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林语堂的翻译修改
——以《叶限》为例

2022-02-09 08:00洪敏芳
民族翻译 2022年5期
关键词:后母林语堂视野

⊙ 洪敏芳 李 平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翻译修改是翻译中的重要一环,张培基在《英汉翻译教程》中提出翻译有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核,并指出校核是译文能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1]。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有研究大都关注作品和译者本身,与文学翻译修改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这或许与译文修改是个隐蔽的过程且大多不会公诸于世的特性有关。译者翻译时历经数次修改才得以呈现最终的译文,而这个过程中的修改稿由于历史原因难以获得,后人也难以通过它们来区分翻译阶段。如香港中文大学收藏的霍克思英译《红楼梦》的手稿,种种困难使得翻译修改过程研究成为待开垦和难开垦之地[2]。受前人研究启发,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对比分析《叶限》1942年和1952年版的差异,并重点关注“期待视野”“视野融合”和“未定点”三个接受美学核心概念在林语堂翻译修改中的具体表现和效果,阐释译文修改的重要性,以期揭示译文的生成过程,丰富翻译修改研究,宣扬一代翻译名家精益求精的翻译精神,为当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更多的翻译修改参考与借鉴。

一、接受美学与翻译修改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感受到“本文”独立性的主张和形式主义理论已经无法解释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问题,文化理论研究的重点自然而然地从对文本内部的研究过渡到了文学的影响和社会接受上。不同于上述的文学外部研究和文学内部研究,接受美学以阐释学和现象学为基础,重视文学的影响、社会接受研究和读者研究。接受美学的中心词之所以为“接受”,在于其把读者的审美体验放在首位,弱化了作品同作者和现实的关系。1967年,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提出接受美学理论,这是接受美学理论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为:期待视野、视野融合和关注未定点。

在海德格尔的“先在理解(pre-understanding)”和伽达默尔的“成见(prejudice)”概念的基础上,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指的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这样的一种定向期待决定着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接受能否有效实现,译文的美学价值能否被有效传达[3]。期待视野可以引导读者接受和理解文本信息,但期待视野并非一成不变。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视野是一个范围,包括在某个特定点所看到的一切事物(A horizon is not a rigid boundary but something that moves with one and invites one to advance further)。”[4]换言之,随着观察地点的变换和历史时间的推移,视野是会有所变化的。读者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和生活学习环境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文本的视野也不同,而“视野融合”指的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的视野相融合的过程。在翻译的“文本-译者-译作读者”这一整个程序中,译者和译作读者都有自己的期望视野。只有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译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时,才能完美地实现译文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接受、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尤其需要注意原文作品的知识背景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融合两者的视野,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也需要关注自身的期待视野。

在茵加登(Ingarden)的理论基础上,伊泽尔(Iser)引入“未定点(Indeterminacy)”这一重要概念。他认为,文学作品中遍布着未定点和空白,文学文本的意义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对象和现实世界缺少有意义的连接。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定向,先在结构和期待视野赋予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以确定性意义,这个过程就是将未定点“具体化(concretize)”的过程,也是文学作品意义的最终完成[5]。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译文读者的审美接受,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决定保留意义空白还是将其具体化。

“翻译修改”一词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Mossop将其定义为检查译文初稿及做出恰当的修改并使其最终可被接受的过程[6]。根据修改者的不同,可将翻译修改行为划分为译者本人实施的自我修改以及由其他译者实施的他人修改两类[7]。有些学者则将翻译修改定义为对目标文本做出的任何修改,但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会认同“翻译修改是由译者对他们自己翻译作品的修改”的观点。目前国内仅有5篇论文涉及文学翻译修改研究。最早对翻译修改进行研究的是赵为娅,她以刘士聪先生对其《风筝》一文的译文所进行的修改为例,分析先生在修改过程中的发现和提高,并结合相关参考资料,进一步阐释译了文修改的重要性[8]。李平,冯全功、王娅婷都曾对比《浮生六记》1939年版与1942年版,对其中针对不同发行环境修改译文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以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翻译家[9-10]。张丹丹聚焦张爱玲的《海上花列传》前两回英译和孔慧怡对其两次修订的痕迹,概括并总结孔慧怡两次修订的内容和特征,探索文学英译由译出到译入模式的修改过程[11]。冯全功、陈肖楠对刘士聪翻译的16篇汉文散文前后两个版本进行探讨,对其在自我改译中的修改对象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译者很注重传达原文的韵味,尤其是句子节奏感的提升[12]。可见,翻译修改虽然是所有译者都会经历的重要一环,但现有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国内对翻译修改的研究对象较为集中,主要为刘士聪、林语堂和张爱玲的作品。此外,现有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对翻译修改分类不够系统,在翻译修改分析时缺乏理论指导,更多的是个人主观评判等。

