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盼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 黑龙江大庆 163413)
历史课是学生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必需的基础课程。社会科学以历史课为基础课程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学习任何社会科学,都必须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历史知识。以语文课为例,历史不仅提供了系统的文学史知识,还提供了分析课文的时代背景,不掌提历史知识,分析课文就会感到困难。有些语文课文是直接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的,不懂历史,就无法学习。在中国古代“文”和“史”是不分家的。有的更是寓文于史。如司马迁的《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作品。若是不具备中国古代史知识,古文也难以学好。
社会发展史是研究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需要历史作为理论的知识基础,历史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如果没有大量的历史知识作为它们论点的佐证,它们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空头说教了。自然科学虽然对历史知识的关系不像社会科学那样直接,但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乃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必备条件。这是因为,第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能同过去的科学成就割裂开来,不能同历史割裂开来。第二,任何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利用情况,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并给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各种影响。因此,研究和学习自然科学,不能没有社会历史观点,不能把基础知识看得太窄。第三,历史上许多科学家之所以有伟大的成就,除了时代的条件外,人的思想品质、治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都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学科记录和综合了前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主要成就。要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速产,造就智力上全面发展,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精神,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目标都有着积极作用。
高中历史课由于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或特点,在政治教育甚至是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历史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学内客的一致性。这是由历史学科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决定的。历史课程的这个特点,其他任何学科都很少具备,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知识的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虽然也一致,但是由于它的知识的过于概念化,要使学生每还需联系实际,补充大最生活事例。在教学过程中表出很多的优越性。一是节约教育时间,使教育教学两不误;二是节省教学语言,只要在讲史实的基础上画龙点睛,无须在教学之外附加任何思想教育的内容,三是寓教育于教学,一举两得。例如,教师在讲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时候,也就同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只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统帅教村,充分发掘教村内在的因素,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相应的思想教育效果。
2.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历史学科学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包指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涉及的范围极其宽广。历史学科学又是党性很强的科学,基础内容与思想的一致性是他的特点。因此,历史课程的思想内容也就极其广泛。新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为适应当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精神,增强了课程的多样性,把选修课正式列入课程计划,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同时也规定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让学生具备为人民服务,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历史课程的思想政治内容的广泛适应性,也是别的课程难以相比的。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国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生动内容。
3.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由于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同知识教学的一致性,历史课程的知识教学方法同时也就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方让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法等。课堂教学类型有导入课、新知识课、综合课、复习课、考查课等。组织教学形式除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形式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为增加感染力,除教师生动直观的教学语言外,还采用文学作品、历史典故以及各种直观教具配合教学。历史教育方式方法得如此多样性,就是其他课程所没有的。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的全面性方面也优于其他课程,并且有自己的特色。智能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每一种能力都是学习历史课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又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1.观察力。即感知事物的能力。它是形成历史表象的基础。因为历史是过去的陈迹,观察历史就不能像观察现实那祥直观。它只能供助于历史的遗址、遗物、直观教具等等手段,进行直接观察。因此,历史观察比现实观察,就费时费力得多,对观察能力的要求也就高得多。否则,就不能完成观察任务,形成历史表象。由于对观察力的较高要求和大量的观察锻炼,观察能力也就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2.记忆力。记忆是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它对历史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国暂学家培根,把人类科学按心理学分为记忆型、想象型、理性型三个类型,并把历史列入了记忆型。培根把历史看成纯粹知识的堆积,当然是不妥的,但有效地记忆大量重要的历史年代、地名、人名以及历史事件的大体始末经过,不能不是学习历史的特殊要求。否则,历史知识就无法积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思维、想象活动也就无法进行。培养和发展记忆能力,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记忆中锻炼记忆。大量记忆史实,是提高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3.想象力。这是学习历史特别需要具备的能力。因为历史既不会停留,更不会重演,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我们愈来愈远,而通过观察形成的历史表象又往往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和静态的。所以,要形成完整生动的历史形象,还需要通过想象,对大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历史观念。受目的支配的有意想象,具有再造和创进的性质。社会发展的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积极的思维,是创造性想象的条件。这些条件,通过历史学习是能够获得的。
