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宋代教育文化的书院空间规划设计
——以白鹿洞书院为例

2022-02-10 11:59李曌凡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1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书院规划设计

李曌凡

(惠州学院)

1 引言

传统书院作为古代学子的学习、生活场所,它的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形制、构件装饰、园林布局、植物配置等与古代书院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理念、教化礼仪等息息相关,书院的空间规划设计必定依据当时的教育文化而产生的。研究书院的教育文化与空间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必定让读者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深入理解古代书院的规划设计;对古代书院空间规划设计的思索,也将为现代校园的规划设计给予新思路的指导。当今,传统书院不被世人重视,书院的规划设计研究也是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园林史中疏漏的内容,对白鹿洞书院的规划设计论文撰写,为相关领域提供了研究资料。

2 白鹿洞书院的概况

白鹿洞书书院始建于唐朝,由李渤创办,他曾在江州任刺史。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是中国的第一书院。北宋期间,金兵南下,白鹿洞书院受到了严重破坏。淳熙六年,朱熹到达南康后,向朝廷递交《申修白鹿洞书院状》,虽未得到朝廷支持,但在朋友的支持下,开展了修复事项,并亲自任洞主、讲师,在此传播理学。

3 教育文化与书院空间规划设计的关系

教育文化与书院的空间是教育体系中的构成要素,两者之间密切相连。书院的空间是书院教育文化的承载实体。书院是古代文化传播的场地,是知识交流的场所,是古代圣贤居住的区域。书院的空间规划设计依据古人的生活、学习需求,与教育文化观念息息相关。依教育文化的变化而演变。

4 白鹿洞书院空间规划设计

4.1 与生产空间并存的规划设计

现今的校园空间规划,通常由学习空间、住宿空间、运动空间、交流空间等构成,其中以学习空间为主,而并未置入生产空间,但白鹿洞书院的空间规划设计将教学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相结合,达到了生产活动与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效果。白鹿洞书院置入了洞田,朱熹曾为书院增添了三百亩学田。《白鹿洞学田记》曾谈到“以养士不可无田,无田是无院也。”足以看出宋代时,学田空间对书院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无田将导致书院废院。书院的设置必须以学田为基础,学田空间用来养士,用以开销书院的维修、教学管理、师生的饮食等。洞田是书院的经费的重要支撑。

4.2 强化祭祀空间规划设计

宋朝时期,白鹿洞书院进行儒家思想的传授,尊崇孔子、祭祀孔子,将庙与学相结合,采用释奠——每年2月、8月,古代书院摆设食物祭奠圣贤的典礼。在此时日,组织学生弹奏乐器、进行舞蹈,并进行迎神、奠帛、初献、亚献、送神等活动仪式。每月望日,师生也要祭祀圣贤。宋时,国家尊师重教,注重祭祀礼仪,白鹿洞书院将圣礼殿设置为祭祀孔子的建筑,将其设置在场地第二个中轴线的北端,经过棂星门、泮池、正学之门及院落到达礼圣殿,在祭孔时,强调出庄重肃穆的礼仪感。圣礼殿为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在大成殿建筑室内中央处设置孔子像,并摆放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牌位,左右设置了四配、十哲的画像用以祭祀。在报功祠和朱子祠设置对白鹿洞书院做出贡献的圣贤的画像供人祭拜,比如朱熹、李渤等。报功祠和朱子祠设置在第一个轴线的最北端,经过了两个院落,经过了洞贤天下大门,丹桂亭,最终到达朱子祠、报功祠这两座并列的建筑,在其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碑廊,突出这两座祭祀建筑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祭祀空间(见图1)。

图1 朱子祠

4.3 融于山水的空间规划设计

白鹿洞书院的教育崇尚儒学,铭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子在川上曰”,提出教育与空间结合的理念。若将山水纳入于书院的规划设计中,书院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大自然环境中,师生更容易沉浸于学习活动。儒家学派重视自然山水的功能,认为植物和水对环境气候有调节作用,山林和水养育了人类;将山水拟人化,将美好的人类道德品行赋予于山水,将山水的自然神性与人类的品格相联系。

白鹿洞书院的规划设计将建筑融于庐山的山水中,白鹿洞书院建造在庐山五老峰的东南角落,周围有植被环绕,其中有百年古木。西边是左翼山,南边是卓尔山。书院的院门前有贯道溪流经,溪内有奇秀的石块。白鹿洞书院适合学子隐居读书,其与自然山水空间结合而成的幽静环境能让学生潜心向学,在山水间领会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学习山水的品德。

