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陈辉,王卫新,周春,陆宇,徐晓峰
1.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院部,江苏苏州 215500;2.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骨科,江苏苏州 215500
自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启动全国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以来,目前名医工作室传承的理念已被普遍接受[1]。作为我国最早的医改试点城市—镇江市,早在2013年就开始尝试构建联合病房,且多见诸报道[2]。为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根据江苏省医改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医改办发[2017]15号)有关要求,常熟市积极实行区域医共体政策,而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与中医院共同成立的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正是医共体政策的深化。2018年成立苏州市骨科名医工作室,于2020年3月通过苏州市名医工作室复核;2020年7月,在名医工作室的基础上与中医院签署协议,由该名医专家团队与支塘人民医院共建骨科联合病房。成立名医工作室后,采用与常熟市中医院同质化管理。本研究通过对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骨科在采取与常熟市中医院同质化管理后2021年1—12月各项质控指标的分析,探索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对基层医院专科医疗质量的建设成效,指导下一步工作开展。现报道如下。
本文以2019年1—12月(成立共建联合病房前1年,以下简称“成立前”)与2021年1—12月(成立共建联合病房后1年,以下简称“成立后”)的科室运行指标为基础,对各项数据,按照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4个方面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展示开展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以来,对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
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开展方法及形式:在成立名医工作室前,本院对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本院的管理方式,实行常规管理。对常见需要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在本院予以手术治疗。对本院没有能力进行的手术,如髋关节置换、脊柱骨折内固定治疗等高难度四级手术,一般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因此,骨科手术量占全院手术比例及三四级手术占比较低。对疑难病例诊治缺乏经验;缺少上级专家来院指导,对住院患者的管理缺乏系统性;且因缺少专科护士,对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欠规范,导致门诊及出院患者满意率不是很高。
在2018年成立名医工作室后,加强对门诊的管理,在本院骨科门诊的基础上,中医院每周来院1次开展专家门诊。2020年,在名医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骨科联合病房后,中医院专家团队每周一、三下午定期来本院进行骨科专家门诊,现场指导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并不定期由专家团队组织学术讲座,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在手术方面,专家团队根据患者需求,采取弹性工作制度,不定期来院手术,目前支塘人民医院骨科已形成技术上突破,逐步开展了复杂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术、PKP、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关节置换、关节镜等高难度四级手术,实现了对骨科常见四肢骨折、关节、脊柱等骨折及骨病治疗的全覆盖。手术量逐年上升,且住院患者全部按照基层医院收费标准。术后由包括专科护士长在内的专家团队,来院进行教学查房及护理指导。对复杂疑难病例确需转院的,根据情况转往中医院,并开通绿色通道,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统计观察2019年1—12月和2021年1—12月骨科的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例数、三四级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门诊、出院患者满意率8项指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hapiro-Wilk检验是否为正态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工作室成立前后的数据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工作室成立前后的数据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9年本院门诊诊疗人次为258 372人次,2021年门诊诊疗人次为266 877人次,其中以骨科门诊量增幅较为明显;2019年总出院6 030人次,2021年出院5 595人次,其中骨科出院人次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名医工作室复核及成立骨科联合病房后,骨科门诊诊疗人次增加11.17%,出院人次增加13.72%。门诊人次及出院人次均明显增加。见表1。
表1 骨科联合病房成立前后门诊人次及出院人次全院占比对比(%)
2019年,本院手术1 198台,2021年手术共计1 273台。成立骨科联合病房后,骨科总手术例数及占医院手术总量比例均明显增加,其中三四级手术例数增加90台。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1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目前骨科手术量、手术难度均明显提升,更多的患者愿意留在基层医院进行手术。见表2。
表2 骨科联合病房成立前后骨科手术情况对比[n(%)]
联合病房成立后,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0.39±0.06)d,平均住院费用降低12.16%,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让患者以更短的时间及更少的费用,高质量地完成住院诊疗过程。见表3。
表3 骨科联合病房成立前后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s)
表3 骨科联合病房成立前后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s)
时间平均住院日(d) 平均住院费用(元)成立前(n=802)成立后(n=912)χ2值P值8.14±0.34 7.55±0.26 4.30〈0.01 5 155.32±349.24 4 402.35±302.95 5.64〈0.01
