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设置研究

2022-02-09 04:1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农民职业

苏 凯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的现实困境

1.培训目标难以设定

培训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休戚相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目标却与现实生活中各方面的需求不一致。例如,农业产业的用人需求、农民个体需求和农村社会建设需求等。在培养目标脱节的情况下,盲目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知识,不仅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浪费,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持续发展。再加上学员的文化素差异较大,难以辨别符合自己需求的培训内容,更能普遍造成“学以无用”的现象[1]。因此,如何精准地设定培训目标,是提供培训内容的首要任务,只有确定培训目标,才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培训内容。

2.培训内容缺乏实践互动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不一致的地方在于,通过学习该课程,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完全地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实现可自行操作与掌握的实践性本领,因此,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实践互动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引导。对于这类农民而言,培训内容中可以掌握的实践本领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但是,在现有的课程培训内容中,依然以强调理论为主,辅以新技术加以引导,缺乏新型职业农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互动性。因此,对于多数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文化素质本就不高的农民,对这类理论性的知识更加难以消化与运用,造成新的学习困境。

3.培训内容缺乏普适性

考虑到课程内容的“有用性”,因此,必须坚持普适性,即培训内容应为新型职业农民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现实培训过程中,由于培训内容过于笼统,使得课程培训时更倾向与“一刀切”的授课方式,导致培训内容既难以适用于个性需求的新型农民,也难以适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诉求。由此造成了参与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各自的农业领域如林业、渔业、畜牧业等行业难以深入,课程培训的价值也难以体现。正是缺乏普适性,才难以站在多数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对此类培训陷入信任危机,长此以往对课程培训的发展将变得不利。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第一,遵循课程目标的多样化。在“目标模式”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目标的设定应遵循参与者自身、现代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和课程专家多方主体的建议。强调运用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心理学的哲学作为选择目标的指引,使目标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换言之,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需要,三方需要共同组成[2]。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课程目标中,也应包含一定的教学价值,即该课程对应学科的持久发展。因此,课程目标应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目标和新型职业农民城镇化发展目标相融合。为此,应关注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城镇化发展要素,并结合学农业教育学科发展特点,将各种因素纳入课程目标。第二,课程设置应基于培养受众的学习意愿。强调他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整合,通过整合日常经验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对课程学习的源动力。第三,强调课程开发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学习体验具有四个特点: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经验和适当参与。在培训过程中,从初期到末期,从陌生到熟悉,是一个动态的学习阶段,任何一环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成果,更会影响最终在实践中的效果。因此,只有结合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时刻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在课程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及时疏通学习难点,才能有效地帮助其更快地融入课程。第四,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在课程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身的课堂互动能力,从而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强化学习成果。第五,课程培训的最终评价应该是结果导向、工作导向和问题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评价也应遵循结果导向、工作导向和问题解决导向这一原则,从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3]。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农民职业培训课程的临时框架。例如,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方案将培训课程分为三类:公共基础课程、核心职业课程和能力提升课程。这三门课程可供新型职业农民依照自身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同时,又不局限于死板的内容,课程内容也会随着农民自身需求的变动或行业发展的变化进行调整与更新。本文所列课程从宏观上明确了培养新型专业农民的课程体系,既为新型专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是培训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1.以人为本

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应尊重个性化、素质化的个体差异。在课程设计中,既要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年龄分布与老龄化特点,也应掌握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农业生产学习需求,同时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与心理需要。教育是建立在尊重每个人的基础上,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以人为本是课程设计的基石。由于此类职业教育的服务群体是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提升其知识、技术、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和鼓励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在此基础上,不仅要根据农民自身的现实需求提供课程培训,而且也要融合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课程规划,使这类新型职业农民既满足了自身需求,又迎合了国家发展。

2.以本土为源

职业院校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培训受到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内容上存在显著的地区特征。由于农业生产本身对地域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因此农业生产伴随着本土特征。课程设计中,只有根据本土农业生产的要求,做出适应性调整,才能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将学到的专业本领更有效地利用于本土农业发展中,最终实现本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因此,整合当地资源、突出区域特色,重视本土化课程的开发与提供,才会符合各个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情况。

