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诚
(南京工业大学 学术期刊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18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前所未有之重视,在此发展战略指引之下,我国如火如荼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大的时代契机,也推动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生。作为传播学术研究成果重要载体之一的高校文科学报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借助其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文科学报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类主题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阵地,有的甚至以刊载生态环境类研究文章为主要办刊方向,呈现出“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高校文科“绿色”学报尚无清晰的界定,形象地说,高校文科“绿色”学报是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为特色,常设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专栏,持续刊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成果并保持一定刊发数量的学术期刊。就载文性质而言,有的期刊基本实现了全“绿”,有的期刊形成了部分“绿”化。总体来说,高校文科“绿色”学报无法与《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管理》等“绿色”专业期刊相比,只能是“类绿色”学术期刊,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栏近年来重点刊发环境资源法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部分刊期实现了整本期刊的“绿色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以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为特色,实现了期刊的“绿色化”,等等。有的高校文科“绿色”学报常设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专栏(专题),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资源环境研究”专栏占据该刊重要地位,且获得教育部“名栏工程”资助,《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设“环境与社会”专栏,《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法学研究”栏目经常策划环境资源法学专题,等等。
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的创建与发展,一方面拓展了“绿色”期刊阵地,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期刊自身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另一方面,助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由于相关学科的环境研究领域总体来说属于新兴学科和“小众学科”,例如,环境社会学、环境资源法学等,高校文科“绿色”学报大量组织刊发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有力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培育和引导这些领域研究队伍的成长,形成学术期刊与学科发展的良性互动。虽然高校文科“绿色”学报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在政治语境、学术语境、政策语境的共同作用下迎来了发展,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需要期刊人“乘风破浪”,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梳理分析高校文科“绿色”学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发展路径建议。
部分高校文科学报之所以重点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常设“绿色”专栏,大力策划“绿色”选题,既是基于我国如火如荼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大的时代契机,推动着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持续产出,为高校文科学报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定的信心;也是基于破局“千刊一面”,推动高校文科学报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实践指引。
理论是实践的指引,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有大量的问题亟待学界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学理揭示、学术反思和理论创新,近年来,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议题、研究队伍、研究成果都呈现明显增加的态势。同时,相关部门也非常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研究,每年的国家级研究课题都发布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指南,高校、科研院所根据现实需求都在强化传统问题研究和生态环境研究的交叉融合,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和研究智库揭牌成立,上述举措为“绿色”研究成果“量”与“质”的双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高校文科学报的“绿色化”提供了重要优质稿源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近年来,国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例如,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政策与实践、河长制的治水实践及其政策评估、长江大保护与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议题。当前,气候变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议题,国际学界对此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我国也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了中国的“双碳”目标,即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我国“双碳”目标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实践及其需求,催生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例如,环境法学科围绕推进“双碳”立法、健全“双碳”政策进行了大量研究;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围绕工业、农业、城乡建设、能源等领域的减碳水平、减排政策、碳排放权分配和定价机制、碳信息披露、碳责任审计等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环境传播学围绕“碳传播”展开了研究;环境社会学在描绘气候变化的社会面向,促进气候治理体制、结构、政策、机制和实践的不断完善方面[3]也开始进行研究。围绕上述议题进行研究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既成为高校文科学报“绿色化”发展的契机,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定的信心和肥沃的“土壤”。