分别随机抽取2019年及2021年的骨科出院患者442例、270例,满意率同比增长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门诊患者,2019年及2021年分别随机抽取骨科门诊患者1 051例、1 000例,满意率同比增加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骨科联合病房成立前后门诊患者满意率及住院患者满意率对比(%)
本研究发现,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成立后,基层医疗机构不论是门诊诊疗还是住院诊疗服务量均明显提升,即患者在基层就可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这对于农村基层的患者来说,极大地方便了其就医需求。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体现了服务效率的提高。而联合病房的出院患者人均费用的降低,考虑与近年来药品费用的下降、规范诊疗及住院日的缩短有关。且门诊及住院患者满意率较前明显提升(P〈0.05),更能直观地体现成立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后,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现有的诊疗服务水平有很高的接受度。一直以来,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的薄弱,是当前医改的难题。而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的成立,对于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3-4]。
在2020年前,支塘人民医院骨科仅有3篇论文发表,其中仅1篇为科技核心期刊。在上级医院的指导帮助下,通过骨科联合病房的共同努力,近2年内,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骨科发表论文8篇,其中1篇SCI论文,1篇中华级论文,3篇科技核心期刊。目前,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骨科已于2021年被评为常熟市临床重点专科。2022年完成常熟市科技局课题1项。目前有苏州市科技局在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数量及质量均有显著提升(P〈0.05),科室整体学术氛围明显提高。
名医工作室作为多点执业的一种方式,在全国已屡见不鲜,其目的是将名医的先进理念及技术发扬光大,在基层推广及应用,从而提高基层的医疗技术水平[5-6]。联合病房是医疗改革强基层、改善三甲医院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7]。目前本院的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通过2年多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两家医院完成了既定目标。实践中认为,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有效运行不外乎3个方面,政策、人才及服务。
在政策层面,根据2018年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本院对名医工作室的主体名医及接受方都有考核细则,与绩效匹配。另外,政府予以配套资金,也与本市名医工作考核排名相匹配。逐步完善医联体间相关考核标准与激励保障机制,有助于医联体健康发展。合理的绩效政策,有助于规范医联体内的工作标准,促进分工协作及可持续性发展[8]。
在人才方面根据名医工作特点,与之配备相适合的医生作为传承人,跟随门诊、跟台手术等,并在名医指导下进行论文写作及课题项目,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在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的推动下,科室在重点专科及课题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说明共建联合病房不仅对于科室业务诊疗水平等硬指标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同时对于科室软实力也有着促进作用。三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辐射能力,不仅是诊疗水平提升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在学科建设及科研课题等方面的带动。与周思彤等[9]分析认为医联体的建设发展,加强人才建设十分关键的理念一致。
在服务方面,一个科室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医生、护士及患者的共同努力。相关研究认为,联合病房对具体疾病患者实施延伸服务干预,可达到良好效果。因此,两家医院先后共同完成22次义诊活动,扩大了两家医院影响力。同时,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出院后行动不便造成随访困难的情况,在常熟市医学会及“虞山骨康会”的帮助下,成立“爱优骨”护理服务品牌活动,作为对患者的延伸服务,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时干预,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在急速加剧的老龄化社会中,探索中长期全程治疗服务模式十分有必要。
联合病房成立后,出院人次的增多,与门诊量的提升及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信任有关,同时,也与双向转诊开展有关。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的明确定位,有助于双向转诊的开展[10]。共建联合病房,基层医院可以将部分急危重症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的方式转诊至三级医院,同时也推动三级医院将部分有需求并愿意在基层手术的患者,或者康复期患者转诊到基层医院进行治疗,提高了基层医院的病床使用率;确保三级医院有更多的病床用于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同时,在联合病房治疗的患者按照基层医院收费标准,且医保报销比例的提升,利用医保杠杆,有力地推动了政府提出的分级诊疗模式的运用[11-12];对实现“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的功能定位具有积极意义。
在上下联动的医联体建设中,成立名医工作室及联合病房,实现了优质资源互通,充分实现了区域内共享。推动了基层专科的建设及发展,实现了强基层的目的,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就医,并减轻了患者负担,社会效益突显[13]。
同时,名医工作室及共建联合病房,一方面需要三级医院的帮扶,如远程诊疗、专家下沉、同质化管理等,另一方面,是以基层医院的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为基础,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患者满意率的提升,更说明名医工作室及共建联合病房,是政府、医院及患者三方共建共赢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减轻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