4.4 满足会讲的空间规划设计

白鹿洞书院的教学模式是“会讲”,非考课式教学。朱熹最先提出会讲的教学模式。会讲是学术会议、讨论和讲学,在《白鹿洞规》中第四条就曾写:“每日赴本斋先生处,讲本经四书各一章并史书一设计二段,务慎思明辨,字求其训,句索其旨,章求其义。”李应昇的《书院学规》,提到“今一月止初二、十六两会,抒写几何。窃恐常业多荒,文心易断。因立小会,以二、六为期,即以大会一二名轮为会长、副,执笔评次。”可看出,会讲有固定的时间,特定的生员,在会讲中,师生们得到知识的交流,巩固了自己的学习,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会讲的教学模式灵活、自由,白鹿洞书院也常常邀请院外的知名学者到此演讲,师生们常能听到院外的知识文化见解。

会讲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其他书院思想的引入学习,其他地域思想文化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学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白鹿洞书院规划设计时,将其选址定于离星子县城9千米的庐山山脚,与县城之间有宽敞的道路相连通,交通便利,方便各位外来知名学者到此地交流。在书院中,将文会堂和延宾馆的空间规划设计为专门供参加会讲的外来教师居住。蔡世英的《示定洞规》,曾提到:“每年会课诸生,约计六十名。”通常,参加会讲的人数到达60人,书院教室的尺度规模较考课式教室尺度大,为便于听取会讲,室内桌椅的布置呈向心式,环绕讲台而布置。会讲强调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动,对于白鹿洞书院的规划,需要灵活的空间,开敞或半开敞的空间满足这一行为。在白鹿洞书院设置了较多廊道空间,也设置了众多院落空间,还设置了较多的亭子——独对亭、如见亭、高美亭等半开敞的空间供学子自由讨论。

4.5 有秩序的空间规划设计

白鹿洞书院所尊崇的儒家思想注重秩序,规范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家庭成员关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社会成员间的关系得具有规范性。君臣之间要有行为举止的礼节,君下向君主施礼,君主向臣施用仪制。同姓的诸侯间施行“天揖”礼。晚辈见到长辈时,要使用敬语,并弯腰90度,长辈给自己倒酒时,要双手捧住杯子。礼也有秩序,礼分为宾礼、嘉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又包含冠礼、投壶礼、射礼、乡饮酒礼等。礼的分类之多、之细,足以看出儒家对秩序的重视,此足以影响到空间的形制。

整座书院的空间秩序感极强,是轴线式布局,共5根轴线。平面布局是方整的,平面轮廓线是平直的,没有歪斜部分。在每组院落空间中,最重要的建筑居于正北方,而周围都是次要建筑。比如在延宾馆的后一院落,洞主、教师居住于中轴线北方的春风楼,因其为长辈,为尊,而学生的居住区域在两侧对称布置的建筑空间内(见图2)。讲课的空间设置在整座书院中间轴线的北方——明伦堂,经过院门、泮斋、憩斋和御书阁。

图2 延宾馆

4.6 布置隐喻的空间规划设计

白鹿洞书院的教学强调德教一体,重视品德的教育,将所学知识和个人品格相融合。讲究潜心于学、淡化功名,培养坚定的志向,学习要有恒心。强调辨善恶、是非、公私、义利,强调宽广胸怀,虚心。

植被空间不但美化书院环境,也被赋予了人的秉性、品德,鼓励人们追求美好的品德。在伴池里种植荷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做人高洁。在丹桂亭旁种植了两棵桂树,象征贞洁的品格(见图3)。楹联空间装饰环境,表现文学、书法,也有丰富的文化寓意,用以教诲、鞭策、激励学者,比如宗儒祠的楹联:“鱼跃鸢飞,善观者反求诸己;青天白日,有志者能自得师。”鼓励人们自我反省,虚心学习。摩崖空间体现了书法景观,气势雄伟,也赋予了文化寓意,枕流桥下涧石上题刻了“枕流”,寓意将心寄于山水,淡泊名利,用心于学。这些隐喻的空间常常警示学子对德的重视。

图3 丹桂亭

5 结语

白鹿洞书院的空间规划设计特点与其教育文化息息相关,从宋代的教育文化角度,分析出白鹿洞书院的空间规划设计特点是与生产空间结合、强化祭祀空间、融于山水、布置满足会讲模式的空间、有秩序性、布置隐喻空间,可为书院的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提供独到的理论见解。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书院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朵云书院黄岩店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江南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