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骥 罗强
做好播音工作的基础,首先是在于对新闻事业的忠贞与专注。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忠于新闻事业,就是忠于党的事业。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要媒体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
在这一次的走访与座谈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新闻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必须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身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在一线岗位的播音人员,我们必须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坚持媒体的党性原则,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与事业发展需求,做到在思想上坚定,在理论上正确,在实践上不断进取。这是新闻事业对我们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播音员要具有对新闻事业的忠贞与专注的态度,切实做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服务,为广大的群众服务。播音员真正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变化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做好播音工作的基础与成效,还在于准确理解与把握稿件。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对稿件的准确理解与把握?这个答案就是播音工作前的备稿环节。作为广电播音员,我们时常会面对内容广泛而又变化多样的各类稿件。在进行稿件的播音前,倘若不能认真落实好备稿这一工作环节,那就做不到正确理解和吃透稿件,这样往往就会导致节目在播出时出现“声画两张皮”的现象,以至于节目的播出收视效果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备稿工作,是播音人日常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备稿,能够行之有效地帮助播音员深入理解和把握好文稿的内容精髓,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对文稿的句子与的段落构成进行情感的搭建与渗透,以便播音中能够更好地将情感注入到文稿的字句之中,有效地烘托稿件的中心内容,让稿件的情感色彩得到升华。
在现实工作中,笔者对播音备稿的重要性是有过切身体会的。记得有一次,一条临时性的重大活动稿件必须在当晚的新闻中播出,由于节目播出临近,为了赶上播出,笔者在接到稿件后仅仅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便进行播音。由于备稿工作的不充分和理解的不透彻,声音的情感、播音技巧处理都没有很好地与文稿相融合,以致节目在播出后收到了来多方面的负面评价。这次的负面评价反馈对笔者的触动很大,也让笔者对自己这次播音中存在的情感语调、处理技巧、语速、风格等的不足问题进行了总结。
播音工作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传声筒,它是通过媒介平台进行传导的一种交流方式。因此,播音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通过备稿这一播音前的工作环节,认真悉心的进行备稿,从中了解稿件的目的与方向,把握好播讲时的声音、技巧、方式和态度分寸,使节目达到并实现交流的目的与效果,增进节目与受众的情感效应。严格地说,备稿还有助于播音员更好地对文稿进行层次与重点的划分、主题与目的的提炼,以及新闻背景因素和基调的确定。
为了更好地做好播音解说,在备稿之外,播音员还要充分与主创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节目创作的初衷与目的,了解采制过程中的一些花絮故事,以及观摩拍摄的影像素材等。例如,笔者曾参加电视专题片《英雄城的一面旗帜》的创作,这是一部反映城市管理工作内容的专题片。城管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层面中敏感度较高的话题,围绕这次的播音创作,笔者费尽心思。有人说,可以用平和的基调,真实地串联事实,将城管工作呈现给观众。也有人说,以弘扬正能量为基调,突出城管工作的重要性,引导社会民众,支持城管的工作。其实,在当今打造和谐城市,优化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有不少尚待解决的乱象问题,作为城市环境秩序的执法管理部门,城管部门既要维护、营造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秩序,又要争取社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话题。对于这样一部专题片,笔者多次与主创人员进行沟通,还通过他们拍摄的城管队员执法过程的画面,直观了解城管执法工作,决定采取“引导、共情”为基调来设计并进行配音。整部片子的播音解说呈现出事实陈述、理解沟通、温暖共情、相互交融、层层递进的态势,既不扭捏造作赞美,也不居高临下说教,而是用客观平实的语调,还原了城管工作者鲜活的形象,获得了百姓和社会的理解与好评。
在电视节目中,播音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单体,而是服从于节目整体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总的来说,在广电节目中播音员的播音,与文稿撰写、拍摄采制、后期制作等,同属于创作中的一个环节。节目中播音的状态、播音的效果等可以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收视、收听效果。因此,节目中的播音是播音员工作状态的一个综合反映。就稿件而言,不论是消息稿件,还是栏目稿件,甚至是社教类的稿件,如果播音前不加以认真的备稿,而是以其他的说辞或理由来敷衍播音工作,那作品就会缺乏灵动之气,就会出现“声画两张皮”的结果。只有当播音员在用心、用脑、用情的备稿环节后,会有对稿件的一个深度领会与把握,并在领会与把握的基础上,合理的确定播音基调,并通过语气、语速、情感等技巧的运用,让节目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电视播音,存在有灌输式和说教式”,这是当下社会受众群体中广为流传的对电视播音的一种看法。不予否认,现实中这样的状况也确有存在,究其原因就是播音队伍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了这类情况发生。一部作品,是否能够影响受众、打动受众,与受众产生共鸣,这是检验节目优与劣的标准之一。电视节目是一种集合了视觉、听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传播艺术,它的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同时也是视听艺术的传递。由此可见,播音在节目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做好备稿环节的工作,有助于播音工作取得成效,有助于观众对节目的感受认同与共鸣。在日常的节目播音中,由于体裁、形态、类型及其风格等的不同,其播音的处理方式、技巧运用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时政新闻稿件的播音上,播音员要更多地从受众角度来进行考虑。因为,观众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是为了获取和了解周边发生的一些新鲜事件或信息,而不是听任播音员的灌输与说教,为此,播音员要通过备稿对稿件的语法、逻辑等进行梳理,在表达上做到清晰准确,让观众一听就能明白。
另外,在播音中播音员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文稿内容,以不同的声音节奏,不同高低的语调,不同情感的把握来进行技巧性处理。在播音时,播音员是一个事实的传播者,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者,正因为如此,在播音时必须保持一种积极而又热情的播音状态,运用声音气息的弹性变化,准确、恰当、自如地把文稿内容的精髓表达出来。比如,一些记者为了满足对事件叙述的连贯性和明确性,在撰写稿件的时候时常会有长句出现在文稿中,对于长句的播音需要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将句子的语法关系、逻辑联系处理好,采取该停即停,该连即连的播音技巧,实现准确而流畅的表达,使受众一听就能明白。
技巧体现专业,认真展现态度,这是“功夫在画外”的真实反映。以笔者的实践经验而言,播音前的备稿环节有如运动前的热身,它不仅可以让播音员走进文稿、融入文稿,而且还可以缓解紧张、调整状态和情绪,是播音工作实现收放自如的不二法门。
播音工作经验的积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如电视片《小村女支书——罗玉英》的解说工作,就是一次让笔者记忆深刻的经历。罗玉英是一个集女性、优秀共产党员、村党委书记、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诸多标签为一身的人物形象,对于这样一个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形象,应该如何根据角色和场景的推进与转换,是播音备稿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和把握的。如果播音过于刚性,则会让罗玉英这个人物失去了作为女性的优柔之美;如果过于柔软,又无法体现罗玉英作为一名村支书,带领大家勇于立足时代潮头发奋搏击的果敢和坚强。正是在对文稿的认真研读后,笔者最终选择了以温婉的叙述方式为主,在语速上进行了细致的变化。在反映其工作部分的表现上,增加语速和节奏感,而在生活部分的反映上,则调整放缓并在尾音上寻求变化,使整个配音即温暖又富于变化,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配音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