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
(1. 清华大学 国情研究院,北京 100084;2. 清华大学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北京 100084;3.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党的二十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现代化是指通过启动“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2],就能发动工业化的进程,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生变革,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什么是现代化因素?它包括人口、劳动力、资本、教育、技术、科学、信息、数字、文化、能源、资源、环境、生态、国防等方面,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生并完成上述现代化过程的重要表征。例如,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指OECD国家)人口总和(2021年为13.8亿人(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TOTL?locations=CN-OE&start=1984&view=chart.)还要多的中国人民(2021年为14.13亿人)将进入现代化行列。
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各种现代经济要素(2)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数据5种。经济要素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此外,还包括科学技术要素等。参见:王月辉,杜向荣,冯艳.市场营销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60.的生产函数从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水平跃迁,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再量变再到质变的过程(3)此处参阅了张培刚先生关于工业化的定义。参见: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107.。由此,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信息现代化等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经济现代化,而不同的经济现代化有不同的演化模式和发展路径。
所谓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经济现代化,它既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又与时俱进,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经济现代化目标和战略途径。例如,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也借鉴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工业化(4)1956年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45.,先是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再到“四个现代化”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直接与间接的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带头走出去,了解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创造性地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5)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96.,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设想,即国民经济翻番地增长: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6)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参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6.。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4]。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凸显了经济现代化是总体现代化布局的经济基础,又发展成为“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进而提出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这就成为“五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目标。
由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极其宏大的,又是一以贯之的,还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这些战略目标集中反映在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发展阶段、发展目标。
本文重点阐述和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在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成为当今世界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成功案例,也为他们的现代化拓展了新道路。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专门的阐述:“十年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奋斗出来的”[7]。
党中央全面统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胜利完成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的起点上,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格局,为全世界所瞩目、所公认。
本文主要根据“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经济现代化目标和量化指标进行事后评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作出量化评估和定性评价,共分为十个主要方面,尤其是从国际比较视角看,采用国际通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主要比较对象就是美国、欧盟、OECD等发达国家(地区),“让数据说话、让事实证明、让实践检验”,充分反映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加速赶上并在许多方面超过西方式现代化,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和40多个地区中创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发展模式。
本文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与经济强国为主题,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两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前者的任何进步都会极大地加强后者,反过来说,后者的不断上台阶又会进一步推动前者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实力是国家最重要的实力,又是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现代化突出反映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从2012年的53.85万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14.37万亿元,实际年均增速为6.6%,高于同期世界GDP 2.9%的年均增速,更高于同期美国和欧盟的GDP增速(分别为2.0%和1.4%)。本文在做国际比较时,特别严格地按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所要求的按购买力平价(2017年国际元)计算和国际比较(7)参见: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6.以世界银行提供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数据进行专业化国际比较,包括中国与美国GDP、人均GDP比较。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GDP是指用购买力平价汇率换算为国际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此,本文充分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库,采取购买力方法(2017年国际元价格)进行国际比较与历史比较,这就不同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人民币与美元现价汇率法的结论,如中国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关键性信息,实际上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实力。,我国GDP从2012年的14.04万亿国际元上升至2021年的24.86万亿国际元,相当于2012年的1.77倍,占世界GDP总量比重从13.6%上升至18.6%(8)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PP.KD?end=2021&locations=1W-CN&start=1990&view=chart.,2016年我国GDP超过欧盟,2017年我国GDP超过美国,已从世界第三位跃居世界第一位,结束了美国自1890年GDP(1990年国际元)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27年的历史(9)数据来源:Angus Maddison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08 AD Table 2: GDP Levels, 1 AD-2008 AD.,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经济舞台中心,形成中国、美国、欧盟世界三大经济体或经济中心新格局,也充分反映了“东升西降”新格局。其中在2012—2021年期间,我国对世界GDP(2017年国际元)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5.7%,明显超过美国的贡献率(11.3%)、欧盟的贡献率(7.5%)(10)计算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PP.KD?end=2021&locations=1W-US-EU-CN&start=1990&view=chart.,相当于美国、欧盟合计贡献率(18.8%)的1.90倍,在新冠肺炎疫情与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世界货物和服务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从2008年最高峰的31.2%下降至2021年的29.1%(1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E.EXP.GNFS.ZS?locations=1W&start=1990&view=chart.,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动机,这是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最重大的成就与标志性事件!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市场主体国家,我国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5 500万户上升到2022年的1.6亿户,相当于2012年的2.9倍;2013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市场主体超过千万户(12)参见:中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研究报告,https:∥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22-08/16/content_8850756.htm.,必然会形成世界超大规模、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我国在《财富》杂志500强企业数,实现了集体崛起、迅速崛起,已经从2012年的70家上升至2021年的135家(含香港特别行政区),超过了美国的122家,跃居世界第一,占全球500强企业的比重高达27.0%,超过了美国的24.4%(13)中国大陆有136家企业上榜2022年的《财富》世界500强,美国为124家;中国大陆上榜企业收入占全球上榜企业总收入的29.2%,美国企业占29.7%。2022年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仅比美国企业少创收2.046亿美元。参见: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https:∥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index.htm.。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全球独角兽榜》,2021年全球独角兽企业共有1 312家,美国共计有625家独角兽企业上榜,占全球比重的47.6%,居全球第一;中国以312家上榜独角兽企业排在全球第二,占全球比重的23.8%。旧金山仍然是全球独角兽之都,拥有176家独角兽;纽约为120家,排名第二;北京为90家,排名第三;上海为69家,排名第四。我国长三角地区共有126家独角兽,粤港澳大湾区共有62家独角兽。独角兽企业是世界级创业生态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独角兽企业越多,代表它的创新能力越强,创业生态越完善(14)参见:胡润研究院.2022全球独角兽榜,https:∥www.hurun.net/zh-CN/Info/Detail?num=L9SQPH9FKJB1.。这表明,尽管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仅有30年的时间,但是以独角兽为代表的企业数已经超过了有几百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历史的英国(46家)、德国(36家)等。中国企业崛起本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背景下创业创新创造的必然结果。
