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中国文化中,汉字文化耀眼夺目。汉字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随着历史时代的演变而演变。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等形体的变化过程,每一次变化,都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紧密相关。
每个汉字都是有生命的。提到“王”这个字,有人想到王公贵族,有人想到军队首领,有人想到无上权力,有人想到老虎额上“王”形斑纹。简简单单一个“王”字,三横一竖,端正平直的笔画、紧凑平衡的结构,像一面精巧古朴的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静静流淌的历史长河的光泽,窥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角。
“王”字是出现较早的一个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多个义项,常用义项有三:一是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例如“周文王”;一是百家姓中的“王”姓,例如书法家“王羲之”;一是同类中最强的个体,例如“百兽之王”。由此可见,“王”这个字同我们的家国观念、日常民俗、精神现象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王”字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多次出现,而且使用频率很高。那么,“王”字造字的起源是什么呢?
甲骨文里“王”字的三种类型
“王”字最常见的意义是“天子、君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意思是说,王是天下归附向往的对象。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说:“一贯三为王。”董仲舒和孔子的观点是相通的。董仲舒认为,王字的三横代表天道、地道和人道,而一竖贯通其中,代表通达三道。他的看法体现出很强的儒学观念和政治色彩,可以说,他对“王”字的解读,是为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帝制体系服务的。
上述说法都有一些道理,但证据均不够充分。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是“斧钺说”,吴其昌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从甲骨文字形来看,该字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把很大的斧头,最上面是斧柄,下面则是宽刃。斧头可以用来象征武力和军事,进而演化出了王权的意义。除了“王”字之外,汉字中还有一些字也是由石斧的形状演化来的,例如“戉”“戊”“戍”“戌”等。从这些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斧这一工具在原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石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最初的石斧是原始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工具,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来砍斫器物、捕猎禽兽。在殷商时期,斧钺是劈山开路的工具,是征战杀伐的兵器,是治军管理的刑具。这强有力的武器,被视为实力和权威的象征,原本用来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演变为王权的标志。这一点从出土文物中也可以看出,作为最高首领权力象征的石斧,常常作为他们的陪葬品出现。
此外,用斧头来象征权力并非中国所独有。在欧洲,古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就用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束棒来象征权力。
汉字的演变和历史文化的变迁是紧密相连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可以通称为“君王”,拥有最高的绝对权力。但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形态、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文化风尚都有差异,君主的称呼也在变化,因此,“王”字在各个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殷商时期,人们称最高统治者为“王”。这一时期,奴隶制度已经逐渐形成,国家权力已经初步确立,社会秩序已经基本稳固。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组织严整的军事力量。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演变为父死子继。这一时期出土了许多甲骨骨片和青铜器,上面保存了大量甲骨文和金文,成为了后世研究汉字符号体系和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到了西周时期,理论上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诗经》中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小雅·北山》)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齐桓公、晋文公等虽先后割据,但依然按照周代“公、侯、伯、子、男”的五等封爵制位自称为“公”。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强和各诸侯地位的提升,周朝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受到冲击,诸“公”对“王”已无尊敬,不顾周天子权威,纷纷自抬爵位,自封为王,封爵制度形同虚设。前期只有楚、吴、越等少数诸侯国国君称“王”;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已经普遍使用“王”的称号,例如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精彩典故。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改变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开启了大一统时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式的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基本政治格局。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从此,君主改称“皇帝”,而“王”演变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例如西汉的刘濞被封为吴王;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从古代文献中也可以找到证据,例如《汉书》中有“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这里的“王”所指的已经不再是最高统治者,而是贵族的封号。
由此,作为最高统治者称号的“王”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词,“王”逐渐演化出了诸多含义,形成了今天现代汉语中“王”意义的基本格局。在当今中国,政治意义上的“王”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但它引申出了一些其他的义项,这些义项也都是在“王权”含义的基础上分化产生的。“王”在中国古代衍生出了作为亲属称谓的用法,可以用来尊称祖父祖母,例如《尔雅注疏》中的“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还可以用来泛指同类中的首领,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诗九首·其六》)再者,现代汉语中的“王”可以用来指技艺超群的人,例如“歌王”“拳王”等。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内涵。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语言符号系统,在记录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大致沿着“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变化。“王”字也经历了这样的演变历程。
