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焕
技术创新促进媒体融合,极大改变了媒体生态环境,我国的播音员主持人也因为媒介的变化而不得不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型。2022年7月29日,全国省级广播电台首位“虚拟员工”转正上岗,开始担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的主播工作,“长小姣”是“长三角”之声与腾讯在线智能视频创作平台联手打造的虚拟数字人主播,能充分发挥虚拟数字人主播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至今,相关视频播放量、话题阅读量已破百万。
在融媒体时代,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以及媒介终端的融合,使得播音员主持人也需要具备多元的角色与功能,有些播音功能已经被人工智能替代并且有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要把握好角色的功能与定位。
播音员早期角色的产生与发展。早期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那时播音的语言样态也比较单一,主要是对战争情况进行播报。比如,早期播音员钱家楣在播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稿件时常常严词痛斥、慷慨激昂;讲到战争胜利的时候热情奔放、鼓舞人心,毛泽东称赞说:“这个女同志好厉害,骂起敌人来义正词严!讲到我们胜利也很能鼓舞人心,真是爱憎分明!这样的播音员要多培养几个!”[1]这句看似简单的评价成了中国播音员早期的功能角色形成的指导原则之一,既说明了有声语言中对情感的把握在播音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也奠定了播音员是一个党政“喉舌”的传播角色。1945年解放区大量历史文献论述了播音的政治传播功能,1945年的一篇文章《介绍XNCR》,文中指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能听到人民大众的呼声,知道“民主中国”,了解“时局动向”,将其功能表述成“人民的喉舌,民主的呼声”,播音被定义为有着政治宣传、服务大众的功能。[2]
在我国,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与源头。主持人是舶来品,是在大众传播活动中通过平等的交流方式主导、推动节目进程,体现节目意图实现传播效果的中心人物,这是陆锡初教授在《节目主持人导论》中对主持人的定义。由于我国播音员是主持人的早期样式,文化革命结束后社会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高腔调的播音也不再适应此时的社会现状。在改革开放时期播音开始降调,并引进了“主持人”这一舶来品,伴随着媒介多元化播音员功能不再单一,还具有一些娱乐功能,比如讲故事、猜谜语、请唱歌演员,不过演员使用的是另一个话筒,广播员予以配合,播音员由此发展到主持人并逐渐成为一个把自身核心能力综合运用到节目现场的角色。
中国播音员的风格特点。我国早期播音员的风格是由几个因素促成的,由于早期历史背景的原因,我国播音员比较注重对于语言文字上的发声研究,1948年齐越的《十天播音工作个人总结》是我国播音学的奠基文件之一,其中许多自我反思成为了中国播音学播音业务的核心观点,[3]形成了此后很长时间我国播音员的特点。首先是准确清晰,要有“正确的字音,清晰的口齿”,不仅要“没有一个错别字”,[4]还要对文字稿件理解准确,表达要准确。在经历了中国播音学的几个阶段发展后,到了风格形成阶段开始有表现爱国和民族激情的语言特点,这样的风格特点决定了早期我国播音规范求真、严谨务实的风格。从中后期到如今,我国播音员要与新时代背景相结合,严谨务实、庄重严肃已经不足以称为风格特点,而是融媒体时代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必备素养。当然,可以在有驾驭能力的基础上侧重发展成自己的个人风格,比如任志宏兼具主持、配音以及优秀朗诵能力,他主持的节目也多是历史文化类的。现在播音员主持人要具备有驾驭各种风格的稿件,这是时代背景多元化、媒介环境多元化以及经济环境多元化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媒介技术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冲击。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与按摩,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融媒体的发展使主持人的角色被弱化,尤其是在弹幕文化盛行和受众年轻化的背景下,以某节目的评论区为例,在优酷网观众评论共7849条,其中涉及主持人的评论为1353条,占所有评论的17.24%。[5]在所有关于主持人的评论中,除对主持人个人褒贬不一的评价外,有近四分之一的评论直接表示主持人的表现冲淡了节目效果。可见,受众对于传统节目失去了耐心,尤其是对于真人秀等快综艺主持人的功能无非是串联环节和植入广告口播,主持人反而变成了一个会随时打断节目进程的扰乱性角色。
我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与知识水平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专业性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专业的经济解读节目,节目的议程设置几乎没有专业主持人,而是由几位经济学专家就一个经济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专家本身就具备节目内容的超高专业能力、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面对多样化的挑战,主持人需要考虑如何可持续发展。
节目弱化主持人角色以及成因分析。电视节目弱化主持人角色主要体现在对主持人角色功能的淡化上,在电视节目《极限挑战》中并未设置主持人,而是在现场导演直接口头串联环节。这恰恰是观众最想看到的,能够看到明星嘉宾拿到任务的第一反应以及明星在被拍摄视域中与导演组的互动情况。如果有主持人出现可能还会打破节目的自身结构与完整性,综艺节目“去主持人”的趋势越发突出,是电视节目形态演变过程中一个必然趋势,给主持人带来不可逆的冲击。
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除了部分节目本身结构的需要,更重要的推动因素是观众的心理诉求。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是对媒介的一种高度概括,他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工具就是一个讯息,传递了受众可以参与节目场域的讯息。这就使得传播工具本身就是受众可以作为娱乐的工具,评论区留言以及弹幕互动等科技手段使受众都突破了以往能够影响媒体的程度。受众群体的特点也是一大因素。当前电视节目主流受众大多是年轻群体,由于受到媒介终端融合技术的影响,受众养成了快节奏、碎片化、小屏观看的习惯。这样一来主持人好像更没必要出现在短小精炼的视频中了,那么为了满足受众的观看习惯以及方式,电视节目制作方需要做出一些变化。
