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夫 李学华
我国现行的课程改革目标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重在发展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再提高[1]。我们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学习小组互助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获得实验信息等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完成学习目标,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向会学、活学、乐学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真正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2]。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如密教授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课堂教学的效益最优化,将教学的速度、收效和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3]。然而中学教学现实情况是: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缺乏,求知欲严重不足,学生缺少独立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存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书写重复的作业等问题,致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真正为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新课改的目的、理念,以及我们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时刻要做到头脑清醒、目标明确,要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举措,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但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深入开展课堂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研究”“发挥教学目标的引导作用”“异彩纷呈的教学呈现方式的研究”“化学教学艺术的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我们进行更为深刻的探索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只要教育方法恰到好处,每位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扬光大。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同时更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金钥匙。没有问题是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因此提出问题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发展知识结构的核心驱动力,同时又是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生长的源泉,学生学习新知识必须十分重视问题的核心价值[4]。现代学习理论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发现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起点,并贯穿在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学习来生成新问题,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实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与实践、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品质。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机械接受外部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积极主动选择信息,进行再加工和再处理,主动地去建构新知识体系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更加强调通过设计问题来驱动学生积极思考的高效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出真实的富有挑战性、开放性且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并解决问题。总之,建构主义理论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发挥,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问题进行意义建构,重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交流,善于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健康、愉快的教学环境,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运行,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为本课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教师的发现教学法是源于问题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能把所教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要设计好所教知识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问题进行热烈有效的探究活动,再引导他们采取发散思维模式进行创新学习,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建构新的知识,并发现其中的原理从而达到探究获得新知识的目的,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目的。采取这种方式教学会打破学生依赖老师的现状,使学生在面对自己未知的知识世界时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异常生动活泼。
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加强学生之间友好交往,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精神,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友好的竞争,实现公平公正的教学[6]。另外合作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阅历、能力、知识面等各方面素养不同,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启发、研讨,势必会把学生思维引领到其他新的方向,产生新的视角,提出更有探究价值的新问题。由此得出如果每个新知识点都是这样有创造性的探究、建构、生成,一定会比教师直接讲授教学更受学生喜爱,更加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接触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己亲历探究过程,所获取的知识是自己通过实践建构完成的[7]。探究未知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建构再创造的最佳时机,它还是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是否完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形成的关键。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整合已经掌握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或信息方面,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高考都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适应新高考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新课程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学生去挖掘本源性内容,实现化学思维的转变;同时更要完善学生的深度学习,密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方式、方法的建构,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达成。
新课程倡导重知识传授,要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实现学生自我提升,变机械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进阶。这就要求我们教研组老师努力开展自主性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合作性学习策略的研究以及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来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的研究等内容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教学、学生动手体验操作等教学活动,然而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实践活动与体验性学习的相结合,真正意义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广泛性和课堂的高效率教学,实现了创造性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程更加注重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突出化学日常学习评价的核心地位,努力做到提问有记录、练习有成效、作业有批改、考试有结果,为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提供科学翔实的素材,同时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参与评价,让学生尝试与同学互相合作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关注每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位学生走向成功。让教师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完成教学目标的落地[8]。
为此我们教研组老师达成共识,要努力做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改变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学习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的积极激励作用;同时更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以往的教师传授者的身份,努力实现教与学的民主平等。
结合教学实际内容通过创设真实且富有探究价值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设计出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不但可以从化学学科与日常生活的契合点入手进行创设情境,例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创设“汽车尾气及其危害”等问题组织学生研讨;我们还可以从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热点问题寻找切入点;通过化学史知识的讲述,创设新奇特的实验效果,进行自主研发创造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体现化学学科的独特价值。
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可以真实再现学生学习知识的客观真实过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实现化学核心素养基础之上,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包含:知识的生成、发展、创新等环节,我们教研组成员经过潜心研究,多次的实践尝试开展实施以下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研讨探究—归纳总结—运用实践。教学模式改变的成与败关键决定于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的理解、把握的程度,以及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掌握情况。只要教师能够在掌握新课标核心理念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优良的教学方法,再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就会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
化学学科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实验教学,离开了实验,化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努力开展各种实验教学活动,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样化学实验教学就会更加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学生1+1 互助分组实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实现了实验教学的高效性。同时还可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创新型实验教学情境,从而完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使学生在此实践活动中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中更能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思维价值;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教学反思是基于深度学习、进阶学习,实现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自我成长过程,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再提高,使教师在反思中得以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教学已成为新常态教学,我们教研组教师已经深刻领会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能够科学制定具体可行、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9],努力钻研教材,开发化学实验在核心素养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创造性地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探究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现学生化学学科思维模式的再建构,完成化学核心素养的再发展。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主动的转变,扎实有效地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实践,真正地实施了课堂的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