2001年我国人均GDP(2017年国际元)接近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数(3 758国际元);到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 069国际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2021年达到17 603国际元,超过了世界人均GDP水平(17 081国际元),已接近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数(为18 195国际元)。其中2012—2021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达到6.1%,明显超过世界人均GDP的增速(1.8%)以及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DP的增速(3.7%);也超过美国人均GDP的增速(1.4%),与美国人均GDP的相对水平从2012年的18.6%上升至2021年的27.9%(1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PP.KD?end=2021&locations=1W-CN-US&start=1990&view=chart.。我国人均GDP(2017年国际元)在世界排位从2012年的113位上升至2021年的79位,提高了34位,平均每年提高近4位,这表明我国正在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6)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2021年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人均GDP(2017年国际元)在13 487~118 680国际元,平均数为49 924国际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PP.KD?end=2021&locations=XD&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1990&view=chart.,向高收入水平阶段迈进(17)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参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J].人民日报,2013-12-14(01).。我国一部分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已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2021年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转换因子4.19计算(18)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PA.NUS.PPP?locations=CN.,2021年北京市人均GDP为43 909国际元,相当于世界第30位,上海市为41 439国际元,相当于世界第33位,江苏省为32 706国际元,福建省为27 909国际元,天津市为27 143国际元,浙江省为26 977国际元,均已进入世界高收入水平阶段,成为到2035年全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带头羊”和“助推器”。从国际纵向和横向比较看,我国只用了4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极低收入水平(1980年)到低收入水平(1990年)、中低收入水平(2001年)、中等收入水平(2009年)、中高收入水平(2020年)(19)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PP.KD?end=2019&locations=1W-CN-XM-XN-XP-XT&most_recent_value_desc=false&start=1984&view=chart.,连续上了4个收入水平台阶,今后将进入高收入水平阶段(20)2021年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在13 487~118 680国际元。数据来源: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PP.KD?end=2021&locations=XD-CN&most_recent_value_desc=false&start=1990&view=chart.,不仅改变了我国各地区人均GDP格局,还将改变世界人均GDP格局。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仍然是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之所以我国人均GDP连续增长,从低收入水平到中低收入水平,再到中高收入水平,其最大驱动力就是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劳动生产率从1991年的2 787国际元,到2021年提高至32 976国际元,相当于1991年的11.8倍,年均增速达到8.6%,高于同期人均GDP增速(8.4%),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2.0%)、低收入国家(1.5%)、中低收入国家(2.7%)、中等收入国家(3.3%)、中高收入国家(3.9%)、高收入国家(2.0%)的年均增速。但是还没有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37 972国际元和世界平均数的41 353国际元,主要是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规模大(2021年为17 072万人),占全国就业比重高(2021年为22.9%),而农业增加值仅占全国GDP比重的7.3%,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31.9%。为此还是需要继续加快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从2021年的72%增长到2025年的75%以上)、信息化、数字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转移农民、减少农民(21)2021年全国农业劳动力为17 072万人,已经比2002年的最高峰(为36 640万人)减少了19 568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 030万人(参见:国家统计局.2022中国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41.),这意味着每年转移农业劳动力在1 000万人左右。,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富裕农民,这应成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和重要途径。
在2012—2021年期间,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6.4%,超过同期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速(1.2%),中国与美国全员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从2012年的15.6%上升至2021年的24.5%(22)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GDP.PCAP.EM.KD?locations=CN-US&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1984&view=chart.,呈现加速追赶的趋势,进而带动了人均GDP的追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持续增长,其中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指数年均增速高达7.4%[8]45,基本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目标[9]。
根据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供的数据: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单位GDP水耗下降了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
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45.5%提高至2021年的53.3%,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半壁江山,提高了7.8%,同期世界这一比重仅提高了3.5%。尽管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7 603国际元,已经高于世界人均GDP的17 081国际元,但是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还是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比重(2020年为65.7%)(2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V.SRV.TOTL.ZS?locations=1W-CN&start=1984&view=chart.,这意味着我国在发展服务业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更意味着我国服务业就业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显示了我国从工业化为主导转向现代服务业化为主导的重大飞跃,这是走向中等发达水平的基本途径,对于城乡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有重大意义和广阔空间。
按美元现价计算,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69万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4.87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6.8%,大大高于美国的年均增速(2.4%);占世界比重从22.3%上升至29.8%,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比重(17.2%)的1.73倍,还相当于欧盟(26国,不包括保加利亚)占世界比重(15.5%)的1.92倍(24)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V.IND.MANF.CD?end=2021&locations=US-CN&start=1960.,对世界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高达50.7%,是世界制造业最大的火车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45.4%降至39.4%,但仍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比重(2021年为28.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38.8%降至2021年的32.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32%降至2021年的27%,但仍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比重(2021年为17%),更高于OECD国家的比重(2020年为13%)(2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V.IND.MANF.ZS?locations=1W-CN-OE&start=1984&view=chart.,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美元现价)占世界比重达到29.8%(2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V.IND.MANF.CD?locations=1W-CN&start=1990&view=chart.。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10]。这表明我国正在进入世界工业以及制造业舞台中心,仍具有强大的创新力、竞争力与比较优势,得益于70多年来我国建立起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制造业体系(27)参见:《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19日。。到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43%,超过了原定1.26%的目标(28)参见:夏旭田.中国制造连续十年全球夺冠,近四年工业增速高于全球3个百分点,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0-23/doc-iiznezxr7685188.shtml.。十年来,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根据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供的信息,十年来,我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9]。