二、接受美学视域下林语堂作品《叶限》的翻译修改分析

(一)《叶限》简介

“灰姑娘”是世界上最受欢迎、流传范围最广的童话原型之一。中国的孩子从小就熟知格林童话中的辛德瑞拉,却少有知道中国也有自己的灰姑娘故事。事实是,中国关于“灰姑娘”的故事早在唐代时就出现了。据考证,最早的灰姑娘故事起源于中国广西,即《叶限》一文。该文最早收录于唐代段成式所撰《酉阳杂俎》的续集《支诺皋上》中。故事梗概为:秦汉以前有位洞主的女儿叫叶限,自幼聪慧,但在父亲去世后遭到后母虐待,经常被派去高山砍柴,深涧汲水。有一次叶限捉到了一条鱼,后母却欺骗她,杀掉了她精心喂养的鱼。在神人指点下,叶限得知后母将鱼骨藏于粪土之下,想要什么只管对着鱼骨祈祷,一定会如意随心。在过洞节时,叶限瞒着继母,穿上翠纺衣服和金鞋参加洞节。因被继母及异母妹妹察觉,仓促逃离,遗下一只金鞋。这只金鞋被陀汗国王得到,让所有的女子试穿,最后找到叶限,二人结为夫妻,后母被飞石击死。美国民俗学家及民族志作者Martha Warren Beckwith认为《叶限》一文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灰姑娘故事,比西方的童话版本早了整整一千年[13]。但由于历史原因,叶限的故事一直埋没在中国文学的浩繁卷帙里。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民俗学家翟孟生(R.D.Jameson)将其挖掘出来,并收录到其所著的《中国民俗学三讲》(Three Lectures on Chinese Folklore)一书中,《叶限》才首次以英文的形式走出国门。自此,《叶限》开始为世人所知,开启自己的西游之旅。从1932年到1952年间共有4个英译本产生,分别为1932年的翟孟生译本,1947年的Arthur Waley译本以及林语堂的1942年译本和1952年译本,这些译本在一定程度上在国外都得到了很好的接受,促进了《叶限》在国外的传播。

作为中国文坛丰碑式的人物,林语堂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经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并当选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和国际笔会的副会长。林语堂的系列作品以多种文字在欧美发行,广为流传。作为一名翻译家,林语堂的翻译活动跨越了30年,一生共发表了19部译著,既有汉译英,也有英译汉,且形式多种多样,有编译也有自译。其中编译最著名的当属TheWisdomofChinaandIndia(《中国与印度之智慧》)和FamousChineseShortStories(《中国传奇故事》)。《中国传奇故事》收录了20篇唐代著名短篇小说,林语堂对其中的故事进行了分类和编译,分为神秘与冒险、爱情、鬼怪、讽刺、幽默与幻想、童话等六大主题。在翻译时,其大多采用了改译的方法,且改译的手段多种多样,这些小说也一直因林语堂的改译而备受翻译界学者们的关注。但唯独《叶限》这一篇例外,正如林语堂在前言中写道:“Because of the historic interest of this piece,I have made here as exact a translation as possible.”[14]211(在世界各民族民间故事中都有与类似情节发展的“灰姑娘”故事,但最早的版本发现于中国。因本故事富有历史趣味,故忠实译出。)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外国读者,因为各个国家的人从小都听着带有自己国家特色的灰姑娘故事长大,为了更好地传达其中的中国特色,林语堂在翻译时选择遵照原文。以下标注版本1来自兰登书屋1942年出版的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版本2来自于1952年出版的 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林语堂在英文本导言表明《叶限》一文首次公开发表于《中国与印度之智慧》。英译本全文1000余字,翻译修改达到了40余处。在系统搜集两个版本差异后,本文把这些修改之处粗略分为措辞修改、句子重构、误译纠正、文化负载词调整和适得其反的翻译。

(二)翻译修改分析

1.措辞修改

此类修改主要集中在对词和短语进行的修改。经过时间的沉淀,译者可能对原文中的个别词语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会采用语意替换或其他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一般来说,修改之后的句子会比原来的更精确,更符合原文的语境。

例1: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15]172。

版本1:Every day it grew larger and larger until finally the bowl wouldn’t hold it at all and she placed it in the pond back of her home[16]941.