3.以实用为基

职业教育源于生活需求,也服务于生活需求。因此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以实用作为基础原则。在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培训体系中,坚持实用为基础,即坚持课程内容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可行性。首先,对新型职业农民现实诉求的精准把握,是推动实用性课程设计的基础;其次,有机衔接新型职业农民与本土农业发展,是推动实用性课程设计迈向实践的桥梁;最后,科学合理地分配实践教学,是检验课程设计实用性结果的有效评价。因此实现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应“做足准备、做好衔接、跟进结果”。

4.以创新为旨

创新是人类独特创造性工作的体现,是人类不断自我完善的体现,也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农业生产需要创新,而提供创新、传授创新本领的正是课程培训的主要宗旨。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在引导创新的过程中,课程培训应以“造血”逐渐替代“输血”。从最初对新型职业农民创新知识的传授,到逐渐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意识,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在课程学习中,解构知识,发挥创造能力,逐渐拥有创新本领。但实现创新的过程,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有着较高的专业素养与文化底蕴,因此培养专业的基本素养和加强文化底蕴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推手。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设置的策略

1.顶层设计

(1)确立课程目标。确立课程目标,既是新型职业农民课程体系构建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支撑点,是新型职业农民教学内容选择和安排的依据,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课程目标是否具备实用性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生产实践。本研究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即培养具备一定的农业科学能力、专业的农业生产经营本领和社会服务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首先,在确定课程目标前,应该充分了解这类农民的理想与需求,帮助其区分理想与需求的现实差异。课程目标是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旨在满足和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和现实发展,快速提升他们的知识、技能、文化素质和能力。第二,该方案的目标不仅要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注重职业素质的建设和实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最后,课程目标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即实用性大于理论性,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方便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快速上手与应用,尽快地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农业生产成果。

(2)整合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整个课程培训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当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缺少综合知识的整合性。据以往研究表明,新型职业农民最热切的期望是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后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因此,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确定和整合课程类型和学科是首要任务。其次,提供实用技能课程。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农业生产需求的农民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实用技能课程。例如,考虑到畜牧业清洁生产的现状,根据当地的清洁生产方式和价格成本,对清洁生产的成本收益平衡分析、畜粪池的建设等课程加以整合,最终实现畜牧业的清洁生产。第二,提供基础文化课程。由于课程培训内容中有较多的专业知识与术语,因此对求学者有着一定的学习门槛,提升农民的基础文化水平,既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课程,也有助于提升全体农民的基本文化素养。同时,在培养基本文化教育中,注重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正确的乡村振兴价值观和使命感,使其充分意识到新型职业农民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即以实现农村社会变革、农业生产安全为根本的责任与使命。最后,提供自主创业类教育课程,引导新型职业农民环顾世界发展潮流,树立大局意识,培养市场嗅觉,争取建立新型农业产业,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新的路径。

(3)调整课程结构。新型职业农民课程教育开发的动向是将综合素质与能力相融合,强调对新型职业农民通用本领的培养。因此,在顶层规划中,对于课程结构要时刻掌握发展动向,使其充满灵活性,实现与时俱进。第一,重视课程的交叉性,课程的交叉性意味着其培训内容不是简单地让新型职业农民掌握一项技能,而是在掌握这项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了与之交叉融合的其他技能本领。第二,适当地增加实用课程。着眼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放眼未来实践,加强实用性课程的传授,便于课程更加接地气,方便新型职业农民将学到的本领更容易运用到本土的农业生产中。第三,适当开发网络课程。利用当前国家互联网发展的特色优势,加强课程教育与互联网教学的匹配工作,通过线上终端,扩宽新型职业农民学习渠道,帮助新型职业农民随时随地地获得专业知识,也有助于减轻学校的教学负担。

(4)优化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发挥着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和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等功能和作用。只有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功能与作用,才能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效果做出正确判断。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改进:第一,采用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策略。课程评价结果不能仅限于授课教师、教授等,还应以新型职业农民为切入点,对教师的课程传授环节进行评价与打分,同时还可以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家、第三方监管主体等,对课程培训效果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与赋值。第二,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培训内容。对于课程培训内容的评价不局限于课堂传授的知识和实践的本领,同时还应参考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设计等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从而在下一阶段进行改进。第三,重视课程评价结果披露出的问题。对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汇总,并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课程调整与改进,从而更好地发挥培训载体作用。