金文中的“王”
甲骨文中的“玉”
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而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每个中国人都朗朗上口的四字格,它出自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关于姓氏的作品《百家姓》,这里的“王”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王”姓。
什么是姓氏?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的符号,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数据,“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同时,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在第8位。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姓王的人。那么,“王”这个姓氏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在讨论“王”姓的产生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姓氏的起源。现在的中国姓与氏大多是统一的,但最早的姓氏构成是比较复杂的。早期姓氏中的姓和氏是分开的,有着不同的分工。
姓氏历史源远流长,在远古部落时期就已经出现。中国姓氏起源于原始崇拜,特别是图腾崇拜。图腾即一个部落的象征,也是部落群体身份的标志。后来进入到母系氏族社会之后,人们开始用部落名或者部落首领的名字来称呼自己,这就是最初的姓。《通鉴外纪》中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当时姓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区分部落中的不同氏族,以便进行通婚。在母系社会时代,人们围绕母系血缘形成部落,女子与外男群婚,男子采取走访的形式同女子成婚。后来演变为男子迁居至女子部落居住,逐渐演变为一夫一妻制。由此可见,姓氏的产生标志着婚姻制度从群婚制进入了基于血缘关系的婚姻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母系社会的血缘关系和夫妻关系都以母系为主,子女也从母姓。所以中国最古老的姓都是女字旁,比如姬姓、姚姓等。传说中的华夏始祖黄帝就姓姬,后来,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姓氏,建立了周王朝。《百家姓》最初收录的姓氏中,有很大一部分姓氏都是由姬姓而来的。
随着部落的发展,姓产生了诸多分支,分支之间为了互相区别,又产生了氏。《通鉴外纪》中说:“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也就是说,氏是姓的分支标志。随着同一宗族开枝散叶,继承君位的一支为大宗,延续前姓,其余为小宗,以封地或官号为氏。一个姓有很多的分支,只有氏才能代表身份和地位,所以当时的贵族男子都称氏不称姓。比如秦始皇嬴政,姓为嬴,氏为赵。他的姓来源于祖先少昊,相传少昊是黄帝的长子,以燕子为图腾,嬴与燕音近,故姓嬴;氏为赵则是因为少昊的后代曾被分封于赵地,故有此氏。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姓氏开始混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没有了分封的概念,氏也随之逐渐消亡。清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集释》中写道:“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到了西汉时期,姓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的《史记》中已经不再区分姓氏,出现了秦始皇“姓赵氏”(《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说法。
让我们说回“王”这个姓氏,“王”姓的来源是什么呢?王姓来源众多,但有一些共同点,即大多为帝王的后人。王姓主要有四个来源,分别为姬姓、子姓、妫姓、少数民族改姓。其一,出自姬姓的王姓人有三支:一是周文王之子高的后裔改姓为“王”;二是周灵王之子姬晋被废为平民后遂改姓为“王”;三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之孙战败后逃往泰山,改姓为“王”。其二,出自子姓的王姓,是商朝比干的后代。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被纣王剖腹致死后,其居住在河南的子孙改姓为“王”。其三,源自“妫”姓的“王”也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妫”姓一族奉虞舜为祖先,周武王灭商后封于齐国,改姓为“田”,秦国灭齐国后,改为“王”姓。其四,“王”姓大家族中还融入了大量少数民族的血液。汉代时的匈奴人、唐代时的契丹人、元代时的蒙古人、清代时的满族人等在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有一些逐渐改姓为“王”。
作为中国的大姓,“王”姓出了很多名人,各个时代也英才不断。东汉有哲学家王充,东晋有书法家王羲之,唐朝有诗人王维,宋朝有文学家王安石,元朝有戏曲作家王实甫,明朝有哲学家王守仁,清朝有思想家王夫之,近代有学者王国维,等等。当下中国及海外华人中的“王”姓名人也同样不胜枚举。
文字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形态,汉字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一点一画,都流淌着华夏的血脉,蕴藏着博大的情怀。而“王”字更是汉字中极其庄重深厚、气势恢宏的一个,它蕴藏着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家国观念、姓氏文化和精神气象。透过汉字之窗,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注释:
[1][2][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页,第9页,第9页。
[4][8]参见齐文心:《王字本义试探》,《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5]转引自朱彦民:《从甲骨文“王”字看帝王观念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1月31日第003版。
[6]参见陈明远、金岷彬:《历史考古的新观点(之四)从甲骨文和系统论的角度看木石复合工具——斤、斧、王、士、戉、戊、戍、戌等皆为木石复合工具与兵器》,《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4期。
[7][晋]郭璞注,[宋]邢昺疏、王世伟整理:《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08页。
[9]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第2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6页。
[10][11]辞海 “姓”字条引《通鉴外纪注》,转引自李向平:《春秋战国时代的姓氏制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12][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国学整理社1936年版,第5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