高校文科学报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多年历史,其在展示本校科研成果、推动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同质化”现象,即多数高校文科学报是综合性的,在栏目开设上往往是“大而全、小而全”,特色不够明显[4]。高校文科学报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多数学报没有改变“全、弱、散、小”的现状[5],陷入“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的尴尬境地,整体“徘徊在十字路口”[6]。
高校文科学报的主管部门和实际从业人员都在为破局“千刊一面”而努力。2015年,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引导高校学术期刊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7]。2020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和管理,加快提升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8]。2021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9]。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文科学报业已进行了专业化、特色化的尝试,例如,农业类高校文科学报紧紧抓住“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社会热点议题进行选题策划,形成了类“专业刊”,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力。在政策指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抓住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热点议题,进行“绿色”化建构,就成为一部分高校文科学报破局“千刊一面”,进行专业化、特色化建设的有力尝试。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通过多方论证,反复权衡,在统筹期刊学术资源的前提下确立了将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作为期刊专业化、特色化的尝试方向,不断深耕生态环境问题领域,逐渐形成自身办刊特色,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认同感得到较大提升。
当前高校文科学报“绿色”发展虽然拥有有利的机遇,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发展道路不会是平坦的,在推进过程中会面临优质稿源供给不足、选题策划竞争力不够、专业性期刊的“挤压”等困境。
高校文科学报“绿色化”发展进程中会面临多重挑战,而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优质稿源供给不足。稿源是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正如有同仁指出的那样,“稿源是期刊的立足之本,而优质稿件则是一流期刊的必争之源”[10]。稿源之“优质”,不是指作者所在单位的层次,不是指作者的身份与头衔及其是否为学术权威,也不是指论文所署基金项目的层次,而是意指论文的学术质量、规范性特别是其在原创性和学术创造性方面的实质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如何获得优质稿件,是所有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和难题。即使是权威期刊,依然存在着为获得优质稿源而烦恼的问题。虽然在政策的引导之下,一些原本流向国外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的优质稿件会回流,但是倒流回来的稿件不会简单地“分配”给某刊,期刊间仍然存在优质稿件的竞争[10]。
虽然学术论文发表本来是成果展现和学术交流之需,但在特定的学术评价体系下,科研人员常常迫于评价的“指挥棒压力”而选择特定期刊。其一,职称晋升及其条件设定决定了作者群体的目标期刊序列和优先顺序,特别是在实施“非升即走”制度的高校,投稿者更是紧盯所在学校制定的期刊目录库。其二,科研人员年终工作量考核、课题申报的前期成果支撑以及学术群体的评价,使得投稿者聚焦于权威期刊。其三,研究生群体特别是博士生毕业的条件设定使得他们无法绕开特定序列的期刊。凡此种种,常常使得投稿群体聚焦于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其后是中文核心期刊等不同类型的“核心期刊”。学界追逐这些引文索引期刊,甚至把发表高影响因子、高被引的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当作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11],导致研究初衷与学术发表之间存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此现实情形之下,以“绿色”为发展基调的高校文科学报如果不在上述期刊序列,则优质稿件的吸引力度有限。这类期刊对“绿色”的坚持,往往是依靠作者对期刊的信任以及投稿者的情怀得以维系,但如果要持续地获取优质稿件则非常艰难。此外,部分学者对“学报”的认同感不够,他们往往将质量最好的稿件给予本学科内的专业性期刊。优质稿源不足是高校文科学报“绿色化”发展的最大困境。
绿色选题策划的竞争力也是影响优质稿源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选题策划在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选题策划不是单纯的选题构想或者选题计划,它是学术期刊根据刊物定位和受众需求有目的地进行市场调研、信息采集、形成选题意向、选题评估、确定作者、协商写作方案、形成初稿的全方位系统工程[12]。选题策划有利于学术期刊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彰显期刊特色[13],是学术期刊获得优质稿源的有效举措[14]。近年来,为了推动“绿色化”,大多数高校文科“绿色”学报往往在年末岁尾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网站等途径发布下一年度的“用稿指南”和“选题方向”,有的选题策划能够看到编辑部的独到匠心,令读者和期刊同仁获益匪浅。但是,也有不少选题策划看起来只是“例行公事”,或者只是顺应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的需求而设定,并没有体现出学报的“深思熟虑”或者“独辟蹊径”。
在选题策划方面,部分高校文科“绿色”学报选题策划的“跟风”“模仿”甚至随意性等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有的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盲目追求热点,政策关注什么,就组什么稿件;有的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的敏感度不够,缺少前瞻性布局,常常是在其他期刊已经发表了很多相关主题文章后才策划类似选题,如此选题所征到的稿件难以避免“炒冷饭现象”。在选题策划和组稿方面,有的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约稿比例占比太大,并且过于看重作者的身份与“段位”,盲目追求“名家效应”而非学术论文本身的创造力,挫伤了新锐作者投稿的积极性;有的高校文科“绿色”学报虽然能寻访到“名家”“大咖”进行组稿,但稿源质量并不理想——有的作者存在“看菜下碟”的心态,并没有将优质稿件投给学报。选题策划的竞争力不够,会导致高校文科“绿色”学报难以获取优质稿源,从而影响学报的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的学术期刊总体格局中,各个学科的专业性期刊与包括高校文科“绿色”学报在内的综合性期刊是主体,但关于专业性学术期刊与综合性学术期刊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有观点认为,综合性期刊是在学科发展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与繁荣的机会,综合性期刊只可能是作为专业性期刊的必要补充[15];也有观点认为,专业性期刊和综合性期刊的区别,只是皮相上的,对此做出区分与知识创新没有必然联系,把它们的关系看得势同水火,没有必要[16]。