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芳,程海英
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突发性聋是指72 h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HL[1]。突发性聋的发生率为(5.0~60.9)/100 000[2]。虽然耳聋的病症对患者不会有生命威胁,但会导致听力下降,导致睡眠障碍、纳差、焦虑、抑郁,降低人际交往频率等,引发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突发性聋的病因、发病机制不明确,国内外虽有研究报道临床治疗经验及预后,但疗效不一[4-5],且无特效药,亟需找到对突发性聋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进一步研究。近年来,采用中医结合常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吴茱萸穴位贴敷在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减少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优于艾司唑仑[6]。耳穴压豆干预突发性聋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为主,通过耳穴持续刺激,从而疏通经络行气血来干预耳聋、耳鸣[7]。然而,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突发性聋的疗效尚缺乏报道,因此,本研究拟探讨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相结合对突发性聋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入住嘉兴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的92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4例。纳入标准:年龄20~60岁,首次单耳发病且诊断符合《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发病1周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14分,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患有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病性症状;有乙醇或者其他药物依赖史;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大型手术术后、放疗等病史;梅尼埃病、听神经病、听神经瘤、占位性病变、外伤性聋、精神性聋等有明确病因的耳聋;住院后依从性不强,无法达到观察疗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耳聋类型、耳鸣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管理教育模式,包括疾病宣教、常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出院常规复诊。
1.2.2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管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
1.2.2.1 穴位贴敷
选穴:涌泉穴。药物制备:将吴茱萸、肉桂等药材制成粉末状,并用陈醋搅拌为糊状。贴敷操作:睡前用温水泡脚10 min,待干后护士检查穴位处皮肤,确认穴位处皮肤完好,则于涌泉穴处轻轻按摩2~3 min,之后将药物置于7 cm×7 cm的敷贴中央,将敷贴贴于涌泉穴位处,予以轻轻按压约20 s,促使药物和穴位全面贴敷。该方法每晚睡前使用,次日晨起去除,28 d为1疗程。住院期间护士教会患者或者家属操作方法,出院后患者自行穴位贴敷并定期门诊复诊随访,及时至中医科配置药物。
1.2.2.2 耳穴压豆
探穴:主穴涵盖三焦、肝、肾、神门、听弓、内耳、皮质下。患者保持放松姿势,护士左手提起患者耳廓,右手持探棒探穴,触碰最痛点为耳穴。压豆操作:使用75%乙醇棉签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将王不留行籽耳穴贴贴于穴位处,揉捏20 s,停顿10 s,再次揉捏20 s,如此反复5次,时间为1~2 min,每次贴一侧耳廓,3 d更换一次,28 d为1疗程。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揉捏方法,宣教使用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督促按时对穴位进行按摩。出院后每3 d至医院中医门诊换药,1个月后复查,如有不适,门诊及时复诊随访,本研究接受患者24 h电话咨询。
1.3.1耳聋治疗效果
治疗28 d后,采用《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1]进行疗效判定,评估耳聋治疗效果。痊愈:受损的频率听力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者可达到常规健康状态;显效:受损的频率听力提升超30 dB;有效:受损频率听力提升达到15~30 dB;无效:受损频率听力提升未达到15 dB。
1.3.2护理服务满意度
患者出院时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进行测评,评估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95分)、满意(76~94分)、一般满意(57~75分)、不满意(38~56分)、非常不满意(19~37分)5个等级[8]。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计量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差异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x2检验;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等级资料。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4.09%)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坦下降型与全聋型患者听力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类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NSNS测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156,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例(%)
突发性聋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根据以往的研究报道,发病机制包括内耳血管痉挛、血管功能障碍、血管栓塞、膜迷路积水以及毛细胞损伤等,也有部分报道认为与耳蜗核的脱髓鞘病变、脑白质、免疫性疾病等相关[9-12]。中医认为突发性聋多因风火上扰,少阳经气闭阻,耳窍失聪,或风邪侵袭,壅遏清窍,肝胆火热上扰所致[7]。穴位贴敷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吴茱萸敷贴涌泉穴基于中医交通心肾理论,以沟通心肾、水火既济。耳穴压豆通过对穴位进行按压,起到疏肝利胆、明目清头、降肾火、清热解毒、镇静安神、通经络等功效[13]。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平坦下降型与全聋型患者听力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认为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对突发性聋患者可激发经络功能,起安神定智、调和阴阳、滋阴降火、引火下行、疏通耳络、清宣开窍行气血的功效。研究中观察组低频下降型与高频下降型听力与对照组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性,平坦下降型与全聋型患者听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低频下降型主要与膜迷路积水引起有关,高频下降型主要与毛细胞功能受损引起有关,故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这两型耳聋治疗没有明显疗效。通过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中医护理方法,可增强突发性聋的疗效,提高听力,从而改善患者满意度。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有待于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