,确诊应采集患病羊的流产胎儿、胎衣、阴道分泌物、血液等样品送至实验室检测,若检测出布鲁氏菌即可确诊[6]。
在采集样品时应注意采样人做好个人防护,样品采集后应用密封袋进行储存,并做好封闭处理,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防止病料污染环境造成人员或其他动物感染。羊布病实验室诊断主要采取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实验室检测布鲁氏菌可将样品进行涂片,随后使用Aachiavello、Stamo 或Kester 染色法进行染色,布鲁氏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色细菌。也可使用荧光抗体标记的IgG 进行免疫荧光镜检。有条件的实验室也可进行布鲁氏菌的分离鉴定,可使用全血琼脂或Border-Gegou 琼脂进行培养。分离的布鲁氏菌可使用豚鼠感染试验进行致病性检测。血清学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有标准凝集试验、玫瑰花环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溶血试验、放射免疫试验等。在临床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应用较多,但无法区分疫苗株和野毒株。近年来,部分国家也采取过敏反应诊断羊布鲁氏菌。
由于羊布病对羊群和牧民生命健康安全可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发现病羊通常采取扑杀处理,以防布鲁氏菌的传播。因此,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预防羊布鲁氏菌在减少羊布病给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牧区,羊布病的防控工作大体上可分为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和疫苗接种两类。
常用的消毒剂对布鲁氏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效果,因此,可通过对羊群、羊舍以及草场消毒减少易感羊只接触布鲁氏菌的几率,从而降低羊布病的发病率。首先,应定期对羊群进行布鲁氏菌病原检测,监测羊群中布鲁氏菌的阳性率,区分患病羊、与患病羊接触的羊以及健康羊群,淘汰患病羊,与患病羊接触的羊应隔离饲养,经2 次检疫未携带布鲁氏菌后方可正常放牧混养。对于病羊流产的胎儿、胎衣等可能带有大量布鲁氏菌的病料应采取焚烧、深埋或化学销毁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病羊使用的养殖器具、草场、羊舍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消毒处理。牧民也应积极学习羊布病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布病知识体系,做到科学防控、防止布病传染,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不食用患病羊或饮用病羊羊奶。
我国实行羊布鲁氏菌强制免疫的政策,因此牧民应正确认识羊布鲁氏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执行羊布鲁氏菌疫苗的接种工作。国内主要使用M5 株布氏菌病活疫苗预防羊布鲁氏菌病。在接种操作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疫苗接种不正当操作导致人员感染,在疫苗接种后应对疫苗瓶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在疫苗接种后不要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在疫苗接种后2~4周后进行抗原监测以保障疫苗接种效果。
由于牧区采取放牧养殖,并且羊群通常采取混饲方式,自繁自养,因此当羊群中出现布病后也难以控制。因此,应提高牧民的防控意识,积极按照要求进行疫苗接种。此外,在放牧养殖时还应补饲一些饲料提高羊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此外,还应注意放牧时避免羊群接触其他野生动物或疫水等。
羊布病是牧区对羊群和牧民生命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因此相关畜牧兽医管理部分和牧民应提高牧区羊布病的防控意识,加强羊布病的防控意识,以降低羊布病的发病率,降低羊布病对牧民和羊群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