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L教学法在药学研究生与本科生《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对比研究

2022-02-11 02:05:24沈杰谢海棠贾元威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药理新药双语

沈杰,谢海棠,贾元威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在大学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传统英语教学的整合过程,亟需可以借鉴的经验,迫切需要切实可行的能够将两者融合与共同提升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形势。伴随双语教学的不断开展,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双语教学方法被相继提出,如: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认知学术语言水平指导(CALP instruction)等,各有长处;近年来CLIL教学法(内容与语言融汇式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由于其独特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CLIL教学法是使用一种外语学习某学科知识的双向关注教学法,同时强调学科内容的掌握和专业语言的提高,CLIL教学法不只强调语言教学和专业教学中的任何一方,而是二者并重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构建语言与专业内容相融的教学模式[1]。使用CLIL教学时,语言和学科知识被赋予同等重要的位置,学生需要掌握词汇、语法结构和功能语言且应当具备理解学科知识并进行沟通的能力。语言方面的教学侧重:词汇、样本句子、分析错误。难点是词序、专业词汇、语法(时态、动词搭配、情态动词)、正式英语的使用。学科方面的教学侧重:概念、理论体系、思辨能力、学科文化。学习者需要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提升沟通能力:表达和解释时事、资料、想法和感受,书面或口头。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增加学生说话时间和减少教师讲授时间。

本教学研究中的《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最早被纳入本校的教学实践,是从2013年开始开设的一门面向全校师生的双语选修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方法学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整[2]。2019年开始,这门课正式纳入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授课内容,同时保留双语教学模式。课程所用的教材《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由本校临床药学教研室主编,课程的授课教师均参与了教材的撰写工作,教材主审孙瑞元是我国定量药理学的奠基人。这门课将定量药理学理论知识与新药研究与开发实例相结合,着眼于国内外定量药理学在新药评价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是理论与应用并重,聚焦新药研发领域前沿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以定量药理方法为抓手,聚焦全球新药评价领域最新进展及技术,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定量药理方法学研究最新进展、建模与模拟技术(M&S)、群体药动学/药效学(PPK/PPD)、最新临床试验统计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基于模型的新药研发(MBDD)、药物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剂量选择与优化、药物相互作用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药物不良反应信号的定量检测与分析、手性药物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与药效学、中药多成分体内过程分析与解构等。这门课做为专业医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拓展思路的课程,授课内容为尖端前沿研究领域,引入双语教学恰到好处。既往对CLIL教学法的研究显示,在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中授课对象的诉求并不相同[3-6]。本研究旨在比较CLIL教学法在药学研究生与本科生《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实施过程严格按照CLIL教学法的整体思路从“前端分析、授课实践、评价/反馈与调节”3个维度进行推进,并不断修正。通过总结CLIL教学法在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对授课方法不断反馈与调整,针对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的授课需求,逐步探索出适合研究生与本科生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本校2019级、2020级药学相关专业69名硕士研究生与69名选修《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的本科生做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与结果评估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英语水平分析后,对课堂内容、教学方法和改进建议3个方面进行评价。两位统计人员根据问卷完整性对问卷进行筛选,比较核对后如遇分歧进行讨论,如不能解决请第三方进行评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并对比实际教学效果。

2 结果

2.1 问卷填写一般情况 通过对教学效果问卷进行核对,138名同学均完成了问卷的填写。

2.2 调研对象的英语水平基线情况 参加问卷调研的研究生CET 6的通过率为53.62%,CET 4的通过率为43.48%。本科生CET 6的通过率为34.78%,CET 4的通过率为46.38%。

2.3 对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分别有86.96%的研究生与43.48%的本科生认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入法选择中,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情况为:“开门见山引入法”13.61%与17.39%,“温故知新引入法”30.39%与33.33%,“认识冲突引入法”26.98%与14.49%,“意识引入法”13.61%与15.94%,“游戏活动引入法”18.84%与23.19%。在教材选用上,78.26%的研究生与66.67%的本科生认为可以选用外国本专业学生用的英文原版教材;18.84%的研究生与26.09%的本科生认为可以选用国内编写的外文教材;2.90%的研究生与7.25%的本科生认为可以选用国内编写的中文教材。对于在CLIL教学实践中学习核心概念的方式:30.43%的研究生与57.97%的本科生选取教师授课方式;20.29%的研究生与14.49%的本科生选取教师事先布置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学模式;49.28%的研究生与27.54%的本科生选取由案例导入师生相互探讨的方式。94.20%的研究生与95.65%的本科生认为事先学习内容的布置可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起到关键作用。