版本2:Every day it grew bigger and bigger until the bowl could not hold it any longer,and she placed it in a pond back of her home[14]212.

叶限捡到的鱼两寸多长,后经喂养一天天长大,换了几次容器,最后大得放不下了,便放进后院鱼塘中。此句虽短,却涉及三处改动。第一处在于big和large,两者在意思上并没有太大差异,都表示体积上的大,多用于具体、有形的人或物。但在表示物体重量、长度或长大的过程时,用big更恰当,更符合西方读者对“大”这一概念的先前认知。第二处在于wouldn’t和could not这两个情态动词的否定形态,本句侧重表达装鱼盆子的容纳能力,在这一概念上,中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是一致的。用could不仅可以更好地与前文“bowl”对应,更符合读者的先前语言经验。第三处在于not……at all和not……any longer,前者意为“一点也不”,否定语气较为强烈;后者意为“不再……”,更能生动形象地描述鱼一天天长大的过程。综上所述,版本2的修改充分考虑到了读者先前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同时带给读者更好的审美感受。

例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15]173。

版本1:So she put aside any thoughts she may have had(about the identity of the finely dressed lady)[16]942.

版本2:She put aside any suspicions she may have had about the identity of the finely dressed girl[14]212.

联系前后文可知该句大意是,在后母的亲生女儿认出叶限后,后母也起了疑心。后母回到家,只见叶限在院里抱着棵树打瞌睡,也就打消了疑虑。“虑”一词在汉语中有“思考”和“担忧”两层意思。一开始译者选择第一种含义,将其译为thoughts,并且把这种“思考”的点,即舞会上女士的身份打上了括号。通过这种方式保留这句话的两个意义未定点而没有将其具体化,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而翻译修改时,译者选择把这两处未定点具体化,将thoughts具体化成suspicions,并去掉了后文的括号,直接向读者表明后母见到叶限前持怀疑的心态,怀疑她是不是舞会上出现的那位女士。正如美国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所言,“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17]。据他统计,灰姑娘故事仅算欧洲就不少于500个文本,这些文本中后母虐待灰姑娘的情节都很相似。由此可见,大部分西方读者在接触《叶限》译本前就已经有类似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此时将未定点具体化更有助于实现作品视野与读者视野相融合。

例3:国王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15]173。

版本1:The King made(the women of)his household try it on,but the slipper was an inch too short for those who had small feet.Then he had all of the women of the Kingdom try it,but none could fit[16]942.

版本2:The king made the women of his household try it on,but the slipper was an inch too short even for those who had the smallest feet.Then he had all of the women of the kingdom try it,but the slipper would fit none of them[14]213.

这句话描述的是国王得到叶限丢失的鞋之后便开始让身边的人开始试鞋,但是都不合脚,让脚最小的人去试,金履还是小了一寸。于是让全国的妇女都来试穿,竟无一人合脚。版本1翻译为“这双鞋子对小脚妇人来说还是太小了”,这里的“小脚”并没有传达给读者鞋子大小的具体标准,在表意上欠佳。但实际上,在古代欧洲人以细腰为美,中国女子素以“三寸金莲”为美, 这是读者在阅读作品前脑海中固有的一种思维定势。因而在版本2中, 林语堂将small改为the smallest,不仅在表意上更胜一筹,也更好地迎合了读者对中国古代女性“三寸金莲”的期待视野。此外,fit在做动词表“合适”时,表示“某个东西适合某个人”,以物做主语,人做宾语。版本1中的none could fit不符合英语中正确的语法表达, 在版本2中, 则进行了正确的修改。

2.句子重构

在句式层面,林语堂在翻译修改过程中非常注重句子之间的衔接和句式的选择。通过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变得更有逻辑性,更符合原文语境和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4: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15]172。

版本1:This curious behavior was noticed by the stepmother and she waited for the fish but the latter would never come up[16]941.