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农业增加值居世界首位的地位更加巩固,从2012年的8 270亿美元(2015年价格)上升至2021年的11 731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了4.0%,高于世界年均增速(3.2%),占世界比重从28.8%提高至30.9%(29)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V.AGR.TOTL.KD?end=2021&locations=1W-CN&start=1990&view=chart.,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比重(6.8%)的4.54倍。我国粮食生产量从2012年的6.12亿吨提高至2021年的6.83亿吨,超过了确保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的目标,年均增速为1.2%,高于人口年均增速(0.4%),人均产量从450公斤上升至483公斤,明显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30)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参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J].人民日报,2013-12-14(01).。2015—2020年,我国粮食年产量连续6年在6.5亿吨以上,2020年全国粮食总消费量为7.4亿吨左右,相当于仅有9 000万吨粮食需要进口。预计“十四五”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达到6.5亿吨以上[11]。2018年我国谷物生产量占世界总量比重的20.7%,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比重(15.8%)的1.31倍(3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AG.PRD.CREL.MT?end=2020&locations=1W-CN-US&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1984&view=chart.,食品生产指数(2014—2016为100)从2012年的94.7提高至2019年的103.5(32)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AG.PRD.FOOD.XD?end=2021&locations=1W-CN-US&start=1990&view=chart.。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2030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中预言:中国将出现严重的粮荒,并对全球粮食市场构成严重影响,从1990年到2030年,中国总人口不断增长,但是粮食总产量至少减少20%(这相当于中国1973年的粮食产量),中国将进口约3.84亿吨粮食。但事实上,2021年我国进口粮食16 453.9万吨,较2020年同期增长18%,其中大豆进口9 651.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8.6%。实践既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又是检验谬误的标准,上述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就宣布了布朗预言的破产。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全国耕地灌溉面积从2012年6 249万公顷提高至2021年的6 963万公顷,而化肥施用量于2014年达到6 023万吨的高峰,而后持续下降至2021年的5 191万吨,减少了13.8%[8]107;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已审定、登记主要农作物品种达到3.9万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成效显著,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实现完全自给,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保持国际领先[1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0年的52%提高到2021年的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61%以上,对我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13],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14]。
按2015年美元价格计算,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69万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5.77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20.1%的上升至2020年的26.0%,相当于美国占世界比重(16.8%)1.55倍,对世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高达54.2%(3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V.IND.TOTL.KD?end=2020&locations=1W-CN&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1991&view=chart.。这是因为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15]。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所承认,疫情巩固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34)参见: 中国世界制造商地位进一步加强,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822A0B55K00?refer=wx_hot&ft=0.。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已经于2011年达到高峰(为22 544万人),而后缓慢下降,到2021年已降至21 712万人,减少了832万人,同期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也减少了9 400万人,而同期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8 683万人[8]41,第三产业不仅吸收新生劳动力,还吸收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移劳动力,2021年占全国就业比重高达48.0%,但是仍低于世界第三产业占比(2019年为51%)(3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SRV.EMPL.ZS?locations=1W-CN&start=1984&view=chart.,成为我国就业的最大“蓄水池”。
“三新”经济增加值从2016年的11.36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9.7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16年的15.2%上升至2021年的17.2%,其中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 192亿元,占“三新”经济的比重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 499亿元,占“三新”经济的比重为44.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1 859亿元,占“三新”经济的比重为51.6%(37)参见:国家统计局. 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5%,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207/t20220729_1886876.html.。
从就业结构看,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6.1%提高至2021年的48.0%,提高了11.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成为我国最大的新增就业渠道,从27 493万人增加至35 868万人,净增加了8 375万人,有效地吸收了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劳动力,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从23 226万人减少至21 712万人,转移了1 514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从25 535万人减少至17 072万人,转移或自然减少8 463万人,创下了历史新纪录。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2012年的33.5%降至2021年的22.9%,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为27%),下降了10.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18个百分点,这表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富裕农民。
我国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5 539万户上升至2021年的1.5亿户,年均增速11.7%,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从7.3%上升至20.1%,表明创业者占比持续上升,这是我国基本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条件,其市场逻辑是先就业后创业,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创业是民生之根。尽管我国市场经济只进行了40多年,但市场主体已相当于美国(3 070万户小企业,2019年数据(38)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约有3 070万家小企业,约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9.9%。参见: https:∥www.sba.gov/.)的4.9倍,也接近美国劳动力总数(1.64亿人),全国实有企业从2012年的1 366.6万户,至2021年6月底市场主体达1.61亿户,企业5 038.9万户,相当于2012年的3.69倍,年均增速15.6%,其中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1 085万户上升至2021年的4 45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从79.4%上升至92.1%[16],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39)参见:科技部.科技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https:∥www.most.gov.cn/kjbgz/202208/t20220826_182160.html.。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40)参见: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http:∥www.gov.cn/zhengce/2016-05/19/content_5074812.htm.。到2020年,我国如期实现上述目标,科技实力再迈上特大台阶,进入世界科技创新舞台中心,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我国科技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素质科技队伍,全国科技工作者队伍已达到9 1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比重的12.1%,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324.7万人/年上升至2021年的562.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人才多、力量大”,超大规模科技人才优势更加凸显,“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更加显著。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四路大军”,即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其中,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有683家企业进入2021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 500强[17],上海、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
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1.98%上升至2021年的2.44%,从世界第18位跃居世界第13位(4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GB.XPD.RSDV.GD.ZS?end=2020&locations=CN-OE&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2012.,总经费支出从1.02万亿元上升至2.79万亿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相当于从2 865亿国际元上升至6 659亿国际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从1.64倍缩小为1.08倍。企业、政府所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6%、14.0%和7.7%,企业成为我国研发支出的主体,其中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0 766.7亿元,占研发支出总额的38.7%。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5%、11.3%和82.3%。基础研究经费达到1 817亿元(42)参见: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8/t20220831_1887760.html.,相当于434亿国际元,跃居世界第二位。2012—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受理项目申请约201万项,资助约43万项,覆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18]。