上述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从高校文科“绿色”学报发展的现实图景来说,其面临着专业性期刊的“挤压”:一方面,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专业性期刊的影响因子、转载数量等指标要高于综合性学术期刊,高校(科研院所)在划分期刊目录时,往往也是将专业性期刊作为权威期刊,而很少将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纳入其中;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越发认识到学科发展与学术期刊之间的互补关系,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创办和发展与一流学科相匹配的、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中、英文专业性学术期刊势在必行[17],基于此,高校及其下属学术机构纷纷创办专业性期刊,虽然目前刊号申请困难,但可以以集刊形式申请。例如,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创办了《环境社会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创办了《环境法评论》,湖北经济学院创办了《环境经济研究》等。这些绿色专业期刊(集刊)的创办与学科及学术共同体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在选题策划方面有着较强的前瞻性,在约稿组稿方面有着较大的便利性,本学科的研究者对这些专业期刊(集刊)也有着较高的认同感,愿意将自己高质量的稿件投给这些期刊,此种良性互动有助于这些期刊(集刊)尽快进入评价体系,一旦进入便能形成良性马太效应,对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高校学术期刊推进专业化、特色化转型的进程中,一些高校文科学报开始进行“绿色化”尝试,《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就是其中之一。《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2年,作为理工科高校的一本文科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大而全”,期刊影响力一直较低。自2010年开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依托其主办学校的学术资源,开始设立“碳减排中的法律与政策”专栏,并于2011年开设“环境法与能源法研究”专栏,除此之外,先后策划“生态型政府”“环境政治”“环境社会学”等专题。从2014年开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整合学术资源,开设“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栏,将原来分散于各个栏目的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文章进行整合,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来研讨生态环境问题,其中重点关注环境资源法学和环境社会学研究领域。经过3年的尝试,《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2017年开始打破学科界限,模糊学科偏向,直接面对研究问题,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实现了期刊的“绿色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然形成了鲜明的“绿色”特色,形成了以环境资源法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与管理学为抓手的栏目设置体系,期刊影响力获得显著提升。根据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2)》数据显示,《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影响力指数(CI)为144.596,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618种期刊中排名第61位;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为3.950,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0位;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2.133,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11位;人文社科影响因子为1.525,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33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先后5次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核心期刊,被评选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其中,“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栏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优秀社科栏目资助,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江苏省期刊协会“特色栏目”。
总结分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这些年的办刊历程可以发现:期刊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期刊赢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抓住了一个历史机遇、打造了一个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优秀作者队伍。
第一,抓住了一个历史机遇。前文已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为学术期刊开展“绿色”尝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在政策层面不断重视、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地增长的背景之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过认真研判,很早就确立了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期刊突破的重要方向,并积极组织稿源,应该说在国内高校文科学报中走在前列。实践证明,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期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亦可证明这一点。
第二,搭建了一个跨学科学术平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2010年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之后,经过2年的懵懂, 从2013年开始与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处、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筹办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讨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并根据论坛的成果于2014年开始设置“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促进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对话性平台,从2013年第一届论坛开始至今已举办9届,该论坛不仅涉及环境哲学-伦理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社会学、环境资源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史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还涉及环境科学等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的专家资源已经成为《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得优质稿源的重要渠道。