版本2:This curious behavior was noticed by the stepmother who often waited for the fish,but it would never come up[14]212.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层面上有很大差异。英语重形合,句与句之间多采用连词和关系词等进行显性衔接;汉语重意合,句子之间多用词汇间的语意和句子成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进行隐形衔接。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修改时灵活调整句式结构,让译文的期待视野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提高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接受和审美体验。例4中,版本1句子由and连接前后两个句子,用the latter指代“鱼”。修改时林语堂注意到了等待鱼儿和继母之间的修饰关系,将原来的分句改成了以who连接的定语从句,添加关系代词后不仅避免了人称代词的重复,整个句子的结构也更加紧凑,逻辑更加紧密。后文也紧跟着做了调整,把the latter改为人称代词it,指代更加明确,使得行文更加流畅。这两处的修改符合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实现读者阅读视野和作品视野相融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3.误译纠正

作者在对原文的识解过程中,由于汉英的语言差异,以及译者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难免会产生误译。在修改时,林语堂也结合了上下文语境及读者阅读习惯进行了对应的纠正。

例5: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15]172

版本1:The night of the cave festival Yeh Hsien was told to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he fruit orchard.When the lonely girl saw that her mother had gone a long distance,she arrayed herself in a green silk jacket and followed to the cave.Her sister who had recognized her turned to the mother[16]942.

版本2:The night of the Cave Festival Yeh Hsien was told to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he fruit orchard.When the lonely girl saw that her mother had gone a long distance,she arrayed herself in a green silk jacket and went to the festival.Her sister who had recognized her said to the mother[14]212.

例5原意为:后母前去过洞节时,让叶限看守院里的果实。叶限等后母走远了,就穿着翠纺上衣,脚着金履前去。但是后母的亲生女儿认出叶限,便告诉了母亲。这里的“洞节”指的是当地的传统节日,西方国家重要节假日的名称都会首字母大写,此处将cave festival的首字母改为大写充分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更符合西方读者对节日的认知概念。从后文推知,叶限后来也去了洞节,她不想让后母和妹妹发现自己。而版本1中的follow所表达的是叶限尾随后母而去,体现不出这种偷偷独自前往的行为,此处改为简单的went更为恰当。

例6: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15]173。

版本1:The house was searched and Yeh Hsien was found[16]943.

版本2:All houses were searched and Yeh Hsien was found[14]213.

例6中两译本的差别在于The和All,对原文中“其”一词的解释却全然不同——版本1中搜查的是叶限的房子,版本2中是搜查了所有房子。该例讲的是国王觉得奇怪,便搜查她家,抓到叶限,让她试穿鞋子的故事情节。前句为国王下令到每家搜捕,如果有女子穿这只鞋子就抓过来禀告,接下来就转为国王对这件事感到奇怪,这与上文并无太大联系,也无从推断“之”指代的到底是什么,让原文本中产生了未定点。张仲裁在给本篇小说做译注时发现,唯一的解释就是此处有文字脱漏[18]。我们从林语堂的这一改动中可以看出他也觉察到了原文的异样之处,两次翻译他均选择将未定点具体化,第一次具体化为the house,指代的是叶限家的房子,但上文并没提到过房子,读者在阅读时难免感到困惑。后把the改为all之后,与上文情节衔接更加自然紧密,更好地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同时也避开了文字脱漏这一难题。

4.文化负载词的调整

对文章的理解可分为浅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者指的主要是指称意义,要完全理解原文的意思。林语堂也曾在《论翻译》一文中强调理解原文的重要性,认为翻译艺术所依赖的第一点便是译者对原文文字及内容上有着透彻的了解[19]。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term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活动方式[20]。《叶限》原文为文言文,行文神聚形散,词汇多种多样,其中出现的一些文言词汇早已被弃用,存在很多意义的“未定点”。译者作为原文本的读者,会对这些未定点提出自己的理解,并在翻译时将其具体化。

例7: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为禖祀,求女必应[15]173。

版本1:The cave people pitied them and buried them in a pit and erected a tomb which they called“The Tomb of Regretful Women.”The cave people worshipped them as the goddesses of match-makers and whenever anyone asked them a favor regarding marriage,they were sure to have their prayer granted[16]943.

版本2:The cave people pitied them and buried them in a pit,erecting a tomb which they called“The Tomb of Regretful Women.”The cave people worshiped them as the goddesses of matrimony,and whoever asked them a favor regarding marriage was sure to have her prayer granted[14]213.

