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背景下临床协定运动处方构成要素设计与研究

2022-02-10 05:27黄科春黄仁楚
运动精品 2022年6期
关键词:处方医学精准

莫 轶 李 卫 韦 泳 黄科春 黄仁楚

精准医学背景下临床协定运动处方构成要素设计与研究

莫 轶1李 卫2韦 泳1黄科春1黄仁楚1

(1.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 运动医学科,广西 南宁 53003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1)

运动处方是体医融合基本技术。目前大部分临床学科未形成运动疗法统一规范,多采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推行的协定式运动处方,该处方用于临床治疗疾病时存在一定局限。本研究依据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理论,结合现有运动处方临床研究与实践成果对其进行改良:完善运动前诊断;精准运动目标;规定四种基本运动类型;增加对心肺、代谢、免疫、神经精神等重要人体组织器官有明确治疗作用的靶向运动要素;明确良好睡眠及幸福感是首要健康运动素养;评价运动安全性。改良运动处方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癌症、消化道溃疡等临床常见病的运动疗法,具有普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处方存在不足有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及时改进。

运动处方;体医融合;运动生理;运动风险;运动心理;精准医学

协定处方是某一医疗部门根据本部门临床医疗需要,由医师结合疾病特征和用药实际而预先确定的常规处方[1],被认为是某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案。协定处方通常经过反复研究证实有效后确定,目的是大量配置时可提高配方工作效率,并保证处方质量。

目前我国大部分临床科室还没有统一的运动疗法制定规范,运动处方多采用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推荐的《运动处方标准格式》[2],该处方类似协定处方,其中“运动类型”项只协定了有氧耐力运动要素,实质是有氧耐力运动处方,协定运动处方由国外引入我国用于冠心病人心肺康复的早期实践。该协定运动处方目前使用最广泛。

随着体医融合的不断深入,运动疗法逐渐进入心血管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不孕不育等多个临床学科,运动处方作为体医融合中一项最基本的融合技术,如何开具一纸真正有治疗效果的运动处方是临床医师关心的话题。临床疾病病因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单一的有氧运动处方已经不能满足多种临床疾病的多重需要。

同时,运动生理学理论显示,运动对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物效应具有多样性及专门性[3],这些属性需要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来实现,单一有氧运动的治疗作用有限。

此外,早期协定处方还存在运动前诊断不完善、运动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上述多原因直接影响早期运动处方的指导效力,造成运动疗效不佳或无效,甚至发生运动损伤、运动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乃至运动猝死,限制了运动疗法在临床的开展,患者对运动处方的依从性也不高。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通用的早期协定运动处方进行改良,本研究者们根据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理论体系[3-5],结合现有运动处方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6-8],对此作出探索,现报道如下。

1 现行协定运动处方

表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处方标准格式》

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推荐的《运动处方标准格式》[2]作为研究对象。该处方协定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运动前筛查与评价、主诉需求、运动处方”四部分。具体见表1。

2 改良协定运动处方

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运动前诊断、运动目标和运动处方、注意事项”五部分。“运动前诊断”有“体质评估、医学诊断、心理评估、营养评估、日常体力劳动等级、运动风险分级和运动测试”共七项;“运动目标”分为“总目标”与“阶段目标”;“运动处方”包括心肺耐力运动、肌肉运动、柔韧运动及心理健康促进运动等四大基本运动类型。具体见表2。

表2 改良协定运动处方格式

3 改良运动处方示范

以一首诊“减脂运动处方”为例。主要检查指标:安静心率80次/分,运动测试双下肢1RM[2]为50公斤。取最大心率=(207-0.7×年龄)[2]。具体见表3。

表3 肥胖者运动处方

4 讨论

改良运动处方的内容及格式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推荐使用的运动处方标准格式为基础,同样为协定式运动处方。改良运动处方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及优势:

4.1“运动前诊断”项更完善。正确、完整的诊断是优质处方最基本前提;过多评估项降低开具运动处方的效率,过少评估项不足以提供可靠的个体信息。改良运动处方包括七个运动前诊断项,其中“体质评估”等同国民体质监测,包括身体成分、肺活量、骨密度等检查,反映身体运动能力和基本健康状况;“医学诊断”反映个体病理健康状况,同时提示运动治疗目标;“心理评估”是“大健康”[9]的要求;“营养评估”可反映健康状况,决策运动量,营养“超量恢复”[4]即是运动的治疗方法,也可作为运动的目标,“日常体力劳动等级”采用运动营养学概念[4],决策起始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运动风险分级”和“运动测试”对决策运动量和保证运动安全是必要的。

4.2 增加“运动目标”项,并将其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依据全面的“运动前诊断”,准确、客观决策“运动目标”,避免了原处方中对“运动目标”采取“主诉需求”的主观表达;分阶段运动目标更符合同一人在疾病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运动目标的实际。如糖尿病患者健身总目标是“控糖”,阶段目标可以是“减脂”或“控制血压”;一个亚健康成年人的健身总目标是“健康”,阶段目标可能是“增肌”。

