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芬,汤小丽,田彩霞,茅亚男,邢丽云,单燕燕,杨 薇,朱晓芳,茹秋芳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绍兴 3120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抢救高危新生儿重要的场所,聚集了大量新生儿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如暖箱、辐射床、蓝光箱、呼吸机等[1]。2020年,中国医院协会将“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列入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对NICU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产科医学的进步,NICU重症新生儿的数量不断增加,患儿周转率、暖箱类设备的使用率持续提升,导致NICU新生儿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2]。为了满足医院管理要求和切实解决临床问题,2021年1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基于HIMSS(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7管理理念,构建了新生儿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软件,对暖箱、辐射床、蓝光箱、呼吸机等进行闭环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管理小组成员共6名。其中组长1名,由NICU护士长担任,医院感染护士2名,设备管理员1名,IT技术员1名,质量管理专家1名。根据小组成员的专业特长,负责相应的工作任务。构建闭环管理系统前召开管理小组会议,分析存在问题和思考新系统的改进方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NICU之前沿袭传统的管理方法,对生命支持类设备采用手工登记和纸质管理,存在字迹不清、标签脱落、无法追溯、养护超时等问题。在设备的数量、性能和消毒等方面均存在风险隐患。这些隐患是构建闭环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
1.2.1系统设计
新生儿生命支持类设备闭环管理系统由护理部和医院信息科合作开发。采用JAVA等编程语言,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实时读取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掌上电脑端结合移动计算和移动识别技术,采用服务器端控制器搭配WEB前端应用和Android移动应用模式,实时读取计算机应用系统数据视图。其他设施包括无线网络、HIS系统、移动护理系统、设备科信息系统、PDA、二维码打印机、防水不干胶打印纸等。该系统包含4个功能模块。设备模块:包括设备名称、编号、型号、入购日期、维护或保养日期等;医嘱模块:采用闭环理念,包括医生医嘱输出系统和护士护理信息反馈系统,两个系统信息共享,可查看患儿使用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情况及消毒隔离情况;感染追溯模块:包括既往设备追溯查询、在用设备消毒查询、备用设备消毒提示查询,并包括医院感染追溯时各类设备的卫生学监测报告;提醒模块:按照《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3],设定各仪器设备消毒提醒、设备维修提醒、配件更换提醒。
1.2.2流程设计
生命支持类设备由设备科统一采购,设备入NICU时启动闭环管理系统:当班护士打印二维码贴于仪器表面;医生开具“入设备”医嘱,如入暖箱、予新生儿辐射床抢救治疗、予光疗24 h等,护士核对医嘱后执行,将执行信息传输到系统;在系统设备使用版面通过PDA扫描患儿识别码、设备二维码确认医嘱执行正确,扫码绑定成功后安全使用。医生开具“出设备”即停止使用设备医嘱时,护士执行医嘱后通过PDA扫描患儿识别码、设备二维码进行设备置空处于备用状态。新生儿生命支持类设备闭环管理流程见图1。
图1 新生儿生命支持类设备闭环管理流程
1.3.1设备管理
对于新入设备,由护士通过设备信息系统提取,包括暖箱、辐射床、蓝光箱、呼吸机等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启用日期、生产商信息、使用科室、保管责任人等。
1.3.2医嘱管理
主管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开具“入新生儿暖箱”“入新生儿远红外线辐射床”“呼吸机辅助治疗”等医嘱,医嘱自动连接到移动护理工作站,供护士执行。当患儿病情好转,医生开具“停新生儿暖箱”“停新生儿远红外线辐射床”“停呼吸机辅助通气”“今日出院”等停止医嘱,护士通过PDA扫描患儿床头卡二维码与设备二维码解绑。患儿停止使用生命支持类设备。
1.3.3追溯管理
该系统既可通过电脑端查询某患儿在住院期间内使用过的设备,如暖箱、辐射床、蓝光箱、呼吸机信息等,也可以通过设备编号查询某设备在某时间段内使用过的患儿信息,同时可以查询某设备在患儿使用期间的消毒、养护、维修信息,以及设备管理信息、医院感染卫生学结果。多渠道的追溯功能,可以让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追根溯源。
1.3.4提醒与阻断
通过设置条码权限完成启用、提醒、阻断功能。设备使用管理模块阻断权限包括根据医嘱与设备使用不匹配阻断、设备维修期间使用阻断。提醒功能包括该设备到达使用安全年限时有提醒功能。以上信息通过护士手持终端移动PDA进行扫码识别,扫码时通过设定管理权限自动列出设备安全性能,自动统计出设备年限,帮助管理者有序进行设备更新。
生命支持类设备闭环信息系统为插入移动护理系统中的子系统,可以与医嘱系统、护理信息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相互关联,实现医生站与护理站信息共享,医护共同管理患儿安全。该系统经试运行和多次调试后启用。
对科内医生、护士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设备信息录入、设备识别码打印、设备使用医嘱共享查询、设备与患儿使用或停止匹配、使用消毒维护追溯、数据统计。
将科内47台暖箱、15台辐射床、12台蓝光箱、20台呼吸机进行编号,并将设备名称、型号、购买日期、生产商信息及维修等信息输入系统中。系统打印出条形码(含编号)将其固定在设备表面。
护士在使用设备时每日将检查记录、设备运行使用情况、设备每日一级保养情况通过PDA扫码自动导入。设备科巡检、故障处理、过滤网更换等二级保养情况,同样通过PDA扫码,录入至二级巡检内容栏。每班次结束后做好急救类设备完好情况及使用情况交接,保证设备完好状态的延续。
2.4.1设备使用状态
护士通过PDA扫描患儿信息与设备二维码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实现患儿与设备的正确使用,实现每天设备消毒功能的落实,以及在电脑端自动记录患儿每天使用设备信息、消毒维护信息。匹配失败时PDA提醒护士该设备超过7 d需要终末消毒或更换呼吸机管路。仪器设备每日2次进行消毒,均由专职人员按照《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擦拭,擦拭后由护士对设备进行消毒工作的扫码巡视。