例7讲述的是叶限和国王走之后,恶毒的继母和姐姐的下场。前句意为她们被飞石击中而死,洞人哀怜她们,便把她们埋葬在石坑里,取名为懊女冢。对于该句子林语堂在版本2中只对erect做了改动,由原来的并列结构改为现在分词做结果状语,句子之间的结构变得更加明晰,但句意并未发生太大变化。改动较大的主要在后半句,体现在对“禖祀”一词的翻译及整个句子的理解。这一词给译者留下了充分的空白和思考空间,一开始林语堂把未定点具体化翻译为match-maker,可见这时林语堂将其理解为月老,每当有人向他们请求婚姻方面的帮助时,他们的祈祷肯定会灵验。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是一致的,所以在媒人这一概念上,西方读者的期待与我们一致,match-maker充分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林语堂后在版本2中将match-maker改为matrimony,把这一未定点的范围从做媒扩大到了有关婚姻的一切事务。对“求女必应”这一未定点,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版本1将其翻译为have their prayer granted,their和前文中的anyone暗示了去求姻缘的人各种各样。修改后,可见林语堂对“女”一字有了更多的思考,将这一未定点的范围从去求姻缘的人缩小为去求姻缘的女性,改为have her prayer granted,这一修改也反映出了林语堂对唐代社会风俗的思考。男性忙着考取功名,成家立业,只有女性才会去求姻缘。但汉语词典对“禖祀”的解释为求子的祭祀,禖指求子所祭之神,而非求姻缘[21]。商务印书馆1929年出版的《酉阳杂俎》中印为“禖祀”,后来也有版本写作“媒祀”(如1987年浙江古籍出版社版本)。林语堂当年参照的原文现已无从找寻,但从两个版本的译文可以推断,他当时所依据的汉文版本或表述为“媒祀”。

5.适得其反的修改

一般而言,翻译修改会让译文更加精准,更贴合原文语境和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修改之后的译文可能还不如原来的翻译。

例8: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15]173。

版本1:Now near the caves,there was an island kingdom called T’o Huan.Through its strong army,it ruled overa couple of dozen islands,and its territorial waters covered several thousand li[16]942.

版本2:Now near the caves there was an island kingdom called T’o Huan.Through its strong army,it ruled over twenty-four islands,and its territorial waters covered several thousand li[14]213.

例8中的“王数十岛”意为陀汗王统治着几十个岛屿,一开始翻译时林语堂选择了保留原文的意义空白,翻译为a couple of dozen islands,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虚数。但在版本2中他选择把这一未定点具体化为实数24,与原文数量信息不符,且到目前为止,暂无史料可以证明这个民间故事中的国王统治了24个岛屿。

例9: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15]173。

版本1:This story was told me by an old servant of my family,Li Shih-yuan[16]943.

版本2:This story was told me by an old servant of the family,Li Shih-yuan[14]213.

在故事的结尾,交代这个故事是作者家中以前一个仆人李士元告诉作者的。基于整篇文章的叙事风格,在正文前的序言中介绍了作者和作品产生的年代。林语堂在改编最后一段时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给人一种听完故事回到现实世界的感觉,从而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版本1用my不仅与前面的me相对照,也符合文章的整体叙事风格。但由于上文中并没有出现家庭,修改之后用the family会让读者困惑其指代的是哪个家庭。

三、结语

通过以上两个公开发行译本的对比可以发现,林语堂对译文所做的一部分是对自己前译中的误译进行修改,还有一部分则是对原文进行仔细推敲后做出的改进,但部分改动仍没有准确传达原文意思。在措辞修改、句子重构和误译纠正方面,更多地考虑到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文本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以及对未定点的不断斟酌。对文言文中的未定点采取了结合具体语境灵活翻译的方式,既有将其具体化,也会保留原文的意义空白之处。整体上来说,后译优于前译,但难免也存在一些适得其反的修改。

中国典籍外译已有百年历史,林语堂无疑是用英语向西方译介中国典籍的典范。他对翻译修改秉承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当代译者学习,对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译者如何在翻译修改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译文有着重要启示。

猜你喜欢
后母林语堂视野
所有的好终将被看见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居· 视野
捅破那层窗户纸
捅破那层窗户纸
捅破那层窗户纸
探访林语堂故里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