2000年,我国科技期刊论文数仅占世界比重5.0%,到2010年上升至16.1%,2018年进一步上升至20.7%,已经超过美国占世界比重(16.5%)、欧洲占世界比重(20.5%)。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2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的数据,全球6个国家产出了超过世界50%的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与工程论文,其中,中国占比23%、美国占比16%、印度占比5%、德国占比4%、英国占比4%、日本占比3%(43)参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2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https:∥ncses.nsf.gov/pubs/nsb20221/u-s-and-global-science-and-technology-capabilities.。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则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二(44)参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报告,https:∥lib.cp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95/12/1271ec824d10a3a9f1ce19ce5ee6/a34a25af-6b93-46b0-ad63-8f172c542c04.pdf.。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利用英国科睿唯安的数据统计,不仅中国科学论文总数明显超过美国,而且引用次数前10%和前1%的中国论文数量从十年前的第二位、第三位跃居首位(2018—2020年平均),占世界比重的27.2%,超过了美国(24.9%),也大大超过了英国(5.5%)(45)参见: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科学技术指标2022》。。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表蓝皮书(2021)》,截至2020年底,在全球范围发文前5位的国家中,我国发表论文数量排在第一位,引文影响力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已超过美国的第二、第四位[19],超额完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到2020年“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的预期目标,大大地改变了全球科学研究的版图。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的39.1万件提高至2021年的158.6万件,年均增速高达17.7%,专利授权量从13.5万件提高至69.6万件,年均增速高达20.9%[8]176。我国居民专利申请量(46)专利申请是指在世界范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程序或向国家专利部门提交的专利申请,目的是对一项发明(即提供一种新的做事方法或对某个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产品或程序)拥有专有权。专利权在有限的期限内为专利所有者的发明提供保护,一般为20年。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35.2%上升至2020年的58.4%,相当于世界第二名美国(占世界比重11.7%)的5.1倍(4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IP.PAT.RESD?end=2020&locations=1W-CN-US&start=1990&view=chart.。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202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从2010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申请的国际专利占世界的比重从16%上升到49%,而高收入国家申请的国际专利占世界的比重从72%降至48%,其中美国占世界的比重从15%降至10%,日本占世界的比重从35%降至15%,欧盟(27国)占世界比重从12%降至8%(48)参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2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https:∥ncses.nsf.gov/pubs/nsb20221/u-s-and-global-science-and-technology-capabilities.,我国改变了全球技术创新的版图。但是,中国PCT专利中核心专利数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仅为5.3%,而美国占世界的比重为40%左右,日本为25%(49)参见:徐奇渊:客观认识我国供应链调整压力,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NzQwNDg5MA==&mid=2247513684&idx=1&sn=e61f588e121ff98aba4c3d09ad926d55&chksm=fdee7561ca99fc7785c3aff3c883ab3bd56c4ff1c0488642d97caea6 d838a7cbc6ae858d39af&scene=27。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2.0%[8]13,已成为我国重要创新产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世界领先的5 000个品牌中,我国占到408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中国品牌价值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
中国大陆高技术出口额(现价美元)从2012年的5 939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7 577亿美元,香港特别行政区为3 401亿美元,两者合计10 978亿美元,而德国为1 824亿美元,韩国为1 640亿美元,新加坡为1 605亿美元,美国为1 415亿美元,日本为1 028亿美元(50)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TX.VAL.TECH.CD?end=2020&locations=CN-JP-DE-US&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2007&view=chart.。2020年,我国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高达27.1%,大大高于美国的9.7%、日本的8.9%、德国的5.1%(5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TX.VAL.ICTG.ZS.UN?locations=CN-US-DE-JP&start=1984&view=chart.,显示了我国ICT产品在全球出口市场的竞争力。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202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2020年,我国的全球风险投资上升至60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21.9%,跃居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1 290亿美元)的46.5%(52)参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2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https:∥ncses.nsf.gov/pubs/nsb20221/u-s-and-global-science-and-technology-capabilities.。
我国建设创新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创新指数已跃居世界第十二位。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10年上升了22位,跃居世界第12位(54.8分),高于第13位的日本(54.5分)。美国仍然是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我国居第二位,其中,我国在专利申请、商标申请、工业设计、高新技术出口、创意产品出口和国内市场规模等9项指标中排名第一(53)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第十四版),https:∥www.wipo.int/publications/zh/details.jsp?id=4564&plang=ko.。2022年9月,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首次拥有与美国一样多的顶级科技集群,各为21个,而德国拥有10个,日本5个,其中,东京-横滨是世界最大的科技集群,其次是深圳-香港-广州、北京、首尔和圣何塞-旧金山集群(54)参见: 全球创新指数之全球科技集群:东亚主导,https:∥www.wipo.int/pressroom/zh/articles/2022/article_0010.html.。这表明,我国科技实力迈上了特大台阶,与美国、欧盟成为世界三大科学技术中心。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我国城镇化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体系。首先,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总人口从2012年的7.22亿上升至2021年的9.14亿,增加了1.92亿,占世界城镇总人口比重从2012年的18.8%提高至2021年的19.9%,相当于同期世界城镇人口增加7.1亿人的27.0%(5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URB.TOTL?locations=1W-CN&start=1984&view=chart.,成为驱动世界城镇化最大的发动机。我国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1年的64.72%,已高于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57%)(5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URB.TOTL.IN.ZS?locations=1W-CN&start=1984&view=chart.,也超过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工作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60%左右的预期目标,相当于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5 6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 000万人的城市有16个。我国加快推进“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57)所谓“两横三纵”,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区为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大上海、大北京、大广州等世界级大都市圈,其人口规模均超过了纽约、伦敦、东京、大阪和巴黎5大都市圈。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区县市375个[21]。2017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了56 225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0.58%,却承载了2/3的总人口,创造了9/10的经济产出。其次,我国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能力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逐渐增强,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得到提升,到2020年全国城市道路总长度已达到49.3万公里,城镇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 600公里,到2021年底全国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约车目前已覆盖了我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日均订单约2 100万单[22]。我国自来水用水普及率提高至99.0%,超过原定90%的目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5%,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7.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7%,建成区绿地面积率达到38.2%(58)参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zfhcxjsbwj/202207/20220729_767388.html.。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城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总体上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我国移动电话总数超过OECD国家总数,到2020年达到17.2亿户,超过OECD国家的16.0亿户,占世界移动电话总数的20.8%(59)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IT.CEL.SETS?locations=1W-CN-OE.。