专业“安身立命”之本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播音主持的既有内涵正面临着适用性危机,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的社会需求量相对不大,导致在固有的社会媒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这个应用面很窄的特殊专业就业变得难上加难,全国开设播音专业的大学在一段时间内数量激增,并且部分学校学科设置和课程规划都是延续传统的播音学理念。比如,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齐越曾多次表示:“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播音员,中国共产党的播音员,我以此为豪。”“我传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6]尽管他这是针对新中国广播播音工作所说,但同样适用于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但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并未意识到,即便发声知识是播音专业立身之本,但只有这一个素养已经无法被社会买单。AI智能主播的出现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工具人”,掌握规律性可被复制的知识,迟早是要被替换的。有传统播音信仰以及对学科起源发展有所了解固然是好事,但部分播音员主持人没能真正认识到社会中播音从业人员的定位和角色功能从单纯的“党的喉舌”发展到兼具“喉舌”功能只是必备功能之一的多个功能与角色。这样就造成了与社会需要的矛盾,致使主持专业毕业的却干不了主持专业的事情,给大量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造成了适用性危机。
播音员主持人自我角色认知不清晰。本文讨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播音员主持人困境,但播音员主持人角色认知不清晰也导致转型难的问题。
首先,播音员的专业素质标准在今天的艺考以及大学中还在广泛应用,长期标准化的训练使得播音主持的转型升级显得举步维艰,一些传统的播音主持学生或从业人员因为接受程度低和学习精力有限而不愿转型,另外一些则被标准化的训练和思维模式束缚难以转型。鲁景超在文章《传媒变局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要求——基于对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问卷与访谈》中指出:新媒体时代限制您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中“思维定势”选项占比近50%,由此看出“播音”思维较大程度上阻碍着当前播音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的开展。中宣部、广电总局出台了一则《意见》:播音员主持人要净化交际圈与朋友圈,国内某二本院校的播音班学生朋友圈几乎都在转发,但事实没有人是真正的播音员主持人,这个例子可以说明部分专业主体的自我角色认知不清晰,却对自身有着角色规范和角色义务的清晰认知。
其次,社会对于专业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新媒体环境导致受众需要发生极大变化。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处于一个频繁变化期,一年流行一个形式,每一期都要换个花样,在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在不停消耗着节目主持人的能力以及对流行的把控能力,不可避免地使专业主体自身角色认知不清晰,但同样也带来了机遇。在残酷的淘汰和筛选中,为了避免被淘汰或者被边缘化,专业主体必须基于对自我角色的清晰认识才可超越短板,突破自身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中,为了避免被“去主持人化”甚至被“替换”的情况发生,综艺节目主持人就必须从身份和能力上进行突围,找到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运而生了很多细分专业频道,看似是减少了播音员主持人角色,但是为更能对应细分专业的人才提供了机会。
坚守专业优势,跨媒介综合发展。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对于“学校教育给你最重要的工作能力是什么”一项,该项统计结果显示“专业能力”位居榜首。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能够转型发展的必要前提,例如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在手机音频客户端喜马拉雅平台,他以“主播”身份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并且数据稳定。任志宏的主持形象是庄重且娓娓道来的,解说风格从容不迫、不卑不亢,不仅具有美感也很有庄重感。后来他参加声音竞演节目《声临其境》,从严肃的、代表民族的角色成功转化到了本人作为个体的配音员角色,从主持《国宝档案》到在喜马拉雅平台自我发展再到参加《声临其境》,这一视觉媒体到听觉媒体的成功转型,本质是扎实的专业功底、自身特色与相符节目的契合,支撑他实现跨媒介发展,可见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把握自身优势,发展不可替代性。“学我者亡”,这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对模仿他的年轻画家说过的话,这并不是大师高傲,而是他意识到了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个性化是所有艺术发展的规律与真谛。[7]在这里人们要明确在经过专业的学习之后自身的优势在哪里,AI主播的出现以及部分节目去主持化的设置的确带来了很大挑战,但透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播音专业哪些部分能够被替代的,从而发展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对比主持人总决赛的选手,通过对教育背景、个人经历与选手在比赛时的表达呈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接受过系统化科班教育的选手注重圈层内部的自身发展,能运用丰富且专业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更具有情感张力和感染力;拥有多元教育背景的选手则在有声语言技巧层面呈现出不规范性和感染力不足的问题,此类选手更注重经验带来的思维模式以及基于自身经验而产生的深刻、打动人的内容,呈现出更具深刻意义的回味感。
人的个性并不是如出一辙的,每个人的性格是由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思维方式塑造的,那么专业主体除此之外就要注重对个人形象和气质修养的打造,注重个人IP风格的形成。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只有具有独特个性特色并积极发展自身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才能在这个专业领域获得长足发展。
媒介环境一直在不断变化,这就与传统播音专业主体需要长时间严格训练而成的播音审美与标准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社会的快速转型似乎不给这个专业主体真正沉淀的时间。AI主播出现让大家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处境展开了更多讨论,但人们都知道发展与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时刻对媒介环境变化保持敏感性,要对专业继续深耕性,并发展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才能获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