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武,孙美秀,韩聪,章蕾,郭文露,王雪锋,郎烺,朱德发
1.黄山首康医院内分泌科,黄山 245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逐年增加,2030年即将成为世界第4位常见癌症[1],其中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增长为主且增速最快。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指出,甲状腺癌新发病例中超过50%为PTMC[2]。WHO对PTMC定义为直径≤1.0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因直径较小常造成恶性肿瘤的误诊或漏诊,故甲状腺微小结节需进一步评估风险[3]。本文以可疑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的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依据,探讨B超对甲状腺微小结节性质判定的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黄山首康医院进行B超检查,B超引导下行甲状腺经皮穿刺,穿刺后行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43例,女145例;年龄12~73(45.2±12.0)岁。
1.2 研究方法
1.2.1 超声检查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迈瑞DC-75XP或GE E8,探头频率5~10 MHz。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枕头,充分暴露颈部。先行横切面上下逐层扫查,再行纵切面左右扫查。观察甲状腺大小,实质回声,内部血流等情况。发现结节,重点观察大小、形态、边界、纵横比、结节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同时加上弹性成像加以分析,需要时行超声造影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1.2.2 甲状腺穿刺方法 由专科医师进行。患者充分暴露颈前区,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选择日本株式会社负压吸引活检八光针(直径75 mm)及10 mL注射器,经皮肤刺入甲状腺结节内部,多点来回快速负压抽吸,至注射器内见到少许甲状腺组织后退出针头,组织样本行细胞学涂片,涂片后放入无水酒精充分固定,送至病理科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鉴定组织细胞为良性或恶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细胞学病理诊断显示,良性结节63例,占33.51%,恶性结节125例,占66.49%。
2.1 不同大小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比较 本研究中,B超显示结节大小≤1.0 cm 为130例,恶性结节率为73.85%;结节大小>1.0 cm为58例,恶性结节率为50.00%。甲状腺结节大小≤1.0 cm与>1.0 cm恶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不同大小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性质比较[例(%)]
2.2 甲状腺结节不同纵横比、结节分叶、结节回声及有无微钙化结节的良恶性比较 本研究中,B超示结节纵横比<1为130例,恶性率为59.23%(77/130),结节纵横比≥1为58例,恶性率为82.76%(48/58);结节纵横比≥1恶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超示边界欠清结节为130例,恶性率为60.77%,有细小分叶结节共58例,恶性率为79.31%。甲状腺边界欠清结节恶性率低于有细小分叶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示甲状腺实性结节共46例,恶性率为47.83%,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结节共142例,恶性率为72.54%。实性结节恶性率低于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超示甲状腺无微钙化灶患者共110例,恶性率为62.73%,有微钙化灶者共78例,恶性率为71.79%。甲状腺结节有无微钙化灶之间恶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甲状腺结节不同纵横比、结节分叶、结节回声及有无微钙化结节的良恶性性质比较[例(%)]
本研究发现结节大小≤1.0 cm时恶性结节率为73.85%,而结节大小<0.5 cm时恶性结节率为73.33%。刘太霞等[4]也报道了甲状腺结节最大径≤1.0 cm的结节恶性占83.95%(68/81);而最大径>1.0 cm的结节恶性占33.87%(21/6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在临床诊断中应更加关注甲状腺微小结节。甲状腺微小恶性肿瘤常伴有症状,触诊时常发现有压痛的甲状腺小硬结,采用细针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可达到确诊目的。对细针穿刺未发现癌细胞者需要密切观察,因对于微小且质地较硬的恶性结节,细针穿刺取材时由于肿块小,易导致未穿出肿块组织而漏诊,故对于该类结节还需B超随访,如果是短期内B超显示结节增大或形态改变,或周围淋巴结有转移征象,要考虑恶性病变可能,应结合B超影像学表现再次行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灶行病理学检查。
本研究显示,B超示甲状腺结节纵横比≥1占良性结节的15.87%(10/63);纵横比≥1占恶性结节的38.40%(48/1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纵横比与结节生长方式相关,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方面有一定的意义[5-7]。
微钙化指钙化灶的直径<2 mm,B超多呈强光点样回声,散在或簇状分布[8-12]。本研究表明,有微钙化灶的甲状腺结节相对于无微钙化灶的甲状腺结节恶性结节所占比例较高。
本文通过对188例的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B超检查,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为依据发现B超可以作为评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良好指标,其中甲状腺结节大小≤1.0 cm的微小结节伴微钙化灶者,恶性率>70%,需密切关注。尤其是B超下存在实性低回声、微钙化、纵横比≥1的患者,即使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阴性,仍需继续密切关注甲状腺局部症状、体征及甲状腺B超显示的生长速度、形态变化及周围淋巴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