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贵,孟 鸿,李丽莎
(西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2)
第一,劳动教育是克服边区物质匮乏的客观要求。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消极抗日,日寇把进攻的矛头主要指向我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财政尤其困难。“我们曾经几乎弄到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1]892,“在留守部队中,当时很少见一个衣上不打补钉的战士;子弹带破烂得不能装子弹而装在挂包中,有的夏天穿棉衣,冬天穿短裤;有的落雪天气赤脚下操,有的连破烂的皮带裹腿也找不到”[2]286-297。可见当时边区财政经济困难的状况。面对此,1938年12月8日,毛泽东在后方军事系统干部会上作报告时强调:“我们几万人下一个决心,自己弄饭吃,自己搞衣服穿,衣、食、住、行统统由自己解决,我看有这种可能。”[3]通过号召边区军民发扬劳动精神,开展生产自救运动来发展边区经济以达自给自足,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二,劳动教育是解决边区非生产人员比例过大问题的现实出路。延安时期,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指挥中心。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纷纷来到延安参加抗战,再加上留守兵团部队,边区财政供给压力极大。据统计,1939年底边区脱产人员已增至49 686人,1940年增加为61 144人,1941年则高达73 117人,占到边区总人口的5.37%。1941年脱离生产人数超过总人口的7.29%[4]。在经济异常困难、生产生活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这样的脱产人员比例无疑加大了边区的财政困难。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和边区建设的需要,党对加强边区人员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要求。1939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指出:“吃饭是第一个问题”,要“自力更生克服困难”。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要求“每个党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对于他的工作分配,纠正某些党员不愿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及分配工作时的讨价还价的现象”[5]。李富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也在与群众的日常交流中对人民群众开展劳动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了不事生产、不劳动带来的危害,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意义。
第三,劳动教育是纠正部分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问题的重要之举。一些领导干部对经济工作认识不足,甚至有些领导认为“生产是过去的老事情”而放松了管理。“有些县份,各组织对于生产运动的领导,还未取得一致的动员,甚至还要视为生产运动只是政府的责任……有的只忙于自己自身生产自给,因而忽视了对全县广大人民的生产运动的领导。”[6]时任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的李富春在《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初步总结》一文中指出:“在目前的生产运动中,除了经验与技术上的缺乏外,还存在一个严重的弱点就在于生产各部门实际负责组织与领导的部分干部,还存在着守旧的、顽固的、狭窄的实际主义倾向,拘守着旧的经验与习惯,缺乏勇敢前进的创造精神。”[7]对此,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方针,激发干部和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第四,劳动教育是改变边区民众劳动价值观落后问题的关键之策。边区民众不仅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黄土高原,还遭受着封建军阀及土豪劣绅的残酷剥削,民众生活极其困苦,社会问题严重。一方面,烟毒和赌毒严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和社会治安。据有关资料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陕甘两省的罂粟种植面积相当大,大好良田栽满了害民杀人的毒物[8]。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还在沦陷区对中国人民推行“毒化政策”,陕甘宁边区也受到影响,“敌区烟毒每多向我后方运售,遂使我边区干净土地亦遭波及”[9]。另一方面,由于封建旧俗盛行、文化教育落后导致大量陋习的产生,特别是存在大量生活困难又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二流子”等社会闲散人员。对此,共产党人敏锐地意识到开展劳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劳动光荣”的新思想去改变“劳动下贱”的旧思想。
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10]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造就革命新人,就要清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延安时期,党通过理论宣讲和领导人的率先垂范开展劳动光荣意识教育,对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进行肯定和奖励,从而教育改变长期以来支配人们的“劳动下贱”观念,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1939年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李富春就提出:“发展生产运动,在思想上可以改变过去许多人轻视体力劳动的那种不正确的观念。在劳动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验出‘劳工神圣’的真理来。”[2]188-201在开展大生产运动时,党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毛泽东亲自开荒种菜,周恩来、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能手,朱德则背上粪筐拾粪积肥。他们与普通士兵一样吃小米饭、住土窑洞、穿粗布衣,没有任何特殊待遇,用自己的亲身行动诠释了对劳动的态度,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改变了群众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党中央还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各领域的劳动英雄,这些劳动英雄的事迹感染了群众,使得边区民众逐渐转变了旧观念,提升了劳动素养,对形成积极劳动、奋发向上的劳动光荣意识具有重大的感召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恩格斯在1847年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明确指出:“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11]。