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娟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在世界文化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它从传统实用器发展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实践,其工艺不断发展,由最初的粗糙到如今的精工细作,其制作工具甚至也发展到百种之多,其造型更是随着时代审美而不断丰富变化,表现出“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特点。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紫砂壶可谓独树一帜,它从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却始终不脱离传统文化的属性,而是在传统和时代的碰撞中迸发出全新的生命活力,在中国的艺术舞台甚至世界的艺术舞台上熠熠生辉,闪耀着独特的艺术之光。
一把好壶必须要有好泥为基础,紫砂壶有别于其它陶土艺术品,它由特殊的紫砂泥料制作而成,这种泥料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且会因炼泥匠人不同的炼制手法、配比和成壶后的烧制温度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色泽变化,这种差异无疑丰富了壶的艺术表现,并影响了紫砂壶所要传达的文化内容。紫砂壶“鸿运连连”(见图1)选用优质原矿朱泥制作而成,朱泥为红泥的一种,契合了鸿运连连的主题,朱泥含铁量高,成品色泽为朱红色,润泽艳丽,可同时它的收缩率也较高,烧制过程中极易开裂,因此好的朱泥壶可谓“一壶难求”。以朱泥制成的“鸿运连连壶”通体透露着红艳之气,热烈而张扬,将鸿运当头的美好寓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看似无意,却于微妙间引导着人们的审美眼光,在与“泥”的互动中实现与“壶”的亲密接触。此壶是典型的圆器作品,在造型上体现着大气的特性,流畅柔和的曲线勾勒出光润简约的壶体,饱满而大方,壶腹微鼓,身筒虽扁却给人以饱满的张力,稳重而挺拔,大气磅礴;壶足稍高,拔高了身筒,增加了作品的稳定性和挺拔感;口盖合一,壶盖拱起舒缓的曲线,与壶身自然衔接;壶钮立起,小巧可爱;二弯壶嘴采用方体成型,转折有力、棱线清晰,给人以刚劲之感;提梁高高立起,方圆相济,大张的弧度给人以昂扬之感,使得整壶如同一只展翅飞来的吉祥之鸟,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张力。在装饰上,壶身饰以一圈回纹设计,次第有序地排列,疏密有致,回纹装饰采用了内嵌工艺,给人以立体之感,增加了作品的设计感和观赏性。作品将泥料、造型和装饰相互结合,设计新颖、工艺精湛,整壶十分鼓胀而丰满,在视觉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张扬个性,给人以大而美的感受。
图1 鸿运连连壶
“鸿运连连壶”取自成语“鸿运当头”,顾名思义指大好的运气,而这也成为了此壶的内涵主题。此壶选取了朱泥来完成创作,便是充分利用泥料的特性来升华紫砂壶的文化内涵。通常情况下,紫砂手艺人在制壶过程中会慎重考虑泥性与成型关系这种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但泥色本身的特性也值得被重视,对于紫砂壶外观创新的研究也应将泥色提上正式“案板”,同时更应在创作实践中尝试利用泥料的各种色彩特性及相互关系来美化壶的外观,进而优化并凸显其文化本质,提升其内外皆有的文化与艺术境界。作品在造型设计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融合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以象形的手法将整壶设计成一只吉祥之鸟的造型,意境悠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以物载道、借景抒情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借用意象来表达某种情感,通过这种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构造一种审美意境,来唤醒审美主体的思想和情感,实现创作者和观赏者的精神交流。“以物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讲究通过物的形态语言传达出一种精神境界。这样的器物就如同一本无文字的经书,能使人从中有所领悟,有所感知。紫砂壶“鸿运连连”通过这种艺术手法,让人感知到吉祥的主旨,生动婉转,别有一番意境。同时,回纹装饰更是突出了主题,回纹在传统民间具有富贵不断头的寓意,它是由横竖短线折绕组成的方形或圆形的回环状花纹,形如“回”字,因此被称之为回纹,回纹造型丰富、典雅美丽,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最初它被运用于古代青铜礼器,而后涵盖了织绣、地毯、木雕、瓷器、金银器、青铜器、家具、服饰、剪纸、雕塑、石刻和建筑装饰等,被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极大地点缀了生活之美,又呈现出美好的寓意。
日本美学家柳宗悦曾说:“师法自然”和“不以美为目的”的单纯且无心的创造才是美之归宿。这种美是脱离了任何“名”的“无名之美”,只有这种器物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时,才会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幸福感。对于制造者来说,如果只是探求器物的表面,那便只能制作出没有灵魂的器物。器物即心之因缘,是生活之载体。工巧材美,若只为彰显富贵,是心役于物。只有专注于“器物的本质”,才能剔除掉所有华而不实的东西。因此,身为一名现代紫砂艺人,要在造物的过程中涤炼掉自我的高傲之心与想要彰显的欲望。只有这样,器物才会承载着谦逊之美、圣贫之德,是一个真正给人带来幸福感的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