4.3 明确四种基本运动类型,其中有氧耐力运动也叫心肺耐力运动,反映机体吸收氧和运输氧的能力,是保证生命生存最基本的运动类型。主要运动生理效应有[2,3,8]:维持心肺功能;降低安静心率和运动中最大心率;增加心脏毛细血管数目及毛细血管内径;缩小活动中过大的血压波动幅度;运动后血压下降(主要指高血压患者)等。运动强度中的“适宜强度”是心功能异常患者必备的运动要素。

肌肉运动至少包括肌肉耐力、肌肉力量、肌肉适能、最大体积、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等多种肌肉运动方式,运动生理效应多样。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肌肉运动效应主要有两方面[2,3]:一是通过改变人体肌肉量及肌肉质量,从分子、细胞、组织等多水平改变代谢水平,实现免疫力重启;二是增加神经-肌肉接头神经-内分泌生物活性,通过细胞内环境间接调整肌间行走的血管、淋巴管等循环导管侧壁压力,进而改善循环及调整血压。

主要的柔韧运动项目包括调息、拉伸和放松。其主要生理机制是:各种身体柔韧动作触发生物反馈轴,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实现双相调节。主要运动生理效应[3,10]有:均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张力,促进机体休息/修复;防损伤;影响植物神经,维持植物神经支配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动态平衡;神经细胞组织改造,认知重建,增加运动愉悦感等。

运动心理学认为“运动是心理的产物”[5],运动心理决定运动兴趣、运动动机,间接决定运动有效性及患者对处方的依从性;心身医学[10]认为目前我国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心身疾病发病率为90%以上;新兴生活方式医学[11]和积极心理学[12]认为睡眠和幸福感是现代人首要健康运动素养。

上述四种基本运动类型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的运动生理效应,改善不同病症。四种基本运动类型协同治疗疾病,相互不可替代。

4.4 运动对健康存在“双刃剑”作用:运动促进健康的同时存在运动伤害及运动意外风险,“注意事项”在协定运动处方中属不可缺少项,目的是保证运动处方有效实施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和(或)杜绝运动损伤及运动意外发生。“注意事项”内容与个体体质差异及运动处方差异有关。例如一次马拉松跑全程跑的运动总量已经接近或超过一个正常普通成人一日最大摄氧量[2],属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运动项目;并且马拉松跑缺少上肢和核心肌力运动及柔韧运动,运动效益不均衡,不宜单独作为一个普通成人健身运动项目。但事实上,最近十余年马拉松跑已成为不少城市中青年健康运动方式,媒体也有健康老年人长期坚持马拉松跑的报道,那么,一份科学的含马拉松跑的运动处方“注意事项”中,必须对马拉松跑的运动风险和其运动不均衡性予以说明。

5 结语

运动处方是体医融合领域最基本的一项融合技术。在我国大部分临床学科还未形成统一的运动疗法制定和执行规范之前,系统有效且安全的协定运动处方对保证临床运动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当今是精准医学时代,在未实现基因组诊断的医疗领域,精准医学要求决策个体化及量化[13]。

改良协定运动处方包含更多精准个体化信息,针对临床常见病症,提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多个靶向运动要素,强调了心理因素对处方有效性和依从性的重要性,提示了运动安全性,处方内容精准度提高,符合科学运动处方及精准医学的要求。

改良协定运动处方中的运动要素涉及对心肺、代谢、免疫、神经、精神等多个人体重要组织器官的功能影响,因此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癌症、消化道溃疡等临床常见病病症的运动疗法,具有普适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当然本研究改良运动处方仍存在不足,例如是否还有其它必要运动要素未被纳入?运动处方在各临床学科的实际指导效力如何?运动量与临床疗效的“量-效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及时改进。

总之,体医融合倡导多年,但“体”与“医”之间依然存在着壁垒:医不懂体,体不懂医。科学、精准的运动处方作为“体”与“医”沟通桥梁,在“体”与“医”高质量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国家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

[2]王正珍,徐峻华.运动处方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运动生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张钧,张蕴琨,主编.运动营养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2-55.

[5]季浏,殷恒婵,颜军主编.体育心理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6]莫轶,韦军.我国运动心脏的诊断现状及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2):208-211.

[7]莫轶,韦军,邹志兵,等.精准医学背景下体医融合“3+X”模式运动处方的设计[J].体育科技,2021,42(6):40-42.

[8]莫轶,韦军,邹志兵,等.精准医学背景下全民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2):14-18.

[9]傅华,施榕,张竞超,等.健康教育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6-33.

[10]潘芳,吉峰,余琳,等.心身医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1]郭航远,池菊芳,屠传建,等.生活方式医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155-193.

[12]拉希德,赛利格曼著.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M].北京:中信出版基团,2008.

[13]吴斌,占美,徐挺,等.我国精准医学概念的循证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1017-1022.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Components of Clinical Agreement Exercise Prescrip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ecision Medicine

MO Yi, etal.

(Guangxi Sport Injury Hospital, Nanning 530031, Guangxi, China)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科研课题:“体医结合”全民健身进社区科技服务模式研究(编号:[2013]5号)。

莫轶(1973—),在职博士研究生,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医学、风湿免疫病学。

李卫(1966—),本科,医学学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和早癌筛查。

猜你喜欢
处方医学精准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医学的进步
人间处方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