列宁在《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一文中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2]为了改变边区普遍落后的劳动技能及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为了提高生产质量,边区政府在劳动教育的内容上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边区政府主持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和劳动英雄大会,劳动英雄围绕自己掌握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方法,通过有趣生动的现场实物表演,传授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边区政府还举办了劳动知识竞赛,使民众逐渐掌握了改良作物的生产方法。通过这样一套严格的运作程序,改进了边区落后的生产劳动方式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一,做好学校劳动教育。延安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中一条十分重要的指导方针,各学校都尽可能地发展自己的生产事业。(1)自己动手解决生活学习需要问题。当时的抗日人民军政大学号召全体师生自己动手,挖窑洞、盖房子、修道路、平操场,经过半个多月的突击劳动,挖窑洞175孔,修了一条三千多米长的“抗大公路”,其中164人被评为劳动英雄[13]。(2)毛泽东在延安的教育实践中,提倡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在生产运动中教育人、锻炼人。抗日人民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都把生产劳动列为必修课,农民学校则根据农业劳动的忙闲情况,采取全日制、半日制、早班、午班以及小组教学等形式,以便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当时当地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和革命斗争实际。(3)学校要学会领导群众生产的本领,“各级党政军机关学校一切领导人员都须学会领导群众生产的一全套本领。凡不注意研究生产的人,都不算好的领导”[1]911。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文化水平,而且探索出了学校教育的新路子。
其二,开展模范村建设。1939年2月2日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随后各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涌现出了不少劳动英雄,时任边区参议会议长的高岗在西北局招待劳动英雄时,就特别号召“劳动英雄要成为团结和推动一个村一个乡群众生产的核心和旗帜”[14]。在模范乡村建设上,边区政府树立起边区第一个生产模范村——延安县柳林区二乡吴家枣园。以边区政府为主导,对全村的工作进行了系统化、贴合实际的指导。(1)边区政府组织全村大变工,将全村的人口、土地、农具等都做了统计,以便更为合理地组织变工生产;(2)边区政府组织了放青运盐,号召群众于农闲时组织运盐;(3)边区政府还组织开展植树、畜牧等副业。模范村的建设实际上是建立起了一个新型的乡村社会,边区政府对边区的社会改造以及对农民的教化都在模范村建设中体现出来,使得农民在各方面的觉悟得以提高。
其三,建立合作社。边区政府组织人民群众建立变工队、札工队、唐将班子一类的农业合作社及生产、消费、运输、信用等综合性的合作社。延安南区的信用合作社用八个月时间,仅在两个乡的范围内,就筹集了一百多万元的存款,放出三百多万元的借款,解决了当地农村的金融问题。延安县刘永祥式的运输合作社采用公私合作,利用公盐代金的办法,发展了运输牲口,完成了全县的运盐任务[15]。通过合作社的工作,发扬了农民群众互相帮助的团结精神,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对于保卫边区和拥护军队的积极性。
其一,实践教育法。延安时期的劳动教育,冲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鼓励青年走向社会,到工农兵中去学习,在火热的斗争中锻炼成长。一方面,毛泽东主张开门办学让学生接触社会。1942年5月30日,毛泽东针对鲁艺的“关门提高”问题做了重要讲话,不仅阐明了文学艺术的创造与生活、提高与普及、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等重要问题,还提醒大家要把立足点逐渐转到工农兵这一边来,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16]。另一方面,毛泽东主张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向他们学习,为他们服务。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毛泽东强调:“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们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17]
其二,比较教育法。在边区模范村建设的过程中,中共中央、中央西北局和边区政府通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竞争意识。劳动竞赛的一般模式为比、学、赶、超、帮。通过比较,树立成绩优异者为典型,群众学习典型,典型也通过各种方式传播自己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互相竞赛,互相赶超,互相进步,创造更高的劳动标准和工作效率。例如淳耀县白塬村的石明德当了劳动英雄的时候,附近几个村子群众的竞争意识被激活,纷纷表示:“石明德能当状元,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石明德能干好,咱们也能干好。”[18]
其三,典型教育法。延安时期的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作用,通过传播和推广典型开展了劳模运动和模范乡村运动。在劳模运动的开展上,边区政府号召民众“组织起来”向劳动英雄学习,给劳动英雄发奖,以提高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奖励劳模的同时批判“二流子”。在举行劳模大会时,政府适时地把“二流子”找来旁听,进行劝说。在举行劳动英雄大会时,延安市政府曾找来五个“二流子”旁听;劳动英雄参加的活动,“二流子”也参加,经过参加会议,看到了劳动英雄的荣耀,受到了劳动英雄的教育,他们也制定了自己的生产计划,并宣称:“如果再不改正,就不算是个活人了。”[19]在模范乡村建设上,边区政府树立起边区第一个典型生产模范村——延安县柳林区二乡吴家枣园。在生产模范村的带动下,涌现出运盐模范村、纺织模范村、文化模范村、卫生模范村等许多具有特色的模范村,呈现出边区农村生活的新面貌。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运用承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教育中介,它是连接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桥梁和纽带[20]。延安时期的劳动教育以边区所有出版物为载体,这些出版物除了注重发表边区生产委员会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以指导生产、交换经验外,还发表了许多社论。当时的《解放日报》非常注重宣传大生产运动以及劳模运动,如《边区生产展览会盛况空前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辉煌成果》《连部给文世贤母亲报喜》等等。劳模的事迹不断在报纸上刊载,在文艺节目中歌颂。在1942年9月21日发表的社论《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一文中,直观地阐明了赵占魁在执行生产任务、爱护革命财产、照顾工厂生产、关心群众利益等方面都具有值得边区工民学习的地方,号召大家发扬赵占魁的精神[21]98-99。在《开展吴满有运动》一文中称赞“吴满有的一生,他的肯劳动,有办法,各方面起模范作用,是我们今天开展生产运动中最好的榜样”,号召“全边区的农民们,努力学习吴满有,展开伟大的吴满有运动”[21]106-107。
