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2022-02-10 06:58■文/李
幸福家庭 2022年16期
关键词:影子科学教材

■文/李 梨

小学科学是探索自然的学科,同时对学生的智力启蒙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部分学校及教师并未重视科学教学,未能合理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导致学生并不重视对小学科学这一科目的学习,进而难以发挥小学科学的智力启蒙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师开始重视小学科学教学,并从多方面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树立自信心,提升对小学科学学科的认识

小学科学中所呈现出的教学内容其实并不复杂,且很多知识点充满了趣味性,但是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在面对小学科学的学习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小学科学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探究过程,然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答案,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学习的自信心。为此,教师在实施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时,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树立自信心。

教师要梳理教材,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来开展教学工作,但同时更需要让学生树立起学习小学科学科目的自信心。比如,可以“影子”作为教学题材,虽然这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才会学习的内容,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探索科学知识,可在教学初期对“影子”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简要提及,让学生对影子的产生、影子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可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进行阐述,如向学生提问:“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出生以来,就有一个伙伴默默陪伴在我们身边,他与我们形影不离,他能够默默地倾听我们的述说,同时又在很多时候发挥重要的作用,你们知道他是什么人吗?”发出提问之后,学生就会去思考这一问题,思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我们出生之后就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有的学生则会想到是不是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影子,于是就会回答道:“是影子。”此时,教师就需要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给予学生鼓励、表扬。而后,教师可围绕影子的形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影子。教师可先将教室中的窗帘拉上,将电灯关闭,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脚边是否还存在影子,此时由于教室处于相对黑暗的环境,没有光线进入,因而学生的脚边就不会产生影子,或者即使产生了影子,也很难观察到。接着教师可以拉开窗帘、打开电灯,在光线的照射下,学生就会发现影子的存在,就会思考为什么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出现影子,是因为光的照射而出现了影子吗?待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会逐渐树立起来。最后,教师再围绕小学科学的其他知识做简单介绍,并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同探究,如此也就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质量。

二、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从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出发进行教学,与单纯的知识教学相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从学生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以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科的第一章“声音”为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声音,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不仅会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让人们无法交流,危及人类的生存,那么,声音到底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怎样的体现,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科学作答。

教师围绕“声音”展开科学探究,合理提出问题并设计课堂教学工作。在第一节课中,教师可围绕“各种各样的声音”向学生提问,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过哪些声音,而在学生预习了课本之后,会了解到课本中的部分答案,如牛的叫声、鸟的叫声、乐器的声音、上课铃的声音等等。围绕“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师会让学生抛开课本,仔细回想在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如电视的声音、父母炒菜的声音、汽车鸣笛的声音、走路时发出的声音、讲话时发出的声音等。这些都是真正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声音,而教师在围绕这些声音实施教学工作时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强对声音的认识,以便在后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教师可依据教材中的提问,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与探索欲望,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在哪些环境下声音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吗?”“声音能够传播多远,为什么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就越小?”等。教师提出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学生就可以了解声音的相关概念以及声音到底是如何进行传播的。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后,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与 利用。

三、依据教材,灵活制定教学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教材,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也同样如此,它需要教师灵活依据教材制定教学目标,通过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围绕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结合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探知欲望等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灵活制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具体的教学工作。在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分析教材中所提出的知识点的重要性、是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对学生智力发育所能起到的作用等,然后再来落实各项教学措施。

对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除了第二单元的“消化与呼吸”之外,其他章节的知识都是对以往低年级所学习到的科学课程知识的延伸、深化,且从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看,基本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因此,通过教师合理地实施教学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教学措施,可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从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安排来看,教材中主要涉及了6个板块,分为六个单元来实施教学工作,即“声音”“消化与呼吸”“影子的变化”“地球与月球”“运动与力”“我们的小车”这六个单元,教师需要围绕六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安排,并在具体实施对每一单元的教学工作时围绕单元中的各节课进行分析,以探索小学科学奥秘,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小学科学知识。

教师要根据科学课程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构建合理的课程计划,然后加以分析,在充分把握各单元教学中重难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构建实验课程体系,围绕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设置以实践性为主导的实验课。在实验课程的开展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来设置实验课,并在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更多地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要重点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来实施相应的处置办法,并从整体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的探知精神、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勇于创新的先进理念等。在依托教材展开科学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除了要照本宣科地实施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制作、实验能力。

四、剖析课程结构,创设活动情景

教师在围绕小学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实施教学工作时,需要围绕每一章节灵活实施教学工作,通过剖析课程的整体结构,创设符合教学规范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活动情景来实施教学。比如在学习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围绕“我们的消化”“我们的呼吸”“保护呼吸、消化器官”等三个部分来合理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并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围绕消化与呼吸系统涉及的器官与身体组织为学生进行简要说明,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消化与呼吸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导入环节,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智力发育水平来灵活施教,依据教材中的一些知识设置趣味性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对学生科普教育的力度。

比如“面包牛奶加蔬菜,天天美味很愉快,一顿不吃就会饿,其中缘由是哪般”,这是教材中描写消化系统的话语,引入这一段话,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每天都需要吃饭,每天都必须要保证充足的体力,吃了饭之后,这些饭菜又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不吃饭就会有饥饿的感觉,引导学生对消化和消化系统有一定的认识。在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后,教师可从消化系统所包含的部位入手,对口腔、肠道、胃等学生有一定认知的器官进行简要科普,之后再介绍咽、食管、大肠、小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整个消化系统,了解各个器官的形状,以及它们在消化系统运行中所发挥的实际功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合理设计实验课程,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胃部被排空之后,会发出“咕咕”的声音,这是胃部所发出的饥饿抗议。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模拟胃部中的食物是如何被分解、消化的,如教师可以通过装有石头、水的袋子来模拟胃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同样,在呼吸方面,带着“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呼吸,呼吸系统对于人的生命维持有着怎样的意义”这样的疑问,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创建科学的探究活动,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科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中小学越发重视科学课程的教学,越发重视让学生通过科学、自主探究来学习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影子科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谁不在谁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