我国宽带互联网普及率从2012年的12.66%上升至2020年的33.60%,已超过OECD国家的33.31%(60)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IT.NET.BBND.P2?locations=1W-CN-OE.,占世界宽带互联网总数的39.4%(6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IT.NET.BBND?locations=1W-CN-OE.。到2022年6月底,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大类,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300多个城市[23]。2020年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已达到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均超过2020年国家“十三五”规划制定的70%和85%的预期目标,也提前超过了原定2025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82%的预期目标,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互联网高速公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互联网活跃用户数达6.93亿人,移动互联网IPv6流量占比突破40%[24]。我国网民规模从2012年的5.64亿户增长到2021年的10.32亿户,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升到73%。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行政村、脱贫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IPv6规模部署成效显著,拥有地址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固定网络逐步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跃升,移动网络实现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的跨越,其中4G网络用户接近13亿,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5G宽带网络,5G基站数达到185.4万个,占全球基站数的60%以上, 5G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5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4.55亿户[25]。到2021年底,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5 488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10.18亿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9.6亿个(62)参见: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https:∥wap.miit.gov.cn/gxsj/tjfx/txy/art/2022/art_e8b64ba8f29d4ce18a1003c 4f4d88234.html.。截至2021年4月,我国光纤宽带普及率为94%,大大超过了美国的36.61%(2020年数据),也已超过了OECD国家的33.31%(2020年数据),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20年为15.89%)(6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IT.NET.BBND.P2?end=2020&locations=1W-CN-OE-US&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2010&view=chart.,在世界率先实现了“宽带中国”的目标(64)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用上互联网。参见: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02).。我国电商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跃居全球第一[26]。我国电商交易额从2015年的20.8万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42.3万亿元,相当于2015年的2.03倍。我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已经研发出拥有百亿亿次数学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有能力在未来几年占据超算领域的高地[24],这标志着我国在当代信息化、网络化革命中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26]。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信息,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14.2%上升至2021年的39.8%,提高了25.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65)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http:∥dsj.guizhou.gov.cn/xwzx/gnyw/202207/t20220711_75506676.html.。此外,2012—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1.6%,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至14.1万亿元,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生产了全球约80%的个人计算机、6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彩电,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400万个,相关配套产业从业人员超过千万人(66)参见: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http:∥www.news.cn/2022-09/20/c_1129018390.htm.。
我国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行业,成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72万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15.0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 356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4万公里,铁路覆盖了全国81%的县,高铁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67)数据来源:光明网转载《人民铁道》专题报道:《高铁营业里程增长三倍多!数说铁路建设非凡十年》,参见:https:∥m.gmw.cn/baijia/2022-08/05/35936178.html.。全国公路里程从2012年的424万公里增加至5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62万公里覆盖至2021年的16.91万公里[8]145,覆盖了全国95%的人口、约99%的城镇人口、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覆盖率达到98%;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38.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4.3%(68)参见: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38.2万公里 占公路总里程的84.3% 乡村百姓共享发展成果,https:∥news.cctv.com/2021/10/09/ARTI91mqcYjIOfH2s1Xju9ay211009.shtml.;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王国,全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从2012年的1.09亿辆上升至2021年的2.94亿辆,已超过美国(2.71亿辆,2020年数据)(69)参见:主要国家汽车保有量排名,我国超越美国雄踞第一,日本排名第三,https:∥page.om.qq.com/page/OELEA4wYIYL6Mgj 1X_Co2yng0.,其中载客汽车高达2.60亿辆[8]146。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产销同比增长160%以上,销量达352万辆(70)参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 2021年产销同比增长超160%,http:∥jx.people.com.cn/n2/2022/0330/c186330-35199349.html.。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 00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71)参见: 2022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如何, http:∥www.eeo.com.cn/2022/0715/543791.shtml#:~:text=%E6%88%AA%E8%87%B32022%E5%B9%B46,%E8%BD%A6%E6%80%BB%E9%87%8F%E7%9A%8481%25%E3%80%82.。我国水运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保持世界第一,2021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09万个,万吨及以上泊位2 659个,内河航道通行里程12.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超1.6万公里,已经形成沿海运输通道、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淮河等为水运主要通道[27]。港口承担了我国超过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港口吞吐量被公认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柜码头吞吐量之国,占世界的比重从2012年的25.7%上升至2020年的32.3%,已接近OECD国家总和的比重(32.9%)(72)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IS.SHP.GOOD.TU?locations=CN-1W-OE&start=1984&view=chart.,相当于美国的4.5倍(7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IS.SHP.GOOD.TU?end=2020&locations=1W-CN-US&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1991&view=chart.。我国既是世界最大货物贸易经济体,更是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的国家,与100多个国家的主要地区和港口建立了海运航线联系,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班轮指数(74)班轮运输相关指数表明各国与全球航运网络的连通程度。联合国贸发会议 (UNCTAD) 根据海运部门的五部分数据计算得出:船舶数量、船舶集装箱承载能力、最大船舶规模、服务量、在一国港口部署集装箱船舶的公司数量,以中国2004年的100为基数。之国,从2012年的133.8上升至2020年的162.4,相当于美国(为103.9)的1.56倍。2020年全球前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上海港、新加坡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广州港、青岛港、釜山港、天津港、香港港、鹿特丹港,我国有7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75)参见: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世界港口预测研究小组.2021年全球Top20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http:∥cefs.amss.cas.cn/kydt/202107/t20210723_654063.html.。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8]。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第二大民航基础设施,到2021年全国机场总数达到250个,机场总设计容量超过14亿人次,航线总数达到5 581条,航空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2019年民航旅客客运量6.60亿次,占世界比重的14.5%,排在美国(占比20.3%)之后,居世界第二(7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IS.AIR.PSGR?end=2019&locations=CN-US-1W&start=1990., 2020年全国的航空人口数已达到3.8亿人,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航空人口达到2.1亿人(77)数据来源:智慧民航建设迈上新台阶,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209/21/content_261231.html.。