2.4.2设备空置状态
设备空置后护士将其放置在清洗处由专人进行终末消毒,再扫描设备追溯二维码确认已消毒,处于备用状态。
近似错误是指工作中的人为错误,但对患儿没有造成不良影响[4]。NICU在2020年6-12月收治1 394例患儿未实行设备闭环管理,近似错误共发生6起。2021年4-9月收治1 217例患儿实行设备闭环管理后,未发生近似错误。
实施设备闭环信息化管理前需要2名护士每天对所有入暖箱、蓝光箱、辐射床、使用呼吸机患儿予手工登记使用情况、一级保养信息、终末消毒信息、需要终末消毒的设备,登记维修状态等情况,每日工作时间约为1.5 h;需2名设备管理员每月对科内在用设备及故障设备进行查询,每月工作时间约为1.5 h;需1名医院感染专职管理员每月对设备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查询统计,每月工作时间约为1.5 h。实施设备闭环信息化管理后只需1名护士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每天完成以上信息,工作时间约为0.5 h;1名设备管理员通过信息管理每月查询在用设备及故障设备,每月工作时间约为0.5 h;1名医院感染专职管理员每月对设备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查询统计,每月工作时间约为0.5 h。无需人工统计,节约了大量成本。
实施闭环管理前,因缺乏提醒功能,在用设备存在消毒延迟。实施闭环管理后,系统会自动提醒,指导护士严格执行设备消毒管理工作。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基于HIMSS 7级的设备闭环信息管理系统,从系统中可按日期查询患儿所使用过的设备安全性能及消毒状态,当天医嘱与患儿实际信息是否相符。设备从使用、空置、消毒、备用全程监控环节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避免了手工登记字迹模糊现象,并且医生、护士、设备专职人员可以共享信息,实现了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管理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其次,闭环流程在多个节点设置智能提醒功能,包括巡视在用设备达第7天时,该设备编号自动显示红色提醒即阻断匹配,需要进行消毒后再次使用匹配。每日已经巡视过的在用设备为绿色显示,未进行巡视的设备为蓝色显示。如果极低出生儿暖箱使用期间有用加湿装置时,系统提示“加湿中,消毒加湿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每日进行设备一级保养的依从性。医生根据患儿病情需要开具医嘱,护士有漏执行、未按医嘱执行、执行错误等,可能导致患儿过度医疗或延误治疗现象。基于HIMSS 7管理理念开发的设备闭环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需使用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患儿必须由医生先开具医嘱,护士核对执行后,此患儿的设备闭环信息化系统方能启动。这些智能提醒功能有效帮助护理人员减少差错,保障患儿的安全,避免医患纠纷。通过信息化管理,建立临床科室设备使用档案,记录和分析每次使用及维修情况,从使用开始、医嘱开具、标签打印、医嘱执行、消毒维护、护理记录生成、停止医嘱到终末消毒全程实现信息闭环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过程可追溯、环节质量可控制,达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新生儿监护病房是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高度集中的部门,数量品种多、价格昂贵、操作和维护复杂。加强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保障医疗护理和急救质量的重要方式[5]。以往设备按照医院三级管理制度执行[6],每日临床护理人员做一级保养,对设备电气安全、报警设置、日常维护等的安全与消毒管理质量控制均使用手动登记方式进行巡检,设备多,花费时间长,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不强[2]。设备闭环信息化管理系统在NICU应用后,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开展安全巡检,缩短护理信息检查、记录时间,尤其是信息化登记功能的实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障临床工作质量,与智护医院管理发展趋势一致。
规范新生儿暖箱、辐射床、蓝光箱、呼吸机的消毒,使用信息闭环管理定时对暖箱进行清洁消毒,为患儿提供安全、干净、舒适的环境,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保证新生儿安全的重要环节。各地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后要求追溯新生儿使用设备。NICU自2018年开始针对患儿入暖箱、蓝光箱、辐射床后予手工登记信息,包括日期、设备编号、患儿信息、出入箱信息、在用暖箱清洁消毒养护及终末消毒信息、暖箱维修状态等,该设备管理方式传统,为新生儿医院感染带来诸多隐患。使用信息闭环系统后设备能够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标准执行,避免漏消毒现象,能够加大多部门联合监管力度,完善科室管理机制,提升预警能力,提升科室医院感染质控质量。当患儿出现医院感染时,可以快速追溯患儿使用过的重要设备,为直接切断中间传播环节提供有利依据,为阻断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提供帮助。NICU生命支持类设备实施风险管理是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器械全寿命管理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7]。信息闭环管理系统结合设备管理部门、医院感染专职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共同做好设备质量管理,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是预防。此次设备闭环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在新生儿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中已实现信息闭环管理,但是针对NICU复杂繁多的设备,如何有效保证所有设备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又减轻护士工作量,可作为后续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