第三,凝聚了一批优秀作者队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努力,得到了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准专业刊”,此种认可使得期刊在约稿、组稿方面赢得了较大认同。除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以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近年来先后主办了“环境法学学科与学术期刊法学栏目建设”学术研讨会、“迈向环境治理的环境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学术探讨会等学术会议,每年协办武汉大学“全国环境法博士生论坛”等学术会议,同时,编辑部鼓励期刊编辑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专家建立联系。通过学术纽带凝聚学人,汇聚学术成果。《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还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建立期刊网站,使用投稿系统;建立“环境社会学”微信群,加入“青年环境法人”“云耕环境法治论坛”等微信群,在这些微信群内及时发布期刊相关信息;与重庆维普公司合作,借助其系统将期刊相关主题文章进行精准推送。通过上述举措,期刊凝聚了一批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和新锐作者,在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成为期刊优质稿源供给和选题策划的重要助力。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检索可以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文科学报设置了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相关的栏目或专题,开始进入“绿色”发展之路。对于高校文科“绿色”学报而言,他们既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也践行了高校文科学报专业化、特色化转型的探索之路,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优质稿源不足、选题策划竞争力不够、专业性期刊的“挤压”等挑战。结合在“绿色化”道路取得一定成绩的《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发展实践,未来,推动高校文科“绿色”学报高质量发展可以从拓宽优质稿源供给渠道、提高选题策划竞争力、扩大期刊影响力等方面做出相应尝试。
稳定的优质稿源既是高校文科“绿色”学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挑战,也是其发展的最大助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高校文科“绿色”学报来说,即使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仍然需要苦练“内功”,多方努力,拓宽优质稿源供给渠道。
努力达成与学术共同体的深度融合。学术期刊发展与学术共同体建设具有内在的耦合性,即学术期刊发展需要融入学术共同体,而学术共同体建设离不开学术期刊平台,学术共同体可以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18]。高校文科“绿色”学报要广泛介入“绿色”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活动,强化与这些学术共同体的深度融合,通过主办、协办、参加学术活动等多种方式了解“绿色”研究领域最新动态、最新成果并及时设置相关专栏(专题),并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成果展示功能、研究引导功能。
强化与“绿色”学术共同体的黏性培养。高校文科“绿色”学报要强化对“绿色”学术共同体的黏性培养,努力融入其中并强化联系,涵养稿源。高校文科“绿色”学报要及时关注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的选题指南发布和项目立项情况,对于获得“绿色”项目的学者要及时联系,以基金项目为依托,策划专题,邀约稿件;要关注其他“绿色”类期刊尤其是权威期刊的论文刊发情况,以便获知相关学科研究动态,尝试与作者建立联系,邀约稿件;要关注“绿色”学术共同体的学术信息,努力参与其各类学术活动,当面与研究者交流,并力争成为这些学术共同体举办学术活动的协办方、学术支持期刊,以达至宣传期刊、提高期刊认同感和影响力的目标。
高质量的稿源既需要关注优质作者群体的动向,也需要期刊通过“需求侧”的信号加以引导。高校文科“绿色”学报不能仅仅关注作者,也要重视选题策划,前端要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学界关注的焦点确定研究选题,选题既不能空泛,也不能太窄;中端要寻找合适的作者,向其“布置”选题;后端要及时编辑、刊发、推广,做到专题优先、热点优先,从而抢占先机。
高校文科“绿色”学报的选题策划不是“拍脑袋”定下来的,期刊编辑部也不能闭门办刊,要充分发挥期刊编委会、学术共同体、核心作者的学术功能,每年可以通过举办主题论证会等方式确定期刊下一年度的重点选题。高校文科“绿色”学报也要及时关注“绿色”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活动主题,尤其是年会主题,以强化自身“绿色”的特色定位,同时也要关注其他“绿色”类学术期刊发布的选题,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自身的办刊基础实现错位发展,致力于迈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选题策划导向。
如果将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比作产品生产,高校文科“绿色”学报拓宽稿源供给渠道、提高选题策划竞争力都属于产品入口端,只有加强对入口端的质量把控,做到以质量立刊,才能生产高质量的学术产品——学术论文。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推动高校文科“绿色”学报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出口端也即学术期刊宣传推广方面多下功夫。原来,学术期刊的宣传推广方式主要通过纸质版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术期刊经历了磁盘出版、依托第三方平台、期刊自建网站、集约化发展以及与新媒体平台融合等形式[19],极大地提升了学术期刊的传播速度、拓展了期刊学术辐射面,增强了学术期刊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高校文科“绿色”学报要充分重视数字推广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首先,高校文科“绿色”学报要充分利用网络出版“见文不见刊”的特点,借助“网络首发”“网站首发”等形式,将已经定稿的单篇文章及时上传至相关数据库,尽早跟读者见面。同时,还要发挥维普公司的“精准推送”、超星公司的“域出版”等公司业务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学报的传播速度、广度及精准度。其次,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升其传播速度、广度及精准度[20]。高校文科“绿色”学报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群体相对聚焦的特点,组建相关研究群体微信群、加入相关研究群体微信群,加强期刊微信公众号建设,强化服务用户思维、丰富平台功能设置、加强平台运营保障、优化平台推送内容、整合传播渠道[20],及时将期刊每期文章目录、摘要以及文章内容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形式宣传推广。高校文科“绿色”学报可以在每年最后一期出版结束后,按照学科、选题对全年已出版文章进行重新编辑,然后通过微信、邮件等形式精准推送至该领域的研究群体,以便其知晓和阅读,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