生产运动是一个广泛的群众运动,参加者不仅有根据地的农民,而且有党、政、军各机关工作人员及战士。延安时期的劳动教育涉及边区全体人员。1938年12月20日,《新中华报》社论指出:“广泛开展生产运动,一方面要激发广大工人农民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热忱;另一方面,它是群众运动,应发动各级党、政、军及各群众团体中的全部工作人员……我们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及战士,能够做到自己打衣服、鞋袜、手套”[21]54-55。1939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号召“一切可能地方一切可能时机一切可能种类,必须发展人民的与机关、部队、学校的农业、工业、合作社运动,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全部或一部”[22]。在各级领导人的带领下,边区的机关、工厂、学校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当时的情景是,日夜都有动人的景象,黎明时分,成群结队的人民,已荷锄扛镢上山了,登高一望,到处都是挥汗如雨的垦荒者。”[23]可见,延安时期营造了“全员参与劳动”的浓厚氛围。
边区军民在积极投身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改善了物质生活,而且树立了新的劳动观念,锻炼了政治觉悟,紧密地团结到边区政府周围。1943年9月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文章《来到延安之后》,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在边区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文中说:“劳动改造了自然,改造了边区和人民,改善了人民和部队的生活,改造了劳动观念,提高了劳动热情。这是党的伟大,毛主席的伟大,边区人民和政府的伟大,这一切是值得我们歌颂的,值得我们自傲的。”[24]
1944年边区第一届劳模大会闭幕时,劳动英雄发表了慰问八路军、新四军将士书及慰问边区工友的信。在给工友的信中写道:“你们工人是劳动人民的先进、是革命的忠实战士,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要跟随你们,大家一起紧紧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旗帜下,为发展生产、巩固边区、争取革命彻底胜利而努力!”[25]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党务委员会书记的崔田夫在《一年来赵占魁运动总结》一文中指出,通过开展赵占魁运动,提高了职工的阶级觉悟,克服了过去工人中浓厚的经济主义,工人的行会主义思想逐渐被清除了,工友们呈现出互帮互助、友爱的精神。许多工友都能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努力生产,准备战斗,他们都清楚了解,多生产一点东西,就多一份力量保卫边区[26]。可见,劳动教育真正提高了边区军民的政治觉悟,从生产运动的过程中、实际生活的体验中,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正确性,体会到了共产党员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了共产党人在各阶层人民当中的威信,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劳动下贱”和“穷是命里注定”的观念在广大民众中根深蒂固。虽然在农村中还流行着“十年河东转河西,别笑穷人穿破衣”的歌谣,但究其根本,还是一种宿命论的思想。这种旧的、腐朽的劳动观念阻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生产的发展。
延安时期,边区政府通过表扬和奖励劳动群众当中出现的模范,倡导“劳动光荣”和“劳动致富”,这是思想观念上的一场革命,也是建立新劳动观念的一场运动。一方面,对劳模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精神奖励的形式主要是对劳模赠予奖章、领导题词、参加劳动英雄大会、登报等。1944年,毛泽东给延长石油厂厂长、边区特等劳动模范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1944年5月1日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会议上,奖励沈鸿等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英雄称号,并奖给他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幅,政府奖状一张,呢服一套,皮鞋一双等[27]。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劳模的劳动态度。以赵占魁运动为例,《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一文中指出,赵占魁“所一贯表现出来的——始终如一、积极负责、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新民主主义地区公营工厂工人所应有的劳动态度”。同年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号召全边区工人“学习赵占魁之勤苦劳作始终如一的精神,及其新的劳动态度”。通过这些有组织、有领导的劳模运动,调动了广大军民的劳动热情,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地改变了边区军民的劳动态度。劳动不再是下等事,而是被看作无上的光荣,参加劳动、热爱劳动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响应党中央“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号召,延安军队、机关、学校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投入到火热的大生产运动中。他们实行“以农业为第一”的方针,开荒种菜,创办农场,伙种粮食,发展畜牧;开展劳动大会交流生产技术,开展劳动竞赛创先争优,经过奋斗把荆棘丛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在学习生产劳动中,延安的军民掌握了生产的基本技能,培养了自力更生的能力。许多历来只知笔耕的文艺人才改变了以前的习惯,拿起锄头爬上山头开垦荒地,过去游闲的民众、小脚妇女也参加到生产劳动中来,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1940年2月3日的《中央财政经济部关于一九三九年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总结的通报》中写道:“边区去年开荒一百零四万亩,增加牛羊百万头,并保障了今春征收救国公粮五万担……在职人员特别是各校青年学生以自古无有的劳动实践锻炼了思想意识与肉体,证明改造自然也同时改造人性”[28]。边区实行的大生产运动,让人民感受到了集体生产的力量,培养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使人民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能,在革命年代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经过劳动锻炼,他们不但提高了生产能力、改造了边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还克服了财政经济困难,正确解决了发展生产与抗战的关系、经济工作与财政工作的关系,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边区大生产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抗战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