我国构建世界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中指出,加快发展世界最大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旨在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78)参见:《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解读,https:∥www.mot.gov.cn/2022zhengcejd/202208/t20220817_3666575.html.。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大大地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各类要素的流动,极大推动和支撑了中国式交通现代化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坚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我们坚持创新引领,高铁、大飞机等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29]。“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79)参见:李小鹏:党领导交通运输事业的成就与经验启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841381261861860&wfr=spider&for=pc.。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重塑了中国经济地理,加速了国内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我国各地区发展更加均衡。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9万公里,占全国比重近60%,交通可达性与东部差距明显缩小,西部地区在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超过东中部总和,有的省份已实现县县通高速。与此同时,我国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极大地重塑了世界经济地理,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创造了现代化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是我国成为世界最大货物贸易之国的交通现代化的基础。
10年来,我国能源生产以年均约2.4%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6%的增长,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80)参见:中国新闻网.国家能源局: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电力系统,http:∥www.news.cn/fortune/2022-09/26/c_1129032511.htm.。我国能源生产量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22.2%上升至2021年26.5%,相当于美国(15.6%)的1.70倍(81)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22.。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发电装机达到24.7亿千瓦,超过“G7国家”装机规模总和;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到226万公里,建成投运特高压输电通道33条,西电东送规模接近3亿千瓦,发电装机、输电线路、西电东送规模分别比十年前增长了1.2倍、0.5倍、1.6倍。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①。我国直到2005年才有了第一条750千伏的特高压输电网,这比西方发达国家整整落后了40年,但自2010年以来,国家电网规模增长了近一倍,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83万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8.75亿千瓦、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7亿千瓦,已超过美国(4.28万亿千瓦时,2020年数据),相当于美国的1.36倍。截至2020年底,我国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14.2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52.3亿千伏安(千瓦),其中国家电网建成投运“十四交十二直”26项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31项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长度达到4.1万千米,特高压累计输送电量超过2.1万亿千瓦时,均居世界首位②。截至2020年底,我国清洁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7.4亿千瓦,占全国的75%,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其中清洁能源发电量1.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1.2%(82)参见:http:∥www.sgcc.com.cn/html/sgcc_main/col2017041241/column_2017041241_1.shtml?childColumnId=2017041241.。根据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供的数据:2021年全国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左右,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此外,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10条联通俄罗斯、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的跨国输电线路,累计实现电量交易超过310亿千瓦时。国家电网公司在2021年世界500强财富杂志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西部农村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83)参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情况,https:∥www.ndrc.gov.cn/xwdt/wszb/jsqyxtfzyggzqk/?code=&state=123.。我国输油(气)管道里程从2012年的9.85万公里提高至2021年的13.12万公里[8]145,其中主干天然气管道里程达到11.6万公里(84)参见:国家能源局.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2,http:∥www.nea.gov.cn/2022-08/19/c_1310654101.htm.。天然气生产量从2012年的1 106亿立方米提高至2021年的2 076亿立方米[8]129。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到底如何,通常是用国民经济账户中的GDP来表述,但受到美元与本国汇率严重影响,即使采用购买力平价国际元,也难以准确地进行国际比较。为此,作者提出了用发电量这一物理实物量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因素及水平,在国际比较中不受各个国家货币及与美元兑换的影响,更具有可比较性、客观性。我国发电量从2012年的4.99万亿千瓦时上升至2021年的8.53万亿千瓦时,增长了70.9%,年均增速6.1%,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22世界能源统计》提供的信息,实际上中国发电量于2007年超过欧盟,2011年又超过美国,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21.9%上升至2021年的30.0%,相当于美国发电量占世界比重(15.5%)的近2倍(85)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22.。这表明物理量的现代化因素比货币量的现代化因素更好地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30]。
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从我国国内投资总额(按2015年美元价)占世界比重来看,从2012年的22.4%上升至2020年的29.2%,相当于美国(19.2%)的1.52倍(8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E.GDI.TOTL.KD?end=2020&locations=1W-CN-US&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2012&view=chart.,始终位居世界第一位。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看,由2012年的28.2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5.3万亿元,累计完成409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9.4%。从全国施工建设项目看,居世界首位,2021年高达148.9万亿元,是2012年的3.5倍。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13—2021年全国资本形成率平均每年为43.9%,其中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2.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3个百分点,重大交通运输、水利、通信工程投资建设成绩斐然,民间投资年均增长高达8.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均稳定过半(87)参见:国家统计局. 固定资产投资效能平稳提升 优化供给结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209/t20220923_1888607.html.。我国国内消费额(按2015年美元价)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9.2%上升至2020年的13.3%,位居世界第二;2012—2021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超过9%,居世界首位,居民消费支出在最终消费支出的占比稳定在70%左右;2012—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50%,其中,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资本形成总额高51.7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88)参见:国家统计局. 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流通方式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209/t20220922_1888578.html.。
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4.16万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6.05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11.0%上升至2021年的15.1%,超过了美国(10.5%);其中,我国货物出口额占世界比重达到15.1%,超过了美国(7.9%);货物进口额占世界比重11.6%,居美国(13.0%)之后(89)计算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https:∥data.wto.org/en.。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以来,我国对倡议沿线国家的货物出口额从2013年的5 692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7 839亿美元,增加了37.7%,货物进口额从2013年的4 714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5 699亿美元,增长了20.9%,其中2021年我国与东盟、欧盟的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8 782亿美元、8 28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进出口总额(60 515亿美元)比重的14.5%、13.7%,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我国开拓和运用国际大循环的主要通道。2021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5%(90)参见:国家统计局. 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流通方式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209/t20220922_1888578.html.。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3.1万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 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1.92万亿元,相当于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9%,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我国的轻工业、纺织业仍具有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根据工业和信息产业部提供的信息,我国轻工、纺织出口额占全球30%以上,我国服装、家电、制鞋等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化的程度高达95%[31]。