4.思维力。思维是理性认识过程。它所反映的是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通过观察、想象而形成的历史表象和观念,还只是解决现象问题,不是历史事物的本质。要达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揭示历史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联系,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的原理和方法,对复杂纷纭的历史现象进行新的思维过程,形成为历史概念。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生通过抽象思维,形成历史概念的过程,既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发展智力,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以外历史阐释能力,应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互相联系的,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在培养能力时,无疑地应该强调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过去性 ”,没有准确全面的记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分析和应用,考生因记忆的失误而造成的失分不少,这切说明历史学科的记忆力仍然很重要,它不但不影响其他能力,恰恰是促进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这就表明四种能力不可偏废。
高中历史学科有思想性,也有科学性,后者往往不被重视,于是出现了不利于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因素,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首先,能力培养的突击性违背了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规律。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过程,是经过初中和高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初中历史课介绍大量具体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历史则加大理论成分和理性分析量,在初中的基础上扩大加深、两者不可分割。然而,现状是初中和高一年级的历史课普遍不被重视。学生学习历史,往往是死记的不理解,没有条理,遗忘严重,谈不上真正的能力培养。到高二分科后,文科班才开始重视历史,但没有坚实的基础,却要按高考的要求,把三年的知识和能力突击地掌握。数理化和英语、语文这些学科从初中就不断打基础,历史教学是到了高三阶段才真正得到加强,高三师生为历史课付出的辛劳超过了其他学科,结果仍然是知识缺漏多,能力提高慢,高考成绩低,究其原因正是来自这种所谓的“突击性”。
其次,能力培养的单一性违背了能力形成的综合性原理。历史学科的另一特点是综合性,它涉及语文、政治、地理等多种学科。语文科提供阅读能力,政治科提供理论观点,地理学科提供空间观念和地名知识,这些无不影响历史学科能力的形成,因此历史学科能力具有综合性。然而现状是:各科教学并未自觉地互相联系和渗透,地理学科的知识在会考后逐渐遗忘,对语文学科的复习亦不重视;政治学科的教材经常变化。这样,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历史的同时常常要兼教语文政治知识,能力的培养更加困难。
再次,传统的教学习惯不能适应高考的能力要求。传统的教学法有无可取之处,这里暂且不论。在初中和高一阶段,历史学科不被重视,应付的是期考、会考等合格考试,要求不太高,采用传统的教法学法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初中和高二已使用的部颁新教材,但教学方法的革新尚未跟上,只有少数老师作些试验,因为压力不大,还没有到非改不可的地步。这样一旦进入高三阶段,老师上面高悬的是高考的高水平能力要求,向下面对的却是习惯于传统学法的多数水平较低的学生。传统的教学习惯大致是:
(1)老师讲,学生背,即学生把老师灌输的史实、观点和结论照背下来,并未真正理解。(2)把课本奉为经典。传统所盛行的“以本为本”已成习惯势力,导致学生非按书作答不可,对书本不敢也不会发挥和超越,归纳概括能力和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的能力得不到锻炼。(3)缺乏坚实基础的“知识归类”“专题复习”方法,效果并不显著,基础差的学生反觉不适应。这一切都不能适应现在高考的“系于课本但高于课本”“设置新情景新材料”“小切口深分析”等要求。
从上述分析可知,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复杂的长期的工程,非高三一年之功。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切合实际的权宜措施,而有所作为。高三的课不外知识传授课、练习课和讲评课三种。所以就如何上好这些课我采用了以下做法:
1.结合典型史实,融入基本理论。即在上新课和复习课时,不停留于史实,而是以史实为载体,进一步讲解前面所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如结合阶级社会的产生、井田制瓦解、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因与果等史例,讲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结合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等,讲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这或许可以使学生经历多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补先前不足,亦适应高考试题在理论上的高要求。
2.结合课本内容,创设新的情景。即在练习课中,多设计一些有新情景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中,这种题目的比重大大增加,约占1/3的比重。所谓创设新情景,我看大约有新语言、新材料和新角度三类,试题或取其一,或兼而有之。这里的“新”是指课本上完全没有的,或不是这么说的。(1)新语言。如选择题的备选项采用新的语言,或将课文中的史实加以概括,作出新论断;或对历史事件作出书上没有的评论;或用新的说法比较历史事物;或故意设计不正确的说法。(2)新材料。一种是引用原始史料,一种是概述某种史实,大都是课文中没有的,用于选择题时多置于题干。(3)新角度。一种命题形式是作出假设。
3.不离开试卷,又不拘于试卷。即上讲评课,要把题目答案说清楚,更要此为依据进一步讲解思路和方法,把试卷讲评课上成能力培养课。(1)选择题的讲评,可用变换题干或变换备选项的方法,使学生拓宽思路,随机应变。因果选择题,可将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动机、客观后果等互换,排列选择题可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互换;比较选择题将异同点、参照物、比较点变换;正面选择和逆向选择也可互换。(2)材料解析题的讲评,可利用试题指导学生从引用材料的时间、地名、人名、专有名词、夹注、出处等,去获取有效信息,联系课文,按所提问题构思答案。可让学生用一句话回答某题,设计多种答案,比较优劣。(3)问答题的讲评,可反复从“紧扣题意”和“条理清楚”两方面,给学生说明解答的规范,教给评述题、比较题、材料问答题、史观驳论题等题型的般解答格式。
要上好讲评课,前提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比较充分的准备。讲评课的备课,可这样做一是将学生试卷上的解答情况。要是错误情况,逐题登记在案,从中了解其发生的错误的规律。一是在试卷上确定一些比较灵活的、难度较大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易错多错的题目,在旁边写上批注。这样就有助于讲评课既从试卷出发,又不拘于试卷,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