2.4 教学效果评价 ①《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教学内容效果评估:100%的研究生与97.10%本科生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可以极大地启发新药研发思维,开拓研究思路。对于授课内容难易的评估:71.01%的研究生与72.46%的本科生认为课程教学安排合理,课程内容层层递进;还有28.99%的研究生与27.54%的本科生表示课程内容虽然较难理解,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②CLIL 教学法效果评估:82.61%的研究生与91.30%的本科生认为CLIL 教学法积极有效。学生应用英语作为工具语言,提高了学生主动使用英语语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94.20%的研究生与89.86%的本科生认为CLIL 教学法可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将英语用于新药研发的创新能力。

2.5 改进建议 85.51%的研究生与92.75%的本科生给出了课程改进的建议,主要包括:①授课涉及到的英文案例,要提前布置,并给出相关背景与扩展阅读清单;②定量药理学专业理论的讲解最好采用中英文幻灯片形式对照讲解;③由于本科生有一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开展,涉及到的一些专业词汇最好直接给出中文解释;④现在网络教学模式非常成熟,可以请一些在一线的新药研发专家进行授课与分享。

3 讨论

通过对《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在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授课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不同授课对象的诉求并不相同,对于课程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不同。英语水平高的研究生,对于双语教学的授课形式接受程度更高,希望引入大量案例,青睐于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模式。而本科生在教学引入方式中更青睐“温故知新法”,在教材选用上选择英文原版教材的学生也占据了绝大部分,表现出学生对于地道英语教学的诉求,授课方式上本科生倾向于教师讲解的授课方式。

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中,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对在《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中采用CLIL 教学法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采用CLIL 教学法的双语课程《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荟萃了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技术,采用CLIL教学法开展双语教学训练学生英语思维,从英语和专业两方面同时下功夫,快速提高学生的专业和英语水平。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学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8]。各高校均在积极寻求适合本校校情及所不同课程的教学方式[9-10]。本研究中的双语选修课《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最早是一门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的双语选修课,从2013年授课开始受到了各个年级学生的青睐与好评。本课题曾经在2013年至2017年之间选修本选修课的学生中每年随机抽取100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课堂内容、教学方法和改进建议”3个方面进行评价。5年共回收问卷500份,经严格评价,有效问卷477份[7]。在此次评估中,本课题组认识到“保持选修学生的兴趣和克服非母语教学中对于专业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是CLIL 教学法应用于双语课程最大的难题。做为一门授课对象是对这门课感兴趣的、背景专业来源广泛、年级不同的本科学生人群,从选修时对选修课名称及大纲简介的表面兴趣,如何转化为真正学进去,并要有所思考创新,是很难的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语言能力的提升与课程内容融合是很大的难点。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到教学的难点,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教学的重点和授课方式。经过2018年对课程的充分整改,2019年这门课程正式以双语教学课程的形式纳入本校研究生的授课内容中。2019年至2020年,在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教学实践过程中,本课题组又有了新的教学体会,所以,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

同时,师资问题也是CLIL教学法在药学研究生与本科生《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均为在临床教学与科研一线的兼职教师,平衡好繁重的本职工作与教学工作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也是亟需考虑的问题[10]。这需要对教学工作有极大的热情,同时对定量药理学的学科理念有深入的认识,并且对学科的发展前沿具有敏锐的触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扎实的英语教学功底。所以,这门课的授课之前,教研室要求授课教师进行充分地备课与试讲。不仅要精通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保证授课质量。

通过对不同授课人群教学实践的调研与总结,本课题组将进一步优化授课方式与环节,针对研究生与本科生分别制订更加适合的应用CLIL 教学法的《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授课体系,并充分吸取其他教学方式的优点[3],在实践教学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药理新药双语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2年6期)2022-11-27 02:36:10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山楂核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33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创业家(2015年9期)2015-02-27 07:54:33
新药来自何方
创业家(2015年9期)2015-02-27 07:54:27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10期)2014-09-29 0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