尽管美国对我国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战,我国与美国的贸易额从2017年的5 837亿美元下降至2019年的5 416亿美元,到2021年又回升至7 556亿美元[8]101,比2017年增加了1 719亿美元,但是美国退居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居东盟和欧盟之后,由此中美货物出口贸易额的差距正在拉大,到2021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比美国出口总额高出16 09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92倍,这既反映了我国对美国的双边贸易优势更加明显,也反映了美国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明显下降。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以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和地区数已从2000年的不足1/4上升至2020年的近3/4,而美国则从近3/4下降至1/4(91)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数据库计算,以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和地区数,从2000年不足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共计214个)的1/4上升至2020年的近3/4,共计156个国家和地区,与此相反,美国则从近3/4下降至1/4以上,共计58个国家和地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进口之国,使我国更好地充分开拓世界进口市场,同时大力发展服务出口,成为全世界及主要贸易体的最大买家。
世界贸易之争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贸易领域。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就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最大国,从2007年的3 426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7 577亿美元,相当于美国高技术出口额的5.35倍,如果再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2020年高科技出口额的3 401亿美元(主要来自中国大陆的转口贸易),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2020年高科技出口额合计为10 978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36.4%,相当于美国出口额的7.76倍(92)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TX.VAL.TECH.CD?end=2020&locations=CN-US&start=2007&view=chart.。为此美国发动科技战、贸易战,企图封锁中国、遏制中国,但都不可能改变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升美降”的世界格局。
2021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8 000亿美元,成为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我国服务出口额从2012年的2 016亿美元(现价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2 289亿美元(现价美元),其中2012年至2021年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9.3%,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就业1 127万人[32]。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国际背景下,买家是赢家,超级买家是超级赢家,我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卖家,还有能力成为超级买家。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从2012年的1 117亿美元到提高至2021年的1 735亿美元。从2017年至2021年,我国连续5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国和自贸试验区限制措施条目分别缩减至31条、27条,从而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经营。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为外商投资权益提供了更全面、更有力的法治保障[33]。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多,分别占世界人口和劳动力比重的18.0%和23.0%,分别高于OECD国家占世界人口和劳动力比重(17.5%和19.6%)(9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TOTL?locations=1W-CN-OE&start=1984&view=chart.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TLF.TOTL.IN?locations=1W-CN-OE&start=1984&view=chart.,不仅人口压力大,而且就业压力更大,这决定了“就业是民生之本”始终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34]。
2021年,我国就业人数达到7.46亿人,相当于OECD国家(6.75亿人)的1.11倍,相当于印度(4.71亿人)的1.68倍,占世界就业总数(34.5亿人)的23.0%(94)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TLF.TOTL.IN?locations=1W-CN-OE-IN.。我国为扩大就业岗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通过扩大市场主体创造就业岗位,全面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经突破了1.5亿户,相当于每个市场主体创造4.97个就业岗位(包括市场主体),其中近10年就新增了1亿户,年均增加1 000万户,造就了几千万企业家,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市场主体和就业红利;二是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高达69%,高于OECD国家的65%(9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L.TLF.ACTI.FE.ZS?locations=OE-CN&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我国女性人均预期寿命(2021年为80.5岁)高于男性,也接近于OECD国家女性预期寿命(2020年为82岁)(9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LE00.FE.IN?locations=OE&start=1990&view=chart.,显示了我国特有的女性健康红利。今后可适当逐步延迟女性退休年龄,与男性趋同,使预期退休金水平随之提高,我国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就业格局,女性就业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性,进一步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21—2030年)》提出的就业目标——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保持在45%左右,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40%左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40%(97)参见:中国政府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https:∥www.nwccw.gov.cn/2021-09/27/content_295246.htm.,女性劳动参与率还会有所提高,实现较低的失业率(98)2021年我国妇女失业率为4.8%,明显低于OECD国家的6.3%和美国的5.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UEM.TOTL.ZS?locations=CN-OE-US&start=1984&view=chart.,显示了我国性别红利,实行同工同酬,充分发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巨大作用(99)1955年毛泽东同志对《邢台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关于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妇女工作的规划》一文按语:使全部妇女劳动力,在同工同酬的原则下,一律参加到劳动战线上去,这个要求,应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予以实现。参见: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95.;三是我国政府始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宏观经济核心目标,特别是将城镇新增就业、控制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宏观经济的核心指标。
我国乡村就业人数于1997年达到最高峰,为49 039万人,而后开始下降,到2012年已降至38 967万人,到2021年又进一步降至27 879万人,占全国就业比重从1997年的70.2%降至2021年的37.3%。与此同时,我国城镇成为创造新增就业的主要领域,从2012年的37 287万人提升到2021年的46 773万人,累计新增就业总人数达到9 48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 054万人,占同期世界新增劳动力(2.5亿人)的37.9%(100)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TLF.TOTL.IN?locations=1W&start=1984&view=chart.。按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口径计算,十年累计新增就业1.3亿人(101)参见:夯实民生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就业和社会保障成就,http:∥www.news.cn/mrdx/2022-08/26/c_1310656203.htm.,其中每年大专以上毕业生超过900万人,9年累计约8 000万人,作为新生高素质人员,极大地提高了全国劳动力素质水平,进而提高全国劳动生产率。在不断创造城镇就业规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就业人口质量,既破解了就业供需矛盾,又缓解了就业结构性矛盾。
到2020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按全口径数量已达到9 100万人,居世界首位,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上升至12.1%。我国不仅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数量目标,而且实现了就业人员知识化、专业化就业质量目标,有助于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劳动报酬水平。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6 261万人,到2021年增长至2.92亿人②,占全国就业比重从34.4%上升至39.1%,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三元就业结构:城镇正规就业(以企业、机关、社团为主),城镇非正规就业(以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等为主体),乡村非正规就业。由此创造各类就业岗位,才能够基本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控制在5.2%以下,低于OECD国家(2020年为7.2%)和美国(2020年为8.1%)的失业率(102)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UEM.TOTL.NE.ZS?locations=CN-OE-US&start=1984&view=chart.,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10年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 501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 768万人。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 227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3 243万人,三分之二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实现脱贫②。
