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宇,王宏伟,李 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
创伤性脑致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救治成功的患者也易发生脑部并发症,脑积水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颅内环境密切相关。目前,脑积水的治疗主要采取分流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在腹腔镜协助下快速完成,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分流效果好等优点[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创伤性脑致伤发生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影响因素并评价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疗效。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61例创伤性脑致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影像学、脑脊液检查等确诊;年龄≥18岁;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颅内出血;既往脑积水史者;合并颅内肿瘤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64±8.33)岁。对照组: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16±8.18)岁。两组性别比、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全麻,对照组采用侧脑室-矢状窦分流术:分流装置脑室端置于右侧脑室,连接分流阀置于皮下隧道内,颅正中线钻孔,将引流装置远端延长至上矢状窦骨孔;切开皮肤,磨开侧脑室额角、上矢状窦颅骨,采用穿刺针穿刺额角直至脑脊液,穿刺上矢状窦直至静脉血,分别置入导管,连接侧脑室和矢状窦,缝合皮肤。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于颞部做一头皮切口,在侧脑室放置分流装置,脑室端导管穿刺侧脑室,在颞部切口建立皮下隧道引出导管;腹腔端导管延伸至颈部侧下方,连通脑室端导管,而后做好头皮切口缝合;分流管远端延长至右下腹,将腹腔端导管置入腹腔;固定分流管确保导管通畅,关闭各切口,完成手术。术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做好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措施。
1.3指标评定 临床疗效:显效,颅内压恢复正常,保持稳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颅缝闭合,四肢活动正常,智力正常;有效,颅内压稍高于正常,轻微波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颅缝狭小,四肢功能基本正常,智力基本正常;无效,颅内压未降低,临床症状未消失,颅缝未缩小,四肢活动异常,智力降低。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3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29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5.86%。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49)。
脑积水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与脑部炎症、出血、室管膜纤毛功能障碍、占位效应和梗阻、水分子和离子通道运输障碍等有密切的关系。创伤性颅脑损伤经救治后易发生脑积水,是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治疗后预防脑积水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年龄>50岁是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老年患者脑室及脑组织纤维化程度高,降低顺应性和调节能力,脑脊液的吸收缓慢,同时其蛛网膜下腔较宽大,蛛网膜下腔出血易聚集形成血凝块,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降低脑脊液吸收及循环效果,更易发生脑积水[2];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较低者多存在颅内血肿,颅内血肿会导致脑组织中线移位,骨瓣边缘靠近中线,压迫基底池和脑沟,使脑血管受压变形,导致静脉流出量增加,细胞外液吸收增加,脑实质体积减小,脑室体积增大,影响脑脊液的循环,脑脊液积聚在硬膜下间隙,形成脑积水[3];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增加了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阻断脑室系统通路,影响脑脊液的循环,阻碍脑脊液在蛛网膜颗粒部位的吸收,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脊液吸收减少和累积增加,发生脑积水[4]。脑脊液经蛛网膜颗粒吸收,而蛛网膜颗粒主要依赖于静脉窦压力和颅内压力差吸收。因此,颅骨和硬膜的完整对脑脊液流体动力学至关重要。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失去颅骨的保护作用,破坏颅腔的解剖和生理完整性,颅腔容积处于可变状态,破坏颅内压平衡,增加细胞外液吸收,脑室向外扩张,减小脑实质体积,可能导致脑室的扩大,导致颅内压力明显下降,影响蛛网膜颗粒对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从而形成脑积水[5]。硬膜能够稳定颅内压力梯度,保护蛛网膜血管,而此类患者手术过程中需打开硬膜,硬膜完整性被破坏,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增加[6]。
脑脊液分流术是临床治疗脑积水的传统方法,侧脑室-矢状窦分流术能将脑脊液引到矢状窦,加快脑脊液吸收,降低脑积水发生,但术后并发症较高。脑室-腹腔分流术能在腹腔镜直视下辅助操作,视野清晰开阔,避免对腹腔脏器不必要的致伤,减轻患者痛苦,操作较为方便简单,瘢痕残留较小,治疗效果较好[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脑室-腹腔分流术清除脑积水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影响创伤性脑致伤后脑积水发生的因素较多,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是治疗脑积水的良好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