2.课程设置改进

(1)公共基础课模块。公共基础课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敲门砖,不仅是降低课程培训难度的杠杆,而且也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基础文化素养的致胜法宝。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以完成公共基础课为第一步。在设计上,公共基础课模块根据不同文化素养和不同现实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设定不同的难度模块。初级者重点学习基础教育、农业法律法规等课程,中级者重点学习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数字农业等课程,高级者重点学习生产经营管理等综合素质课程。

(2)专业技能课模块。专业技能课作为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课程,采用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在模块的设计上,遵循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层次差异和文化素养差异,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层次模块进行传授。初级模块重点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在当下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技术指导,尽快消除农业生产问题。中级模块旨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程度的提升,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手段,解放新型职业农民生产力,加大农业生产力度。高级模块旨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种的龙头者,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引导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3)能力拓展课模块。能力扩展课程作为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主要由新型职业农民根据自身价值的追求进行选择。能力扩展的主要目的是推进新型职业农民三产融合建设,培养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突破原有的专业限制,不设置学习模块的门槛,由求学者自行选择自身喜好的能力进行学习。

(4)实践课程模块。实践课程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实践互动性课程,是最贴近农业生产前沿的核心课程。实践课程旨在深化解决农业生产难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理论学习成果,但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束缚下。在实践课程中,也分为不同的学习档次。其中初级模块侧重教学解决生产难题的有效方法,并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中级模块在解决相应生产难题的同时加上扩展性演练,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在解决基础难题时,还可以举一反三解决其他相应问题。高级模块旨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性教学实践,提供创新技术支持,增强其技术推广能力。

3.教学形式改进

(1)沉浸式教育环境塑造.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更多是被动地坐在教室中进行聆听,扮演着培训过程中的“聆听者”,导致这类农民难以沉浸和钻研课程教学中的专业技能。当务之急是改变这类人群的听众状态,使其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加强教师与这类人群在课堂中的互动能力,或者改变课堂场所,进入新型职业农民更熟悉的农田中进行实地教学,增强他们的沉浸感,能更容易地引导其加入到课程学习中,从而实现“客体”学习到“主体”学习的角色转换。

(2)提供更多交流机会。新型职业农民虽然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但在农业生产中从事多年,拥有一套成熟稳定的农业生产经验。给这类新型职业农民更多的舞台,让其展示自己的农业经营,有助于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得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自由、接地气。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设置的政策建议

1.发挥地方高校阵地作用,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地方高校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的集中地,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重要的阵地。以高校为支撑,设计课程培养目标,更能体现课程培训的科学性。在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时,利用高校专业资源,首先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进行大量的实践调研,了解这类人群在培养中的现实诉求和预期。接着,发挥高校专业能力,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模拟演算和数据分析,得出最为适合的培养目标。最后,利用高校的多元化特点,在课程培养目标中引入多元要素,为该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匹配。

2.不断提升课程活力,建设特色课程

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不仅要放眼于解决当下地区内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生产诉求与难题,而且也要放眼于未来,对课程注入可持续培训的能力,增添课程活力,使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不断地仰仗和依赖课程培训带来的正向收益。同时,加强特色课程的建设,如结合当地实情或国家发展趋势,开展智慧农业培训等课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对互联网的应用,不仅可以解放生产力,而且还能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扩大生产经营收益。

3.建立培训反馈和课程评价机制

在课程培训过程当中,坚持以服务农民为根本,将课程培训作为服务农民、改善农业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建立培训内容的反馈机制和课程评价机制。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培训内容反馈,可以及时地与教师沟通学习难点,方便教师及时疏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有助于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课程评价机制,教师或学校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某一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可以及时地对效果较差的课程进行纠正与调整,从而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加合适的培训内容。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正逐渐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基础文化素养、强化专业技能的重要推手。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与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的适应程度。因此,职业教育培训课程设置应立足当下,突破桎梏,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和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为基本要素,真正做到职业教育与三农有机衔接,用职业教育引导新型职业农民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农民职业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