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2022-02-10 15:11陈世艺罗丹董柏青李海邵凯秦小玲黎强
内科 2022年5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中医药

陈世艺 罗丹 董柏青 李海 邵凯 秦小玲 黎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南宁市 530200

【提要】 自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一面鲜明独特的旗帜,必须加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而中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掌握和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薄弱,传统的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效果有限。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医学科研思维,提高其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是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流行病学教学中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管理及其控制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下,我国取得了决定性的疫情防控成绩。医护人员是疫情防控的核心力量,他们以高超的技术、崇高的医德感动着全国人民,使人们对医护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医药研究人员采用中医辨证等方法研究新冠肺炎发病机制并据此开发出来的药方卓有成效,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目前,我国中医药大学中存在着一些优秀的临床科研队伍,他们代表国家对于中医药研究的创造性力量,在发展中医药研究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对中医药的持续性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2]。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一面鲜明独特的旗帜,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必须加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而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3]。流行病学作为衔接临床与科研的桥梁课程,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开展好流行病学教学,对提高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中医药研究生的流行病学思维,提高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是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流行病学教学中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1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

中医药院校是否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事关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未来。系统的理论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其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的作用。研究生在校期间,不应只学会课本的理论知识,更应将科研方法运用于课题研究中,通过三年的研究生科研生涯使自身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人数逐年上升,“量增质不增”现象日益凸显。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是评估研究生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重要指标之一。有研究报告,大多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论文缺乏创新性,实验研究缺乏科学逻辑,数据统计处理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4-6]。这可能与中医药院校临床科研相关课程学时偏少、研究生课堂中所学知识不够系统、课程学习效率低、科研能力与水平不高有关[7]。因此,如何培养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当下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者面临的问题[8]。

2 中医药院校流行病学课程的开展现状

公共卫生在守护国民健康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不明原因疾病的处理等,以及疫苗接种和对民众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在预防医学这一医学大分类中,流行病学毫无疑问是起关键作用的基础学科, 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性疾病分布进行调查分析,能够为传染病的临床治疗和流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在公共卫生领域,凡涉及研究的调查设计、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及解释,都以流行病学方法为基础[9]。随着流行病学方法在医学研究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流行病学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基因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分支学科为基础医学疾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10]。近年来,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的疗效观察日益增多。但从随机对照试验到真实世界研究,中医药研究者不能完全照搬西医药理临床研究的方法,而应在保持自身特色(如辨证论治特色科研体系)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研究思路,使之适合中医药的特点,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效果。

学习流行病学,有助于医学生建立科学的科研逻辑思维。了解科研的基本步骤,掌握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培养科研兴趣和爱好,并能熟练掌握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在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发展重要作用。但在部分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中医学、中药学等学科相比,预防医学属于辅助学科,在大部分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属于限选考查科目;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中本科学过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课程的比例较低,对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公共卫生学科的专业认识比较缺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流行病学教学任重道远。

现阶段,中医药院校更多地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法对研究生进行流行病学授课,老师在理论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学生机械地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思考问题方式单一,综合应用流行病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在新发传染病频发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流行病学教育方法不利于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辨证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其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流行病学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以适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需要,为我国中医药事业进步做贡献。

3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给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来适应当前的复杂情况。开展线上教学是流行病学教学方法改革一大挑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如何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现实案例,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线上教学授课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即缺乏教师的管理,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导致学习效果差[11],此时需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对部分内容,尤其抽象性比较强、理论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写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和MOOC、微课等新型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应用雨课堂、钉钉等工具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混合式教学除可实现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外,在减轻教师备课压力、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也有积极效果,同时还能营造更加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12-13]。

4 改革建议

鉴于以上原因,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流行病学的教学改革。第一,改革教学方法。将中西医思维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运用翻转课堂形式,对流行病学研究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二,案例分析和案例库的建立。首先是课堂实施,教师引入案例,提出中心问题,每组学生派代表有条理地汇报讨论收获与未解决的难点,师生结合理论内容提问、补充答疑。其次是课后反馈,小组整理完成主题报告后上交平台,教师及时反馈相关结果。第三,实例应用,总结课堂收获。学生完成课后报告,及时交流与反馈。第四,案例库的建立。案例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和国际权威杂志等材料中选取,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公共卫生监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苗和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公共卫生热点问题调查等。摘选经典案例编成案例库供学生学习,这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其科研思维。第五,注重公共卫生实践教学。邀请公共卫生资深专家讲课,将其工作中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从公共卫生实践的视角探讨流行病学思维和流行病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疫情应急处置、疫情分析研判、传播规律研究等实践能力。

5 总 结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一面鲜明独特的旗帜,专业、科学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方案有助于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助力培养更多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流行病学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学,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薄弱,传统的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效果有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14],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的流行病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培养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医学科研思维,以及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对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