总之,从世界及各国来看,失业始终是发展的最大挑战和难题。我国劳动力资源最丰富,国家坚持实行就业优先政策,并作为五年规划及年度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目标,有效地控制了城镇失业率,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就业人口规模最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社会财富、文化财富、生态财富。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就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十四亿人民共同富裕[35]。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 510元上升至2021年的35 128元,按购买力平价因子计算(10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TX.VAL.TECH.CD?end=2020&locations=CN-US-HK&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2007&view=chart.,从2012年的4 638国际元上升至2021年的8 384国际元,相当于每人每日收入从2012年的12.7国际元上升至2021年的24.0国际元,已进入世界银行划定的国际中等收入水平国家(每人每日收入为10~100国际元)标准范围内。实现了“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9]。需要指出的是,若按5等份分组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低收入户(20%)每人每日收入仅为5.4国际元,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低收入户(20%)、中间偏下户(20%),这部分群体成为未来帮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6.2%下降至2021年的28.6%,属于更富裕型(≤3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9.3%下降至2021年的32.7%,属于富裕型(≥30%)[8]58,这意味着我国城乡人口生活水平进入殷实富足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出行机动车化比例迅速提高,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摩托车普及率已分别达到50.1%和18.2%,合计68.3%,农村居民已分别达到30.2%和49.9%,合计80.1%。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移动电话每户分别达到2.59部和2.54部[8]5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32.9平方米提高至39.8平方米,已接近德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超过日本(33平方米),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2 300万户套,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37.1平方米提高至47.3平方米。2013年全国农村通电率达到100%(104)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EG.ELC.ACCS.RU.ZS?locations=CN&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start=1984&view=chart.,实现了电气化及服务全覆盖。
一是按我国现行农村贫困线标准(每人每年生活水平2 300元,2010年不变价),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 567万人到2020年全部消除,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10.2%下降至2019年的0.6%[36],到2020年全部消除。二是按世界银行极端贫困发生率(每人每日消费支出为1.90国际元,2011年价格),我国从2010年的11.2%下降至2019年的0.1%(105)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I.POV.DDAY?end=2019&locations=XM-XN-XT-IN-CN-1W&most_recent_year_desc=false&start=1982&view=chart.。三是按世界银行低度贫困发生率(每人每日消费支出为3.20国际元,2011年价格),我国从2010年的29%下降至2019年的2%(10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I.POV.LMIC?end=2019&locations=XM-XN-XT-IN-CN-1W&most_recent_year_desc=false&start=1986&view=chart.。四是按世界银行中度贫困发生率(每人每日消费支出为5.50国际元,2011年价格),我国从2010年的54%下降至2019年的16%,与阿根廷(15%)相当(10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I.POV.UMIC?end=2019&locations=XM-XN-XT-IN-CN-1W-XD&most_recent_year_desc=false&start=1986&view=chart.。到2020年,我国是第一个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的中高收入国家,直接推动全球各类贫困人口总量大幅下降。五是我国加大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城乡低保一共救助4 06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9%,其中城市低保对象700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0.8%,农村低保对象3 362万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6.7%;全国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734元、农村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554元[37],相当于每人每日补助5.8国际元和4.4国际元,实际人均日消费支出超过世界银行规定的高贫困线标准(5.5国际元)。这就是用全国90%以上的人口直接帮助百分之几的困难人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调动了14亿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生产力发展,经济实力、产业实力、科技实力、基础设施实力、贸易实力等迈上新的台阶,跃居世界前列。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反映了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
到202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5 500万户,到2020年突破了1.6亿户,净增加1亿多户,平均每年增加1 300多万户。我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企业之国,企业数从1 300多万户增加至5 100多万户,接近美国和欧盟企业数量总和。“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年新设企业也由2012年的74万户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384万户。民营企业从2012年底的1 000多万户增长至2021年的4 700多万户。外商投资企业从44.1万户增长到66.8万户。个体工商户从4 060万户增加至1.09亿户[38]。我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进程,2021年的我国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数量已经从2012年的70家上升至2022年的136家,超过美国的124家;中国大陆企业收入占全球上榜企业总收入的29.2%,美国企业占29.7%(108)参见: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https:∥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index.htm.。我国构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进市场制度统一,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与此同时,我国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贸易自由港建设蓬勃开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09)参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http:∥news.sohu.com/a/587440022_121106991.。
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创造了明显的九大效应:一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效应,2000—2021年期间,按2017国际元计算,中国经济增速高达8.6%,明显高于美国的1.9%和欧盟的1.4%(110)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PP.KD?locations=1W-EU-CN-US&start=1990&view=chart.,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1.2%;二是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效应,我国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进入世界前列,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购买力平价数据,2001年中国GDP(2017年国际元)超过日本,2016年超过欧盟,2017年又超过美国(11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PP.KD?end=2021&locations=CN-JP-US-EU&start=1990&view=chart.,已从世界第四位跃居世界第一位;三是中国式现代化因素规模效应,从反映一国现代化因素的发电量实物指标看,2007年我国超过欧盟,2011年又超过了美国,到2021年相当于欧盟的2.94倍,相当于美国的1.94倍(112)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22.;四是中国式现代化创新规模效应,我国研发人员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研发支出跃居世界第二,科学研究成果跃居世界前列,世界最大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地位更加巩固;五是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现代化基础设施跃居世界第一;六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贸易市场规模效应,我国从2000年第八大货物进出口额国家,到2010年跃居第二大货物进出口国,目前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七是我国创造了世界最大的就业规模效应,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八是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农村贫困村全部出列,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按每人每日消费支出1.9国际元贫困线计算,1981—2015年期间,我国对全球减贫贡献达到74.8%(113)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计算,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I.POV.GAPS?locations=CN.;九是我国创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预期目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主体之国、企业之国,民营企业快速崛起,世界一流企业数量不断扩大,构建了最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市场。
上述成就表明,我国进入世界经济舞台中心,成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最重大的标志性事件,继续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6]。
尽管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遭遇了各种内外部挑战和不可预见的风险,特别是美国霸权主义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科技战等,并且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但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都无法阻止我国迅速崛起、超大规模崛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重大进展,“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114)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136185565764150&wfr=spider&for=pc.。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特别是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加速构建国内和国际两大循环,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14亿人民、5亿户家庭人口生活水平明显改善,4/5以上的人口人均收入已达到了世界银行划定的中等收入水平(每人每日收入在10~100国际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达到更富裕(恩格尔系数小于30%)、富裕(恩格尔系数接近30%)的程度,彻底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要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6],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创造出更高的、更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继续书写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